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社會心理學作為一個分支,在其形成之前也是依附於西歐思辯哲學的母體中。1908年,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和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不約而同地發表了以《社會心理學》命名的專著。西方把這一年作為社會心理學誕生的年代。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每個和蘇聯的社會心理學家先後把科學實驗方法引進這一學科,才使得社會心理學從描述物件轉向探索和揭示規律,社會心理學才成為一門獨立科學。其奠基人公認為法國實證主義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社會心理學成為一門科學的基礎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1)開始運用實驗;2)用數量分析補充對現象的質的分析;3)從描述現象轉向揭示和利用規律。
  那麼,究竟社會心理學是如何界定的呢?它主要是研究什麼的?所使用的研究方面有哪些呢?
  在接觸到一門新的學科時,初學者總想一開始就明確它的定義是什麼。不過,對於社會心理學,要下一貫確切、所有社會心理學家都恩能夠接受的定義是十分困難的。這不僅是因為這門學科的研究物件廣泛而複雜,還因為研究者們所持的理論觀點至今仍不盡相同。為了使朋友們對社會心理學的定義問題有較為全面的瞭解,我們把西方、前蘇聯以及我國社會心理學接提出的一些定義介紹給大家。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界的定義
  由於受心理學和社會學和兩們學科的基本理論的影響,西方社會心理學界對社會心理學的定義大體可分為兩類:一是強調社會心理學要研究人的行為,認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或相互影響所產生的影響的行為的科學。這種觀點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基本觀點在社會心理學中的體現。因為行為主義認為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行為的科學。這類定義的特點是把人的心理和行為等同起來。因此,反對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它縮小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內容。
  另一類定義則強調社會心理學應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作為研究物件。這類定義是社會學基本觀點的產物。而不同意這類定義的人認為,在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強調人際關係、人際互動是必要的,但如果僅僅研究這些,則有可能導致它和社會學研究物件的混淆。社會心理學研究人際關係、人際互動,是要探明這種關係和互動如何作用於人的主觀世界,引起人的什麼樣的社會心理活動。所以,社會心理學的這種研究與社會學的研究應該有所不同。
  (二)前蘇聯社會心理學界的定義
  安德列耶娃提出,"可以把社會心理學的特點相對地表達為:研究受所參加的社會團體制約的人們的行為活動的規律,已經這些團體本身的心理特徵。"這種對社會心理學的認識強調的是團體對人的行為的影響。可以說,這是前蘇聯社會心理學有別于西方社會心理學的一大特點。
  (三)我國社會心理學界的定義
  1982年,吳江霖提出,"社會心理學四研究個體或若干個體在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心理活動的發展和變化的規律的科學"。
1983年,潘菽指出,"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主要分支。它所研究的是和社會有關的心理學問題。我們知道,所有的社會事情都有人的因素在裡面,也就是都有心理的問題在裡面。研究這些課題的心理學就是社會心理學"。
  1985年,汪青認為,社會心理學的定義應當包括4個要點:第一,社會心理學應以社會心理活動為研究物件,而不僅是行為或社會行為。第二,這種社會心理活動既包括個體的社會心理活動,也包括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第三,應該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們的相互作用之中來進行社會心理活動、社會心理現象的研究。第四,作為一門科學,社會心理學應該研究社會心理活動、社會心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把它運用到實際活動中去,解決各種問題,而不能僅僅是現象的描述。根據這種分析,他提出了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在人們的社會相互作用中,個體和群體社會心理活動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的科學。
  還可以比較全面地把社會心理學定義為:社會心理學四對人的社會心理學和社會行為規律進行系統研究的科學。這裡所說的人,既包括個體也包括群體,而所謂的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則是指個體或群體在特定的社會影響所作出的內隱的外顯的反應。
發展至今的社會心理學,已經有了較為完整的體系。那麼,從研究物件的角度可以把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範圍劃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個體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
  2社會交往心理和行為
  3群體心理
  4應用社會心理學
 在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常用的具體方法包括觀察法(一般觀察法,參與觀察法)、實驗法(實驗室實驗法,自然實驗法)、調查法(訪談法,問卷法)以及檔案研究法。


 

介於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等學科之間的一門邊緣性學科。一些學者強調它是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另一些學者則主張是社會學的分支之一,也有人主張是一門獨立的學科,這些不同看法反映了社會心理學的特殊性和複雜性。

  社會心理學這一術語最早是由德國學者A.舍夫勒於1875年提出來的。1898年法國學者G.塔爾德寫了題為《社會心理學研究》一書。1908年,英國心理學家W.麥獨孤和美國社會學家E.A.羅斯分別寫作的兩本社會心理學專著問世,標誌著這一學科的正式建立。1924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F.奧爾波特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從此,這門學科有了統一的框架。

  關於社會心理學的幾種定義  側重于社會學的定義 以蘇聯學者E.C.庫茲明於1979年提出的定義為代表。他認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不同水準上的交往,即個人之間、組織機構與個人之間、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之間的交往。交往是社會心理學的中心現象,通過交往,人們產生了相互感知與理解;模仿、暗示、信任、領導和從屬、團結和衝突、態度和目標。這裡的"交往"泛指相互作用、相互關係。這種定義為有些學者所接受,他們認為社會心理學應採用社會學方法研究個體的行為,主要闡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對人們行為的影響,揭示個體社會心理活動與其外部條件的聯繫;由這種方法建立起來的社會心理學稱為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

  側重于心理學的定義 以美國學者G.W.奧爾波特於1968年提出的定義為代表,認為社會心理學是瞭解和解釋個人的思想、情感、行為怎樣受到他人存在的影響,包括實際存在、想像中的存在或隱含的存在的影響。所謂隱含的存在,指個人由於在社會組織中的地位和文化團體中的成員身份而進行的許多活動。這個定義在美國較流行,為不少學者所接受,他們認為社會心理學應採用心理學方法,分析個體心理的變化與過程,揭示影響個體行為的社會條件,並探討制約個人行為的動機、自我意識等心理機制對個體發生的影響;由這種方法建立起來的社會心理學稱之為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

  介於心理學與社會學之間的定義 以中國心理學家潘菽為代表,主張社會心理學應從社會和個體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研究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心理活動發生、發展及其變化的規律;它既研究個體心理活動如何在特定的社會生活條件下受他人或團體的影響,又研究個體心理活動如何反作用於社會其他人或團體。這個定義強調:①社會心理學著重探討社會與個體的相互作用。人們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通過相互交往、相互作用,從而產生形形色色的社會心理現象。②社會心理學著重探討社會情境。它最關心個體所處的社會情境。同一個體在不同的社會情況下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不同個體在相同社會情境下,有可能會產生相同的心理反應。③社會心理學注重個體內在心理因素。個體內在心理特徵如氣質、性格、能力、興趣、需要等各異,對同一社會刺激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

  歷史與現狀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可以劃分為3個階段,即哲學思辨階段、經驗描述階段和實證分析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社會心理學得到了充分發展,日趨成熟。

  哲學思辨階段 這是社會心理學形成前的準備階段,基本特徵是根據權威的思辨和社會準則來闡明人們的社會行為。社會心理學的許多問題,最早都是哲學家提出的,他們紛紛探討"人的本性是什麼"的課題。早期主要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一是以柏拉圖和蘇格拉底的觀點為代表,認為人性雖無法完全擺脫生物性遺傳的控制,然而卻深受社會環境的影響,教育與社會制度能改變人性。這種觀點後被18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I.康得和法國啟蒙思想家J.-J.盧梭等人所發展。他們相信人有潛在的善性,只因不良的、有缺陷的社會使人們趨於邪惡,故應首先改變社會才能改變人。另一觀點是以亞里斯多德為代表。認為人性主要是由生物的或本能的力量所決定,社會對人性不可能作很大改變。這一觀點後被16世紀義大利思想家N.馬基雅維裡和17世紀英國哲學家T.霍布斯所發展。他們認為人生來就是邪惡的,須受法律的強制,迫使人們以文明方式去行動,社會才能賴以存在。

  經驗描述階段 基本特徵是強調用經驗來描述社會行為。從19世紀下半葉以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進入經驗描述階段,發展為兩種不同的傳統,即從社會學角度進行研究和從心理學角度進行研究。

  從社會學角度研究的傳統是由塔爾德、G.列朋、羅斯等人發展起來的。他們主要研究人類的直接相互作用對行為調節的過程。此種研究注重模仿、暗示、同情等概念。塔爾德以"模仿律"解釋人們的社會行為,認為模仿是一切社會現象的原因,也是人們犯罪的原因。風俗是對過去事情的模仿,時尚則是對當前事物的模仿;人們彼此模仿的普遍傾向是形成某種社會風氣的原因。列朋則認為,一定社會情境中人們的無意衝動若占了上風,就容易導致群眾性的盲動。羅斯強調各種社會控制方式的作用,認為這是鞏固社會與團體生活所必需的。

  從心理學角度進行研究的傳統由麥獨孤所開創。他以本能論為中心建立其社會心理學體系,認為個體行為與群體行為都發自本能,個體的本能主要有覓食、母愛、逃避、好奇、合群、爭鬥、性驅力、創造、服從、獲取、支配、排斥等12種,後來發展到18種之多。麥獨孤認為這些本能是先天遺傳的,是個體一切思想和行為的基本源泉與動力。這種觀點20世紀初期曾風靡一時,那時正值達爾文主義的高潮,不少學者把本能作為人與動物聯結紐帶。但這種觀點對於解決實際問題並無實質性意義,遭到行為派學者的強烈反對。後來,麥獨孤改用"習得"念代替了本能的概念。

  實證分析階段 社會心理學的實驗研究是以20世紀初N.特裡普利特和W.默德開始的,此後,F.奧爾波特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提出了"社會促進論"。該理論指出,群體的社會刺激物能使個體工作在速度和數量上有所增加。機械性操作比智力活動更明顯,但對邏輯推理不起促進作用;社會促進還受個體差異的影響,與年齡、能力、性格特徵等有關。奧爾波特總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於1924年發表了《社會心理學》一書,把社會心理學看成一門實驗科學,用實驗的方法加強對人類行為的研究。一方面研究社會情境中的個人,另一方面著重研究群體生活以及群體成員的相互作用。  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社會心理學 30年代,美籍土耳其學者M.謝裡夫進行了社會規范影響個體行為的研究,為以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從眾行為提供了範例。一般認為德國心理學家K.萊溫在30年代後期進行的群體動力學研究的影響最為突出。萊溫對群體的形成、群體中的人際關係、群體內聚力、領導方式、領導決策等問題作了一系列研究。認為群體是一個整體,具有自身的特點,只有根據群體所處的環境和當時的時代精神才能理解群體的動力,群體內聚力受領導方式的影響較大,民主氣氛可使群體增強內聚力與創造力。

  40年代,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課題傾向於信仰、偏見、勸導與宣傳;50年代,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範圍擴展到社會互動的形式、人格特徵對社會行為的影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國心理學家L.費斯廷格于1957年創立的認知不協調理論,認為人們的認識體系中各認識因素之間產生不協調後,就會使人感到不安,人們通常會設法使不協調變為協調,以消除不安。這個理論對於轉變態度具有重要意義,成為後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  60年代,社會心理學得到了充分發展,研究範圍進一步擴大,幾乎涉及到人們社會行為的各個方面,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科學體系和眾多的分支學科。

  8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H.N.特雷安迪斯和日本學者楠博等人又創立了一門比較文化的社會心理學。他們主編的《比較文化心理學手冊》(1980~1987,6卷),第五卷是社會心理學部分,第一次提出了"比較文化的社會心理學"概念,用比較文化的研究方法,揭示各種文化因素對社會心理的制約關係,以及社會心理差異的文化根源。由於極為豐富、複雜的社會情境無法在實驗室內模擬,大量的社會心理現象無法在實驗室內作研究,通過文化的比較研究可彌補這一不足,能獲得較可靠的資料,從而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開闢了一條重要途徑。

  蘇聯和中國的社會心理學研究 蘇聯社會心理學經歷了存在、停頓、發展的曲折過程。中國亦有相似的經歷。

  蘇聯在十月革命前,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早已存在,十月革命勝利後,作過一些理論和實際的研究。但從1936年,蘇聯社會心理學遭到批判而陷於停頓。1956年以後,社會心理學研究發展較為迅速,緊結合實際,重視理論建設。

  中國歷代思想家都提出過許多寶貴的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曾出版過一些社會心理學著作和翻譯過西方一些社會心理學著作。50~60年代由於諸種原因,社會心理學研究和教學基本處於停頓狀態,70年代末得到恢復和發展(見中國社會心理學)。

  理論和方法  社會心理學的理論社會心理學尚無統一的理論,僅有許多取向性質的"中層理論"以及由它們派生而來的"小理論"。由於文化視角、研究興趣、學術背景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不同,社會心理學家在思考和研究具體問題時往往採用一種或數種理論取向。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社會學習論、社會認知論、精神分析論、符號互動論,等等。

  社會學習理論 以行為主義為基礎。行為主義的基本原則可用刺激→機體→反應(S-O-R)公式表示,它強調先前的學習決定個體現在的行為,重視環境及教育的因素。J.B.沃森是美國早期的代表,隨後是美國心理學家G.S.霍爾、E.C.托爾曼和B.F.斯金納。40年代,F.奧爾波特把這一原則用於社會心理學領域,提出社會行為是由社會刺激引起的,社會刺激是言語、手勢、表情及某些身體反應。到了6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N.E.米勒和J.朵拉德則進一步把學習的概念運用到對社會行為(如侵犯)的研究上,後經A.班杜拉擴大成為"社會學習理論"。

  在社會學習過程中,一般有聯想、強化和模仿三種機制。60年代以後,有些理論家如美國學者G.C.霍曼斯在建立模型時,把認識等因素也考慮在內。因此,他們的理論可稱之為學習—認知的理論,後經美國社會學家P.M.布勞、R.愛默生等人發展而提出社會交換論。

  社會認知理論 來源於格式塔心理學及場論心理學。這一學派在20世紀20年代由德國心理學家K.考夫卡、W.克勒和M.魏特海默及萊溫等人創立。在40年代,由溫德、S.E.阿施、謝裡夫、T.M.紐科姆等人用於對社會心理學現象的解釋上,社會認知論的主要觀點為:個體在特定的社會情境中,並不是簡單地接受刺激,而是把外界的刺激組織成簡要的、有意義的形式;個體把已有經驗運用到要加以解釋的物件上;個體對於特定情境中的這種組織、解釋和知覺有一定瞭解之後,才決定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方式。例如,個體在遇到他人時,首先確定是在什麼場合,對方的職業、地位、性格等,對方在做什麼,其意圖、動機及對自己的期望是什麼,然後再決定作出相應的反應。該派學者以社會認知理論為基礎,結合其他有關理論,已發展出了許多小理論,如歸因理論、認知均衡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等。

  精神分析理論 這一理論的創立者是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S.佛洛德,他提出解釋社會心理學現象的理論有:人格結構學說、人格動力學說、人格發展學說等。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層次所組成,由這三者的關係決定個體的行為。弗洛伊德的理論強調兒童早期經驗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對人的社會化的挫折反應、侵犯行為等問題作了獨特的分析。佛洛德的合作者C.G.容格和A.阿德勒提出的集體無意識理論和向上意志理論,在社會心理學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後來,新佛洛德主義對心理分析理論作了巨大發展,強調社會文化對人格發展的作用,其代表人物有:A.佛洛德、E.弗羅姆、加德納、K.霍尼、E.H.埃裡克森等。

  符號互動理論 又稱象徵互動理論,是社會學中的社會心理學的重要理論。符號互動這一概念是由G.H.米德的社會互動發展而來,由米德的學生H.G.布魯默提出。這一理論的核心概念是:精神、自我和社會不是分離的結構,而是人際符號相互作用的過程。60年代以後,從符號互動論又派生出民俗學方法論、擬劇論和交換理論。  這些理論的研究隨社會心理學的逐步發展而不斷相互補充、相互滲透,並由此產生了許多邊緣性的理論。  社會心理學的方法 研究社會心理問題既要遵循社會學的方法論原則,又要遵循心理學的方法論原則,並力圖使兩者統一起來。

  社會心理學的具體方法主要有:①現場實驗。在自然環境下控制一個或幾個實驗因素,觀察此種因素對個體思想、情感和行為的影響。②模擬實驗。在實驗室內模擬某種生活情境,讓被研究者扮演某種角色,以觀察其心理變化。③心理測驗。通過心理測量來搜集資料。心理測驗種類很多,有智力測驗、性格測驗、投射測驗等。④文獻研究法。搜集有關人員的日記、演說、圖片、書信等現存資料,作一定的分析。⑤現場觀察。根據一定的指標有目的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心理現象,搜集資料。⑥比較文化研究。利用各種方法對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文化群體進行研究,將所獲資料加以比較。此外,還有社會調查,如訪問、座談會、問卷、個案研究等方法。以上方法各有特點,採用何種方法應視研究的具體情況而定,也可同時採用幾種方法。

  倫理學原則是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尤應重視的問題。美國心理學會1973年公佈了《使用參與人進行研究的倫理原則》。社會心理學研究須遵守的倫理原則主要是:①在研究過程中,對被研究者在生理上、心理上施加的壓力須有一定的限度,以免損害其身心健康。若被研究者要求中止參與,應尊重其意願。②若研究內容涉及到被研究者的情感、思想和行為時,應對個人隱私實行保密。③公開和誠意是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關系的主要特點,但允許有"實驗性的欺騙"。為了避免被研究者對研究意圖作主觀猜測,影響研究結果的真實性,必要時將研究目的、過程、手段等加以隱蔽,以獲得可靠的資料。但事後必須把詳細情況告訴被研究者,以求得諒解。

  基本內容及其應用  社會心理學的基本內容可以劃分為幾種不同的層次。將社會心理學的原理、知識、方法等應用於社會生活實踐的各個領域,逐漸發展成應用社會心理學。

  不同水準的社會心理現象 個體是作為群體的一員而行動,一方面,個體先天遺傳素質的特點和社會角色的不同,人與人之間產生了差異,形成獨特的觀點、思想方法和行為模式;另一方面,各個群體的成員之間又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產生不同規模和水平的社會心理現象。社會心理現象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個體水準的社會心理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特定社會情境中的個體行為,即研究個體的社會動機、社會認知、社會態度、社會學習等問題。關於個體水準的研究課題主要有:①探討影響個體心理特徵形成的社會因素。社會心理學旨在揭示個體心理受哪些社會因素制約,社會因素對個體心理如何發生作用,發生什麼具體作用以及各社會因素發生作用的特點。②探討社會結構與社會過程對個體社會化的意義,揭示人際互動模式,以及領導方式對個體社會化的作用。③探討個體的動機、認識態度等形成與發展的特點和過程等。

  群體水準的社會心理 對社會群體進行分析,揭示群體的靜態結構與群體的動力學原理,這是社會心理學最主要的研究領域,研究物件主要是群體的各成員之間、群體與個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群體水準研究的主要課題有:①人際互動。著重探討人際交往與人際關係的結構與方式。②群體內聚力。探討合作群體的結構、因素、心理機制以及成員間的相互關係。③體的社會心理氣氛。探討群體內各成員之間在認識、情感、行為和道德規範方面相互影響所形成的一種社會氣氛對成員心理的影響等。  大眾社會心理 以人群(眾多人的集合)的心理、行為反應特徵及其形成過程作為研究物件。在現代社會中,通過大眾傳播媒介能在短時期內將資訊廣泛地傳給人們,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個體差異、群體差異、地區差異。在某些問題上,由於人們相互作用而發生所謂大眾社會心理現象,如流行、模仿、暗示、流言、輿論、經濟恐慌、大眾騷擾等,社會心理學要研究這些現象產生的客觀原因、心理機制以及社會控制與引導等。

  應用社會心理學 用社會心理學的觀點和研究方法闡明關於人際關係、社會行為等實際問題,並提出對策。主要是分析、解釋和解決社會的現實問題。應用社會心理學主要在教育、工業、司法、臨床、軍事等各個領域內建立分支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的分支學科除了某些共同的理論和方法論的原則外,又各有其獨特的研究物件、特定的研究方法、完整的體系結構。

  應用社會心理學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邊緣性的應用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其他一些學科相互滲透,最終交融為新的體系,如工業社會心理學、教育社會心理學、臨床社會心理學、老年心理學、環境心理學等。另一類是專業性社會心理學。基本上運用社會心理學的原理與方法解決社會的特定領域、生活方式或某一特定人群的問題,並不斷發展衍生而形成新的體系。可分為:①以社會生活中的宏觀領域或部門的問題作為研究物件,如政治心理學、文化心理學、軍事心理學、司法心理學、宣傳心理學等;②以狹義的生活方式所包容的各方面問題作為研究物件,如消費者心理學、婚姻心理學、職業心理學、服飾心理學、旅遊心理學等;③以社會某一特定人群如民族、集體、領導者、教徒等方面的問題為研究物件,如民族心理學、班級心理學、領導心理學、宗教心理學等。

  與鄰近學科的關係  與心理學的關係 有3種代表性的觀點:①認為心理學是關於心理現象的學科,有許多分支,如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醫學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等。  ②以蘇聯心理學家Б.Φ.洛莫夫為代表,他根據系統論觀點,認為心理學有兩根主幹,一為個體心理學,一為社會心理學。在個體心理學主幹上分出神經心理學、動物心理學、缺陷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等分支;在社會心理學主幹上分出民族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宣傳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分支。心理學的這些分支之間以及與其他學科的分支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相互滲透。

  ③以中國心理學家吳江霖為代表,認為社會心理學與生理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兩大支柱。生理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神經生理基礎,研究大腦活動的生理機制,揭示外部刺激作用於主體後怎樣轉化為人的主觀映象;社會心理學也研究個體的心理活動,其特點在於它是研究在社會中的個體,即研究個體的心理活動怎樣在社會影響下發生、發展和變化,研究個體的心理活動怎樣對社會及他人發生影響。社會心理學最關心個體所處的社會情境,特別重視個體與社會文化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相互關係。

  與社會學的關係 在社會心理學形成和早期發展過程中,許多社會學家起了重要作用。如英國的H.斯賓塞、法國的列朋、美國的羅斯等都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作出很大貢獻。他們主張哲學與人類科學應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社會學應建立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所以其理論被稱為"心理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與社會學都非常重視從社會環境與個體相互作用的關係上來分析問題;都很重視分析個體的人際關係、社會行為的主客觀原因;都相互依重對方的理論與研究成果,社會學借助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成果,進行人—社會系統的心理分析,而社會心理學則借此而成功地把個體心理活動置於社會分析的基礎上。

  社會心理學與社會學在研究方法上都採用測驗、實驗、問卷、訪談、個案研究法等手段,但社會心理學更側重於使用測驗、實驗法。

  在研究的具體課題方面,兩者也有共同之處,對於個人的價值觀、動機、需要等課題都很感興趣,只不過社會學比社會心理學研究得更為概括、更為宏觀。整個社會結構對個體心理發生作用乃是通過直接交往而實現的,若站在社會學立場上,就會把各種社會心理現象看作是社會制度及其各方面的反映;若站在社會心理學立場上,則把社會心理現象看作是人們直接交往的結果。也可認為,社會心理學是社會學的深入與補充。兩者綜合研究的成果,既反映出社會結構的特點,也反映出人們的心理特點、年齡和性別的差異。

  20世紀70~80年代以來,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十分迅速,已廣泛地滲透到社會學與心理學各個領域中去,它們的界限實際上已不很明顯。美國和蘇聯許多社會學、心理學教科書中都有專章介紹社會心理學,這表明社會學、心理學從各自立場加強了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推動了社會心理學的發展。

  與文化人類學的關係 文化人類學是社會心理學的另一個重要來源,許多文化人類學家對社會心理學的形成和發展也作出過重要貢獻。如B.K.馬林諾夫斯基、M.米德、R.F.本尼迪克特等,在理論(如結構主、交換論)和方法(如跨文化比較)方面,社會心理學深受文化人類學的影響,這種發展趨勢有增無減。而文化人類學則在方法、技術方面,從社會心理學中得到借鑒。但是,這二者也有區別,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是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的相互作用,文化人類學則側重于對人類文化或者社會中的生活方式的宏觀研究,即使在其中所謂的心理人類學方面,人類學家也只是通過研究育兒模式去研究文化與人格的關係。

  社會心理學的功能  社會心理學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實際應用已日益被人們所理解與重視,它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已顯示出自己的價值。在社會生產方面,它可明企業完善組織結構、挑選合適的工作人員、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培訓企業領導人、減少企業中的人際矛盾等;在文教事業和醫療衛生方面,它可幫助提高青少年兒童的教育品質、培養健康的個性特徵、明治療精神病患者、預防精神失調、保持心理平衡、促進心理健康、早日恢復病人的生活能力與勞動能力等;在商業方面,它有助於指導廣告宣傳與市場動向、瞭解消費者對商品的要求與意見等。但對社會心理學的作用須持實事求是態度,社會問題是複雜的問題,受許多因素所制約,除心理因素之外,還有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文化因素等。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社會問題的一個方面,即心理方面,而不是全部,不應把一切複雜的社會問題都簡單地歸結為社會心理的問題。

  在評價社會心理學對解決社會問題的作用時,除其所取得的經濟效益外,應更多著眼於其所取得的社會效益。社會心理學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應該在更加寬廣的背景上,即在整個社會背景和整個社會科學體系的背景上加以研究,這是非常重要的。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群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等。群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群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徵,如群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氣氛、群體決策等。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受到來自兩個學科的影響。在社會心理學內部一開始就存在著兩種理論觀點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謂社會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在解釋社會心理現象上的不同理論觀點,並不妨礙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特點。

一般來說,普通心理學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係 ,客體包括自然客體與社會客體。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特殊關係,即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普通心理學的規律可以應用于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關係所獲的規律 ,也可以豐富普通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傳統上著重於研究個體、個人與物之間的關係,而社會心理學則著重於研究群體中的個體、群體、人與人、人與群體的關係。

社會心理學與個性心理學的關係更加密切、更加複雜。美國心理學會迄今仍把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放在一個分支裡。一般說來個性心理學是研究個性特質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關係、涉及較穩定的心理特質,而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直接社會情境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個人對這個情境的解釋的作用。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發現表明,直接社會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會心理學的專題研究,開始於19世紀下半期。1860年出現了拉察魯斯和斯坦塔爾關於民族心理學的系列論文 ;此後,塔爾德的《模仿律》西格爾的《犯罪的群眾》、勒邦的《群眾心理學》等著作陸續出版,為社會心理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08年,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和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分別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專著 ,這標誌著社會心理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和德國心理學家默德開創了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雖然用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學問題,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裡普利特關於社會促進的實驗研究,但真正開創、推廣這個方向的是奧爾波特和默德。在他們之後,實驗社會心理學才開始在西方特別是在美國成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流。

奧爾波特的著作《社會心理學》問世以後,社會心理學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1928年 ,瑟斯頓提出了態度測量法,把由湯瑪斯和茲納涅茨基開始,並成為當時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的態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諾提出了社會測量法,用以測量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問題 ;1938年,勒溫把場論引進社會心理學,提出了個人生活空間或場的概念,認為行為是個人特點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數。20世紀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勒溫的影響下,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群體影響和態度問題。

50年代,阿施等人開展順從的研究。以霍夫蘭為首的耶魯學派發表了一系列有關說服的研究。費斯廷格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這個理論成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際關係心理學》一書奠定了基礎的歸因理論成了研究重點。80年代以來,認知社會心理學和應用社會心理學日益受到重視。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課題隨著時代的演變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側重於研究大型群體和群眾的心理現象,如拉察魯斯、斯坦塔爾、馮特關於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塔爾德、西格爾和勒邦關於群眾心理的研究。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還有影響,如塔爾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體極端化和個性消失的思想等。

20世紀初,態度的研究成為中心。實驗社會心理學出現以後,社會促進的研究成為中心。以後,群體過程、說服、順從、認知失調、歸因等分別成為某一時期的研究中心。

美國是研究社會心理學最多且最有影響的國家,它的研究課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響到其他國家。

隨著社會心理學的日益發展,研究課題也日益豐富和擴大。從早期的社會促進研究 ,發展到社會惰化的研究;從順從的研究,發展到反順從和獨立性的研究;從侵犯的研究,發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從吸引的研究,發展到愛情的研究;從人際知覺的研究 ,發展到歸因的研究等等。顯示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視野正日益廣闊和深入。

自 二十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社會心理學家的觀點有所改變。主要表現在:認識到實驗方法的局限性,重視現場研究,重視應用研究,重視以現場應用研究去檢驗實驗室研究所得的理論,加以修正、補充和發展。

今天的社會心理學家強調從現場研究到實驗室研究,或從實驗室研究到現場研究,往復迴圈、相互論證。同時,電腦的廣泛使用,也為處理從現場獲得的大量材料提供了方便,推動了社會心理學的進步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

  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群體制約的個人思想、感情和行為,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順從等;群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群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徵,如群體凝聚力、群體決策等。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受到來自兩個學科的影響。

  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側重於研究群體和群眾的心理現象;二十世紀初,態度的研究成為中心;實驗社會心理學出現以後,社會促進的研究成為中心;以後,群體過程、說服、順從、認知失調、歸因等分別成為某一時期的研究中心。

  美國是研究社會心理學最多且最有影響的國家,它的研究課題往往影響到其他國家。


 

第一章社會心理學導論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基礎分支之一。按照著名心理學家楊國樞先生的觀點,當今世界的心理學可分為兩大領域:一是人格與社會心理學,二是實驗與認知心理學,人格、社會、實驗、認知也因此成為了心理學的四個支柱。其它的心理學分支都是在這四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人格心理學從人本身出發,探討個體內在的特徵對個體的行為與心理有什麼樣的影響;社會心理學除了考慮個體本身的特性,而且也把個體與社會的種種關係加以考慮,它的目的在於瞭解各種社會因素對個體及群體行為的影響;實驗心理學解決的是研究方法問題,所有的心理學研究都是以它所提供的方法為基礎;認知心理學則解決的是過程和機制問題,它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瞭解心理現象發生的規律。

第一節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1、社會心理學的定義

對於社會心理學的定義,不同的心理學家有不同的觀點。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J.L.Freedman)從行為主義的思路出發,認為社會心理學是系統研究社會行為的科學。它涉及到我們如何認識他人,如何對別人作出反應,別人如何對我們作出反應,以及我們怎樣受所處社會環境影響等。總之,社會心理學研究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所有領域,包括與社會現象直接相關的各種行為。

與弗裡德曼的觀點不同,邁爾斯(D.Myers)則從社會認知的思路出發,認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人們怎樣想、怎樣相互影響以及怎樣與別人相聯繫的科學。正是由於這一點,在邁爾斯編著的《社會心理學》教科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其它書中看不到的一些內容,比如社會信念等,他的書中也用較多的篇幅討論了社會認知與社會影響。

國內學者也有人對社會心理學做了定義。比如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吳江霖教授就認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或若干個體在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心理活動的變化發展的科學"。但他的定義明顯是以個體為主,儘管也提到了若干個體,但若干個體並不等於集體。實際上吳教授的觀點和他對心理學框架的看法有關,在他看來心理學的基礎有兩個:生理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前者揭示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而後者則探討社會因素對人的心理與行為的影響,兩者強調的重點都是個體。除此之外,沙蓮香、周曉紅和沈德燦等都對社會心理學加以定義,其中沈德燦教授在對所有的這些概念做了分析整合之後,認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社會行為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這個定義也是我們認為最全面的。

2、社會心理學與常識

社會心理學的知識與常識有著緊密的聯繫,與其它社會科學的知識一樣,社會心理學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常識說明,但是常識未必就是正確的。如米爾格拉姆(Milgram)關於服從的研究就是常識與實際不符的典型代表。在實驗開始前,實驗者問被試在實驗情境下是否會有服從行為出現。被試的回答是否定的,但實驗的結果卻與被試的預期相反。因此對我們來說,很有必要去區分常識中的哪些東西是正確的,那些東西是不正確的。

社會心理學之所以與常識不同,與人類行為的非理性特徵有著緊密的聯繫。人的行為並不是全由意識與理性指引的,正如佛洛德所言,引發行為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意識的(如性行為、侵犯動機)等,人並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相反現在的心理學家開始用社會信念(socialbelief)來理解非理性特徵對人類行為的影響,認為人們一旦對某些事件形成了社會信念,要想改變就很困難,這也是人們之所以固執己見的原因。

社會心理學與常識的不同還表現在意識形態(ideology)對社會心理學的影響上。儘管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似乎不帶有意識形態的成分,但是社會心理學家由於其所研究的問題的特殊性,還是或多或少會受到價值(values)和信念的影響。正如在2000年10月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Psychologist)上,許多人對肯德勒(Kendler)的一篇題為"價值在心理學中的角色"(TheRoleofValueintheWorldofPsychology)一文的批評那樣,眾多的心理學家認為忽視價值觀的影響是不可能的(肯德勒在這篇文章當中反對把心理學價值化,認為由於價值觀的偏差和自利性,使得它對心理學研究本身和社會生活都造成了危害)。社會心理學研究從來就離不開價值觀,不論是在選題、干預社會行為以及推廣應用成果方面,社會心理學家所具有的社會價值觀都起著重要的影響。

3、社會心理學研究領域

從研究領域來看,社會心理學研究常常被分為三個領域,這三個領域涵蓋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幾乎所有問題。

(1)個體過程

主要涉及與個體有關的心理與行為研究,到目前為止這個領域的研究課題包括:

成就行為與個體的工作績效:象韋納的成就歸因、阿特金森(Atkinson)的成就動機研究、麥克裡蘭(McClelland)以及溫特(Winter)等人對能力結構的研究,以及各式各樣的對工作績效的研究都包括在這個課題中。

態度以及態度改變:態度問題一直受到心理學家的重視,許多理論被用來說明態度的形成及改變,霍夫蘭德(Hovland)和西爾斯(Sears)等人在這一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歸因問題:產生於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已經有許多這樣的理論。90年代以來,隨著文化心理學的興起,人們對東西方歸因差異的興趣使得這一領域又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認知過程與認知失調:這是60年代到80年代人們關心的問題,現在人們把對這個領域的研究和消費以及決策問題結合在一起,有時候人們也用它的原理來處理大眾傳播問題。

個人知覺與自我意識:一直就是心理學家關注的問題,隨著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心理學家發現,許多問題都和它有關,比如鮑姆斯特(Baumeister)、布斯(Buss)等人對內在自我和公眾自我的區分就被用在廣告、說服等許多領域。

人格與社會發展:這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傳統領域,它向人們展示了在個體的人格與社會發展中,許許多多的因素,比如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環境以及先天因素是怎樣起作用的。

應激和情緒問題:主要針對人們如何處理生活情境中的種種緊張源,以及採用何種方式去消除其影響。

(2)人際過程

這個領域涵蓋了人與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領域,研究的課題包括:

侵犯和助人行為:侵犯行為為什麼會產生?生活中挫折的來源,如何促進助人行為等都是這個領域的研究課題。心理學家研究這些問題的最終目的,在於減少侵犯、培養人們的利他觀念,為創造幸福的生活提供理論指導。

人際吸引與愛情:人際吸引是人際關係的基礎,愛情則是一種最親密的人際關係。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可以為發展人際關係提供指導。有意思的是,從80年代以來,心理學家開始對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模式及影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從眾和服從:謝利夫、阿希以及米爾格拉姆的研究為這一領域的研究樹立了一系列榜樣,同時也為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社會交換與社會影響:把人際關係與人際交往看成是一種社會交換,看起來是對人的一種諷刺,但是霍曼斯(Homans)和蒂鮑(Thibaut)等人確實證明人的交換性。與此相反,人們對社會影響的看法倒是很一致,拉塔納(Latanē)提出的社會影響理論就說明了這種影響的大小。

非語言的交流:在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人們常常用非語言的線索表達自己的信念和情感,表情、體態以及語氣等都是這個領域的課題。

性別角色和性別差異:從80年代就引起了心理學家的極大興趣。性別差異的基礎是什麼?男性和女性到底有什麼不同?這些不同有什麼樣的影響?所有這些問題都促使心理學家去關注。

(3)團體過程

從宏觀環境與團體的角度研究人類心理與行為問題,這個方面的研究包括:

跨文化的比較研究:這是產生於60年代的課題,到90年代末期的時候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為此做出了貢獻。60年代費正清等人提出的"近代化理論",80年代Triandis等人對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的區分,以及90年代尼司彼特(Nisbett)和彭凱平(PengKaiping)對中國人思維方式的研究就是這一領域最有代表性的研究。

擁擠與環境心理學:隨著人們對地球環境及人類生活環境的關注,心理學家越來越多地考慮環境對人類心理與行為的影響。人口過快增長所引發的人口爆炸,人們對資源的過分消耗所引發的資源枯竭與環境污染等問題多都引起了心理學家的關注。人類必需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以保護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

團體過程與組織行為:團體生活是人類生活的基本方式,我們所處的團體和組織對人們的心理與行為有著極大的影響。對團體運作過程中的規律進行研究一直被社會心理學所重視,組織結構、團體與組織決策以及團體領導等問題都包括在這一領域內。

種族偏見與倫理問題:從40年代心理學家就研究這些問題,但到目前為止,研究的結論還不足以解決這個問題。種族偏見不僅造成了不同民族之間的衝突與仇殺,而且也對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構成了威脅,這個領域的研究將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健康心理學:這是自80年代以來比較受到重視的課題。社會支持、與疾病有關的社會心理因素等都包括在此課題內。這一問題將在21世紀受到更大的重視。


 

第二節社會心理學的歷史發展

1、學派時期的社會心理學

學派時期是心理學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它的時間跨度大約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60年代。在這段時間內,心理學各個理論流派的理論如雨後春筍般地成長起來。其中最有影響的流派有三個: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行為主義由於在美國佔有主導地位,被看成是第一勢力,精神分析被稱為第二勢力,人本主義產生於20世紀50到60年代,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

(1)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社會觀

1879年,德國萊比錫大學的年輕心理學家馮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從而宣佈了現代心理學的誕生。馮特的心理學體系包括兩個部分:實驗心理學和民族心理學,其中前者研究心理的元素分析,而後者是用歷史分析法寫成的社會心理學專著,馮特也因此成為學院派心理學的創始人。大約十年之後,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佛洛德創立了他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論,從內在動力的思路對人類的人格與心理發展加以分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榮耀。儘管人們對他的理論有著這樣那樣的不滿,但是佛洛德的勇氣和遠見卓識使得用他的影響遍佈人類生活的所有領域:包括文學、藝術、宗教、哲學、民俗、醫學以及心理學等等。古典精神分析最致命的弱點是它忽視了外在的社會因素對人格發展的影響,從而把人格的發展看成是一個可以獨立於外部世界的封閉的體系。同時佛洛德對性因素的過分強調使得他的追隨者也不能容忍,被他視為左膀右臂的兩個學派中堅阿德勒(A.Adler)和榮格(K.Jung)先後退出精神分析學派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其中阿德勒反對佛洛德把人格發展歸於性因素的觀點,認為在成長過程中的自卑感才是推動人格發展的動力。阿德勒用補償作用(Compensation)、權力意志(Willforpower)、生活風格(Lifestyle)和社會興趣(Socialinteresting)等外部社會因素解釋人格的成長與發展,他的這一思路到目前為至依然被繼承,阿德勒的心理學被稱為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psychology)與阿德勒一樣,被佛洛德看作王儲的榮格也強調廣泛社會因素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他把佛洛德的力比多(Libido)看成是一種普遍的生命力,而不僅僅是性能量。榮格最重要的貢獻是他對無意識理論的發展,在他看來,無意識還可以分為個體無意識(Individualunconscious)和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unconscious),其中個體無意識指的是個體與生俱來的本能和生命早期被壓抑的欲望,集體無意識則是指在種族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一些特性,它從最核心的層次上決定人類的行為與心理特徵。可以看出,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實際上是強調社會文化積澱對個體的作用,榮格的心理學被稱為分析心理學。

在佛洛德之後,精神分析學派進一步發展。佛洛德的女兒安娜?佛洛德(AnnaFreud)對佛洛德理論加以發展,在她的著作《自我防禦機制》中,她用自我發展的觀點替代了其父的性因素說。她的學生哈特曼(H.Hartmann)和艾裡克森(Erikson)則進一步提出了各自的自我心理學(EgoPsychology),強調自我發展對人的意義。在新精神分析學派中,有一種叫做社會文化學派的觀點更是明確地指出社會文化對人格發展的影響。其中霍妮(KarenHorney)認為家庭環境和教養方式決定人格,性因素不是行為錯亂的原因,西方社會的競爭制度才是罪魁禍首。沙利文則從人際關系與人際交往的角度看待人格發展,他認為人格的形成與社會影響有著緊密的聯繫,人格就是那些經常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相對持久的行為模式。卡丁納(A.Kardiner)用人類的文化材料說明人格的形成,他指出:文化與社會的變化為核對總和發展人格理論提供了背景。


 

(2)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與社會

行為主義實際上是最強調外部環境對人類行為影響的學派,正如行為主義的創始人華生所言:"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讓他們在我設定的環境中成長??????,那麼,我保證不論他們的潛能、能力、愛好或者祖先的種族如何,我能夠把他們培養成為我所任意選定的人—―醫生、律師、藝術家、工頭,甚至乞丐或者小偷。"行為主義反映了美國人對社會控制的追求,儘管它的原理來自動物實驗,但是美國人對它的熱衷程度超過了對所有理論的關心。

實際上,行為主義的產生背景就決定了行為主義者對人類社會生活的關注。19世紀是一個人類對自然、人性和未來充滿焦慮的時代,1920年的一首詩《基督再臨》就反映了人們的不安與焦慮:

黑暗再次降臨,

現在我才知道;

在冷酷無情中沉睡的二十世紀,

就象在暴動的搖籃裡做了一場噩夢。

人面獸心,

它的末日就要來臨;

沒精打采地朝向伯利恒。

這種不安很快就有了答案。1913年華生在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Review)上發表了《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一文,揭開了行為主義時代的序幕。華生宣稱在行為主義心理學框架之內,心理內容並不是其方法論中的必需成分,預示並控制行為才是它的目的。華生的觀點被斯金納(B.F.Skinner)推向了極端,在斯金納看來: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和我們本身都是由獎勵和懲罰的歷史決定的。他的小說《沃爾登第二》(Waldentwo)就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烏托邦的全景,斯金納借助這個烏托邦的創始人弗雷澤之口,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一生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對人類行為加以控制。"斯金納認為人類要想獲得幸福,就必須用積極強化來控制人類的行為,這種強化比由社會環境任意控制更為有效。

可見行為主義所強調的因素並不是廣泛的社會因素,再加上缺乏靈魂和思想,所以行為主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其中最主要的來自兩個方面:認知革命和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前者從個體內在加工機制看待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原理,認為個體內在的心理特徵在刺激和反應之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後者則從心靈主義的思路理解人類行為,認為行為可以通過不可見的過程加以理解。

(3)人本主義心理學與人的自我實現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馬斯洛(A.Maslow)和羅傑斯(C.Rogers)在批評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的基礎上,借鑒了現象學和存在哲學而創立的一個心理學流派。與精神分析強調內部因素和行為主義注重外部因素相比,人本主義更強調人的整體性,認為人的價值、尊嚴以及自我實現才是心理學研究的終極目的。

在所有的人本主義理論中,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和自我實現理論是影響最為廣泛的理論。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從低級到高級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些需要從低級到高級排成了一個層梯,只有當低級需要在得到滿足或部分滿足之後,高級的需要才會產生。馬斯洛的這一個理論在管理和教育實踐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許多激勵手段都是以此為理論基礎的。

馬斯洛對自我實現的論述則反映了他對完美人格的渴望。在他的眼中,自我實現就是一個人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而成為自己所渴望成為的人物。通過對上千名成功者的研究,馬斯洛總結出了自我實現者的一系列特徵,這些特徵包括:

?能夠瞭解並跟上現實;

?能夠接納自己、別人和環境;

?能夠超越環境,而不只是適應環境;

?有自發而不流俗的思想;

?入鄉隨俗但能夠保持獨立性,能欣賞生活的寧靜;

?有個人的處世哲學和道德標準;

?社會興趣廣泛;

?能與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誼並樂於助人;

?能夠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風度;

?有幽默感,能夠在生活中化解緊張;

?能夠承受歡樂與悲傷的情感衝擊。

馬斯洛認為,在所有的人中只有1%的人能夠達到自我實現,大部分的人停留在其它需要層次上,人本主義心理學實際上也是強調內在因素的作用。

2、社會心理學的產生與發展

(1)早期狀況(1895~1934)

社會心理學的產生要比心理學稍晚,到現在還不到100年的時間。早在1895年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的崔普利特(NormanTriplett)教授就做了第一個社會心理學實驗,實驗回答了"當有他人在在場的時候個體的作業績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這一問題。崔普利特發現,當有他人在場的時候,個體騎自行車的速度要比自己單獨時快,並且也不費力。後來他又讓參加實驗的孩子做在釣竿上繞線的工作,也發現一起做的時候要比單獨做的時候快。1897年,崔普利特發表了他的研究結果,他的工作也因此成了美國實驗社會心理學的指向燈,現在為止,美國的社會心理學一致沿著這個方向。

儘管崔普利特的工作開創了美國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基礎,但社會心理學的真正建立卻是1908年的事情。在這一年有兩本以社會心理學為題的書出版:一本麥獨孤(WilliamMcDougall)的《社會心理學緒論》,另一本是羅斯(EdwardRoss)寫的《社會心理學》。其中麥獨孤以個體作為研究的重點,用本能論的觀點解釋人類個體的行為,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由本能(Instincts)決定的,本能決定著個體的動機和行為傾向。儘管人們對本能論有這樣那樣的批判,但是它的影響卻依然存在。許多基於進化的理論(Cunningham1986和Scherer1994)在解釋人類的社會行為時都用到了它。另外80年代的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在解釋人類的利他行為時也用到了這一思路。與麥獨孤的思路不同,羅斯則從人際過程,比如模仿和暗示來理解社會影響對人類行為的作用,它認為社會心理學應該研究的是團體而不是個體的心理與行為。

專欄1-1:支配人類行為的欲望

儘管本能理論從它提出的時候就受到了人們的批判,因為用本能理解人類的行為很顯然低估了環境的影響,而這是行為主義者及強調教育的人所不能接受的。但是,人們對本能在行為產生與發展中的作用的理論探討卻一直沒有停止過。80年代社會生物學的興起就說明了這一傾向。90年代末期,美國俄亥俄大學的StevenReiss教授通過對2300多名被試300多種行為所做的因素分析表明,人類的所有行為可以聚類為15種行為,而這些行為大多數是由本能支配的,人類行為的欲望大多數根植于基因。這15種行為是:(1)好奇:學習的欲望(2)食物:吃的欲望(3)榮譽:希望遵守某種行為準則(4)拒絕:害怕被社會排斥(5)性:性行為和性幻想的欲望(6)體育運動:開展體育活動的要求(7)秩序:生活的組織性(8)獨立:獨自作決定的欲望(9)報復:受冒犯時實施報復的欲望(10)社會交往:與他人交往的欲望(11)家庭:與親屬在一起的欲望(12)社會威望:渴望獲得地位和受到肯定(13)厭惡感:對痛苦和焦慮的厭惡(14)公民身份:對公益服務的需求(15)權力:對他人施加影響的欲望。這15種行為只有拒絕、獨立和公民身份是環境造成的,其他在很大程度上由基因決定。


 

社會心理學真正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是在1924年,這一年奧爾波特(FloydAllport)出版了第三本社會心理學教科書,在這本中他證明了實驗方法能夠為理解人類的社會行為提供重要的手段,社會心理學也必將成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他進一步指出,社會行為受許多不同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他人及其行為。奧爾波特研究的問題包括從眾、非語言溝通以及社會促進。

(2)起步階段(1935~1945)

1935到1945年是社會心理學發展的起步階段,在這段時間內,有兩件事情對社會心理學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美國的經濟大蕭條和產生於歐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戰。1929年的經濟崩潰使得許多年輕的心理學家失業,這種經歷讓他們體會到了社會因素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因此在1936年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社會問題的組織"社會問題的心理學研究協會"(SocietyforthePsychologicalStudyofSocialIssues,簡稱SPSSI),對包括政治、社會運動等社會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同時,種族主義在德國的興起也引起了心理學家的關注,為了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一些來自歐洲的社會心理學家,象海德(FritzHeider)、謝利夫(Sherif)勒溫(KurtLewin)和阿德諾(TheodorAdorno)等人開始從更廣泛的層面去理解人類的行為。其中謝利夫對社會規範的研究和勒溫對領導和群體過程的研究在這個時期的影響最大,勒溫更是把內部和外部因素結合在一起分析其對社會行為的影響,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指出了一條相互作用(Interactionism)的研究思路。

(3)迅速發展階段(1946~1969)

社會心理學的迅速發展是從二戰以後開始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批心理學家從歐洲到北美,對美國心理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這些人除了繼承格式塔心理學的傳統,即重視認知過程在人們解釋社會行為的作用之外,也開始關注文化等因素對人的影響。1950年,阿德諾和他的同事對權威人格進行了研究,十幾年之後米爾格拉姆(StanleyMilgram1963)對服從行為的研究以及費斯廷格(LeonFestinger1963)對認知失調的研究都反映了人們對廣泛社會因素的關注。

60年代的美國是一個混亂的時代,政治謀殺、城市暴力、社會反叛以及厭戰情緒充斥整個的報紙和電視,人們對未來的關注和期望促使心理學家開始考慮更深層次的問題。在這種思路的影響下,心理學家把研究的重點從對個體的分析轉入了對人際過程的分析,比如他們研究利他行為、侵犯行為、人際吸引和愛情等問題。

(4)危機與發展階段(70年代以後)

二戰以後社會心理學的迅速發展吸引了人們的吸引力,但是許多問題依然無法解決。比如偏見、侵犯和貧窮等問題就困擾著那個時代的人們,人類的自信產生了危機。在20世紀70年代,人們發現從實驗中獲得的結果在解釋人類行為,如女性問題、種族問題等方面是那麼的令人失望,對社會心理學的反思使得社會心理學面臨著自產生以來的最大的危機。這種危機促使心理學家開始從更廣泛的思路去分析人類的文化和社會環境等對行為的影響。心理學家開始對實驗社會心理學進行反省,主要是對這些研究結果的外部效度產生疑問,他們想知道從實驗室得到的結果是否可以用來理解現實中的人類行為。

在經歷了70年代的反思之後,社會心理學以更快的速度發展著,它的影響也進入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70年代到90年代,人們對歸因問題的重視就說明了這一點,比如韋納(Weiner19721986)的成就歸因理論,阿布拉姆森(LynAbramson19781994)對歸因風格的研究就是這種影響的結果。除此之外,社會心理學還關注諸如環境、性別問題、偏見與政治生活、健康、司法心理學和犯罪心理學以及市場、消費、行銷等所有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

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21世紀,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和中國即將加入WTO的要求,文化影響的問題開始受到全世界社會心理學家的重視,各種各樣的理論也應運而生,"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句古老的名言對我們顯得比任何時候都重要。在與其他文化的對比中分析自己,取長補短將是今後社會心理學在全球發展的最重要的成就。


 

第三節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取向與方法

1、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兩種取向

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Sociologicalsocialpsychology)與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Psychologicalsocialpsychology)是社會心理學領域明顯不同的兩種研究取向。同樣從事社會心理學研究,來自社會學和來自心理學領域的研究者由於學科背景不同,從而在研究社會心理學問題上的出發與思路有著明顯的差異。來自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家注重用定性的方法探討社會心理學問題,而來自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則強調在定量基礎上的定性分析。比如同樣研究人們對改革的態度,前者往往以百分比揭示人們態度,如果70%的人給以肯定的回答,他們就會說大部分的贊成改革,而不會去區分不同人群對改革在量上的差異。相反,後者則不僅考慮到質的差異,而且也強調人們的反應在量上的不同。除了方法上的不同,在研究的取向上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與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也各有特色:前者往往從宏觀的角度探討社會對人的影響,在這種影響中個體是被動的;而後者則是從個體的角度出發,研究在環境影響下個體如何主動地做出反應,強調個體如何主動去適應環境,這種傾向在美國的社會心理學中居於主導地位。它們的區別見表1-1:

表1-1:兩種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的區別

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

強調的重點個體團體或社會

理解行為的途徑分析心理狀態、人格等分析社會變數:如地位、角色等

首要目標預測行為描述行為

方法以實驗為主,兼調查調查和參與觀察是主要方法儘管二者有這些不同,但在很多方面還是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在選擇研究問題,在解釋結果,以及在使用方法等方面都有共同之處。同時隨著學科交叉的進一步深入,不同出身的社會心理學家在好多方面也有融和的趨勢。

2、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三個層面

社會行為是許多學科共同感興趣的問題,社會學、政治學以及心理學的許多分支都對之有興趣。但是在看待與研究這些問題的時候,不同學科的取向層面卻截然不同。歸結起來,這些學科在看待社會問題的時候無外乎有三個層面:

(1)社會層面(SocialLevel)

這是社會學與政治學採用的研究層面。社會學與政治學常常用比較廣泛的因素解釋社會行為。比如他們會認為經濟、歷史以及社會力量決定人類的行為,在他們的眼中,這些因素包括階級、宗教團體、政府組織、經濟改革等。

(2)個人層面(Individuallevel)

臨床與人格心理學家所採用的層面。在臨床與人格心理學家看來,一個人具有的特質可以用來解釋他的行為,他們常常用人格特質(personalitytraits)解釋在相同情境下,人人們為何採用不同的行為方式。

(3)人際層面(Interpersonallevel)

這是社會心理學家採用的層面。社會心理學家常常用個人當時所處的情境及個體與周圍他人的人際關係來解釋行為。情境包括環境中的他人,這些人的態度以及當時活動的背景。社會心理學家要找的是什麼樣的社會情境決定了人類的行為。

比如在解釋犯罪行為為什麼產生的時候,不同層面的解釋便截然不同。經濟學家、政治家與社會學家採用社會層面,用廣泛的因素解釋人的犯罪行為為何會發生。他們可能會認為犯罪率的上升與貧困、城市化及工業化有關。為了證明這些結論,他們會提出了一系列的證據,比如窮人犯罪比富人多,城市高於農村,經濟危機時高。與社會層面的解釋不同,人格與臨床心理學家用個人的原因對此加以解釋。他們想要弄清楚在同樣的條件下,為什麼有人犯罪而有些人不會?為瞭解釋這些差異,他們往往強調這個人的生活背景,如家庭教養方式,學校環境等。社會心理學家則從人際層次出發,分析在當時情境下,個體為什麼會產生該行為?它會考慮在這種情境下,個體產生什麼樣的主觀感受,繼而影響其整個行為,何種人際因素會引起憤怒情緒的增加以及侵犯性行為,比如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挫折回導致憤怒,並引發侵犯行為。

3、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過程

從整個過程來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提出問題

在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我們常常從兩個方面考慮提出研究的問題:一是從理論中演繹出要研究的問題來,這種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評價該理論。比如我們可以從Triandis提出的個人主義—集體主義這一文化和人格構念中推論出在團體討論決策問題的時候,中國人比美國人更容易達成一致,因為中國人的集體主義傾向要比美國人高,因此對和諧的要求也高。如果我們在一項研究中確實得到了這個結果,我們就可以認為Triandis的理論構念是科學的。另外,我們還可以從實踐中提出問題,這類研究的目的在於收集更多有關某一特殊現象的資料或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大部分的社會心理學研究都是這一類,這也是社會心理學為社會生活服務的例證。比如我們可以研究不同的社會群體對中國加入WTO的態度,從而為有關的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2)研究方法

與心理學的其他分支一樣,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也有許多,但這些方法無外乎可以歸為兩類:一是相關研究,二是實驗研究。

相關研究是指被動地觀察兩個變數之間關係的研究方法。相關經常用相關係數來衡量,相關可分為正相關(如身高與體重)、負相關(溫度與衣服)和零相關(身高與所穿衣服顏色)。相關研究的最大缺陷是它不能說明因果關係,主要是因果關係的方向無法確定,並且在有的時候,二個變數之間有仲介因素的存在。相關研究也有優點,有一些問題,如水災等無法控制實驗條件,因此只能用相關的方法加以研究。同時,這種方法可以收集到比實驗法更多的資料。比如在研究環境溫度對犯罪行為的影響時,心理學家就採用相關研究:他們收集了幾十個美國城市的氣溫資和當時的犯罪紀錄,通過相關研究發現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係: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比如攝氏25到40度),隨著氣溫的增高,犯罪率也在上升。

實驗研究是人為安排兩種或多種在某一維度上的不同情境,並把被試隨機分配到這些情境中,然後測量感興趣的行為,並探尋引數與因變數之間關係的方法。實驗研究的最大優點是因為它對變數有嚴格的控制,所以避免了因果關係的混淆。從實驗研究能夠清楚地看出自變數對因變數的作用,研究結果可以重複驗證,所以研究具有較高的內部效度。但實驗研究必須滿足兩個兩個要求:即引數可以操縱以及被試的隨機分配。在實驗研究中,根據對實驗條件的控制程度,可以把實驗研究分為:實驗室研究(Laboratorystudy)和現場研究(Fieldstudy)。前者最大的優點是對實驗情境的控制程度高,因而內部效度高,並且方便經濟,以此為基礎的實驗社會心理學是當今西方社會心理學的主流。但實驗室研究也有其缺點,這就是實驗情境不等於現實生活,因而結果難以推論到實際生活情境中去。現場研究(Fieldstudy)是研究者為了克服實驗室研究外部效度低而發展出來的一種研究方法,這種是在真實的條件下進行的,因而結果可推廣到生活中去,外部效度高。另外現場可以處理實驗室中無法操縱的變數,比如高溫與侵犯行為關係的研究。

(3)收集資料的方法

在確定了問題與研究方法之後,收集資料的過程便開始了。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收集材料的方法有下面幾種:

一是直接觀察被試行為: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比如研究者只要觀察小學生在課堂上發言得行為,就可以瞭解老師的鼓勵對孩子表達態度的影響。通過觀察收集資料簡單易行,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取樣沒有代表性、定義不標準化、無法推論因果關係等。

二是通過調查(被試自我報告)獲取材料:這種方法可以使用有代表性的樣本,簡單易行,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資料。但是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就是它過分依賴自我報告,而自我報告有時候並不正確。有時候由於社會贊許等原因,人們的回答並不反映其真正的想法。總的來說,社會心理學研究用的最多的方法當數調查法。

第三種收集資料的方法是通過實驗:實驗法通過對情境的有效控制,得到的資料很準確,但問題是,如果實驗的樣本無代表性,那麼結果很難概化到其他情境中去,況且有一些事情是不能用實驗加以研究的,如發生在60到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通過實驗收集材料一直是美國社會心理學的主流,所以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偏重於實驗社會心理學。當然,社會心理學的實驗是一種廣義的實驗,他包括象情境反應等方法。

第四種收集資料的方法叫做檔案研究:它是通過對現存的檔案資料進行分析而獲取資料的一種方法。有一些事情只能通過這種方法,如對歷史人物的心理分析,對歷史事件的分析。

第五種收集資料的方法是元分析方法: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對某些研究領域的成果做一個深入的分析,以確定某些因素確實對人們的心理與行為有影響。比如麥克比(E.Maccoby)和傑克林(C.Jacklin)就採用元分析的方法,通過對200多項有關性別差異的研究進行分析,發現男性和女性之間確實在一些方面存在差異。

(4)研究的設計與進行

一旦確定了要研究的問題以及用什麼方法之後,研究者就可以對研究加以設計並進行實際研究了。比如要研究恐懼與態度改變之間關係的問題,首先要確定引數與因變數。在本研究中,引數是恐懼的程度,它被分成三個水準:低度恐懼、中度恐懼以及高度恐懼;因便量是被試態度改變的量,它可用被試在兩次態度測量中態度之間的差距衡量。在確認了引數與由變數之後,還要注意對實驗的情境加以控制,以使無關變數的影響得以控制。

(5)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加以注意,這些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樣本的代表性問題:由於不適當的取樣會對結果及結論的推論範圍產生影響,所以選擇有代表性的樣本成了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問題。為瞭解決這一問題,我們要採取隨機取樣的方式,使每個人都有被選擇的機會,樣本儘量要異質化,即被試儘量要包括總體中各個層次的人。

二是要解決好實驗者偏差的問題:由於研究者的期望與暗示會對被試的行為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在研究中要儘量採用單盲或雙盲實驗,使實驗者的影響減至最小。另外還要儘量使情境標準化,避免情境對結果的影響。

三是要控制好被試偏差(subjectbias):被試的社會贊許傾向會使他們揣摩實驗者的研究意圖,從而影響結果的有效性,為了克服被試偏差,最好的方式是不讓被試知道實驗假設。

四是研究的倫理問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有時會對被試造成身心傷害,如有關服從的研究等,在研究中要儘量避免對被試的傷害。另外,在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有時也涉及到欺騙被試的問題,在一般情況下,這樣的隱瞞是允許的,但在實驗之後,我們有義務告訴被試事實。

專欄1-2:怎樣撰寫社會心理學論文

當人們完成了一項社會心理學研究之後,我們還要撰寫研究報告或研究論文論文寫的好,就能夠使他人更好地瞭解你的研究的價值。社會心理學論文的寫作形式與一般的心理學論文的撰寫格式基本一樣,主要由引言、方法、結果和討論四個部分組成,此外還包括標題、摘要和參考文獻,許多論文還有注腳、圖表和附錄等。

(1)標題:論文的標題應該簡單明瞭地指出研究的主要問題,儘量讓讀者能夠從中看出你要研究什麼問題。比如一項研究的標題為"人格因素對個體社會適應性的影響",就比較簡明地說明瞭要研究的問題和主要變數。

(2)摘要:摘要部分是對研究的主要內與結果的簡短總結,一般應在400~800字左右。摘要部分不是整個論文的段落大意,而是對所研究問題、所用方法以及主要結論的總結。它決定著人們是否會繼續研讀該論文,所以是論文的重要部分。

(3)引言:引言部分應該闡明研究的理論框架以及同一課題以前的研究文獻,但它並非"文獻綜述"。引言部分應該使讀者瞭解研究的目的和實際原因,並且說明先前研究對進一步研究的動力,指出將在先前研究的基礎上探討新的問題。

(4)方法:方法部分應該詳細地說明用以檢驗假設的設計和程式,使讀者獲得足夠的資訊,可以重複這個研究。方法部分又包括三個方面:

被試(subjects):包括數目、取樣方法、基本特徵(年齡、性、來源等)。

儀器設備與工具:包括研究所用的儀器設備、測量工具、問卷和量表等。

程序步驟:包括研究的過程、指導語、變量的水平、被試分配、實驗步驟等。

(5)結果:結果部分是利用有關的統計分析對研究數據所做的總結,它應該簡明地說明每一個研究結果與研究假設的關系。結果部分應該全面地報告研究的發現,而不能隻包括與假設一緻的容。在報告結果的時候,最好能夠使用一些圖表,圖表可以明确、簡潔地報告大量的信息。另外,在作圖時應該加上簡短的解釋,使讀者能夠看懂。

(6)論:這部分的容是對研究結果的含義和意義的評價,應該說明結果是否支持研究的假設,并論研究的效度和理論及實際意義。論部分還要指出研究的局限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7)參考文獻:在研究報告的末尾,應該列出報告中所引用的資料的來源,包括資料作者、時間、文題、發表的刊物及頁碼等。參考文獻的排列可以按照作者的姓氏筆劃(西文以字母)順序,也可以按照研究報告中引用的順序。

(8)附錄:附錄部分包括研究所用的主要問卷或量表,以及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推導或公式,有時也包括一些無法在結果部分列出的數據資料。


 

第四講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研究,而即使同一層面中的問題也可以用不同的理論來解釋。除了我們在講到社會心理學簡史的時候提到的精神分析、行主義和人本主義之外,心理學在二十世紀還發展出了一系列其他的理論,這些理論有的與社會心理學有關,有的則與社會心理學無關。下面我們就列舉幾種與社會心理學有關的理論,看看這些理論是如何解釋人類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的。

專欄1-3:克勞茲開槍?

克勞茲是在紐約某一貧民區長大的孩子,剛剛過了他20歲的生日。他的父母在他10歲的時候離了婚,父親因吸毒和搶劫被判入獄,母親也棄了他。克勞茲從小就和一群小流氓混在一起,偷竊、搶劫、吸毒等什事情都幹過。在去年的12月25日聖誕夜,他趁着一個小商店店主全家過聖誕節的機會,從小商店後面的窗戶裏爬進去,偷了一大包的東西出來。在他剛剛覺得大功告成的時候,正在附近巡夜的警察皮特突然出現在他面前,皮特呵令克勞茲站在原地,但克勞茲并沒有理會皮特,而是撒腿就跑。皮特鳴槍示警,這是克勞茲也拔出自己攜帶的手槍,向皮特射擊并打傷了皮特,克老茲也因此得以逃脫。一年以後,克勞茲在搶劫銀行的時候被警察抓捕歸案,他因一系列的罪行被判終生監禁。對于這件事,不同的理論會怎樣解釋呢?

1、生物理論

麥獨孤、弗洛伊德和勞倫茲(Lorenz)等人都強調生物因素對人類行的影響,他們所提出的理論可以歸入生物理論的範疇。按照生物理論的觀點,人的許多生物特質是與生俱來的,這些特質在決定行方面扮着重要的角色。生物因素限制了人類能力的極限以及人所能接收到的刺激範圍,比如人不能飛、有語言、智力高、記憶力好、有很好的視力和聽力,但隻對一定範圍的光波、聲波敏感。與動物相比,人類的成熟比較緩慢,小時候需較多的保護,在六歲前無法獨立生活。而山羊一出生便會走路,并且很快能夠獨立。因此生物理論認本能特質影響着人類的社會行。生物理論強調兩個方面的因素對人類行的決定作用:

一是本能:本能對社會行的影響有多大呢?人們一直想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麥獨孤和弗洛伊德等人曾經提出人有侵犯和沖動的本能,人類在戰中的仇殺就是這種本能的體現。勞倫滋也認人類的侵犯性沖動生來就有,且無法改變。有趣的是,勞倫茲在對幼小動物印刻(imprinting)行的研究恰恰提供了本能影響動物行的證據。在對剛剛出生的小鴨的依戀(attachment)行進行研究時,勞倫茲發現剛剛會走的小鴨會追它出生後看到的第一個活動的客體(有生命或無生命均可,隻要能夠活動就可以),并與其建立起依戀關系,勞倫茲把這種現象叫做印刻。後來人們對此做了進一步的研究,并用關鍵期這一概念說明本能的影響,比如鳥類建立印刻行的關鍵期是出生後12~24小時,人類口語發展的關鍵期是2~3歲,書面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是4~5歲,而兒童建立數的概念的關鍵期是5~5.5歲。

二是遺傳差異:生物理論的另一重就是強調遺傳差異對行差異的影響。比如在研究侵犯行的時候,有些心理學家就認有些人因遺傳的原因而較具攻擊性。他們發現,與具有正常染色體的人相比,XYY染色體的人容易犯罪。另一種相關的生物理論則以其他生理因素,如荷爾蒙失去平衡或腦損傷解釋攻擊行,認激素分布不平衡以及大腦生理機制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一些人侵犯行的增加。現在着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和大腦掃描技術的進步,有一些心理學家又關注起這一方面的問題來了。

總之,生物理論強調,所有行——包括社會行,可以用個體的生物本質,如遺傳特性、本能及生理方面的原因加以解釋。很顯然本能論的解釋缺乏科學性,因此盡管有人對此很熱衷,但多的心理學家并不承認它。可以用著名心理學家EricTurkheimer(1998)在心理學評論上的一句話,總結一下我們對本能理論的認識:"人類的任何一種行特征都與遺傳有關,都有它的生理基礎,也都在某種程度上與一定的腦功能相聯系。但是,如果我們僅以此基礎去理解人類的行,那是可笑的。因生理基礎與行不在一個層次上,就好象生理特征是電腦的硬件、而行是電腦的軟件一樣,那個有問題電腦都會出毛病"。所以在對待生物理論的時候,我們重視它,但不能過分誇大它的作用。

2、學習理論

許多年來,歐美的許多社會心理學家從學習的角度看待并研究人的心理與行,學習理論也因此被看成是最重要的理論。與生物理論強調的因素不同,學習理論強調早期的學習決定了行方式。學習理論認,在任何情境下每個人都會學到某種行,在多次學習之後還會成習慣。以後當相同或類似的情境再次出現時,個體會采取慣用的方式做反應。例如,如果有一雙手伸向我們,我們便會與他握手。這是因我們已經學會了對一雙手伸過來時應該如此反應。如果一個人罵你,你可能也會罵他,但也可能去試着感化他,這得看你過去學得的是什反應方式而定。所以當專欄1-3中所講的克勞茲拒捕并向警察開槍時,我們便會想到這是因他過去學習到,在面對權威者的挑戰時,應該采取猛烈的方式。學習理論在1900年開始流行,并在那時成了行主義的基礎。後來霍爾(Hull)、斯金納以及米勒(Miller)和多納德(Dollard)等人理論的原理運用到社會心理學上。20世紀70年代以來,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Bandura)更是其應用範圍擴大,提出了社會學習論(SocialLearningtheory),在解釋人類社會行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1)學習理論的三種機制

學習理論認,人類的學習主要有三種機制:

一是聯結(association):又稱經典條件作用(classicalcondition),最早是由巴甫洛夫提出來的。巴甫洛夫在他的條件反射研究中發現:狗之所以學會一聽到鈴聲便分泌唾液的反應,是因每次鈴聲都與食物同時出現。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狗會鈴聲與食物聯結在一起,這時即使沒有食物一起出現,狗也會對單獨的鈴聲生分泌唾液的反應。對人類來說,態度的形成也要經過聯結過程,例如納粹一詞常與可怕的罪行聯結在一起,因此當研究者向那些在二戰中受迫害的猶太人提起這個詞的時候,就能夠引起他們的恐懼情緒。

二是強化(reinforcement):是學習論的核心,它是指人們學會一種特的行是因這種行經常伴着愉快、能滿足某種需要,或者可以避免某種不愉快的後果。例如一個男孩可能會對在學校裏侮辱他的人加以拳腳,因每當他了維護自己的權利而與人打架時,父親總是加以贊賞。另一個學生可能學會不要在課堂上和老師辯,因他這樣做總是換來老實的白眼,甚至懲罰。

三是模仿(imitation):人們也會通過觀察他人的態度及行便學習到社會態度與行。一個小男孩可能學會怎樣生火,因他曾看到母親這樣做;兒童或青少年對于政治的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與父母的一緻。模仿的發生并不需外界的強化,隻須觀察他人的行便可以。

(2)學習理論的特點

學習理論有三個特點,這些特點也是其它社會心理學理論所沒有的:

一是它假定行主要由個人過去的學習經驗而來:以前面的例子來說,克勞茲之所以向警察開槍,可能是由于過去他所見到的警察都是粗暴的、具有敵意的,并且沒有絲毫的憐憫心;也可能是因他過去在與權威生沖突而采取暴力反應時,均受到強化。相反,如果他采取非暴力的方式,他常常受到懲罰。或者他在小時候常常看到父親的粗暴舉動,而他模仿了父親的這種暴力模式。學習理論強調過去經驗對個體行的影響,忽略了當時的情境細節。

二是傾向于的原因歸于外在環境,而忽視個人對環境的主觀感受:它強調過去外部事件與刺激的聯結情形、早期對某種行反應的強化過程、以及個體曾接觸過的行模式等外在因素。學習論在解釋行的起因時,較不看重個體對于當時情境的主觀感受,或者當時的情緒。

三是學習理論通常隻想解釋外表的行,而非主觀的心理狀態:以克勞茲例,它隻想解釋該罪犯的外顯行——開槍打傷了警察,而不去了解他的憤怒、罪惡感等情緒狀態。

3、誘因理論

誘因理論認,行決定于個體對各種行動的可能結果所做的誘因分析,認人們以行後果的有利或不利判斷基礎而決定采取何種行。我們以前面的例子來說,克勞茲認假如逃跑的話,會被追捕,并可能遭射殺,這些結合起來形成負性誘因;假如他投降,則肯定被送入監獄,這也是一種負的誘因;最後,他可能認,如果開槍,他便能帶着偷來德的西逃掉,這不僅不是負性誘因,而且還是很強的正性誘因。所以誘因分析隻是很簡單地考慮某一行的正性與負性效果,并依此預測人們采取的行方式。社會心理學中有三種重要的誘因理論:

(1)理性決策論

理性決策論(RationalDecision-makingTheory)是經濟學家對人類行的基本看法,這種理論假設:在選擇行的時候,人們會估計不同行的利益及代價,而以理性的方式選出最佳行,也就是以最低代價獲得最大利益。這一類型的理論很多,其中以愛德華滋(Edwards)的預期價值論(Expectancy-valueTheory)最有代表性。該理論認在決策的時候,人們以對下列二項因素所做的判斷結果基礎:①某一決策各種可能結果的價值(結果的重要性);②某一決策後果真正實現的可能性的大小(實現某種結果的概率)。比如經濟學家在決策時采用的決策樹就是以此基礎建立起來的,這種理性的模型能很清楚地預測我們如何決策,所以是極有用的準化模型。理性決策模型常被用來做預測個人、公司、政府進行經濟抉擇時的模型。

(2)交換理論

理性選擇擴大到二個人之間的互動時,便是交換論(ExchangeTheory),這一理論人際互動視彼此所做的一連串理性決策。也就是說,人們之間的互動取決于彼此對各種結果的代價及利益所做的評估。以前例中的罪犯和警察例,他們二人由于利益沖突而生敵對——罪犯逃跑便有利,而警察抓住他方能獲益。以護士及病人間的人際互動例,病人如果與護士合作便可獲得利益(能得到正确的治療并盡快痊愈),而護士也能夠從對病人的友好態度中獲得利益,比如能得到病人的合作,并因工作出色而受表揚。在這個例子中,護士和病人二人共同的利益建立在合作及友善的互動之上。因此社會交換理論的重點在于強調相對代價及利益,該理論在分析協商情境(bargainingsituation)時很有價值。協商實際上就是兩個人或兩個團體通過交換達成利益的一緻。

(3)需求滿足論

需求滿足論(NeedSatisfaction)也是一種誘因論。該理論認每個人都有某種需求或動機,一個人之所以有某種行,是因這些行能滿足這些需求或動機。例如有二名女孩和同時在追求一位男士,你推測男士會愛上其中的哪一個呢?我們又怎樣解釋這位男士的選擇呢?從誘因論出發,我們要找出他的需要,以及這兩個女孩所能給予的滿足,并通過這些來預測他的選擇。同樣我們可以用這個理論來解釋克勞茲的行,在他的心底裏可能積壓了很多的挫折與憤怒,他之所以向警察開槍是因這樣可以滿足他的發洩憤怒的需求,而假如他舉手投降的話足這些需求便無法得到滿足。

以上三種誘因理論都說明了個體面對多種選擇時,從自己能從各個行方案中獲得多少利益或損失多少利益來做決策。與學習理論不同,誘因理論重點放在"當時"情境下各種可能行的相對利益或損失,而不是強調過去學來的習慣。也就是說它認的起因在于個人當時所處的環境,誘因論關心個人在狀態,而不隻是外部環境。

4、認知理論

認知理論(CognitiveTheory)是社會心理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按照認知理論的觀點,人的行決定于他對社會情境的知覺(perception)與加工過程。心理學家在研究人類認知過程的時候發現,有關社會知覺的定律和與對物體知覺的定律極相似,人們常常很自然地把對某一社會情境的知覺、想法和信念組織成一種簡單而又有意義的形式,就象對物體的知覺一樣。并且不管社會情境如何錯綜複雜,人們都會它變得有規律。這種對環境的知覺、組織及解釋影響了一個人對社會情境的反應,而這個解釋社會事物的過程被心理學家稱社會認知(SocialCognition)。社會認知的範圍極廣泛,它不僅包括我們對他人外在特征的認識,也包括我們對他人在特征(象人格、情緒)以及人際關系的認識。

(1)認知理論的兩個基本原則

一是分類(Categorization):我們知覺事物的時候,往往先根據一些簡單的原則事物加以分類。例如我們看到一個人的時候,最先常常是依據性的相似性把他或她歸入男性或女性;我們也可能根據地域的接近性把這個人歸山東人或是陝西人;也可能根據過去與其交往的經驗把這個人歸結可信任或不可信任的人。

二是聚焦(Focus):也就是注意力集中到主題之上,忽略背景的影響。比如我們看到某個場景時,立即就能知覺出什是主題、什是背景。一般來說,色彩鮮豔、移動、獨特及近處的刺激是主題,而灰暗、靜止、形狀相同及遠處的刺激是背景。比如一個高大的外國人站在一群幼兒園兒童中間,我們很容易就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外國人身上。這兩項原則不僅适用于對物體的知覺,也适用于對社會情境的知覺。

由于分類和聚焦的緣故,人們往往存在着按照某種方式對事物加以組織的傾向,并且這種事物加以組織的傾向非常強烈。比如你在校園中看到一男一女兩個學生走在一起,你想把焦點集中在其中一個人身上,并把每個人看成是單一個體是很困難的,如果把他們看成一對就容易多了。另外如果有一群學生在校園散步,你想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到每一個人身上就很難做到,實際情況是人們總是注意到其中幾個特一點的人。

(2)一些重要的認知理論

認知理論當中有兩個理論特重要:

一是歸因理論(AttributionTheory):這個理論又包括海德(Heider)、凱利(HaroldKelly)以及韋納(Weiner)等人提出的歸因理論,這種理論主要是想說明我們如何解釋事件的原因。例如我們怎樣知道一位推銷員奉承你是因他真的喜歡你,還是因他想讓你買他的東西。當一個人喊救命時,我們會對他喊叫的原因做怎樣的猜測?這種猜測影響我們決定是否要幫助他。

二是認知失調理論(TheoryofCognitiveDissonance):這個理論是由費斯廷格(LeonFestinger)提出來的,該理論主要解釋當人們的態度與行不一緻的時候,人們如何改變自己的態度或行,以使二者協調一緻。認知失調理論在解釋態度改變等方面相當成功,因此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倍受推崇,成社會心理學理論影響人們社會生活的典範。

5、角色理論

角色理論是與社會學緊密聯系的一種理論,它強調個體的行是由其社會角色提供的,角色理論最早由比德爾和托馬斯提出。角色是指一套與個體在社會中所處地位有關的思想、信念與行方式。角色理論沒有強調行的某一種單一決定因素,如態度、人格或動機等,而是從角色、角色期望、角色技能等方面的相互關系中去解釋行的原因,角色理論有助于我們了解人們的行着他在社會系統中的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本章推薦讀物:

StephenL.Franzoi(1996):SocialPsychology.TimesMirrorHigherEducationGroup,Inc

這本書是近年來社會心理學教材當中較好的一本書,它不僅涵蓋了社會心理學的傳統領域,而且也總結了至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社會心理學發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把自我研究和文化心理學貫穿到所有心理學研究的領域之中。

TomCrawford(1999)IntroductiontoHumanSocialBehavior(2nded.)PearsonCustomPublishing

這本書系統地收集了80年代到90年代末期社會心理學的一些重要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一些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的有關論述都可以在這本書當中看到。它涵蓋了動機、認知發展、社會發展、認知失調、社會影響以及社會行等諸多領域的文獻。

JonMills(1999):TheHumanAspect:SelectedWorksinPsychoanalysis,Behaviorism,andExistentialPhenomenology.WhittierPublicationsInc.

這本書值得任何對心理學與哲學感興趣的人去閱讀,它收集了心理學三大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的主要論述。盡管因寫作語言與現在英語存在着差,但先驅者的思想卻是掩飾不住的。多讀幾遍,你會感受到偉人的思想精髓。

王重鳴(1990):心理學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這本書是國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好書之一,它詳細而系統地對心理學研究中的方法問題作了清楚地論述,本章的專欄1-3就是選自這本書的有關章節。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人應該好好讀讀這本書,以提高自己實驗設計、統計分析以及各方面的能力。

侯玉波(2001):社會心理學講義(北京大學心理學系部資料)

該講義從八個領域對社會心理學做了總結和分析,同時選取了近20篇最新的心理學文章,針對婚姻與友誼、健康與幸福、心理學與環境保護、中國文化與中國人等課題。

本章複習題:

1、怎樣理解社會心理學與常識的關系?

2、從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談談社會心理學對人類生活的廣泛影響。

3、精神分析、行主義和人本主義是怎樣看待人與社會因素在個體發展中的作用?

4、西方社會心理學的生與發展經曆了怎樣的曆程?

5、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與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有什

6、社會心理學所取的研究層面有什特點?

7、進行一項社會心理學研究要經過哪幾步?

8、社會心理學研究報告由哪些部分組成?

9、生物理論、學習理論、誘因理論、認知理論以及角色理論是如何解釋人類社會行的?

本章課外讀物

下面是弗洛伊德和愛因斯坦在20世紀30年代就人類會有戰的一次直接論,1932年7月30日,愛因斯坦在Potsdam附近的Caputh給弗洛伊德寫了一封信,同年9月,弗洛伊德在維也納做了回複,在這兩封信中,我們可以看出兩位偉人對人類戰的看法。從他們的言談中,我們後人是否能有一些發?


 

第二章社會知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接觸着他人和社會事物。這些事物有的是我們熟悉的,有的是我們第一次看到的。對于熟悉的事物,人們往往憑經驗加以處理,而對于新接觸的事物,則需要加以分析和思考。心理學家把人們對客觀事物或他人的整體性的認識叫做知覺,它不同于感覺(指人們對事物個特性的認識)。社會知覺是知覺的特殊形式,它僅僅指與人有關的知覺。在心理學研究中,社會知覺常常包括我們對他人的知覺,對自己的知覺,對自己或他人行原因的知覺等。下面我們就從四個方面對社會知覺的問題加以分析。

第一節個人知覺

當我們剛剛認識一個人的時候,總是要據有限的信息對這個人形成印象,即這個人是否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或他的性格怎樣等,這個過程被稱個人知覺(PersonPerception)。回想一下你自己剛上大學的情景,與你的同學第一次見面,你們之間會互相形成一定的印象。人們對他人的認識和期望,最初完全決定于這種最初的印象,這種印象對以後雙方的交往非常重要。

1、怎樣形成對他人的印象?

對他人形成印象的過程也叫做印象形成,它是指我們把他人若幹有意義的人格特性進行綜合、概括、形成一個具有結論意義的特性的過程。心理學家阿希(S.Asch)最早對此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在研究中阿希把人格特性分中心特征(比如"熱情"和"冷淡")和邊緣特征("文雅"和"粗魯"),結果發現我們對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按照中心特征,邊緣特征所起的作用不大。阿希之後,其他的心理學家繼續對印象形成的過程進行研究,并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這個過程的特性做了總結。

(1)第一印象

在與陌生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所得到的有關對方的最初印象叫做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評價,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歡或厭對方。第一印象包含很多維度,如友善、健康等,但所以這些維度都離不開評價,評價是我們對他人形成印象的基本維度。

奧斯古德等人(Osgood&Suci,Tanenbaum)用語義分析的實驗就證明了我們評價事物時的幾個基本維度。在研究中他們給給被試一張配對的特質形容詞表,讓他們把某一特殊的人或物歸到這些特質上去。配對特質包括快樂與悲傷、好與壞、強壯與軟弱、溫暖與冷淡等。評定的項目包括母親、玉石等。例如,讓被試評定母親是快樂還是悲傷的等,最後找出了被試評定人或事物時的三個基本維度:

評價(evaluation):指對他人或事物從好與壞方面加以評定。

力量(potency):指對他人或事物從力量的強弱方面加以評定。

活動性(activity):指對他人或事物從主動與被動方面加以評定。

奧斯古德發現,一旦某個人或物被置于這三個維度上,即使有再多的評定,也無法增加對這個人的信息。同時在這三個維度中,評價是最重要的維度,一旦人們對他人在這個維度上定位,那對這個人的其他知覺也基本落在同一地方。初次見面,你一旦對某個人形成有利或不利的印象之後,會把它延伸到其他方面。所以有人總結說:第一印象并非總是正确的,但卻總是最鮮明、最牢固的,它決定着我們對他人的知覺。

金德等人(Kinder、Abelson)對1980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研究則發現人們在對總統候選人進行評價時的兩個維度:能力(competence)和是否正直(integrity)。前者包括知識能力、感召力以及領導能力;後者則在包括是否有道德、誠實以及對權力的欲望等。美國人正是根據在這兩個維度上對候選人的評價來決定誰該當選,結果因裏根在這兩個方面占優而擊敗卡特當選美國總統。

(2)整體印象

人們在知覺他人的時候往往會獲得許多有關他人的信息,那,人們又是怎樣把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對他人的整體印象呢?心理學家安德森(Anderson)等人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系統地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幾個信息加工處理的模型,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的到了後來研究的驗證。

第一個模型是平均模型(Theaveragingmodel):它是安德森在1965提出來的,該模型認在印象形成過程中,我們以簡單平均的方式處理所獲得的有關他人的信息。如表2-1所示:蘇珊對約翰的整體印象的形成就是依據平均模型,她把自己對約翰的單個評價加起來,然後求其平均數。平均模型是我們對他人形成印象時采取的最簡單的模型。+10

體貼+4

矮小-5

衣着便-9

整體印象+10/5=2.00

第二個模型是累加模型(Theadditivemodel):指人們對他人片斷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加以平均。以蘇珊對約翰的評價例,蘇珊很喜歡約翰(+6),後來又知道了一些有關他的稍微有利的信息,如約翰比較謹慎(+1)。根據平均模型她不喜歡他,因平均數(+3.5)比原來低。但據累加模型,她會更喜歡他,因一項正性信息加到已存在的正性印象之上,值會更大。可惜的是支持累加模型的研究不多。

第三個模型是加權平均模型(Theweightedaveragemodel):這個模型是安德森于1968年提出來的,按照這一模型,人們形成整體印象的方式是所有特質加以平均,但對較重要的特質給予較大的權重。比如對科學家而言,智力因素的權重大;而對演員來說,則是吸引力的權重大。相對前兩個模型而言,加權平均模型能夠解釋的範圍更廣,它是我們對他人形成整體印象時最常使用的模型。

對加權平均模型的進一步驗證則來自費斯克(Fiske)等人在1980年提出的負性效應(TheNegativityeffect):指人們在形成整體印象時,對負性信息比對正性信息給于較大的權重,即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負性特質對印象形成的影響比正性特質大。心理學家霍德傑斯(Hodges)則從這一效應中引申出了正性印象比負性印象容易改變的結論。侯玉波等人(1998)在一項有關評價的研究中也發現,中國人在評價他人的行的時候,往往是以他人做錯了什來評價他人,而不是以他人正确的行加以評價。所以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事情:當一個人告訴你一個卓越的領導者是個"騙子"以後,不論你對這位領導的其它特質有多少認識,你對他的評價都不會高。

(3)個人知覺中的偏差

在知覺他人的過程中,人們常常會出現一些偏差(bias),這些偏差是知覺過程的特性,人們可以注意到它,并把它們的影響降低,但人們無法避免它的影響。這些偏差包括:

?暈輪效應(Haloeffect)

又稱光環效應,它是指評價者對一個人多種特質的評價往往受其某一特質高分印象的影響而普遍偏高,就象一個發光物體對周圍物體有照明作用一樣。比如你一旦你覺得你的同學張三比較可愛之後,你就會對他的性格、態度以及能力等都會有一個較高的評價,也就是說對可愛這個特質的高分評價影響了對其它特質的評價,使對其它特質的評價普遍偏高。與暈輪效應相對的是反暈輪效應(Negative-halo),也叫做Forked-tail效應,主要指評價者對一個人的多種特質的評價往往受某一特質低分印象的影響而普遍低。迪恩(Dion、Berscheid、Walster)等人在1972用評定相片的實驗證明了暈輪效應的存在,如表2-2所示:

表2-2:暈輪效應的證據(Dion、Berscheid、Walster1972)

特質描述吸引人者中等者不吸引人者

人格的社會融洽性65.3962.4256.31

職業地位2.252.021.70

稱職的丈夫(妻子)1.700.710.39

稱職的父母3.544.553.91

社會幸福及職業幸福6.376.345.28

總幸福11.601.608.83

結婚的可能性2.171.821.52

注:數字越大,表明評價越高。

可以看出,暈輪效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我們對他人的評價:一個長相漂亮的人在大多數方面都被人作較高的評價,隻有在做父母這個維度上有一點例外,人們認長相中等的人較适合做父母。後來的研究進一步證明,外表吸引力的暈輪效應能類化到許多與外表無關的特性上。比如蘭德等人(Landy,Sigall1974)在一項研究中先讓男性被試看一篇名"電視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及影響力"的論文,假設該論文由一名女性大學生所寫,論文上同時附有作者的相片。在所附的這些相片中,有些相片很吸引人,有些相片則不吸引人;論文也是有些寫得好(清晰、文法準确、結構嚴謹),有些寫得很糟(思路不清、語言僵硬)。而被試在實驗中的任務是評定論文的質量。結果發現不論論文客觀上的質量是好是壞,由吸x會傾向于寬容對待。迪恩發現:長相漂亮的小孩違反宗教或道德規範時,大人們認不嚴重;而同樣的錯誤若是由不漂亮的小孩所犯,則認很嚴重。阿倫森(Aronson1969)也發現,模的陪審團對不漂亮的被告判的刑期較長。更有甚者,阿倫森還發現殺死一個較漂亮的人比殺死一個不漂亮的人被判刑更長。

但由外表漂亮所引起的暈輪效應也有不适用的時候,如西格等人(Sigall,Ostrove1975)就發現,若一位漂亮的被告所犯的罪直接與外表吸引力有關,被判重刑。在一項研究中,西格向模陪審團描述一件案子,并被告相片給他們看。案件有偷竊(與美色無關)與欺詐(與美色有關)。同時還有一個控制組,僅向被試描述每人的罪狀而不附相片。結果證明了假設,如表2-3所示,利用自己的美色犯詐騙罪的被試被判重刑。

表2-3:暈輪效應對司法審判的影響

平均判刑(年)

罪名吸引人的不吸引人的控制組

欺詐5.454.354.35

偷竊2.805.205.10


 

?正性偏差:(PositivityBias)

也稱慈悲效應(Leniencyeffect):是指人們在評價他人時對他人的正性評價超過負性評價的傾向。在一項研究中,大學生把92%的教授評定"好的",即使學生在課堂上對他們同時有正性和負性印象時也如此。西爾斯(Sears)認這種偏差隻發生在評定人時,他稱之人的正性偏差(positivitybias)。對于這種偏差發生的原因,心理學家有兩種解釋:一是由馬特林(Matlin)提出的"極快樂原則"(Pollyannaprinciple),它強調人們的美好經驗對評價他人的影響,認當人們被美好的事物包圍的時候,比如善良的他人、晴朗的天氣等,他便覺得愉快。即使後來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自己生病、鄰居對自己不友好等事情,人們依然會依照美好的經驗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做出有利的評價。其結論是,大部分的事物總是被評價得高于一般水平,因與不愉快的事情相比,愉快的事情更容易被人回憶起。

對慈悲效應的第二種解釋則僅僅限于我們對人的評價。西爾斯指出,人們對所評定的他人有一種相似感,因此人們對他人的評價要比對其它物體的評價更寬容。人們傾向于對自己作較好的評價,所以對他人的評價也比較高。但這種慈悲效應隻發生在評價人的時候。

2、個人知覺的線索

知覺他人的過程包含許許多多的線索,正是通過這些線索,我們對他人的了解才準确而令人信服。一般來說,這些線索有:

(1)情緒

我們常常根據他人的情緒來推斷其部的心理狀態,所以情緒是我們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的線索。對于他人外在、可見的特質,人們知覺的準确性極高,而對他人的部狀態,比如感覺、情緒、人格等就比較困難。但即使很困難,人們還是通過各種方式加以了解。早在1938年,美國心理學家伍德沃斯(Woodworth)就指出,人的情緒可以被安排在一個六分的連續維度上,任何兩類情緒是否能被區分,與它們在這個維度上的距離有關。現在的大部分心理學家則承認人有七種不同的情緒:

快樂、高興

驚奇、迷惑

害怕、恐懼

悲傷

生氣、憤怒

厭惡、受辱+10

體貼+4

矮小-5

衣着便-9

整體印象+10/5=2.00

第二個模型是累加模型(Theadditivemodel):指人們對他人片斷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加以平均。以蘇珊對約翰的評價例,蘇珊很喜歡約翰(+6),後來又知道了一些有關他的稍微有利的信息,如約翰比較謹慎(+1)。根據平均模型她不喜歡他,因平均數(+3.5)比原來低。但據累加模型,她會更喜歡他,因一項正性信息加到已存在的正性印象之上,值會更大。可惜的是支持累加模型的研究不多。

第三個模型是加權平均模型(Theweightedaveragemodel):這個模型是安德森于1968年提出來的,按照這一模型,人們形成整體印象的方式是所有特質加以平均,但對較重要的特質給予較大的權重。比如對科學家而言,智力因素的權重大;而對演員來說,則是吸引力的權重大。相對前兩個模型而言,加權平均模型能夠解釋的範圍更廣,它是我們對他人形成整體印象時最常使用的模型。

對加權平均模型的進一步驗證則來自費斯克(Fiske)等人在1980年提出的負性效應(TheNegativityeffect):指人們在形成整體印象時,對負性信息比對正性信息給于較大的權重,即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負性特質對印象形成的影響比正性特質大。心理學家霍德傑斯(Hodges)則從這一效應中引申出了正性印象比負性印象容易改變的結論。侯玉波等人(1998)在一項有關評價的研究中也發現,中國人在評價他人的行的時候,往往是以他人做錯了什來評價他人,而不是以他人正确的行加以評價。所以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事情:當一個人告訴你一個卓越的領導者是個"騙子"以後,不論你對這位領導的其它特質有多少認識,你對他的評價都不會高。

(3)個人知覺中的偏差

在知覺他人的過程中,人們常常會出現一些偏差(bias),這些偏差是知覺過程的特性,人們可以注意到它,并把它們的影響降低,但人們無法避免它的影響。這些偏差包括:

?暈輪效應(Haloeffect)

又稱光環效應,它是指評價者對一個人多種特質的評價往往受其某一特質高分印象的影響而普遍偏高,就象一個發光物體對周圍物體有照明作用一樣。比如你一旦你覺得你的同學張三比較可愛之後,你就會對他的性格、態度以及能力等都會有一個較高的評價,也就是說對可愛這個特質的高分評價影響了對其它特質的評價,使對其它特質的評價普遍偏高。與暈輪效應相對的是反暈輪效應(Negative-halo),也叫做Forked-tail效應,主要指評價者對一個人的多種特質的評價往往受某一特質低分印象的影響而普遍低。迪恩(Dion、Berscheid、Walster)等人在1972用評定相片的實驗證明了暈輪效應的存在,如表2-2所示:

表2-2:暈輪效應的證據(Dion、Berscheid、Walster1972)

特質描述吸引人者中等者不吸引人者

人格的社會融洽性65.3962.4256.31

職業地位2.252.021.70

稱職的丈夫(妻子)1.700.710.39

稱職的父母3.544.553.91

社會幸福及職業幸福6.376.345.28

總幸福11.601.608.83

結婚的可能性2.171.821.52

注:數字越大,表明評價越高。

可以看出,暈輪效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我們對他人的評價:一個長相漂亮的人在大多數方面都被人作較高的評價,隻有在做父母這個維度上有一點例外,人們認長相中等的人較适合做父母。後來的研究進一步證明,外表吸引力的暈輪效應能類化到許多與外表無關的特性上。比如蘭德等人(Landy,Sigall1974)在一項研究中先讓男性被試看一篇名"電視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及影響力"的論文,假設該論文由一名女性大學生所寫,論文上同時附有作者的相片。在所附的這些相片中,有些相片很吸引人,有些相片則不吸引人;論文也是有些寫得好(清晰、文法準确、結構嚴謹),有些寫得很糟(思路不清、語言僵硬)。而被試在實驗中的任務是評定論文的質量。結果發現不論論文客觀上的質量是好是壞,由吸x會傾向于寬容對待。迪恩發現:長相漂亮的小孩違反宗教或道德規範時,大人們認不嚴重;而同樣的錯誤若是由不漂亮的小孩所犯,則認很嚴重。阿倫森(Aronson1969)也發現,模的陪審團對不漂亮的被告判的刑期較長。更有甚者,阿倫森還發現殺死一個較漂亮的人比殺死一個不漂亮的人被判刑更長。

但由外表漂亮所引起的暈輪效應也有不适用的時候,如西格等人(Sigall,Ostrove1975)就發現,若一位漂亮的被告所犯的罪直接與外表吸引力有關,被判重刑。在一項研究中,西格向模陪審團描述一件案子,并被告相片給他們看。案件有偷竊(與美色無關)與欺詐(與美色有關)。同時還有一個控制組,僅向被試描述每人的罪狀而不附相片。結果證明了假設,如表2-3所示,利用自己的美色犯詐騙罪的被試被判重刑。

表2-3:暈輪效應對司法審判的影響

平均判刑(年)

罪名吸引人的不吸引人的控制組

欺詐5.454.354.35

偷竊2.805.205.10


 

?正性偏差:(PositivityBias)

也稱慈悲效應(Leniencyeffect):是指人們在評價他人時對他人的正性評價超過負性評價的傾向。在一項研究中,大學生把92%的教授評定"好的",即使學生在課堂上對他們同時有正性和負性印象時也如此。西爾斯(Sears)認這種偏差隻發生在評定人時,他稱之人的正性偏差(positivitybias)。對于這種偏差發生的原因,心理學家有兩種解釋:一是由馬特林(Matlin)提出的"極快樂原則"(Pollyannaprinciple),它強調人們的美好經驗對評價他人的影響,認當人們被美好的事物包圍的時候,比如善良的他人、晴朗的天氣等,他便覺得愉快。即使後來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自己生病、鄰居對自己不友好等事情,人們依然會依照美好的經驗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做出有利的評價。其結論是,大部分的事物總是被評價得高于一般水平,因與不愉快的事情相比,愉快的事情更容易被人回憶起。

對慈悲效應的第二種解釋則僅僅限于我們對人的評價。西爾斯指出,人們對所評定的他人有一種相似感,因此人們對他人的評價要比對其它物體的評價更寬容。人們傾向于對自己作較好的評價,所以對他人的評價也比較高。但這種慈悲效應隻發生在評價人的時候。

2、個人知覺的線索

知覺他人的過程包含許許多多的線索,正是通過這些線索,我們對他人的了解才準确而令人信服。一般來說,這些線索有:

(1)情緒

我們常常根據他人的情緒來推斷其部的心理狀態,所以情緒是我們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的線索。對于他人外在、可見的特質,人們知覺的準确性極高,而對他人的部狀態,比如感覺、情緒、人格等就比較困難。但即使很困難,人們還是通過各種方式加以了解。早在1938年,美國心理學家伍德沃斯(Woodworth)就指出,人的情緒可以被安排在一個六分的連續維度上,任何兩類情緒是否能被區分,與它們在這個維度上的距離有關。現在的大部分心理學家則承認人有七種不同的情緒:

快樂、高興

驚奇、迷惑

害怕、恐懼

悲傷

生氣、憤怒

厭惡、受辱

好奇、懇切

1872年,達爾文從進化論的角度出發研究了表情的跨文化特性,發現面部表情在任何地方都表達着同樣的情緒狀態,比如高興的時候面帶微笑,憂慮的時候會皺眉頭等。這種表情的共同性對人類具有極大的生存價值,達爾文稱這種共通的表情乃進化而來,因它允許我們向人表達我們的情緒,從而控制他人的行

專欄2-1:微笑有哪些含義?

一般認,微笑的含義有兩種:第一種含義認微笑是快樂或高興等基本情緒,按照這種觀點,任何令人快樂的事都能使人微笑;另一種觀點認微笑是一種溝通性的動作,而與基本情緒無關。了弄清這個問題,Kraut和Johnston(1979)做了一項實驗,通過觀察日常的人際接觸,以驗證微笑的這兩種含義。在研究中他們發現打保齡球的人在做社會接觸,比如看他的朋友時便微笑;而逃避社會接觸,比如看地面時便不微笑。Kraut和Johnston據此推論說微笑并不全代表快樂。在同一實驗中研究者還發現,打保齡球的人在全倒(spare或strike)後有30%是時間在微笑,其他時候有23%的時間在微笑。可見,微笑既是一種溝通手段,也是快樂的表達。在另一項觀察研究中,研究者想考察跑步者的微笑是由于有朋友同行(正在進行社會接觸)或是因天氣好而感到快樂。如表2-4所示:研究者發現天氣的影響極小,而朋友同行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微笑似乎是社會互動的一部分,是一種溝通技巧,而不僅僅是愉快情緒的一種實際信

表2-4:跑步者微笑的百分比

好天氣壞天氣

與朋友同行61%57%

單獨12%5%


 

(2)非語言線索

一般說來,人們使用三種信息通道來表達與自己有關的信息,最明顯的是語言溝通(Verbalcommunication),即一個人談話的容。其它二種是非語言的,它們提供了更微妙的線索,非語言溝通包括非語言的視覺線索和超語言學線索,前者指人的面部表情、手勢、身體姿勢及外觀行,而後者指談話容之外的所有的信,如頻率、振幅、速度、音質等。

?非語言的視覺線索

一是距離(Distance):一般而言,當某人對另一個人愈友善、愈親密時,會選擇較小的距離。而人們希望讓他人覺得自己友善時,也會選擇較小距離。因此,我們可以從人選擇的距離來了解他人對我們的態度。但是,在這裏我們也應該考慮到文化因素對人際距離的影響。早在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在研究人類的空間行的時候就發現,文化規範(Culturalnorms)決定着人們的距離偏好。他們發現美國人在于他人交往的時候選擇較大的距離,而拉丁美洲和阿拉伯人選擇較小的距離。這樣的距離有時候會使不同文化的人在交往中生誤會,比如當一名美國人和一名巴基斯坦人交往的時候,美國人可能會覺得對方過分親熱,而巴基斯坦人卻覺得美國人冷漠。

二是身體姿勢(Gestures):身體的不同姿勢傳遞着不同的信息,比如你高興的時候可能手舞足蹈,而害怕的時候可能會萎萎縮縮。近10幾年以來,有許多以體態語言(Bodylanguage)主題的暢銷書籍就指出:隻要觀察他人的身體移動姿勢,就能正确地推測他人的思想和語言。但是在這裏我們也需要注意,體態語言之所以有意義,主要是因觀察者與被觀察者都了解交往的背景和文化。如果開了特定的文化環境,就會造成誤會。比如在北美,握手代表友誼和信任,但是在日本,則用鞠躬代替,東南亞國家則是合掌。

三是目光接觸(Eyecontact):人們也可以用目光傳遞特定的信息。目光接觸的意義依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好萊塢電影中常常從一對男女目光接觸開始來描寫戀愛,萬縷深情。接觸表示感興趣,中斷表示不感興趣。當與人談話時,缺少目光接觸會讓人覺得你對他不感興趣。但是,當一個人向他人傳達壞消息時,可能避免目光接觸。當人們覺得自己處于困境時,也不希望成注視的焦點。有時候目光接觸可用作威脅的手段,老師經常使用之。

?超語言線索:

超語言線索是指語言中除談話容以外的線索,表現一句話有多種含義。比如在英語考試中,同樣的一句話,卻會因重音的不同、停頓的不同或者是語調的不同而生不同的意思。心理學家發現,與語言線索相比,非語言的線索常常會洩漏一個人的真正企圖。當一個人說慌說得很成功時,他的欺騙企圖卻經常從非語言線索中洩露。艾克曼等人(Ekman、Friesen1974)認,人們往往對自己談話的容比較重視,而不太注意身體的姿勢。比如如果一個人想欺騙人,他會平靜地說出謊言,但卻從非語言中洩露自己的情緒。說慌的人經常從焦慮、緊張、神經質等超語言表達中不經意地洩露自己。許多研究(Ekman,1976)發現,當人們說謊時,聲音的平均音調比說實話時高,這種差不大,聽覺無法區分,但音譜儀能正确測出某人說謊。其次,回答簡短、反應間隔長、講話錯誤多、緊張等均認是說謊者的特征。佐克曼(Zuckerman)等人還發現,身體姿勢比臉部更易透露出欺騙的企圖。

盡管非語言的線索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他人說謊的企圖,但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偵測他人是否說謊的能力并沒有多強。Kraut和Poe(1980)作了一項研究。他們機挑選了一些旅客,讓他們夾帶違禁品經過海關,如果能走私成功,獲得4000美元的獎金。另外還機選了一個對照組。在海關的出口處,包括緝毒專家、海關緝私人員等在的觀察者秘密記錄每個旅客的非語言溝通行:如外表、姿勢、放松心情、微笑、逃避海關人員的注視、談話中的錯誤反應情況等等。結果,走私者和對照組的非語言溝通沒有任何可辨的差異。不論是海關人員及觀察人員均無法區分誰是走私者,誰是控制組。事後讓觀察者從錄像中挑走私者,也無法挑出。這項研究發現,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偵察欺騙的能力有限。

第二節自我知覺

個人知覺也包括個體對自己的知覺,它是指個體對自己的形象、態度以及價值觀等的知覺。自我知覺以及與自我知覺有關的容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重點之一,本節我們就圍繞着這個話題展開論。

1、自我概念

(1)自我圖式

馬庫斯(Markus)和烏爾夫(Wurf)用自我圖式(Self-schemas)說明個體的自我概念,并用它指稱一個人對自己的特殊信念,所以自我圖式是指我們用來組織和指引與自己有關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黑根斯等人(Higgins1987)在研究記憶問題時提出的自我參照效應(Self-referenceeffect)就證明了自我圖式在組織記憶容方面的作用,他們發現,人們在加工與處理與自己有關的信息時效率更高,記憶效果也最好。

個體的自我概念包含的容非常豐富,黑根斯提出的自我差異理論(Self-discrepancytheory)就指出,個體知覺到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包含三個部分:理想自我(idealself)、應該自我(oughtself)和實際自我(actualself),當這三個部分生沖突的時候,個體就會生負性的情緒,并導緻長期的不良效果。

個體自我概念的構建與以下幾個方面的過程有關:

?從自己的行推斷自己

人們常由自己的所做所來推斷自己的在自我概念,我做了什,我就是什樣的人。

?從他人的行反應推斷自己

他人認我怎樣呢?他人對我們的反應是我們了解自己的主要途徑之一。

?通過社會比較推斷自我

通過與人相比,人們常常會對自己有更清楚的認識。比如你認自己的膽子比較大,怎樣才能證明呢?你就可以通過與你的朋友相比,晚上在野外走的時候,你不害怕,而你的朋友害怕,你就可以推論說自己的膽子比較大。

?通過自我意識來推斷自我

如果讓你仔細想想,你是什樣的人呢?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讓人們反省自己來了解他的自我。Kulm(1954)編制的"TheTwentyStatementTest"就是由這一思路而來。該測驗要求被試在一定的時間回答20個同樣的問題"我是誰?",通過對被試的回答進行分析,從而可以确定被試自我意識的容。

在理解個體自我概念建立過程的時候,社會學家米德(Mead)提出的社會互動理論(Socialinteractiontheory)給我們提供了另一條思路。按照米德的觀點,社會生活中人們之間有意義的交流導緻了自我和社會現實的整合,自我就是一個人通過行展現自己時使用的符,自我概念就是一個人用來定義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總和。

(2)自我覺知(Self-awareness)

自我覺知是指個體把自己當作注意的對象時的心理狀態。巴斯(Buss)把這種狀態分爲内在自我覺知(Privateself-awareness)和公自我覺知(Publicself-awareness),前者是指個體對自己部特征和感受比較重視,而後者則是指個體對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較在意。

由于在自我和公自我的關注點不同,所以他們所引起的反應也完全不同。在自我的人對自己的感受比較在乎,因此他們常常會誇大自己的情感反應;同時由于這些人對自己的特征比較關注,所以他們自我概念中的在事件清楚而明确;也因上述因素,在自我的人常常堅持自己的行爲标準與信念,不太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在自我的人不同,觀自我的人由于太看重外界他人的影響,所以他們害怕人評價自己,擔心人對自己有不好的評價;其次,由于看重來自他人的反饋,他們也常常會生暫時性的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生距離;最後,公自我高的個體常常比較在乎外在的行爲标準,在這裏,我們還需要對自我覺知和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加以區分,戴維斯等人(Davis&Franzoi1991)認自我意識是個體參與自我覺知時的一種習慣性傾向,它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甚至可以被看成是一種人格特質。

專欄2-2:在自我與公自我的測量

下面的量表是心理學家Fenigstein、Scheier和Buss在1975年編制的自我意識量表(Self-ConsciousnessScale簡稱SCS),其中"0"表示完全不符合我,"4"表示非常符合我,"1、2、3"分代表不同程度的符合或不符合。請在你認合适的數字上打"×"。

1、我經常試圖描述自己。01234

2、我關心自己做事的方式。01234

3、總的來說,我對自己是什人不太清楚。01234

4、我經常反省自己。01234

5、我關心自己的表現方式。01234

8、我對自己是什樣的人很在意。01234

9、我很關注自己的在感受。01234

10、我常常擔心我是不是給人有一個好印象。01234

11、我常常考察自己的動機。01234

12、離開家時我常常照鏡子。01234

13、有時我有一種自己在看着自己的感受。01234

14、我關心他人看我的方式。01234

15、我對自己心情的變化很敏感。01234

16、我對自己的外表很關注。01234

17、當解決問題的時候我清楚自己的心理。01234

第3題和第7題反向計分,代表在自我的題目包括:1、3、4、6、7、9、11、15和17,把它們的總分計算出來;代表公自我的是2、5、8、10、12、14和16。對大學生群體而言,在自我的平均得分26,而外在自我的平均分19。做做看,你是在自我還是公自我呢?

2、與自我有關的其它概念

(1)自尊

自尊(Self-esteem)是人的自我概念中與情緒有關的容,它指一個人如何肯定與贊揚自己,是自我評價的重要維度。在心理學家看來,擁有自尊是一個人人格成熟的重要志。怎樣才能讓一個人擁有自尊呢?大多數的心理學家認自尊的确立有兩條途:一是讓個體有自己控制環境的成功經驗,二是讓他人對自己有積極的評價。鮑梅斯特(Baumeister1994)總結出了個體提高自尊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學會用自我服務的方式去解釋生活,用自我障礙(Self-handicappingstrategy)(Jones1978)的策略失敗找借口,使用防衛機制否認或逃避消極的反饋,學會向下比較以及采用補償作用,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懷疑時轉到自己擅長的活動中去。下面我們就從幾個方面談談與自尊建立有關的問題。

(2)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認

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個體以一種有利于對自己做正面評價的方式收集和解釋有關自我的信息。自我确認(Self-verification)則是指個體尋找和解釋情境,以證實自我概念的過程。人們通過自我提升,使他人對自己有一個高的評價,從而有助于個體自尊的建立;通過自我确認,使人對自己有個一緻性的認識,也有助于提高自尊。

(3)自我表演

自我表演(Self-presentation)也叫自我展示,它是指人們在人對自己形成印象時所做的顯露。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想讓他人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印象,所以自我表演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社會心理學家瓊斯(Jones1982)總結出了6種自我表演的策略:

自我高(Self-promotion):通過行動或語言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現給人。

顯示(Exemplification):向他人顯示自己的正直和有價值,引起他人疚。

謙虛(Modesty):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質、成就和貢獻。

懇求(Supplication):向他人表達自己的不足與依賴,引起他人同情。

恫吓(Intimidation):用威脅的方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

逢迎(Ingratiation):說他人喜歡的話,俗稱拍馬屁。

(4)自我障礙策略

了保持自尊,個體常常會使用一些策略,其中自我障礙策略(Self-handicapping)就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是指人們提前準備的用來解釋自己預期失敗的一系列行。使用這種策略,如果失敗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們的失敗歸結于我們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歸因。

比如在考試前,張三預計到自己考不好,了避免被他人認自己笨,他就使用了自我障礙的策略。在考試的前一個禮拜他有點感冒,家裏來信說奶奶生病了,再加上他宿舍邊上晚上還在施工。張三會把這些原因都擺出來,告訴他的同學這些事情極大地影響了他的學習,并預測說自己這一次肯定考得一塌糊塗。參加完考試之後,如果張三确實沒考好,由于上述原因,沒有人會認這是因他比較笨才沒考好;相反,如果他考好了,人們就更有理由把他的成功歸于能力。遇到這多不幸的事情,他還成功了,你能不承認他的聰明嗎?

(5)自我監控

自我檢控(self-monitor)是指人們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通過觀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線索來對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說根據人的表現來決定自己的行。森德(M.Snyder1987)、菲斯克(Fiske1992)等人對自我監控進行了全面的研究,指出高自我檢控的人善于自我表演,能根據情境和他人的需要來塑造自己的行;而低自我檢控的人不善于在人面前作表演,不看重情境與他人的影響,表達的是自己真實的態度與感受。中國人的自我檢控能力較強,比較在乎他人的要求與期望,所以中國人在社會中的适應能力較強。

不同自我監控的個體在生活中采取的适應方式不同,比如森德就發現:在工作選擇方面,高自我監控的人喜歡工作角色明确的工作,而低自我監控的人則選擇與其自身人格特征相吻合的工作。在工作中,高自我監控的人常常刻意地使自己适合工作的要求,他們适合做的工作包括法律、警察和公共關系;低自我監控的人則常常按自己的興趣和動機去工作,他們适合做的工作包括研究、藝術等。與自我監控緊密相關的是印象管理(Impression-management),施萊克(Schleker1994)在他的《印象管理》一書中給的定義是:人們總是試圖在人面前表現出自己好的一面,以使他人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印象。印象管理也反映了人們的自利偏差。

(6)自證預言

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prophecies)也叫自我實現的預言,它是指我們對他人的期望會影響到對方的行,使得對方按照我們對他的期望行事,心理學家達利和法繼歐(Darly&Fazio1980)把這種現象叫做自證預言。羅森塔爾效應(1968)就是一種自證預言,在一項研究中,羅森塔爾從一所小學的六個年級中各選了三個班,并向任課老師說根據自己對學生的測驗,估計在這一學期裏會有一些人表現出較大的進步,同時他還通報了這些人的名字。8個月之後,他對這些學生再次加以測驗,結果發現,被指名的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有了顯著的進步,老師對他們在品行方面也做了較好的評價。在對這個結果加以解釋的時候,羅森塔爾借用了希臘神話皮格馬利翁的故事,指出:由于教師的期待不同,所以他們對兒童施加影響的方式也不同,而學生在教師的期待下,也往往會順着老師的期望發展。

(7)體像

體像(Bodyimage)是用來描述與個體對自己軀體知覺有關的現象的總稱。近年來,着人們對減肥問題研究的深入,研究者發現,由于人們不滿自己的體像并且很看重自己的體像,使得減肥盛行。卡什(Cash1986)在一項研究中發現,82%的男性與93%的女性很注意自己的外表,女性更在乎。女性更容易對自己的體像不滿,85%的女性認自己應該減肥,而隻有40%的男性認自己胖,甚至有45%的男性希望自己胖一些。Thompson(1991)發現,青少年對自己體像的要求更高,他通過讓青少年選擇與評價他們想象的、實際的與社會認可的幾種體像,證明大部分青少年對自己的體像不滿。

對于體像的解釋,社會與人格心理學家認,人的行和態度與自我及社會現實緊密聯系在一起,軀體經驗是自我的一部分;而精神分析學者則把軀體經驗看成是人格過程的反映,當一個并不胖的人認自己胖得不得了的時候,就認這個人與外部世界的界限不清。

第三節社會認知

盡管人們有許多有關他人的信息,但是,我們在處理這些信息時并非全部加以處理。麥矽爾(McGuire1969)認,人是一個認知的吝者(Cognitivemisers),在知覺他人時,常常試圖去掉瑣碎的信息以節省精力;人們并不去知覺或記下所有信息,而隻是從發生的事件中挑出對形成印象所必要的信息。菲斯克和泰勒(Taylor1991)對社會認知的定義是:人們根據環境中的社會信息形成對他人或事物的推論。而在社會認知過程中,分類與圖式是最重要的。

1、分類與圖式

(1)分類

在認知他人的時候,人們并不是把某個人當成獨立的個體,而總是立即并自動地之歸到某一類當中,這個過程就是分類,它是自發的、立即的。在分類的時候,人們采用什麽标準呢?心理學家坎特(Cantor1977)等人指出,人們在分類的時候往往以他人或事物與原型(Prototype)的相似性來分類。也就是被分類的物體與該類物體的一個典型或理想的範例相比較,這個範例就是原型。

對于他人的分類,我們最初的分類準是性,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一個陌生人的時候,我們首先會把其歸入男性或女性,然後才對其做進一步的分類。通過簡單的分類,我們對他人或事物的認識就大大地被簡化,加上我們馬上要講到的圖式,可以使人節省不少的認知資源。

(2)圖式

圖式(Schema)的概念是由泰勒及克洛克(Crocker)提出來的,它是指一套有組織、有結構的認知現象,它包括對所認知物體的知識,有關該物體各種認知之間的關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比如人們對60年代生于美國嬉皮士(Preppie)的圖式就是:他們是白人大學生、穿牛仔褲、流着各式各樣的發等等。心理學家根據不同的包含容把圖式分

?個人圖式(Personschemas)

指我們對某一特殊個體的認知結構,比如我們對毛澤東就有一個個人圖式,這個圖式的容包括:有勇氣、自信、百折不撓等。

?自我圖式:(Self-schema)

指人們對自己所形成的認知結構,它與自我概念有着緊密的聯系。比如你可能認自己聰明,有同情心,以及樂于助人,這些都是你自我圖式的容。

?團體圖式

是指我們對某個特殊團體的認知結構,有時候也叫團體刻闆印象(Stereotype)。團體圖式使得我們某些特質歸于一個特殊團體的成員所共有。比如我們常常根據刻闆印象認山東人勤勞、誠實;認美國人樂觀、愛助人。

?角色圖式(Roleschema)

指人們對特殊角色者(如教授)所具有的有組織的認知結構,比如人們常常認教授知識淵博、滿頭銀發等。

?劇本(Script)

指人們對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順序的圖式,尤其是指一段時間一系列有準過程的行。比如我們到餐廳就餐的事件就符合一個劇本,什時候點菜,什時候買單,就是一個劇本。如果這個本的順序發生倒,你一到餐廳還沒有點菜,服務員就要讓你結賬,你還會在這個地方吃飯嗎?

(3)圖式化處理

了節省時間與精力,人們常常用圖式化的方式去處理大量的信息。圖式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有助于我們快速而經濟地處理大量信息,它能幫助我們:①解釋新信息,從而獲得有效的推論。②提供某些事實,填補原來知識的空隙。③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的預期加以結構化,以便來有心理準備。但是圖式化的處理也有不足之處,它使人們覺得不需要去詳細分析與解釋特質。

專欄2-3:從曆史中吸取教訓

政治家決定外交政策時,常常使用用"曆史的教訓"來說明一些問題。他們所使用的"教訓"經常是從他們思想蒙時代所發生的事件類推而來,例如約翰肯尼迪30年代末期(他正讀大學)對英國在慕尼黑與希特勒妥協而鑄下大錯這件事印象深刻。

1938年,英國首相與法國總理同希特勒在慕尼黑開會,論希特勒擴張的問題,他們與希特勒達成妥協,出賣了捷克利益。英國首相帶着勝利的喜悅回到倫敦,宣布他"确保了一代人的和平"。然而幾個月後,希特勒入侵波蘭及比利時,一點也不滿足在慕尼黑時達成的協議。

"慕尼黑教訓"是指,對獨裁者必須加以對抗及制止,否則他們會繼續不斷地侵略。1960年,肯尼迪便"慕尼黑圖式"運用到東南亞的戰上,并下結論說美國對該地區的共黨必須用軍事加以壓制,否則其他的骨牌也會倒下,但美國對越南的軍事幹涉最終以失敗告終。在越戰後,"越南圖式"變得盛行起來,它指美國若卷入遙遠的第三世界的戰,可能生的危險。越南圖式影響了克林頓,因他當時也處在思想的蒙時代,在英國讀書。

當90年代波黑戰開始的時候,對歐洲防務負有重大責任的美國卻遲遲不動,因怕重蹈越戰的覆轍。直到後來确認沒有太大危險的時候才出兵巴爾幹半島。


 

心理學家基洛維奇(Gilovich1981)用實驗證明了圖式能左右一個人對當前外交政策的偏好。他讓兩組被試研究二個假想的事件,這二個事件均描述一個小的民主國家遭到極權主義的鄰國的威脅。唯一不同的是在一組中提到類似慕尼黑事件及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象征(丘吉爾、有蓋卡車);另一組則提及與越戰有關的事物(當時的國務卿魯斯克,直升機,小艇),其他條件都一樣。結果聽到與二戰有關事件暗示的被試比較支持小國挺身對抗鄰國的行動,而得到與越戰有關暗示的人則否。

總之,社會認知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有許多問題需要注意。比如在認知過程中剛剛獲得的信息與認知者原有認知結構之間的關系、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易獲得性以及認知者的期望、動機、情緒和情境等都會對社會認知過程和結果生影響。

2、社會認知對健康的影響

社會認知的許多方面涉及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領域就是它對人類健康和幸福的影響,心理學研究發現這樣的影響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認知與寂寞

在社會認知過程中,如果人們隻注意生活中的消極方面,那他就可能體驗到更大的寂寞。安德森等人(Anderson1994)就指出,與那些抑郁的人一樣,長期寂寞的人也經常陷入貶低自己的消極作用圈,他們經常用消極的態度看待自己的壓抑,經常責備自己沒有良好的社會關系,把事物看成是自己無法控制等等。同時,瓊斯等人(1981)還發現,寂寞感較強的人常常用消極的眼光看待他人,比如他們會把自己的室友看成是難以共處的。

(2)社會認知與焦慮

焦慮是我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比如當你去一個公司接受面試、見一位重要的人物、或者是人在評價你的時候,人們都可能會感受到焦慮。心理學家布茹姆等人(Broome&Wegner1994)就研究了我們所感受到焦慮的情境,發現人們對情境的認知與控制可以使人避免焦慮,津巴度(PhilipZimbardo1981)等人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在這項研究中,津巴度讓害羞和不害羞的兩組女大學生在實驗室中與一個英俊的男士談話。談話開始前先把這些女學生集中在一間小屋子裏,給她們呈現很大的噪聲。之後告訴其中一部分害羞的女生噪音會造成她們心跳加快,并說這是焦慮的症狀。結果發現,這部分女生由于把自己在與男士交談時的心跳加快歸于噪音,而不是自己害羞或者缺乏社會技能,所以她們不再叫焦慮,談話也很流暢。

(3)社會認知與生理疾病

着工業化進程的發展,心理學家發現人類的行和認知對自身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響。行醫學(Behavioralmedicine)和健康心理學(HealthPsychology)就是在這種思路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在健康心理學家看來,我們對自己情緒與緊張的認知與疾病生有着緊密的聯系,如圖2-1所示:

心髒病的

負性情緒緊張處理免疫系統受抑制

自主神經系統受損


 

圖2-1:由緊張引起的消極情緒對健康的影響


 

心理學家在研究社會認知對健康的影響的時候指出,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面對疾病時的樂觀解釋是人們身體健康的主要條件之一。比如賽利格曼(Seligman1987)、皮特森(Peterson1988)就提供了這方面的證據。他們研究了哈佛大學1946年的一次面談紀錄和這些人在1980年的健康狀況,發現那些樂觀的人在身體狀況方面遠遠好于那些悲觀的人。

第四節歸因問題

歸因(Attribution)是指人們推論他人的行或態度之原因的過程。在生活中,我們每天要遇到許許多多的事情,我們也常常要尋找這些事件發生的原因,所以歸因問題是心理學家十分關心的問題。由于人們輕易不願付出自己的認知資源,所以并不是對所有發生的事情歸因,隻有在兩種情況下人們才會歸因:一是發生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飛機失事、學潮等;二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如人們身體患病、或是被人責備。在研究歸因問題的時候,心理學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歸因理論,對歸因過程中人們使用的原則和方法加以論述,下面我們就分說明一下這些理論。

1、對他人行的歸因理論

(1)海德的歸因理論

1958年,海德(Fritz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際關系系理學》中,從通俗心理學(Naive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歸因理論,該理論主要解決的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認人有二種強烈的動機:一是形成對周圍環境一貫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環境的需要。而要滿足這兩個需求,人們必須有能力預測他人如何行動。因此海德指出,每個人(不隻是心理學家)都試圖解釋人的行,并都具有針對他人行的理論。海德認事件的原因無外乎有兩種:一是因,比如情緒、態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壓力、天氣、情境等。海德還指出,在歸因的時候,人們經常使用兩個原則:一是共變原則(Principleofcovariation),它是指某個特定的原因在許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個特定結果相聯系,該原因不存在時,結果也不出現,我們就可以把結果歸于該原因,這就是共變原則。比如一個人老是在考試前鬧扭、抱怨世界,其他時候卻很愉快,我們就會把鬧扭和考試連在一起,把扭歸于考試而非人格。二是排除原則,它是指如果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釋事件,我們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歸因。比如一個兇殘的罪犯又殺了一個人,我們在對他的行進行歸因的時候就會排除外部歸因,而歸于他的本性等在因素。

(2)韋納的歸因理論

1972年,韋納(BernardWeiner)的在海德的歸因理論和阿特金森成就動機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歸因理論,該理論要說明的是歸因的維度及歸因對成功與失敗行的影響。韋納認因與外因的區分隻是歸因的維度之一,在歸因時人們還從另外一個維度,即穩定與不穩定的角度看待問題。這兩個維度互相獨立,就象平面坐系中的X軸與Y軸一樣。韋納進一步組合了這兩個維度,如表2-4:

表2-5:韋納的歸因模型

不穩定穩定

部努力能力

外部運氣任務難度


 

韋納的歸因理論最引人注目的是歸因結果對個體以後成就行的影響,把成功與失敗歸于部/外部或穩定/不穩定的原因會引起個體不同的情感與認知反映(自豪或羞恥)。把成功歸于部的穩定的因素,會使個體生自豪,覺得自己的聰明導緻了成功;而把自己的失敗歸于部穩定的因素,會使個體生羞恥感。Dweck(1975)發現,把成功歸于努力的學生比把成功歸于能力在以後的工作中堅持的時間更長,把失敗歸于能力的人比把失敗歸于努力的人在未來的工作中花的時間更少。

韋納在80年代進一步發展了他的歸因理論,于1982年提出了歸因的第三個維度: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即事件的原因是個人能力控制之還是之外?在韋納看來,這三個維度經常并存,可控制性這一維度有時本身也可以發生變化。

表2-6:改進後的歸因模型(Weiner1982)

部外部

穩定不穩定穩定不穩定

可控制特定的努力針對某事的暫時努力老師的偏見來自他人的偶然的幫助

不可控特定的能力心境與情緒考試難度一個人的運氣


 

韋納的歸因理論引起了人們對歸因風格(Attributionalstyles)訓練的興趣,即怎樣幫助人們發展出适應性更強的歸因風格。德維克(CarolDweck1975)的一項現場實驗證明這種訓練的有效性,實驗的被試是一些經常把失敗歸于自己缺乏能力的小學生。因如此,當研究者給這些小學生新的學習任務時,他們的毅力很差,實際上已經生了習得性無助(Learned-helplessness):一種無論自己如何努力,也注定要失敗的信念。德維克的訓練計劃包括25個時間段,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給被試一系列的在解決數學問題上成功或失敗的經驗。當被試失敗的時候,教會他們把失敗歸于努力不夠,而不是缺乏能力。在整個實驗結束之後,德維克發現這些學生的成績和努力程度都有顯著的提高。

幾乎與維納同時,心理學家阿伯拉姆森(LynAbramson1978)提出了抑郁型(Depressiveexplanatorystyle)和樂觀型(Optimisticexplanatorystyle)的歸因風格,并把它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抑郁型的歸因風格把消極的事件歸于部的、穩定的和整體的因素之上,把積極、的事件歸于外部的、不穩定和局部的因素之上,所以具有這些風格的人常常從消極的方面去解釋生活和理解他人。相反,樂觀型風格的人把積極的事件歸于部、穩定、整體的因素,而把消極的事件歸于外部的、不穩定、和局部的因素上去。皮特森和塞利格曼(1987)的一項檔案研究就發現這兩種歸因風格對個體的健康有影響,盡管他們不能說出太多的理由,但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還是可能的:

抑郁型的歸因風格影響個體的免疫系統,其作用機制與緊張類似。

抑郁型歸因風格的人不是一個好的問題解決者,他們注定會在問題解決中變得瘋狂。

抑郁型歸因風格的人常常忽視自己的健康,缺乏适當的營養、睡眠和運動。

抑郁型歸因風格的人在面對疾病的時候比較被動,不會主動地去尋求幫助。

(3)凱利的三維歸因理論(

凱利(Kelly)吸收了海德的共變原則,于1967年提出了自己的三維歸因理論(Cubetheory),也叫立方體理論。他認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終可以歸于三個方面:行動者(actors)、刺激物(stimulusobjects)以及環境背景(contexts),如對張三打李四這件事的歸因,張三是行動者,李四是刺激物,打架時的環境是背景。凱利指出,在歸因的時候,人們要使用三種信息,一緻性信息(consensusinformation):其他人也如此嗎?一貫性信息(consistencyinformation):這個人經常如此嗎?獨特性信息(distinctivenessinformation):是否此人隻對這項刺激以這種方式反應,而不對其它事物作同樣的反應?凱利認有了這些信息,人們就可以對事件歸因。另外凱利還提出了在歸因過程中人們會使用到的另外一個原則,即折扣原則(discountprinciple):特定原因生特定結果的作用會由于其它可能的原因而削弱。這一原則廣泛應用于我們對他人行的歸因。

(4)對應推論理論

瓊斯(Jones)和戴維斯(Davis)1965年提出的對應推論理論(Correspondentinferencetheory)适用于對他人行的歸因,該理論試圖解釋在什條件下我們可以把事件歸于他人的在特質(Dispositionaltrait),既人格、態度、心情等。瓊斯等認,一個人的行不一定與他的人格、態度等在品質相對應,比如一個善良的人不小心誤殺了一個人,我們能說他是一個壞人嗎?顯然不能。那時候我們能推論一個人的行與他的在品質相對應呢?瓊斯等人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行的非期望性與非順從性,如一個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我們就能從其行推論出他是一個不道德的人。二是行的自由選擇性,如果一個人是自由選擇的,而不是在外界強大的壓力之下做出的,我們也會認他的行代表了他的心。

2、對自己的歸因

上面我們講的幾種歸因理論都是針對他人行的,那我們對自己的行怎樣歸因呢?貝姆的理論主要涉及人們如何看待自己的問題,他的理論被稱自我知覺理論。在這個理論中,貝姆認人們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情緒、態度、特質和能力等,因此對自己的推論也是依賴于自己外顯的行。也就是說,我們試圖使用本質上相同的資料,以及相同的歸因過程對我們自己的行進行因果關系的推論。

在貝姆之後,其他的心理學家系統地研究了人們對自己各方面的歸因,得到了一些結論:

(1)對自己態度的歸因

一般情況下,人們會認人是靠省及不斷檢自己意識裏各種不同的認知和情感因素而形成自己的態度,但貝姆反對這種觀點,他認人們所能知覺到的有關自己態度的在線索很少,且模糊不清,因此人們實際上是通過觀察在不同壓力環境下的自己的行而了解自己的態度,并非經過對在感受的省。了驗證自我知覺理論。薩拉希克(Salancik)和考維Conway(1975)設計了一項宗教行描述的實驗,在實驗中參加實驗的學生被機分成A組和B組。問A組學生是否偶爾才從事宗教行,如上教堂、看宗教報紙、向牧師問個人問題等。因許多學生有過這些最低的宗教活動,因此這組學生說他們有不少宗教行。而對B組,問他們是不是經常做這些事,由于大多數學生并不經常如此,因此這一組學生報告的宗教行較少。由于這二組學生是機選取并分配的,因此假設他們實際的宗教行沒有差。但由于問題中的關鍵詞不同,第一組描述自己參加了不少宗教活動,第二描述自己參加了較少的宗教活動。最後問學生"你的宗教信仰有多虔誠?"結果顯示第一組學生比第二組學生對宗教更虔誠。

(2)對自己動機的歸因

完成一件報酬高的工作時,常常使人們做外在歸因,即我之所以做工作是因報酬高。而完成相同的工作卻隻有微薄的報酬時,人們往往在歸因,即自己喜歡這項工作。因此,心理學家指出:最少的報酬引發對工作最大的在興趣,因個體工作成就歸于在興趣而非外在獎勵。也就是說,如果從事一項工作的理由被過分正當化的話,不知不覺會傷害到他參與該活動的在興趣。如果給予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者外在酬賞會降低起在興趣,那施與外在威脅以避免其從事某項特殊行應該會增加興趣。例如,對吸毒的懲罰越嚴厲,毒品應該會更具吸引力,此時,人們尋求該行歸因于受威脅,而非該行本身沒有樂趣。

(3)對自己情緒的歸因

傳統的觀點認,人們經由考慮自己的生理狀態、心理狀態及引起這些狀態的外在刺激而認定自己的情緒。但最近研究表明,情緒反應在性質上并無兩樣,人們能區分出高低不同的激起狀態,但無法辨出不同類型的情緒。沙可特(Schachter1962)認,人們對自己情緒的知覺取決于人們所經曆的生理上的激起程度和人們所使用的認知簽名稱,如快樂、憤怒等。了得到這一認知名稱,人們首先會檢查自己的行及環境。例如,如果一個人覺得生理狀態激昂,并且正對着電視上演的喜劇片大笑,他會推論自己正處在快樂中,而如果這個人是在擁擠的街道上對推自己的人大叫,他會推論自己是憤怒的。沙可特進一步論證了這一問題,認人們對生理激起的歸因是生各種各樣情緒的根源。

專欄2-4:晴朗的日子人快樂

人們會以暫時的心境基礎而生對長久部狀態的自我知覺。Schwartz&Clore(1983)發現,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裏,人們會自己整個人生評價快樂,令人滿意。他們利用電話采訪,問被采訪的人幾個問題,讓他們在1—10點量表上進行評定,10表示最快樂。其中一半的采訪是在陽光明媚的春天,另一半在陰雨綿綿的春天。如表2-6所示,在晴朗的日子裏,人們更覺得快樂。

表2-7:天氣對心情的影響

晴天陰天

當時心情快樂的程度7.55.4

整個人生快樂的程度7.45.0

對整個人生滿足的程度6.64.9


 

3、歸因中的偏誤

(1)基本歸因錯誤:

人們經常把他人的行歸因于人格或態度等在特質上,而忽視他們所處情境的重要性。羅斯(Ross1977)稱之基本歸因錯誤(The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犯這種錯誤的原因與兩方面的因素有關:一是人們總有一種對自己活動結果負責的信念,所以更多地從因去評價結果,而忽略外因對行的影響;二是因情境中的行動者比其它因素突出,所以人們把原因歸于行動者,而忽略情境背景。基本歸因錯誤有時表現行動者與觀察者之間的偏差(Actor-observerbias):當人們作一個評價者對他人的行進行歸因的時候,往往傾向于穩定的部的歸因;而當人們作自我評價者對自己的行進行歸因時,卻傾向于作外部的歸因,即觀察者高估個人特質因素,行動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

運用基本歸因錯誤能使一個人高估其他人的知識。羅斯等人1977年在斯坦福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在研究中把學生兩兩分成一組,一問一答。一個是發問者,一個是回答者。實驗中讓發問者自編10個題目(很有挑戰性但不是不可回答),向被問者發問,盡量難倒對方,最後讓雙方評估自己和對方的知識。研究表明,當發問者所編的問題很難時,被問者會高估發問者的知識,被問者認與自己相比,對方的知識很豐富。顯然,在研究中被問者注重外在的行而忽略情境,便生基本歸因錯誤。被問者以發問者有豐富的知識,認他們知道這些難題的答案。但實際上他們忽略了情境裏的人因素,即發問者可以編造任何他自己喜歡的問題。他們未必知道問題的答案,即使如此,發問者還是讓被問者對自己生較高的評價。

表2-8:對自己與他人知識的評價

評定

評分人發問者知識被問人知識

發問者53.550.6

被問者66.841.3

(分數的範圍0—100分)

(2)歸因中的自利偏差

自利偏差(Self-servingbias)是一種動機性的偏差,它是指人們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歸因于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等;而傾向于把自己的失敗歸于外部因素。

印象管理(ImpressionManagement)理論可以較好地解釋歸因中的自利偏差,按照這一理論,人們總是試圖創造一個特殊的、良好的印象以使他人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評價。把這一概念用到自利偏差中去,當人問原因時,人們會盡量讓對方相信,成功完全是由于自己本身,而失敗則不能怪自己,如此才能讓對方給你較高的評價。

本章推薦讀物:

Ekman,Paul(Ed.)(1982).Emotioninthehumanface.(2nded.)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該書對情緒問題作了詳細的叙述,主要分析了人們如何從他人的表情判斷情緒。

Anderson(1965).AveragingvsAddingasastimulus-combinationruleinimpressionformation.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70,394-400.這篇文章說明了運用特質形容詞來形成對他人的印象時平均模型的特色。

Kelly,H.H.,andMichelaJ.L.(1979).Attributiontheoryandresearch.AnnualReviewofPsychology,31,1-79.這篇文章對傳統的歸因理論作了最詳盡的評價與叙述。

Baumeister,R.F.(1999)TheSelfinSocialPsychology.這本書是有關自我研究的最權威的教材,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向讀者講述了自我知識、自我知覺、自我表演、自尊、自我調整、自我和文化等容,是一本值得看的書。

Peterson,C.,&Seligman,M.E.P.(1987)Explanatorystyleandillness.JournalofPersonality,55,23-27.這篇文章介紹了不同歸因風格對個體健康的影響。

沈德燦侯玉波(1996)社會心理學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這本書的第三和第五章分介紹了有關自我和社會知覺的知識,有些容可以作學習社會知覺的補充。

本章複習題:

1、人們怎樣形成對他人的印象?

2、什是暈輪效應?它對我們認識他人有什樣的影響?

3、人們通過哪些線索形成對他人的知覺?

4、我們怎樣構建自我概念?

5、簡述自我表演的策略。

6、說明是圖式,它可以分哪幾類?

7、社會認知對我們的健康有什樣的影響?

8、試述海德、維納、凱利的歸因理論。

9、簡述貝姆的自我知覺理論。

10、人們在歸因中會犯什樣的偏差?


 


 

第三章人類的社會行

人類的社會行很多,但是如果根據後果來分的話可以分兩類:一種是對社會或他人有益的行,我們把這種行叫親社會行(Prosocialbehavior),如助人行和利他行;另一種是對社會有害的行,我們稱之反社會行(Antisocialbehavior),在反社會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侵犯行。下面我們在分析人類行的基礎上,對人類的這兩種行進行分析,同時我們還将讨論新聞媒體等因素對這些行的影響。

第一節人類社會行的基礎

1、遺傳與環境作用總述

在人類行的發展中,遺傳與環境到底起什樣的作用一直是心理學家及其他行科學家論的問題。從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時代起,有關人性及人類行是由遺傳或是由環境決定的論就一直糾纏着人們。亞裏士多德認,人類的靈魂與動物不同,它有意識和自由意志。受亞裏士多德觀點的影響,遺傳因素對人類行的重要性被大大低估,人們過分地強調外界環境因素對行的決定作用。表現在心理學上,就是行主義占據美國心理學的主導地位達半個世紀之久。華生認,人的行除了少數簡單的反射外,完全是由外界環境塑造的,隻要控制環境事件,就可以塑造出不同的人。

但與這種思路相反的是,在心理學生的早期,人們卻對先天遺傳因素的作用更看重。麥獨孤在分析人類的社會行時就強調了基于遺傳的本能因素。他指出:人類的所有行都可以用本能解釋,本能加上一些經驗的作用過程,就能構成人類的一切活動,并進一步形成個人品質與民族特性。弗洛伊德甚至把本能理論推向了極端,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論認:人的一切行動機都和性本能沖動有關。盡管後來他自己及其後繼者對這一理論在某些方面做了修改,但總體上講依然是以在動機和傾向解釋行生,環境的影響并沒有體現在他的理論之中。

着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人們認識到了環境與遺傳共同決定着人類的心理系與行。比如社會學習理論就認:個人的行不是由動機、本能、特質等在因素決定,也不是由環境力量所決定,而是由個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決定的。班杜拉的觀點被許多心理學家所接受,因他的這種整和使得心理學家有可能去揭示人類心理與行的本質。但是這種平衡很快就面臨着新的挑戰,七十年代末期出現的社會生物學以及九十年代認知神經科學的興起都說明了這一點。社會生物學家通過對動物及人類某些行的研究指出,人類的社會行也可以通過遺傳而獲得(比如人類的利他行),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者也想從腦與神經層次證明行的客觀基礎,而我們知道,這種客觀基礎是來自遺傳的。

也許從表面上人們并不認這個問題有多重要,因從事社會行研究的科學家與從事基礎性腦研究的科學家并沒有論。但是對"遺傳和環境因素到底對行有什樣的影響?"這個問題的回答卻會對心理學發展的方向生重大的影響,并且從根本上有助于我們認識人類行的本質。本文就是以對這個問題的研究主線,通過分析相關的理論與實驗證據,使當前的心理學家認識到對這個問題不可能有一個非此及彼的回答。

2、遺傳因素在行發展中的作用

(1)生物學理論的觀點

任何一種行都有它的遺傳基礎,這是無可辯的事實,許多方面的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達爾文的進化論從自然選擇的角度分析了生物遺傳因素在有機體發展中的作用,他認個體由于基因構成的不同而對環境的适應性不同,适應的生存,不适應的則被淘汰。這一理論成功地解釋了人類情緒的發展,他發現人類通過面部表達情緒具有固定性的模式,這種模式是人類長期進化的結果。愛克曼(Ekmam)等人确實也發現了人類情緒表達的普遍性(不同國家、地區基本一緻)、在性(自然生的過程)及一緻性(兒童與成人一緻)的證據,這些證據都支持了進化論對人類情緒發展的解釋。

但是,與低等動物不同,人類的許多社會行如合作、父母後代的獻身及利他行并不能用進化論加以解釋。了解釋這些行,漢米爾頓(Hamilton)用近親選擇進一步擴展了進化論的範圍。他認自然選擇不僅給個體好處而存在,而且也通過給與個體基因類似的其他個體好處而起作用。這樣,一個對個體不利的特征(如助人)會因他有足夠的近親而被選擇。漢米爾頓的觀點後來被威爾森(Wilson)等人引入了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理論,按照這一理論,不論是通過直接或是間接的方式,基于遺傳的動物與人類行總是以以最大限度地生後代目的。漢米爾頓、威爾森等人所提出的這一理論很快受到了人們的追捧,在八十年代吃盡風頭。但可惜的是,與其它源于生物學基礎的理論一樣,它所能解釋的行很有限,因而無法長久地對心理學發展方向生影響。

(2)遺傳與心理發展的關系

任何一種心理特質與行都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但是在不同的心理特質與行層面上,遺傳影響的大小不一樣。起初,人們認遺傳的影響在生活的早期較大,而環境的作用在以後的發展中更大。可惜沒有證據支持這一觀點。相反,霍恩(Horn)等人發現着年齡的增加,基因的影響對智能發展越來越重要。比如基因差異可以解釋嬰兒在發展測驗分數中15%的變異,而對兒童來說,基因對IQ的貢獻超過50%。普勞明(Plomin1987)在一篇綜述文章裏對有關這一方面的研究做了總結,他指出不論基因性影響的大小如何發生變化,它對人的心理與行的影響都着年齡的增加而加大。

從特質上講,基因對身體和智力特征的影響要大于它對社會與人格特質的影響。這樣講并不是否認基因對後者的作用,實際上基因對人格特質的影響已許多研究者證實。愛維斯(Eaves1983)通過研究個體兒童與成人期人格的關系後發現,不論是人格特質中的—外向、神經質,還是個體差異,如社會贊許傾向、害羞等,在各個年齡階段,很大程度上由遺傳因素決定。

3、環境對人類社會行的影響

在心理學體系中,對環境在人類心理與行發展中作用的強調是從行主義開始的。早期的行主義者用一種極端的形式突出了環境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誇大了環境的作用。現在,着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與分化,人們從很多方面找到了後天環境因素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

(1)家庭環境

家庭是人們接受環境影響的主要場所,個體的人格成長與社會技能的掌握主要是在家庭之中完成的。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對兒童的心理發展有着極不同的影響,這一點已經被許多領域的心理學家所證實。即使在同樣的家庭中,孩子也面臨着不同的對待方式。正如阿德勒在分析出生順序的時候所認的,父母對待不同順序孩子的方式不同,從而造成了孩子們在依賴感、成就行等方面的差異。

基于這種思路,現在的心理學家在研究家庭影響的時候不能再把一個家庭看成是對每一個孩子有同樣影響的地方。實際上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往往面臨着兩種家庭影響:共同性的與非共同性的影響,前者指在家庭部所有兒童共同面對的環境,如社會階層、教育水平、兒童養育哲學等;後者指家庭部父母對不同孩子的區對待方式。普勞明和丹尼斯(Daniels)指出,就對兒童成長的作用而言,後者的影響更大。比如收養的孩子即使與家庭當中其他孩子面臨同樣的家庭環境,由于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的不同,使得他們的人格發展與其他孩子不一樣。因此在家庭部,對孩子發展影響最大的是孩子所面臨的特殊環境而不是一般性的家庭因素。也許正是這一原因,麥考比(Maccoby)提出家庭研究的方向應該由家庭間變量轉到家庭變量上來。

(2)文化環境

環境影響行的另一個重要層次是文化。與生物進化一樣,文化也存在着進化的問題。文化進化是指文化特征由上一代向下一代傳遞的過程,它往往以文化與社會規範的形式表現出來。按照文化進化的觀點,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與文化環境,文化不僅向個體的發展提供了目容,而且社會化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影響個體的過程。

與生物進化不同,文化進化有自己的特色。第一,從速度上看,與生物進化相比,文化進化的速度要快得多。生物進化一般要經過成千上萬年的時間,而文化進化則經過一代或幾代人就能完成。文化進化的基礎是知識在代與代之間的傳遞。第二,從結果上看,生物進化使人或動物擁有一些特質,文化進化則決定了它們如何使用這些由遺傳得來的能力。

文化差異對人的行的不同影響可以說明文化的作用。墨瑞裏(Morelli1992)在中非的研究就發現,與一般社會不同,由于當地的習俗是父親帶孩子,所以父嬰關系的影響對孩子成長顯得更重要。而在其他社會中母嬰關系起這樣的作用。艾姆伯(Ember)通過研究肯尼亞一些部落中男孩與女孩的性成熟原因,發現父母的關注是造成女性成熟早的根本原因。在成長的早期,如果給男孩子同樣的關注,就沒有成熟上的性差異。

4、遺傳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在人類心理與行的發展中,遺傳與環境的作用從來都是不可分割的。遺傳提供了生理上的基礎,而環境提供了發展的空間。許多證據可以說明二者之間的相互影響。

(1)斯卡爾(Scarr)遺傳建構環境的觀點

斯卡爾提出的這一觀點認,孩子的遺傳特征與他的養育環境有着緊密的聯系,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表述用遺傳特征建構生活環境(Genotype→Environment)。這種建構有三種形式:被動型(Passivekind):父母向孩子提供遺傳特質和經驗,使遺傳與環境不可避免地發生關系,如家裏的藏書量和父母對讀書的興趣對孩子的影響;喚起型(Evocativekind):孩子在遺傳基礎上作出某種反應後,這些反應進一步強化了遺傳特征,如愛笑的孩子受到的關注比消極的孩子多,而受到關注本身又會強化笑的行;主動型(Activekind):人們基于遺傳特征選擇适合自己的環境。斯卡爾認,個體的成長就是遺傳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正如Lorenz所言:"人類的在活動系統不僅受生理遺傳的影響,而且也受環境與文化傳統的影響。"

另外,從社會文化與生理變化的關系上看,盡管它們是不同的過程,但它們總是一起進行。就象Stebbing所論述的那樣,使用遺傳努力越多的社會,所獲得的資源也越多,進步也越快,而這一切的實現要通過文化和社會化,教育與學習是這一過程的關鍵。遺傳特征的進化通過生理過程,社會文化的進化則通過發展不同的規範。

(2)行遺傳學的證據

遺傳和環境影響行,但它們的相對影響到底有多大一直是人們論的問題,行遺傳學(BehaviorGenetics)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種論。了區分二者的相對影響,行遺傳學提出了兩個前提:一種心理或行(智力分數),如果在不同的時間及情境下相一緻,那它就可以歸于遺傳;一種心理或行(攻擊行),如果可以通過持續強化而使之鞏固下來并保持穩定,就認它由環境決定。在這兩個前提的基礎上,行遺傳學一方面強調遺傳因素對行有決定性影響,但它同時認遺傳并不直接決定行,它隻是行爲産生的生理基礎,而行的發展則受環境的影響。以身高例,來自父母的遺傳和環境中的營養因素同樣重要。

遺傳學通過家系研究(Familystudy)雙生子研究(Twinstudy)和收養研究(Adoptionstudy)來區分二者的影響。Gottesman的家系研究就發現在親屬當中出現精神分裂症的概率是一般人群的9—13倍。霍恩在德克薩斯的一項收養研究也發現,從個體的角度看,孩子的智商與生母的智商相關更高,因此他認智力的個體差異由遺傳決定;同時也發現,從群體的平均智力來看,卻與養父母的更相似。這個結果尤其适用于生身父母智商較低的孩子。從一個不好的家庭進入一個好的家庭,孩子的智力可以提高15—20分(IQ)。

雙生子研究通過對同卵雙生子(Monzygotic)和異卵雙生子(Dizygotic)的研究來區分二者的影響。由于前者所攜帶的遺傳信息是後者的兩倍,所以可以用定量的方法加以估計:H2=2(Rmz-Rdz),其中H代表遺傳可解釋的變異,Rmz和Rdz分代表同卵雙生子和異卵雙生子的智力相關系數。例如,同卵雙生子之間智力相關0.75,異卵雙生子之間智力相關系數0.50,則H2=2(0.75-0.50)=0.5=50%,也就是說,智商差異的50%源于遺傳。對同卵雙生子來說,環境可以解釋另外25%。在此基礎上,一些行遺傳學家用這種方法進一步估計了遺傳和環境的相對影響,指出在人格特質上遺傳的作用占50%,大于環境的影響。而在分裂症與情感異常上,環境的影響大一些(約20—50%)。智力的50—80%基于遺傳,15—25%與後天環境有關;酗酒則主要由遺傳決定。

(3)概率漸成論

高特利伯(Gottlieb1998)在PsychologicalReview發表了一篇文章,從概率漸成論(ProbabilisticEpigenesis)的角度分析了遺傳與環境在生物學基礎上如何對人起作用。他指出,分子生物學強調基因對蛋白質結構的作用是通過DNA—RNA—蛋白質合成。與此相反,概率漸成論則認是來自機體部與外部的環境信息激活了DNA,從而生了适當的蛋白質。Tooby等人也同意這種觀點,他們認在有機體的發展中,基因起了一部分作用,環境則起着另一種作用,二者的協作是構成有機體的重要前提。

弄清遺傳與環境對人類行的作用問題對心理學的發展有指導意義。它有助于我們對心理學的發展趨勢有個清楚的認識。比如八十年代興起的社會生物學和九十年代生的認知神經科學強調了客觀生理因素對人類的重要性,反映了人們對這個問題認識的深入,但似乎又有矯枉過重的危險。正如EricTurkheimer(1998)所指出的,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與遺傳技術的進步反映了生物遺傳因素在心理學發展中的地位受到重視,人類的任何一種行特征都與遺傳有關,都有它的生理基礎,也都在某種程度上與一定的腦功能相聯系。但是,如果我們僅以此基礎去理解人類的行,那是可笑的,因生理基礎和行不在同一個層次上,就好象生理特征是電腦的硬件,而行是電腦的軟件一樣,那個有問題電腦都會出毛病。

比如有兩個人,一個是70歲的老人,他因大腦左半球Broca區中風,所以在腦像上看起來有陰影。另一個是25歲的年輕人,他加入了一個要求沉默與逃避現實的宗教組織。如果要我們對這兩個人的沉默寡言歸因的話,前者往往被認是生理性的,而後者被認是心理性的。這種歸因意味着什呢?因前者的失語症在大腦中有表征,所以很容易認是大腦的原因,而後者盡管也與大腦有關,隻是沒有表征,就被歸到心理方面上。僅僅從腦功能變異去解釋心理與行顯然是不夠的。

從實踐上看,區分這個問題對教育觀念的轉變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素質教育是以承認個體差異前提的,這種差異既有遺傳的基礎,又受環境的影響。因此,對具有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教育的目的與要求也應該有差異。否認這種差異就如同否認教育的作用一樣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們所倡導的素質教育應該是因人而異,而不是對不同愛好、不同能力的人采取千篇一律的做法。

第二節人類的侵犯行

1、侵犯行概述

(1)什是侵犯行

侵犯行(Aggression)是指任何試圖傷害或危害他人的行,它是心理學家最關注的人類社會行之一。這種行之所以受重視,主要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1964年發生在美國的一起暴力案件有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審判戰犯的工作給人們出了一個不小的難題:那些在二戰中殺人如麻的納粹軍官聲稱他們之所以殺人,是因他們必須服從命令,所以他們辯解自己無罪。另外一件事是在1964年的一個晚上,當一名無助的婦女在遭受歹徒的襲擊時,有幾十戶居民聽到她的呼救,但卻無人救助,甚至無人打電話報警。這兩件事促使美國的心理學家開始關注人類的暴力和助人問題,從而使得在幾十年之後,這兩個問題成我們分析人類行的核心。

對侵犯行的界定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強調它必須是一種行,而不是一種意圖,盡管這種行有意圖。

二是從效果上看,這種行可以是反社會行,也可能是親社會行。大多侵犯行社會所認可,但也有一些侵犯行是社會所贊同的,我們稱之認可的侵犯行(Sanctionedaggression),比如教練對不認真訓練的球員加以懲罰,以及專欄3-1所講的問題。

三是侵犯行必須伴有侵犯性情緒的(Aggression-feeling),比如憤怒。盡管外在行不一定總能夠反映一個人的部情緒,但大部分情況下侵犯總是與憤怒聯系在一起。

專欄3-1誰是真正的劊子手?

從表面上看,親社會行與社會規範的要求相一緻,而反社會行違背了法律和社會規範。因此人們常常認反社會行不好,但實際上正好相反。人類曆史上大部分最殘忍的暴行都是由與規範相一緻的官方行所鑄成。二戰中納粹分子殺害600多萬猶太人乃德國政府的官方行動命令。70年代中期波特政權控制下的柬埔寨,300多萬高棉人被殺害也是政府命令。在斯大林時代的蘇聯,成千上萬的人被清洗也是政府的合法運動。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中國,置他人于死地的人更是以革命者自居。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所有這些暴行都是由國家或團體的合法領導所鑄成,并宣稱是整個國家着想。納粹堂爾皇之地宣稱:他們的目"淨化"德國人種,其它的政府則是以恢複"法律與秩序"由。與這些暴行相比,任何年代中的個人謀殺事件均微不足道。因此,人們已經意識到:放縱的政府比放縱的個人更具危險性。

(2)憤怒與侵犯行

每個人都有"憤怒"的經驗,憤怒常常是侵犯行爲産生的根源,人們憤怒?

?遭到他人攻擊或煩擾

這是引起憤怒的最常見的原因,心理學家柏科維茲(LeonardBerkowitz1983)在他的研究中發現,當人們聞到惡臭的氣味、煩人的煙味、或看到令人惡心的景象時,侵犯性情緒上升。巴龍(Baron1977)也指出,對于他人的攻擊,人們常常采用"以牙還牙"的方式加以報複,而這又使侵犯行因交互報複而擴大。史特勞斯(1981)在研究家庭暴力時就指出,這種交互報複使家庭暴力醞釀更多的家庭暴力。

?遭受挫折

挫折(Frustration)是指任何妨礙個體獲得快樂或達到預期目的的外部條件,如果他人阻礙了我們做自己喜歡或想要做的事情,他人就是挫折。早期的挫折侵犯理論把挫折和侵犯看成是互因果,既挫折必然導緻侵犯,侵犯也必然有挫折前提,并且認宣洩(Catharsis)是減少侵犯的有效方法。多拉德(JohnDollard1939)、米勒(Miller)、杜博(Doob)和西爾斯(Sears)等人提出的挫折侵犯理論(Thefrustration-aggressionhypothesis)就說明了挫折與侵犯之間的關系。

但是,着研究的深入,人們對挫折侵犯理論又提出了一些批判。比如米勒(1941)就發現挫折并不一定導緻侵犯,其他研究者也證明了這一點(Averill1983;Worchel1974)。研究者發現,當我們感受到挫折是無意而不是有意的時候,我們并不會有侵犯行;另外挫折侵犯理論對宣洩的看法也未必全對,ShahbazMallick和BoydMcCandless(1966)用小學三年級兒童進行了一項實驗:小孩兩兩一組玩堆積木遊戲,每組當中一個孩子實際上是實驗者的助手,他的任務是或讓被試完成堆積木的任務,或是阻礙其完成任務。之後一部分學生(包括受到挫折和沒有受到挫折的學生)參加打靶,剩餘的學生和老師聊天,老師告訴其中一部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他們的同伴累了或是情緒不好,而對另一部分學生僅僅談了一些中性的話題。在這些幹預之後,讓助手進入另一間屋子玩堆積木的遊戲,讓最初的被試有機會幫助或阻礙這些助手完成任務,被試可做的是按"傷害鍵"不讓助手完成或不按該鍵使其完成任務。結果發現,除非告訴被試同伴是由于疲勞或情緒不好,否則挫折一般會引起侵犯行。這一結論說明,當人們認他人有意給我們造成挫折時,更可能以侵犯行回應之。

針對這些論,柏科維茲(1989)修改了這一理論,他認挫折隻是引起侵犯的因素之一,這些因素還有疼痛、極端的溫度、以及遇到厭的人等。挫折對人們的心理和行有着很大的影響,史特勞斯在家庭暴力的研究中發現,在美國家庭中造成挫折的原因依次:性生活、社交活動、金錢、兒童教養。在中國情況大緻也差不多,隻是順序有一些不同,這四種因素正好倒過來。

?歸因的影響

一個事件之所以能生憤怒或侵犯行,關鍵在于受害者必須知覺到這中侵犯或挫折是他人有意造成的傷害,因此人們對他人行的歸因會影響到自身會不會憤怒以及處理憤怒的方式。

專欄3-2:當人們感到憤怒時如何反應?

反應類型侵犯沖動實際侵犯

直接的攻擊行

口頭或象征性攻擊82%49%

予以拒絕或收回某些利益59%41%

身體攻擊40%10%

間接的攻擊行

向第三者說,詛咒42%34%

傷害對冒犯者有重要意義的東西25%9%

替代性攻擊:

攻擊無生命物體32%28%

攻擊另一個人24%25%

非攻擊性行

平靜活動60%60%

就此了事,不傷害無禮者59%59%

(3)對侵犯行的學習

學習在侵犯行爲産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攻擊與挫折使人感到憤怒,這些憤怒情緒隻是侵犯行的一項重要因素。在有些情況下,人們并不表現攻擊行,主要與學習有關。正如學習理論所強調的,侵犯行可經由學習而獲得,強化(reinforcement)和模仿(imitation)對學習過程具有重要意義。班杜拉(Bandura1961)所做的觀察學習的(observationallearning)Bobodoll實驗就很好地說明了學習對侵犯行的影響。班杜拉認,兒童侵犯行的獲得并不一定要以其親身獲得獎勵或懲罰前提,兒童可以通過觀察他人從事此類行之後受到獎勵或懲罰而學會這類行。在研究中,班杜拉把兒童帶到一間屋子裏完成一個藝術項目,在同一個屋子的另一頭,一個大人正在悄悄地與一些玩具(TinkerToys)玩,在它們的旁邊有一個大木棰和一個假人(Bobodoll)。兒童被分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的兒童看到大人叫喊着用大木棰擊打假人,控制組的兒童看到的是大人隻是悄悄地自己玩玩具。在孩子們看了約十分鍾之後,把他們帶到另一間放着各種各樣孩子們喜歡的玩具的屋子,告訴他們說這些玩具是留給其他人玩的,以此激起他們的挫折感。之後把孩子們帶到第三間屋子,屋子裏有一些玩具,包括Bobodoll。結果正如人們所預料的:實驗組的兒童比控制組的兒童表現出了更多的侵犯行

(4)溫度與侵犯行

早在十九世紀初,一些社會哲學家就發現天氣變化與犯罪行之間存在着一定的關系。而近二十年來,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更多。比如羅特姆(Rottom1985)的一項檔案研究發現空氣污染與暴力犯罪有關。在巴龍(1978)的研究也發現犯罪與溫度有關,他通過研究發生在夏天的城市暴亂與氣溫的關系,發現其呈現出倒U曲線,在華氏81—85度時,暴亂的數量最多,當溫度較低或很高時,暴亂發生的數量較少。但是由于他們沒有考慮不同溫度的持續時間,使得這個結論受到卡爾斯密斯和安德森等人的批評,其中安德森用概率論對這一曲線加以修改,指出在特定的溫度範圍,暴力事件的發生與溫度呈現線性關系,也就是說,在攝氏38到41度以着氣溫的升高,人們的暴力傾向增強,但是在超過這個溫度之後,由于人們外出的機會下降,所以暴力行爲産生的機會也較少。

(5)興奮轉移與侵犯行

由于敵意性的侵犯行總是伴着情緒的激起,所以心理學家想知道由于其他刺激所引發的生理上的激起是否會轉移到侵犯性沖動之上。澤勒曼(DolphZillmann19721994)等人在研究愛情行的時候發現,由其他刺激誘發的情緒性激起會轉移到愛的對象之上,他稱這一心理過程興奮轉移(Excitationtransfer)。澤勒曼認興奮轉移不僅發生于愛情中,也可以解釋侵犯行的發生,在他的一項研究中,澤勒曼讓實驗者的助手或者激怒男性被試,或者用中性的態度對待男性被試。然後再讓其中一半的被試從事大運動量的鍛煉,而另一半被試不鍛煉。稍加休息後,給被試提供了一個電擊助手的機會,正如澤勒曼所預料的,憤怒且鍛煉的人比憤怒但沒有鍛煉的被試用更高的電壓電擊助手。除了鍛煉,大的噪音、暴力與淫穢電影等引起的激起都會增加人們的侵犯性。

(6)侵犯性線索與侵犯行

侵犯性的線索也會引發侵犯行。柏科維茲(19671979)發現,情境中與侵犯相關的一些線索,如刀、槍、棍等器械往往會成侵犯行爲産生的起因,他把這種現象稱武器效應(weaponeffect)。除了刀、槍等明顯的侵犯性線索,與死亡、邪惡等相聯系的黑色也是引發侵犯的線索。比如,弗蘭克(Frank1988)等人就發現,在職業棒球和橄球比賽中,穿黑色服裝的一方經常受到的懲罰比淺色一方的多。實驗研究也證明,穿黑色衣服的賽馬選手也表現出更高的侵犯性。卡爾森(MichaelCarlson1990)對23項研究所做的元分析發現,與侵犯有關的線索不僅可以引發侵犯,并且能夠使已經憤怒的人的侵犯性加強。

(7)去個體化行與侵犯

去個體化(Deindividuation)是由心理學家津巴度(Zimbardo1976)和費斯汀格等人提出來的。實際上早在19世紀90年代,法國社會學家黎朋(LeBon1896)在研究群體行的時候就發現,在群體中,個體的情緒會很快傳給團體的其他成員,從而使得處在群中的個人表現出一些獨處時不敢表現的野蠻與毀滅性行,并把這種現象叫做社會傳染。

後來津巴度和費斯汀格對這種現象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認群體中的個體有時候會失去對自己行的責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統的作用減弱上甚至喪失,從而做出平時不敢做的反社會行,并稱之去個體化。

津巴度認這種行與兩方面的因素有關:一是個體從群中所獲得的不敗感,即認群體是戰無不勝的;二是個體在群中具有匿名性,即沒有人可以認出自己,因而不必這些破壞性的行負責任。在津巴度的一項研究中,4名年輕婦女組成一個小組參加一項對陌生人實施電擊的實驗。實驗中有些小組(實名組),被試彼此以真實姓名稱呼,她們的胸前挂着寫有自己姓名的牌子,很容易辨認誰是誰;另一些小組(匿名組)中的被試則穿着寬大的衣服,并且把頭也包得嚴嚴實實。結果正如所預料的那樣,匿名組的被試電擊他人的概率大大增加,可見匿名性對個體的去個體化行有着重要的影響。

(7)飲酒與侵犯行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酒精能使人變得易于被激怒及好鬥,許多相關研究支持這種假設。比如布什曼(Bushman1990)和古斯塔法森(Gustafson1992)就用實驗研究也證明,過量飲酒的人易于被激怒,從而表現出高的侵犯傾向。那喝酒能使人們變得好鬥呢?一些研究者認是酒精給侵犯行提供了直接的生化刺激,使得喝酒的人的激起增加,我們俗話說的"酒壯人膽"就是這個意思。而大多數的研究人員則認酒精降低了人們對侵犯行的控制,霍爾(Hull1986)和斯蒂勒(Steele1988)等人稱之"去抑制"(Disinhibition),強調這種抑制對暴力行的影響。

2、減少侵犯行的方法

一個人在某種情境下是否表現侵犯行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因素:個體憤怒程度、個體表達憤怒的傾向以及個體是否了他人才表現侵犯行(工具性侵犯),與此有關,減少侵犯行的方法包括下面幾種:

(1)懲罰

假如人們預期自己的行可能遭受懲罰,則會避免表現侵犯行,但事實上懲罰往往使受到懲罰的兒童比平常兒童表現出更多的侵犯行。比如史特勞斯等人(1980)系統地研究了家庭暴力的社會影響,發現懲罰能使受懲罰者更具侵犯性,不論是因模仿還是由于受懲罰者憤怒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在一個家庭中,這種侵犯性可由上一代傳遞給下一代。在一項研究中,史特勞斯等人發現,已婚而且曾看到過父母相互攻擊的男性,有35%的人在過去一年中打過自己的妻子;而從未見過父母有暴力行的人中隻有10%的人在過去一年中打過自己的妻子。女性的比例也基本類似:(27%,9%)。因此,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兒童期曾受過懲罰的人,長大成人後更可能以暴力行對待家人,父母可其暴力傾向傳給下一代,史特勞斯等稱之"家庭暴力的社會遺傳"。

心理學研究表明,懲罰隻能抑制人們明顯的侵犯行,但同時可能導緻更多蔽性的侵犯行,而後者的危害性更大。心理學家常常把有侵犯傾向的人們分兩類:控制不足侵犯型和控制過分侵犯型。前者是指那些經常犯小錯誤的人,這類人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後者則是指那些平常把自己藏得很好,這些人一旦犯罪,就是罪大惡極。利用懲罰減少侵犯行對前者有用,對後者作用不大。

(2)降低挫折與學習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由于侵犯行與挫折有着緊密的聯系,所以通過降低挫折來減少侵犯行也是一個較好的方式。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常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成他人的挫折制造者。同時,我們還要學習對自己的侵犯行加以抑制或控制,我們可以設身處地地從對方的立場出發,看看自己的行到底會給他人造成什樣的危害。體驗一下他人的痛苦,并通過自我意識反省自己,都能夠有效地減少自己的侵犯行

(3)替代性攻擊與宣洩

人們經常受挫折或煩擾,但由于對方的權力太大等許多原因而不能加以報複,在這種情況下,個體可能以其他方式對另一目表現出侵犯行,這種現象被稱侵犯轉移或替代性侵犯(Displacement)。替代性侵犯的基本原則是,目對象與挫折來源越相似,個體對該目對象的侵犯性沖動越強烈。

有時候人們也使用宣洩(Catharsis)的方法來減少自己進一步的侵犯。早在20世紀初,弗洛伊德在治療神經症的時候就發現,當病人向自己訴說了積壓在心深處的一些欲望之後,病人的病情會得到好轉,他把這種現象稱宣洩。後來,其他的心理學家把這個原則用在處理侵犯行方面,他們認人之所以表現出侵犯行,是因他們遭受挫折的緣故。所以隻要提供場合或機會,讓那些遭受挫折的人把自己的憤怒和挫折發洩出來,他們進一步侵犯的動機就會減弱。

3、傳播媒體與暴力行

着新聞媒體在生活中作用的越來越大,心理學家也開始關注它的影響問題。從事宣傳的人常常會誇大媒體的影響,而大部分的人也常常同意這些人的觀點,因此從70年代以來,許多與媒體影響有關的實驗研究被心理學家拿出來作媒體影響的證據。下面我們就從幾個方面談談媒體的影響。

(1)影視暴力對孩子暴力行的影響

着電影、電視在人們生活中影響的日益擴大,人們也開始注意到這些媒體中的暴力性與日常生活中人們表現暴力的關系。自70年代以來,着彩色電影和彩色電視節目的普及,在電影和電視容中暴力屠殺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并且形象也越來越逼真。最初人們認傳播媒體暴力能刺激人們表現出更高的侵犯行,如60年代後期,基伯納(GeorgeGeibner)等人參與了美國衛生署的一項研究,經過幾年的研究,他們在研究報告中指出:觀看電視暴力與侵犯行之間存在着因果關系,而這種因果關系隻有在某些兒童身上才存在。這份報告馬上就受到了來自各方的強烈批判,大多數批評者認完成這項研究的委員會對影視暴力影響的評價過于保守。還有人指出之所以如此,是因研究者接受了來自媒體方面的資助,所以對研究的可靠性提出懷疑。

了得到更令人信服的結論,10年後美國衛生署再次請科學界評估電視暴力的影響。經過一系列的研究,萊弗(Leifer1972)、班杜拉和艾讓(LeonardEron)等人向人們展示了一個許多人希望得到的結論:電視暴力确實能使觀看節目的兒童生更多的侵犯行,電視暴力與侵犯行之間的因果關系已是非常明顯的事實(美國心理健康組織1982)。

這一結論得到了該領域許多研究者的支持。許多實驗和準實驗研究發現剛剛看過暴力電視節目的兒童在解決社會沖突時表現出更高的暴力傾向(Liebert&Sprafkin1988;Murray&Kippax1979)。在一項非常著名的長期研究中,艾讓和赫斯曼(RowellHuesmann19841972)收集了被試在8歲、19歲以及30歲時的一系列資料,結果發現兒童期對暴力片的偏好與他們成人後的暴力行有着非常緊密的關系,如圖3-1所示:


 


 

這項研究先是在美國和加拿大進行的,後來艾讓和互斯曼在澳大利亞、芬蘭、以色列,博薩(Botha1990)在南非等國家的研究也支持這個結論。盡管這些研究有這樣那樣的局限,但結果卻都表明影視暴力對孩子的行沒有什好處,所以了孩子的健康發展,我們還是應該在這一方面有所限制。

但也有研究者人對這一結論表示懷疑。早在1961年,費什巴赫(SeymourFeshbach)的一項研究就表達了與此相反的觀點。在研究中費什巴赫讓憤怒及平靜的被試觀看暴力或非暴力影片,看完影片後測量每個被試的侵犯行,結果表明觀看暴力影片使原先憤怒的被試的攻擊性降低,而不是加強了他們的暴力行

到目前止,對影視暴力與侵犯行關系的論還很多,到底是影視暴力導緻侵犯行,還是個體的侵犯傾向決定着他對影視暴力的偏好一直是研究者關心的問題。了解決這個問題,史特勞斯提出了以家庭暴力中介的理論思路。他認影視暴力與侵犯行之間不是誰決定誰的關系,他們同時受到家庭暴力的影響:是家庭暴力同時決定着一個人的暴力傾向和對暴力媒體的選擇。

媒體暴力會度人們的行爲産生影響呢?心理學家弗蘭茲(Franzoi1996)認與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有關:

?去抑制(Disinhibition)

班杜拉認,看到他人的暴力行會降低我們在類似情境中對自己暴力行的抑制。去抑制現象的發生部分原因是我們對暴力行的情緒變得遲鈍或不敏感,不關心他人的感受與痛苦。Drabman(1974)等人在一項研究中就發現,看過大量兇殺節目的大學生在看暴力影片時所生的生理激起要比他們觀看科幻片時的生理激起水平低。因此研究者認定媒體暴力使得人們習慣于這些暴力,并對此生去抑制。

?形成侵犯劇本

赫斯曼(1988)借鑒了認知心理學的概念,認兒童在觀看暴力片的時候,會發展出一套侵犯性的劇本(Aggressivescripts),這個劇本表明了侵犯事件發生的順序,它存儲于記憶之中,指導者一個人的行。比如我們在前面講過的班杜拉的Bobodoll研究就反映了這樣的劇本。

?認知動(Cognitivepriming)

前面講過的武器效應把一些侵犯性的線索和侵犯行生聯系在一起,并指出這些線索最終引發暴力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刺激對侵犯行具有誘發作用,我們把由這些刺激引發暴力行的現象叫做認知動。

(2)傳播媒體中的性暴力

人們非常關心色情題材對侵犯行的影響,黃色書刊、色情暴力片是否會增加犯罪?傳播媒體的色情容對暴力行的刺激到底有多大?一直是人們想要弄清楚的問題。60年代後期美國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委員會,來研究黃色書刊對人的反社會行的影響。與大多數人的預期相反,該委員會的研究表明這些東西與反社會行的上升并無關系,青少年犯所接觸的黃色書刊并不比同伴多。他們在分析性暴力罪犯時發現,這些人早期的家庭背景,在性問題上很保守,而且被限制。

其他心理學家在研究這個問題時還指出,年輕人在性犯罪問題上的行主要受同伴的影響,而不是媒體的影響。但是這一結論受到了批評,尤其是女權主義者,她們宣稱,某些黃色書刊貶低了女性的地位,從實際上鼓勵了性暴力(Diamond1980)。也有人發現,在媒體暴力與侵犯行的關系中,性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馬拉姆斯(Malamuth1982)比較了觀看暴力色情片,非色情暴力片,及中性影片對青少年侵犯行的效果,發現暴力性色情片增加了男性而非女性對性暴力的態度,使男性被試生更多的性幻想。

第三節人類的親社會行

人類的親社會行是指任何自發性地幫助他人或者有意圖地幫助他人的行,人類的親社會行可以分利他行和助人行,其中助人行的涵蓋範圍要大于利他行。利他行(Altruism)是指在毫無回報的期待下,表現出志願幫助他人的行,而助人行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包括期待回報的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這兩種行的區分并不多,這不僅是因意圖難以把握,還因二者都是有利于社會發展的行,對其加以鼓勵要比區分更重要,所以心理學家常常把二者放在一起加以論。

1、對利他與助人行的理論解釋

(1)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

這是由威爾遜(EdmundWilson)提出的一種理論觀點。威爾遜認,任何遺傳上具有高生存價值,即有助于個體持續生存的決定性特質,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遺傳的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具有該特質的個體比不具該特質的個體較易持續生存下去,并且生較多的後代,而每一個後代也具有該特質。依次類推,具有該特質基因的團體在該物種中占多數,從而形成團體優勢。比如,具有生較長脖子基因的長頸鹿常常容易獲得數量有限的食物,因而會比短脖子的長頸鹿生更多的後代,經曆數代以後,我們看到脖子更長的長頸鹿。然而脖子過長會使動作變得笨拙,也會被淘汰。如此一來,隻有脖子長度适中的長頸鹿能夠成該種族的優勢團體。

威爾遜把這一演化原則用到利他行的解釋中,指出幫助他人的傾向對團體的基因來說具有很高的持續生存價值,對個體來說則未必如此。以一對鳥飼養6隻小鳥例,每一隻幼鳥有半數的基因來自其雄性親代,6隻小鳥的基因加起來的話就是其雄性親代的3倍。假如這隻雄鳥犧牲自己去保全他的幼鳥,它的基因庫依然超于從前。RobertTrivers(1971)則從相互性的角度闡述了社會生物學的觀點,他認隻有雙向的或相互的利他行(Mutualorreciprocalaltruism)才可作生物學上的基礎。他認個體利他行的潛在成本,必須經由得到來自他人幫助的可能性所抵消。社會生物學對利他行的預測較易驗證,比如具有血緣關系的個體之間會有更多的利他行

(2)社會進化論

盡管社會生物學觀點很吸引人,在80年代風靡一時,但它也極容易招緻批評,因人們認社會因素要比生物因素更重要。肯貝爾(1975)提出的社會進化論就反映了人們對這個問題的共識,這種理論認,在人類文化與文明的曆史發展中,人類選擇性地進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術。因助人與利他行是遍布于整個社會的行,因此它們也在進化中得到了提高,并已成社會規範的一部分。

社會進化論認有三種規範對親社會行很重要:

?社會責任規範(Socialresponsibility)

社會責任規範是指人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助那些依賴我們并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按照這種規範,家長有責任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老師有責任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個規範主要是針對助人者而言的。

?相互性規範(Reciprocity)

相互性規範也叫互惠規範,它是指人們之間的助人行應該是互惠的,人幫助了我,那我也應該幫助人,即幫助那些幫助過我的人。心理學家認這種規範對維持人際關系的協調和穩定有着重要的意義。

?社會公平規範(Socialjustice)

社會公平規範是指幫助那些值得幫助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沒有助人并非我們沒有責任感或者是不遵循互惠規範,而是我們認對方不值得幫助。

(3)學習理論的觀點

學習理論在看待人們的助人與利他行時,認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有關助人行的規範的掌握是學習的結果。在學習過程中強化和模仿很重要,兒童會模仿父母或他人的助人行,并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助人行也有較大的影響。

專欄3-3:逃避幫助的人們

要求幫助的行常常喚起人們許多混雜的情緒感受,一方面人們樂于去幫助他人,因那是一件善事;另一方面,人們又知道幫助他人必須付出某些成本——這些成本可能是他不願付出的。Pancer(1979)等人的研究就證實,在一些情境下人們會主動逃避幫助他人。研究者在人行道上擺上一張桌子,有時候桌上有募捐箱,有時候則無任何東西。Pancer發現當桌子上有募捐箱時,行人似乎有遠遠就避開的傾向;另外當有人坐在桌子後面收集募捐物時,比沒有人坐在桌子後面更容易使人生逃避行

除了逃避幫助他人,人們有時也逃避接受幫助,當事情自己能做時,人們不希望人來幫助。心理學家Brehm(1966)用拒抗理論(Reactancetheory)解釋人們的這種逃避行,按照這一理論,人們總是希望自己有選擇的自由,而接受來自他人的幫助會威脅到自己的這種自由。當個體知覺到自己的自由受到威脅時,就會有不愉快的經驗生,從而促使他逃避幫助以保持獨立性。交換理論(Exchangetheory)則從接受恩惠的成本看待這一問題,指出接受他人的幫助會使自己欠他人的債,從而也要去幫助他人。歸因理論(Attributiontheory)從自尊受到威脅的角度看待人們的逃避行,認接受他人幫助暗示着自己的失敗與無能,如果一個人把他人的幫助歸于此,他必然會生逃避行

2、影響助人行的因素

影響助人行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情境因素

對利他行的研究發現,即使最具有利他行傾向的人,在某些情境中也不會去幫助他人,所以情境因素對人們的利他行有着重要的影響。影響助人行的情境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他人的存在

1964年的一個晚上,紐約市的一個女青年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了歹徒的襲擊,當時她的38位鄰居聽到了呼叫聲,但是在長達30分鍾的時間,竟無人實施救援,有人甚至一直目睹了慘劇的全過程,卻連報警電話也沒有打。事件發生以後,許多社會評論家把這種現象看成是一種道德腐敗。對此心理學家拉坦納(Latane)和達利(Darley)認,恰恰是旁觀者的存在成了助人行缺乏的原因。當有其他人存在時,人們不大可能去幫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幫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時給予幫助前的時間延遲越長。拉坦納和達利把這種現象叫旁觀者效應(Bystandereffect)。對這種效應的解釋有三個:

責任擴散(Diffusionofresponsibility):既周圍他人越多,每個人分擔的責任越少,這種責任分擔可以降低個體的助人行。在一項現場研究中,拉坦納策劃了一個搶劫事件情境。情節很簡單,當小商店的售貨員到店鋪後面核對商品時,倆個搶劫犯低聲說"決不能錯過這個大好機會!",然後就拿了一箱啤酒跑了。這種事件都是在小店裏隻有一位或兩位顧客時發生。正如研究者所預料到的,單獨目擊犯罪行的人與那些尚有其他人在場的人相比,顯然更有可能向店員報告偷竊行

情境的不明确性(Ambiguity):從決策分析過程來看,人們有時無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處于緊急狀態,這時,其他旁觀者的行就會自然而然地影響到該個體對情境的定義,進而影響到他的行。假如其他人漠視該情境,或表現得好象什事情也沒有發生,我們也可能認沒有任何緊急事件發生。拉坦納和達利(1970)設計了一個實驗情境,在實驗中讓男性大學生填寫一份調查問卷,幾分鍾後有煙霧透過氣孔進入房間,在四分鍾煙會越來越多,使被試看東西與呼吸變得困難。結果發現,當被試是單獨一人時,他們會到周圍去查看一下到底是怎回事,而且75%的人會向實驗者報告這種情況;而當被試與兩名實驗助手一起填寫問卷時(試驗者的助手沒有起來察看情況),隻有10%的人這樣做。很顯然,其他人的沉默使得被試認這個情境是沒有危險的。

對旁觀者效應的第三種解釋與人們的評價恐懼(Evaluationapprehension)有關。鮑姆斯特(Baumeister1982)等人認,如果人們知道人正注視着自己,就會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較受大家歡迎的方式表現自我。在某些情境中,比如煙霧充滿屋子的例子中,被試會擔心在他人都保持沉默時,如果自己表現出擔心的話會使人認自己的膽子太小。也就是說,試圖避免社會非難的心態抑制了人們的助人行(Schwartz1980)。

?環境條件

物理環境也會影響人們的助人意願,象天氣條件、社區大小以及環境中的噪音等都對人們的助人行爲産生着影響,卡甯漢姆(Cunningham1979)就用兩項現場研究證明了天氣在助人行上的效果。在第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走向行人,讓他們幫助填寫調查問卷。結果發現在陽光明媚、氣溫适中的天氣條件下,人們較願意去幫助他人。另一項研究是在一個與天氣關系密切的露天餐廳進行的,卡甯漢姆也發現,在天氣好時人們付的小費也較多。

除了天氣,人們所處的社區大小也影響人們的助人與利他行。一般情況下人們有一個刻闆印象,即大城市裏的人不友善,也不樂于助人;而小城鎮裏的人則是既合作又樂于助人。歐爾(Houre1978)、考特(Korte1981)等許多研究者指出,在幫助處于困境中的陌生人時,城市大小确實有不同的影響。阿馬圖(Amato1983)通過調查55個澳洲社區中人們的助人行,發現在他所設計的五種情境下,小城鎮的人幫助陌生人的比例顯著地高于大城市的人。這些情境包括請求行人慈善事業捐款、看到他人摔倒去扶起、看到他人掉東西告訴他人等。但這些結果隻是針對陌生人而言的,對親戚、朋友來說,大城市居民的助人行未必比小城鎮與農村的少。許多人用都市生活的匿名性、感覺神經負荷過重以及無生氣的都市官僚制度所引發的無助感解釋這種差,但到目前止,我們無法确定哪種解釋較好。

噪音也影響人們的助人行。在一般情況下,人們總是認噪音降低了人們對環境中全部事件的反應性。謝若德(Sherrod1974)以此觀念基礎進行研究,發現在噪音條件下,人們幫助困境中陌生人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馬修(Mathew1975)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在一項實驗中,他把許多書和報告故意扔在地,看進來的人有沒有人幫着撿起來。結果發現當屋子的噪音處于正常水平時,72%的被試會幫着收拾散落的書籍;而當噪音很大時,這個比例隻有37%。其他的研究者也發現,巨大的噪音使人們忽略了環境中的其它事物,并驅使人們盡快逃離該情境。

?時間壓力

時間壓力也影響人們的助人行。假如你正在校園裏散步,這時候有人忽然攔住你,讓你提供一些幫助,你會不會幫他呢?同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你急着去上課,你又會如何對待呢?常識及一些研究均顯示,在前一種情境下,我們更可能去幫助他人,人們經常是因太忙而無法幫助他人。達利(Darley1973)等人的實驗此提供了很好的證據。他們以神學院的學生被試,要他們從一幢樓走到另一幢樓,以便和某個人論聖經中和善的撒馬利亞人的故事。研究中把被試分成兩組,告訴其中一組被試慢慢地走,不用趕時間;而告訴另外一組說對方在等他們,所以必須盡快趕去。在走過去的途中,被試碰到一個衣衫褴褛的人,他不停地咳嗽并自言自語。研究者想知道,被試會不會停下來幫助他。結果匆匆而過的那一組被試隻有10%的人提供幫助,而悠閑的那一組有63%的人提供了幫助。

(2)助人者的特點

情境因素能增加或減少一個人表現出利他行的可能性,但是有些研究也發現,一些人即使在不利的情境中也會幫助他人,而有些人即使在最有利的條件下也不去助人。可見助人者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人們的助人傾向,從這個角度來看,與助人或利他行有關的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助人者的人格因素

雖然我們無法給"樂于助人的人"畫出一個人格剖面圖,然而,确實存在着一些人格特質,它能使得一個人在一些情境下表現出較大的助人與利他傾向。薩陶(Satow1975)發現,對社會贊許需求高的人,更可能給慈善機構捐款,但這種助人行隻有在其他人能看到時才出現。這些人隻所以助人,是因他們想受到表揚。另外一種人格因素是個體的愛心與道德感。在一項研究中,倫頓(London1970)訪問了那些在二戰中冒死救助猶太人的基督徒,發現這些人都有很強的個人道德感,并且與自己的父親或母親在這一點上極相似,父母是他們行的道德指引者,可見父母的影響在孩子助人行上的深刻影響。

?助人者的心情

心情也會影響人們的助人行。不少證據顯示,當一個人心情很好時,他較樂于幫助他人。比如艾森(Isen19721978)就發現,在圖書館得到一份免費的午餐,在電話廳裏撿到一枚硬,在實驗室裏工作表現好或聽到好聽的音樂,都能使一個人助人的可能性增加。如果沒有這些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發生,個體的助人傾向便要大打折扣。很顯然這些正性情緒增加了人們助人的意願。

然而正性情緒所生的效果有時候要受到限制。首先,由好心情引發的助人效果一般很短暫,大約20分鍾,之後便不起作用。其次,假如向他人提供幫助會損及一個人的愉快心情,則愉快情緒降低一個人的助人行(Isen&Simmonds1978),因心情很好的人希望自己的良好情緒能得以保持。悲傷或沮喪的心情對助人行的影響則要複雜得多:有些情況下不好的情緒使得人們隻注意自己的需求,從而降低了助人的可能性(Thompson1980);但在另外的情形下,幫助他人又能使一個人感到愉快,并因而減輕其不良的情緒(Cialdini1981)。

?助人者的疚感

與親社會行有特殊關系的另一種心理是人們的疚感(guilt)。疚感是指當人們做了一件自己認是錯誤的事時所喚起的一種不愉快情緒。了降低這種情緒,人們常常會選擇去幫助他人。在弗瑞德曼(Freedman1967)等人的一項研究中,被試坐在一張桌子邊上等待實驗開始。在有些情境中,桌子極易被打翻,所造成的結果是桌子上的卡片散落了一地。實驗者告訴被試這些卡片是某個人寫論文急需的資料,當被試打翻桌子時,他會因攪混了這些卡片而疚感。在另外一種情境裏,桌子很穩固,卡片也沒有被弄亂。結果與預期一樣,誘發疚感的情境使人們生了更多的助人行。對于疚感的效果,一些研究者認可能與人的兩種動機有關:一方面,有疚感的人希望通過做善事以彌補自己的過錯;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能避免直接面對受害者,以免尬。

疚感與助人行的關系中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就是忏悔(confession)的效果。忏悔能使一個人的心理感到好受,使個體的疚感降低。卡爾斯密斯(1968)的研究支持了這種觀點。在一項研究中,實驗者要讓被試相信,由于被試使用了不好的信息而破壞了實驗的結果。之後一部分被試有機會向實驗者忏悔自己的錯誤,而另一些被試則沒有這樣的機會。同時還有一個控制組,該組被試并不認自己破壞了實驗結果,後測量被試願意繼續參加實驗的時間。結果如下圖所示:疚感增加了人們的助人行,忏悔降低了罪惡感,也減少了助人行

表3-1:疚感、忏悔與助人行

情境自願參與進一步實驗的時間

疚組

忏悔組

控制組4.33

2.67

1.92

引自Carlsmith等人(1968)

?個人困擾與同情性關懷

個人困擾(Personaldistress)是指當我們面對他人受難時所生的個人反應,如恐懼、無助或任何類似的情緒。同情性關懷(Empathicconcern)指同情心及對他人關心等情緒,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間接地分擔他人的苦難。二者的區在于前者焦點集中于自己,而後者把焦點集中在受害者身上。個人困擾促使一個人設法去降低自己不舒服的感覺,人們既可以通過幫助他人達到這一目的,也可以通過逃避或忽略苦難事件而達到此目的。而同情性關懷隻能通過幫助處于困境中的他人而降低。許多研究證明了同情心能增加人們的親社會行(Hoffman1981)。在一項研究中主試告訴被試一個名叫卡羅的大學生在車禍中雙腿骨折,這使得他的功課拉下了很多,然後再讓被試聽一盒與卡羅談話的錄音帶,問每個被試是否願意幫助卡羅?實驗者利用被試聽錄音時的指導語操縱同情心:在高同情心組裏,被試被告知想象卡羅對受傷的感受以及這次意外對她的生活造成了什樣的影響;在低同情心組裏,實驗者讓被試盡量采取客觀的觀點去聽談話的容,不用關心感受。結果與預期的一樣,高同情心組有71%的人自願去幫助卡羅,而低同情心組幫助的比例隻有33%(Toi&Batson1982)。心理學家戴維斯(Davis1994)針對人們的這兩種特性還編制了一個測量工具,如專欄3-4中所述。

專欄3-4:個人困擾與同情性關懷的測量

仔細閱讀下面的題目,并在每個題目前邊的橫線上寫上符合你自己情況的分數。

其中:0=完全不象我

1=有點不象我

2=說不清楚

3=有點象我

4=非常象我

同情性關懷量表:

1.看到人有危險,我常常有一種要保護他們的願望。

2.看到人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我有時不覺得他們可憐。*

3.對那些比我不幸的人,我常常很關心他們。

4.我認我是一個相當心軟的人。

5.有時看到人有麻煩,我并不感到抱歉。*

6.他人的不幸并不經常使我不安。*

7.我常常受到發生在我周圍事情的影響。

個人困擾量表:

1.在緊急情況下,當我看到人急需幫助,我會提供援助。

2.在一個非常情緒化的情境中,我常常感到很無助。

3.在緊急情況下,我感到恐懼和不舒服。

4.在常常能夠相當迅速地處理危難事件。*

5.處于緊張情境中的時候,我很害怕。

6.看見人受到傷害,我也能夠鎮定自如。*

7.緊急情況常常使我有一種不能控制自己的感覺。

做做看,你是一個關心他人的人嗎?

同情性關懷:男=19.04女=21.67

個人困擾:男=9.46女=12.28

注:打"*"的題目反向計分

(3)求助者的特點

人們的助人行也受求助者特點的影響。斯洛科沃(Slochower1980)發現人們對慈善事業捐款的行就與接受捐款的人有關,如果募捐者是一個非殘疾人的話,大學生不大會捐款。影響助人行的求助者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是否受他人喜愛?

人們經常會幫助自己喜歡的人,而人們對他人的喜歡與否一開始便會受到像外貌與相似性等因素的影響。在許多情況下,長相漂亮的人更可能獲得他人的幫助。在本森(Benson1976)等人的一項現場研究中,研究者把一份填好的入學申請表放在機場的公用電話廳裏,申請表上面已經貼好了郵票,隻等寄出。研究同時操縱了外貌特征這一變量:有時申請表上貼上很漂亮的照片,有時則貼上不漂亮的照片。結果證明,照片上的人無論是男是女,隻要漂亮,人們更可能幫他或她寄出申請表。除了外貌的因素,求助者與助人者的相似性對助人行的發生也很重要。艾姆斯威勒(Emswiller1972)在一項研究中以嬉皮士被試,研究他們的助人行。研究中他把助手打扮成"嬉皮士"或"正直的人",結果發現:77%的嬉皮士幫助了同類,而隻有32%的嬉皮士幫助"正直的人"。來自同一國家,具有某些相似的態度等都能促進了助人行生。

?是否值得他人幫助?

一個人是否會得到幫助也部分取決于他是否值得幫助。比如在路上人們大多會去幫助一個因生病而暈倒的人,而不太會去幫助一個躺在地上的醉漢。維納(1980)通過對大學生的研究發現,如果大學生認自己的同學是由于某些不可控的因素,如教師講得不清楚而借筆記,他們較樂意把筆記借給同學;但如果是由于可控性的原因,如從不好好記筆記,則他不大樂意筆記借給該同學。假如一個人能借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項任務,人們便不會去幫助他。

?性的影響

因素也影響助人行的出現。伊格列(Eagly1986)等人發現在危險出現時,男性比女性表現出更高的助人傾向,但可惜的是這種行隻針對女性的求助者,尤其是漂亮的女性,而不是男性求助者。與男性的這種偏好不同,女性助人者的助人行則不受求助者性的影響,并且在特定情境下女性也會有較高的助人傾向。比如有人就指出,指出,他人所需要的幫助是同情等社會與情緒支持時,女性的助人傾向比男性更大(Shumaker1991)。


 

本章推薦讀物:

Chen,M.(1994).Thesmartparent'sguidetokid'sTV.SanFrancisco:KQEDBooks.

這是一本簡明易懂的書,它向家長傳授了如何避免電視暴力、廣告、刻闆印象對孩子的影響,以及怎樣利用電視媒體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Plomin,R(1991)Humanbehavioralgenetics,AnnualReviewofpsychology.42,161-190.

這篇文章從幾個方面介紹了行遺傳學的理論和證據,對行基礎感興趣的人可以讀。

Spacapan,S.,&Oskamp,S.(eds)(1992)Helpingandbeinghelped:Naturalisticstudies,NewburyPark,CA:Sage.這本書收集了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研究,包括向他人捐助器官以及家庭部的助人行

Wilson,E.O.(1975)Sociobiology.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

威爾遜的這本書是有關社會生物學方面最權威的書,它用社會生物學的觀點系統地研究了人類的利他行,是一本值得讀的書。

本章複習題:

1、結合有關的理論,說明遺傳和環境因素在人類行發展中起着怎樣的作用?

2、人們會憤怒?挫折侵犯理論是怎樣解釋人類的侵犯行的?

3、試述溫度、線索、去個體化和飲酒等對侵犯行的影響。

4、減少侵犯行的方法有哪些?

5、結合有關研究,談談媒體暴力對兒童侵犯行的影響。

6、社會生物學和社會進化論是怎樣解釋人類的利他行的?

7、影響助人行的因素有哪些?

本章課外讀物:

減少侵犯行,增加利他與助人行,一直是社會工作者的責任,下面所選的兩篇文章就論述了這方面的問題。希望作者的弗蘭茲的方法能夠對我們有所幫助。


 


 

第四章態度問題

態度問題是社會心理學的核心問題,正如心理史學家墨菲(Murphy)所言:"在社會心理學的全部領域中,也許沒有一個概念所處的位置比態度更接近中心。"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心理學家對態度問題進行了深入而又細緻的研究,得到了許多對我們生活有指導意義的結論。我們下面就從態度的形成、態度的改變、以及態度與偏見幾個方面對態度加以分析。

第一節態度概述

1、態度的定義

(1)什是態度?

態度是社會心理學中定義最多的一個概念,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定義。但是有代表性的概念包括以下三種:

奧爾波特(G.Allport1935)受行主義影響,認態度是一種心理和神經的準備狀態,它通過經驗組織起來,影響着個人對情境的反應。他的定義強調經驗在態度形成中的作用。

克瑞奇(Krech1948)則認態度是個體對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現象的動機過程、情感過程、知覺過程的持久組織。他的定義忽略過去經驗,強調現在的主觀經驗,把人當成會思考并主動事物加以建構的個體,反映了認知派的理論主張。

弗裏德曼(Freedman)認態度是個體對某一特定事物、觀念或他人穩固的,由認知、情感和行傾向三個成分組成的心理傾向。他的定義強調了態度的組成及特性,是目前被大家公認的較好的解釋。

(2)態度的心理成分及關系

弗裏德曼的態度定義中包含三個成分:

一是認知成分,它是指人們對外界對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關的事實、知識和信念,認知成分是態度其餘部分的基礎。

二是情感成分,它指人們對態度對象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以及由此引發的情緒情感,情感成分是態度的核心與關鍵,情感既影響認知成分,也影響行傾向成分。

三是行傾向成分是指人們對態度對象所預備采取的反應,它具有準備性質。行傾向成分會影響到人們來對態度對象的反應,但它不等于外顯行。它們之間的關系可用圖4-1表示:


 


 

圖4-1:態度的成分及其關系


 

2、態度與行

人們的態度與行有着非常緊密的關系,我們經常從他人的態度來預測其行。比如張三對李四持有消極的態度,我們就很容易預測在選三好學生的時候,張三不會投李四的票。但是,態度與行之間并非一對一的關系,態度隻體現了一種行傾向,它并不等于行。拉皮爾(LaPiere1934)的研究就想說明用態度預測行到底有多大的準确性。30年代初,絕大部分美國人對亞洲人持有負性種族偏見。了研究這種偏見的影響,拉皮爾教授邀請了一對來自亞洲的年輕夫妻駕車做環美國旅行。他的研究想要發現,他們所經過的旅館和飯店的老闆會不會以他們對亞洲人的偏見而拒絕接待這對夫妻?結果在3個月的旅行中,他們經過的66家旅館隻有1家拒絕讓他們住宿,而184家飯店沒有一家拒絕他們用餐。後來拉皮爾教授又給他們經過的旅館與飯店寫了一封信,問他們是否願意接待亞洲人。結果在128封回複的信中,90%說他們不會接待。很顯然,他們的態度與行發生了矛盾。幾十年之後,其他的心理學家對拉皮爾的研究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認通過態度預測行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態度的特殊性水平

在通過態度預測行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看看態度是指向一般群體還是特殊個體。比如在拉皮爾的研究中,美國人對亞洲人的態度與對某一個亞洲人的態度在特殊性上不同,因此用態度預測行時,後者更準确一些。許多研究者(Newcomb1992,Weigel1974)發現,態度的特殊性越高,用它預測行越準确。

(2)時間因素

時間因素也影響我們用態度預測行的準确性。一般說來,在態度測量與行發生之間的時間間隔越長,不可知事件改變態度與行之間關系的可能性越大。比如菲什本(Fishbein1974)發現在總統選舉中,一周前的民意調查結果要比一月前的民意結果對預測誰能當選更準确。

(3)自我意識

在自我的人較關注自身的行爲标準,因此用他們的態度預測行有較高的效度;而公自我意識高的人比較關注外在的行爲标準,所以難以用他們的態度對其行加以預測。弗如明(Froming(1982)等人就用實驗證明了這一點。研究的開始時,弗如明測量了大學生對體罰的態度,然後從中挑選出那些對體罰持反對態度并且認其他人也會反對的人,這樣就保證了這些人是在自我較強的人。幾個星期以後,讓最初對他人表現出負性態度的大學生電擊他人,實驗類似于米爾格拉姆的電擊實驗,以被試選擇的平均電擊強度作因變量。

實驗設置了三種情形,第一種條件下在被試面前放了一面鏡子(在自我情景,放鏡子是了提高他們的自我認同),第二種條件下在被試的面前有少量的觀,這些人把被試評定有效的"老師"(公自我情景),第三組控制組,既沒有鏡子,也沒有觀評價。結果在自我組比控制組的電擊強度低,而公自我組比控制組施與更高的電擊。圖4-2所示:


 


 

圖4-2:自我意識與侵犯行的關系

(1)態度強度

與弱的態度相比,強烈的態度對行的決定作用更大(Petty1992)。但是怎樣才能使態度變強呢?戴維森(Davidson1982)發現,對態度對象僅僅要求更多的信息就足以使人們態度的強度增加。在一項研究中,卡爾格瑞恩(Kallgren1986)先問了被試對一些環境問題的態度,然後讓他們參加環境保護活動,結果發現對環境問題有豐富知識的被試的態度與行的一緻性較高。增加態度強度的另一個途徑是讓個人參與到態度對象中來,讓人們參與某些事情是增強其態度的有效手段,反過來我們也用人們的參與來預測態度與行的一緻性。

(5)態度的可接近性

態度的可接近性(Attitudeaccessibility)指態度被意識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識到的態度,對我們來說它的可接近性就越大。一般說來,來自直接經驗的態度對行的影響大,就是因這類態度的可接近性大。法繼歐(Fazio)和威廉姆斯(Williams)等人1984測量人們對裏根總統的態度的可接近性,其所用的指是被試回答與裏根有關的問題時按鍵的反應時,反應越快,說明可接近性越大。三個月之後,當總統選舉結束以後,再問這些被試選了誰,結果表明可接近性大的被試態度與選舉行之間的相關(r=.89)明顯高于可接近性小的被試(r=.66)。

3、態度的心理功能

態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義,態度的功能有以下幾個:

(1)效用功能(utilitarian):

效用功能(Utilitarian)也叫适應功能,這種功能使得人們尋求酬賞與他人的贊許,形成那些與他人要求一緻并與獎勵聯系在一起的態度,而避免那些與懲罰相聯系的態度。如孩子們對父母的態度就是适應功能的最好表現。

(2)知識功能

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出發,態度有助于我們組織有關的知識,從而使世界變得有意義。對有助于我們獲得知識的態度對象,我們更可能給予積極的態度,這一點相當于認知圖式的功能。

(3)自我保護功能

態度除了有助于人們獲得獎勵和知識外,也有助于人們應付情緒沖突和保護自尊,這種觀念來自于精神分析的原則。比如某個人工作能力低,但他卻經常抱怨同事和領導,實際上他的這種負性態度讓他可以掩蓋真正的原因,即他的能力值得懷疑。

(4)價值表達功能

態度還有助于人們表達自我概念中的核心價值,比如一個人青年人對志願者的工作持有積極的態度,那是因這些活動可以使他表達自己的社會責任感,而這種責任感恰恰是他自我概念的核心,表達這種態度能使他獲得在的滿足。

4、態度的測量

態度是一種穩定的在心理傾向,但它也是可以測量的,我們經常用兩種方法測量它:

(1)直接測量

直接測量的方法包括自陳法(self-report)、行觀察法和問卷法等等。自陳法一般采用態度量表測量,而行觀察法通過行觀察推斷,問卷法則是把我們要調查的問題編成問卷。

?利克特量表

常用的態度量表有利克特量表(LikertScales)它通常是5點或7點量表,讓被試用1~5或者-3~+3反應。比如我們用來測量婦女對生育問題態度的一個五點量表如下:

請用1到5來表示你對下列陳述的同意或反對程度,其中1=很反對;5=很贊成。2、3、4、代表一定程度的反對或贊成。你的回答無所謂錯與對,隻要是你的真實想法即可。

  • 1.我養不起一個孩子。①②③④⑤
  • 2.我想在自己年輕的時候生孩子。①②③④⑤
  • 3.生孩子太痛苦。①②③④⑤
  • 4.有個孩子會限制我的自由。①②③④⑤
  • 5.有個孩子會使婚姻更美滿。①②③④⑤
  • 6.有個孩子會使家庭生活更充實。①②③④⑤
  • 7.有個孩子增加了我的責任感。①②③④⑤
  • 8.有個孩子讓我沒有時間想我自己的事情。①②③④⑤
  • ?瑟斯頓量表

瑟斯頓量表(ThurstoneScales)與利克特量表類似,唯一不同的是它是一個11點量表,被試在回答的時候用1~11來反應。從結構上來看,瑟斯頓量表與利克特量表的差異僅僅在尺度的大小上不同,但是,它卻可以很好地反映比較對象之間的細微區。比如在對兩種化妝品廣告效果進行比較時,由于這兩種品的知名度都很高,所以一般的小尺度量表就難于反映出這種差異,這時候11點的瑟斯頓量表就能夠看出差異。除非情況特殊,我們也很少使用瑟斯頓量表,用比11點的瑟斯頓量表尺度更大的量表就更不可能了。

?語義區分量表

與前面兩種態度量表不同,奧斯古德的語義區分量表(SemanticDifferentialScales)采用雙極形容詞,如好—壞、強—弱等。現在研究者常常對語義區分量表稍加修改,把雙極形容詞拆開,并用這種方法建構人格問卷。比如楊國樞、王登峰等人最近幾年中就用這種方法發展出了中國人人格結構的大七(BigSeven)模型問卷。

用上述幾種直接測量方法測量被試的態度時,被試容易出現社會贊許性的反應偏差(socialdesirabilityresponsebias),所以,在測量人們對一些比較微妙的問題的態度時,我們在問問題的方式上要注意,避免引起這種偏差。

(2)間接測量

除了直接測量人們對某些問題的態度,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間接的方式了解他人的態度。如法繼歐在態度可接近性實驗中用的反應時就是一種間接測量,間接測量包括:

?投射技術

投射技術是心理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技術,早在20世紀30年代,它就已經成了心理學家了解他人心世界的重要手段。在投射技術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數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ApperceptionTest,簡稱TAT),這種方法通過讓人們用看過的畫編故事的形式測量人們的欲求與在心理狀態,比如人們對成就動機的研究就經常使用這種方法。

?生理指測量

有時候我們還可以通過測量人們的一些生理指來了解人們對他人或事物的態度。比如我們可以用皮電反應來看一個人的緊張程度,也可以用腦電P300來看一個人有沒有說謊。現在很多測謊設備就是利用這些生理指來認定被測者是否說謊。

?反應時測量

正如在法繼歐的研究中可以用反應時衡量人們對某個候選人的態度那樣,我們可以用反應時指測量人們的許多態度。比如格林瓦爾德(Greenwaldetal,1998,2000)等人在文化心理學研究中使用的含相關測驗(ImplicitAssociationTest簡稱IAT)就是以反應時,衡量人們在做與自我一緻或不一緻的判斷時的文化差異。

第二節態度的形成

我們對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態度: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的朋友、對自己的父母、以及對所有與我們有關的人或事物。在這裏又一個問題:我們的態度是從什地方來的呢?顯然,我們對事物的態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後天的環境中形成的。下面我們就從幾個方面談談態度的形成問題。

1、態度形成與學習

態度形成與學習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可以用學習利理論來說明。學習理論是由霍夫蘭德(CarlHovland)和他耶魯大學的同事提出的,該理論假設人的態度和其它行習慣一樣,都是後天習得的。態度的學習有三種機制,一是聯結,把特定的態度與某些事物聯系在一起;二是強化,受到獎勵也有助于我們形成對某些事物的態度;三是模仿,通過模仿榜樣人物的態度而形成,如孩子經常模仿父母的政治與種族態度。

與霍夫蘭德的觀點相似,凱爾曼(Kelman1961)認態度的形成與改變有三個不同的過程:一是服從:它是人們由于擔心受到懲罰或想要得到預期的回報,而采取與他人要求相一緻的行;二是認同:即使自己的態度與榜樣人物的一緻;三是化:當態度與個人的價值體系一緻時,個體容易形成這樣的態度。


 

專欄4-1:與可口可樂相聯系的文章好

對聯結機制在態度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直接證明來自Janis(1965)的報告。他讓大學生讀4篇不同主題的有說服力的文章,一部分學生在讀文章的時候主試給他們可口可樂喝,另一部分的被試則沒有這樣的待遇,結果有可樂喝的學生受4篇報道的影響大,如下表4-1:

表4-1:有可樂對態度改變的影響

主題有可樂無可樂

癌症治療81%62%

軍隊規模67%43%

衛星計劃55%30%

立體電影67%60%

(表4-1數字是指:被試態度改變的方向與報道所的

相同者的比例減去態度改變方向與報道相反者的比例)

2、情感因素在態度形成中的作用

也許你會發現,你和你的鄰居從來沒有說過話,但你對他的態度卻很積極。心理學研究表明,有時候人們對他人的態度形成與情感有着緊密的關系。在與情感有關的態度形成之中,暴光效應(mereexposure)是最有力的證據,暴光效應是指人們對其他人或事物的態度着接觸次數的增加而變得更積極的一種現象。心理學家紮榮克(Zajonc1968)最早提出了這個概念。在一項研究中,紮榮克讓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學習外語,他向被試以2秒一個的速度呈現10個漢字,其中兩個字隻出現1次,兩個字出現2次,兩個字出現5次,兩個字出現10次,兩個出現25次。看完10個漢字後,告訴被試這10個漢字是中文形容詞,讓被試在一個7點量表上判斷這些詞所代表的意思的好壞。結果發現,這些詞中出現次數多的詞,人們對它的評價越高,如圖4-3所示。後來紮榮克用臉部照片和和無意義音節證明了這一點。


 

鮑恩斯坦(Bornstein1989)在一項元分析的研究中發現,約有200項以上的研究支持這一結論。但是由于曝光效應的基本假設是情感反應先于信念,而這一假設恰恰與認知論的觀點相反。在持認知觀點的人看來,認知先于情感,即我們是先知道,然後才有情感!那哪個理論更符合實際呢?實際上,正如伊格列(Eagly1993)所說的,許多心理學家發現,基于情感反應的態度隻是一些簡單的態度,我們絕大部分的態度都是認知與學習的結果。

3、態度形成中的認知理論

認知因素對態度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這是許多心理學家承認的事實。認知影響態度形成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有計劃行理論(Theoryofplannedbehavior),該理論是阿齊茲(Ajzen1991)在的理性行理論(Theoryofreasonedaction)(MartinFishbein&IcekAjzen1975)之上發展出來的理論。按照這一理論的思路,人類有意識的行取決于人們的態度、自身的主觀規範以及人們所知覺到的控制感,如圖4-4所示:

在有計劃的行理論中,指向行的態度由兩方面的因素決定,一是人們對行結果的信念,二是對這些信念的評價。費什本(Fishbein1979)通過研究婦女對生孩子的問題,發現她們的態度确實基于信念和對這些信念的評價。主觀規範(subjectivenorms)是指一個人對來自他人的社會壓力的知覺,即該不該做出這樣的行的考慮。它也由兩個方面決定:


 

圖4-4:有計劃行理論的理論模型

一是感受到的重要他人的期望,二是遵從這些期望的動機。以生孩子的問題例,她們在此問題上的主觀規範取決于重要他人如丈夫的期望(如我丈夫想等我們有房子後再要孩子)以及她對此期望的遵從動機(我想取悅我的丈夫)。知覺到的控制感是指人們對完成行是困難或容易的知覺。阿齊茲指出,隻有在人們對完成行有控制感的時候,態度才有可能影響行。比如張三想要戒掉30多年的煙(對戒煙持正性態度),同時他也知道家人和醫生期望他戒煙,而他也想取悅他們(主觀規範),然而在以後戒煙的過程中,考慮到改變習慣的難度之後,他可能對自己失去信心(知覺到對行低的控制感)。這樣不論態度與主觀規範如何,張三也戒不了煙。

有計劃的行理論也受到一些批評,對它的批評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些心理學家認,人類的行有時候是自發、無意識的;另一些心理學家則提出了習慣的問題,習慣性的行不受上述因素的影響。

第三節態度的改變

與研究態度形成相比,研究態度改變的意義更大,因在社會生活中,如何改變他人的態度對政府宣傳、商業廣告以及日常的生活都有現實意義。

1、有關態度改變的理論

與態度改變有關的理論主要有兩個:海德的平衡理論(Balancetheory)和費斯廷格提出的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dissonancetheory),這兩個理論分從不同的角度探了與態度改變有關的問題。

(1)海德的平衡理論

海德(Heider1958)從人際關系的協調性出發,認在一個簡單的認知系統裏,存在着使這一系統達到一緻性的情緒壓力,這種趨向平衡的壓力促使不平衡狀況向平衡過渡。海德用P—O—X模型說明這一理論,其中P代表一個人(如張三),O代表另一個人(他的女友),X代表另一事物(一部電影)。從人際關系的适應性來看,P、O、X之間的關系有8中組合,如圖4-5:張三(P)和他的女朋友(O)對一部電影(X)的態度就符合這樣一個系統。張三喜歡這部電影,他的女友也喜歡這部電影,而且張三喜歡自己的女友,如果這樣的話就是一個平衡的系統,誰也沒有必要改變態度;但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他的女友不喜歡這部電影,這時候的系統就不平衡了,就必須有人生態度改變。而態度改變遵循最少付出原則,即了恢複平衡狀態,那個方向的態度改變最少,就改變那裏的態度。按照海德的觀點,與自己喜歡的人態度一緻,或者與自己不喜歡的人態度不一緻,我們的生活關系就是一個平衡的系統。


 

(2)認知失調理論:

認知失調理論是認知一緻性理論的一種,它最早由費斯廷格(LeonFestinger1957)提出來的一種理論。在費斯廷格看來,所謂的認知失調是指由于做了一項與態度不一緻的行而引發的不舒服的感覺,比如你本來想幫助你的朋友,實際上卻幫了倒忙。費斯廷格認,在一般情況下,人們的態度與行是一緻的,如你和你喜歡的人一起郊遊或不理睬與你有過節的另一個人。但有時候態度與行也會出現不一緻,如盡管你很不喜歡你的上司誇誇其談,但了怕他報複你而恭維他。在態度與行爲産生不一緻的時候,常常會引起個體的心理緊張。了克服這種由認知失調引起的緊張,人們需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以減少自己的認知失調。以戒煙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煙,但當你的好朋友給你香煙的時候你又抽了一支煙,這時候你戒煙的態度和你抽煙的行爲産生了矛盾,引起了認知失調。我們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減少由于戒煙而引起的認知失調:

?改變態度

改變自己對戒煙的態度,使其與以前的行一緻(我喜歡吸煙,我不想真正戒掉)。

?增加認知

如果兩個認知不一緻,可以通過增加更多一緻性的認知來減少失調(吸煙讓我放松和保持體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改變認知的重要性

讓一緻性的認知變得重要,不一緻性的認知變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體型比擔心30年後患癌更重要)。

?減少選擇感

讓自己相信自己隻所以做出與態度相矛盾的行是因自己沒有選擇(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壓力,我隻能靠吸煙來緩解,無他法)。

?改變行

使自己的行不再與態度有沖突(我再次戒煙,即使人給也不再抽煙)。

2、與認知失調有關的現象

費斯汀格的認知失調理論在解釋許多領域的態度問題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其中有兩個主要的領域:一是從事與態度相矛盾的行;二是決策後失調。

(1)從事與態度相矛盾的行

人們的認知失調大多是由從事與態度相矛盾的行引起的,由此引起的失調與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有聯系:

?不當理由與認知失調

假想讓你完成一項非常無聊的工作,在完成之後給了你極高的報酬,你對此項工作的態度會改變嗎?了弄清這個問題,費斯廷格和卡爾斯密斯(1959)做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他們讓被試做兩項極無聊的工作:第一項工作是解開或繞線,第二項工作在木闆上擺弄48根小木棍,每項進行30分鍾。之後告訴被試說這項研究的真正目的是想驗證完成該工作的績效如何受他人預先對此工作評價的影響。實驗者還給被試說由于人手不夠,希望被試能夠提供幫助,具體任務就是告訴下一個進來的人這項工作很有意思(撒謊)。被試被分成三種情況,一是沒有任何報酬,二是給1美元的報酬,三是給20美元的報酬。實驗結束後主試詢問了被試對這些任務的喜歡程度,結果如圖4-6:


 

從事無聊工作時,Festinger和Carlsmith預測不當理由組(給1美元而撒謊)經曆最大的認知失調,并生最大的態度改變;而正當理由組(給20美元而撒謊)沒有生認知失調,所以態度發生最小的改變。預測得到了的支持。(資料來源:Festinger和Carlsmith(1959):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47:382-389

在這項研究中,費斯廷格和卡爾斯密斯認撒謊的被試可以通過兩種方法減少認知失調:一是增加第三個認知以使態度與行之間的不一緻性減少;二是改變他們對工作的態度。給1美元的被試之所以態度改變大,是因他們感受到的認知失調高,而給20美元的被試用高的報酬來解釋自己的撒謊行,高的報酬成了解釋反態度行的正當理由(sufficientjustification),相當與增加了一個新的認知用來解釋態度與行之間的不一緻性,因此不太需要改變態度。1美元太少,不能成反態度行的正當理由,而是不當理由(insuficientjustification)。

與小的獎勵可以引發人們對不喜歡工作的興趣類似,較輕的懲罰也會成人們不做某項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不當理由。Aronson和Carlsmith(1963)在研究兒童遊戲行的實驗中證明了這一點。在研究中,試驗者給了兒童一堆玩具,其中有一個玩具不許他們玩,如果孩子玩了的話就會受到輕或重的懲罰。在這種情境下,如果孩子順從了試驗者的要求不玩那個玩具,就會引起失調。如果把這種失調與受到的懲罰聯系在一起,較重的懲罰可以減少由于玩了那個玩具而生的失調,并進而不發生態度的改變,而較輕的懲罰不足以解釋兒童的行,所以他們生了最大的態度改變,從而不再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自由選擇與認知失調

另外一個與認知失調有關的因素是人們做了與態度不一緻的行時的自由選擇性。有選擇時認知失調高,態度改變也大;而無選擇時人們經驗到的失調少,態度也不會有大的改變。林德(Linder1967)及其同事就證明了這一點。在研究中他們讓大學生寫一篇文章,支持禁止有反社會傾向的人在校園發表言論。實際上正在州議會論的這項法案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對。實驗采用2×2(報酬×選擇)的因子式設計:報酬有0.5美元和2.5美元;選擇分有選擇和無選擇。在有選擇情況下,向被試強調他們有拒絕寫文章的自由;在無選擇情況下,沒有提到被試有拒絕的權利,隻是讓他們寫這樣的文章。結果正如認知失調理論所預期的,在有自由選擇時,報酬0.5美元的被試發生了最大的態度改變,而報酬2.5美元的一組則沒有發生態度改變。在沒有選擇情況下,認知失調理論不适用,但符合行主義的強化原理:行的結果受到的強化越大,人們對行的態度也越積極。如圖4-7所示:可見,隻有在有自由選擇的時候,人們才能體驗到認知失調。


 

?努力與認知失調

努力與認知失調的關系用阿克蘇姆(Axsom1989)的話來說就是:你某件事情的付出越多,你會越喜歡它。實際上早在1959年,心理學家阿倫森等人就用實驗證明了這一點。在研究中他們讓自願參加實驗的女大學生論有關性的話題(這個問題在50年代是人們忌諱的一個話題),同時把被試分高嘲笑組(被試在公共場合大聲念一些淫穢的詞)、中等嘲笑組(被試在他人面前讀一些與性關聯的詞)、以及控制組。在實驗開始之前,研究者告訴被試說了保證他們講的是自己的心裏話,他們需要參加一個"尬測驗"(Embarrassment),實際上這樣做的目的是了上面的分組。參加完測驗之後,他們讓被試戴上耳機,加入一個團體,一起談論有關性問題。論完之後,研究者讓被試用0~100分評價自己對論和小組其他成員的喜歡程度。結果發現:高嘲笑組(97)的被試對小組論的評價要遠遠高于低嘲笑組(82)和控制組。阿倫森指出,努力做一件不好的事情,必然帶來較高的認知失調,而了減少失調,人們隻能改變自己對這些事情的態度,從不喜歡變得喜歡。

(2)決策後失調

人們在任何一個決策做出之後均會生失調,這種失調就叫做決策後失調(postdecisiondissonance),它可以通過改變對最終選擇的評估來減少。布瑞姆(Brehm1965)用實驗證了這種現象。在實驗中他先讓女性被試看八種東西,如鬧鍾、收音機、電熱水瓶等,然後請她們寫出對每件東西的喜歡程度。接着再從其中拿兩樣東西讓被試看,并向她們說她可以拿走任何一件她所想要的,最後再請她們對每件品重新評定一次。結果發現,在第二次評定時,被試強烈地傾向于增加對她所選擇的物品的評估,而降低對放棄物品的評估。如表4-2:


 

表4-2:決策後失調的減少

情境所選物品放棄物品失調降低總數

高失調+0.32-0.53+0.85

低失調+0.25-0.12+0.37

無失調0.00無0.00

注:表中高失調是指對兩件物品最初評定很接近,低失調指兩件

物品最初評定差很大,無失調是指沒有選擇權。

?對認知失調理論的批評

認知失調理論也有它的局限,自我知覺理論(Self-perceptiontheory)和自我确認理論(Self-affirmationtheory)就提出了對它的意見。

貝姆提出的自我知覺理論認,當人們的態度與行不一緻時,人們首先會從外部去找行的原因,在沒有這樣的因素時,才把它歸于態度上。而這一過程并不一定有認知失調的生,而是由理性決定的。有人對這兩種理論做了對比之後指出:在認知失調理論中,態度是直接觀察到的,失調團體中的態度往往被歪曲,并且會生令人不愉快的感受促使態度改變;而在自我知覺理論中,態度是通過行來推斷的,失調團體中的態度是通過理性分析來處理的,并且沒有不愉快的感受促使人們去改變態度。

到底哪個理論對呢?法繼歐在分析了有關這方面的研究之後認,這兩個理論可能都對,隻是他們解釋的情境不一樣。認知失調理論在解釋與自我密切關聯的態度時是成功的,而自我知覺理論最有可能發生在態度與行的不一緻性較低的時候。阿倫森也指出,當一個人自由選擇的行與自我概念中的核心容發生不一緻的時候,用認知失調理論去預測更準确,而當問題與自我關系不大,或者態度與行之間的差距較小的時候,自我知覺理論更好。

斯蒂勒(ClaudeSteele)的自我确認理論則從自我同一性的角度出發,認人們有時候無須在想法等方面保持一緻,而是存在着一種動機,使其保持自我的一緻性。當一個人做了與態度不一緻的行時,他會重新檢查自己的自我概念,在保持自我一緻性的條件下才改變態度或行

3、說服與態度改變

人們經常通過說服來改變他人的態度,說服成了改變他人態度的最有效的方法。心理學家霍夫蘭德(Hovland)和他的耶魯大學的同事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了一個說服模型,該模型涵蓋了所有與說服效果有關的因素。

(1)說服模型

我們在此所列的模型是一個以霍夫蘭德模型基礎,由西爾斯加以簡化的一個說服模型(如圖4-8)。在這個模型中,外部刺激由說服者、說服信息和說服情境組成,其中說服者的影響力取決于他的專業程度、可靠性和他是否受歡迎。說服對象的特點包括其投入或承諾、是否對說服有免疫力以及人格特征。在態度改變的作用過程中,被說服者首先要學習信息的容,在學習的基礎上發生情感轉移,把對一個事物的感情轉移到與該事物有關的其它事物之上。當接收到的信息與原有的態度不一緻時,便會生心理上的緊張,一緻性機制便開始起作用,一緻性理論認有許多種方式可用來減輕這種緊張。有時候人們還采用反駁的方式對待說服信息,按照認知反應論(Cognitiveresponsetheory)的觀點,人們在接收到來自他人的信息後,會生一系列的主動思考,這些反應進而決定個體對信息的整體反應。但態度的改變主要取決于這些信息所引發的反駁的數量及性質,如果這種反駁過程受到幹擾,則生說服作用。說服結果有兩個:一是態度改變,二是對抗說服,包括貶低信息來源、故意扭曲說服信息和對信息加以拒絕掩蓋。


 


 

外部刺激說服對象作用過程結果


 

說服者態度改變


信息


 

情境


 

圖4-8:基于Hovland觀點的說服模型

(2)影響說服效果的因素

從說服模型可以看出,說服效果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說服者方面的因素

與說服者有關的因素有兩個:一是說服者的可信度(Credibility),二是說服者的吸引力(Attractiveness)。其中可信度主要取決于專家資格(Expertise)和可靠性(Trustworthiness)。

專家資格:

在某些方面具有專長的人在說服他人的時候比較有效,阿倫森等人(1963)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在研究中阿倫森告訴被試他們正在參加一項美學研究,并要求被試評價來自一些較無名氣的現代詩裏的九節詩句,然後讀另外一個人對被試所不喜歡的一節的評價,這個人認這首詩比被試評價的要好。有的人讀到的文章是由一位著名詩人所寫,有些人讀到的文章則由一位不知名的大學生所寫。結果正如人們所預料的,高可信度的說服者造成了更多的態度改變。

專欄4-2:可信度與睡眠效應

可信度對說服效果的影響在睡眠效應(thesleepereffect)表現的最顯著。Kelman和Hovland發現,態度改變的持續時間并不依賴于對該論點細節的記憶,而與說服者的可信度有很大的相關。在一項實驗中他們操縱說服者的可信度,事後立即測量態度改變量,發現可信度高的說服者引起較多的態度改變。但是三個星期之後這種差異消失了,此時可信度低的說服者的影響力與可信度高的說服者的影響力相當。Kelman和Hovland把這種低可信度的說服者的影響力時間推移而提高的現象叫做睡眠效應。但三周時如果提醒被試有關說服者可信度的信息,則由可信度所引起的差異恢複。


 

Cook等人進一步研究了睡眠效應在什情況下最易發生,指出當可信度這一線索一開始便與說服信息相聯系時,該效應最可能發生。而如果這些線索在說服信息呈現之後出現,由于被說服者已經聽完信息并加以認真考慮,這種效應不易出現。如果被試先聽到這些線索再去聽容,他可能對容完全不加注意,因而在忘掉說服者之後對信息容毫無記憶。

由可信度引起的態度改變還有存在着一個有趣的論:某一領域的專家能否把他的專業知識的影響轉移到其它領域,如果可以,其影響到底有多大?比如一個詩人在文學領域頗受尊敬,他同時還有自己的教育與政治觀點,他的意見會不會比其他在這一領域知名度較低的人更有分量?比他們更易讓人生態度改變?到目前止,人們仍然在尋找答案。

可靠性:

說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任也對說服效果生影響。如果人們認說服者能從自己倡導的觀點中獲益,人們便會懷疑說服者的可靠性,此時即使他的觀點很客觀,人們也不大會相信。就象"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一樣,她的瓜未必不好,但人們因其意圖而不買她的瓜。沃爾斯特(Walster1966)等人就證明了可靠性的效果。在實驗中他們讓罪犯和地方檢查官支持增加或減少執法人員的權利,并且假設當他們支持的觀點對自己不利時,說服效果最好。結果确實證明了這一點(圖4-10):檢察官的說服力在要求增加執法人員的權利時有所下降,而罪犯在這方面的影響力遠遠大于要求減少執法人員的權利時的說服力。


 

(當說服者反對與自身利益相同的立場時,說服效果最大)

影響說服者說服效果的另一個因素是說服者的受歡迎程度,人們經常會改變自己的態度,使其與自己喜歡的人的一緻。而說服者是否受人歡迎卻由三個方面的因素決定:說服者的外表(Physicalappearance)、是否可愛(Likability)以及與被說服者的相似性(Similarity)。

一般說來,外表漂亮的人在說服方面更有優勢(Dion&Stein1978;Chaiken&Eagly1983),其中在差肯(Chaiken)的研究中,研究者讓漂亮的人和一般人去說服大學生參加一個請願活動,結果前者說服了43%的人,而後者說服了32%的人。其他的人甚至發現漂亮的說服者可以掩蓋其講話方式的不足。除了漂亮,一個人是否可愛以及樂觀也會影響他的說服效果,因一個可愛的人往往是吸引人的,而吸引人的特征可以提高他的說服力。相似性也是喜歡的重要基礎,所以它也有助于態度改變,參照群體(Referencegroup)與此有着緊密的關系。參照群體是個人認同的其樹立和維持判斷準、并提供比較框架的群體。如果人們重視自己所屬的團體,它就是一個可信度極高的信息來源,成員信任它,并且相信信息的容。人們常常改變自己的態度,以與自己相似的人一緻。

?說服信息方面的因素

我們想要說服人,不僅取決于我們自身的特性,而且也與我們說的話裏所包含的信息有關,與此關聯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說服信息所倡導的態度與被說服者原有態度之間的差距。一般說來,差距越大促使態度改變的潛在壓力越大,實際的態度改變也較大。但是它們之間的關系并非如此簡單,差異越大的确會生很大的壓力,但不一定會生很大的態度改變。有兩項因素對這種關系有影響:第一,當差距過分大時,被說服者會發現自己的態度不可能改變到消除這種差異的地步,第二,差異太大會使人生懷疑,從而貶低信息,而不是改變態度。弗裏德曼等人對此的看法是:在某一限度,態度改變着差異的增加而增加,超過這個水平後,如果差異繼續增加,態度改變開始減少。但是如果說服者的可信度高,他能生最大態度改變的差異水平也就越大。

與說服信息有關的第二個因素是信息喚起的恐懼感,它的影響方式與第一種差距相類似。也就是說,着信息喚起的恐懼感的增加,人們改變態度的可能性也增加;但是當信息喚起的恐懼感超過某一個界限之後,人們的態度反而不發生改變。所以當我們利用恐懼性的

與說服信息有關的第三個因素是信息的呈現方式,包括說服所使用的媒體和單面與雙面說服。從媒體的角度來看,大傳播加上面對面的交談(massmedia&facetoface)的效果要好與單獨的大媒體。在說服信息非常複雜的時候,不生動的媒介(書面的信息)的效果較好,而當信息簡單的時候,效果的順序視覺最好,聽覺次之,書面語最差。從單面與雙面呈現信息來看,當被說服者已經處于論之中時雙面說服的效果要比單面說服好,當人們最初同意該信息時單面說服的效果好。圖4-11就體現了這一點:


 

圖4-11:單面與雙面說服

二戰中德國戰敗以後,接受并承認日本很強大并相信太平洋戰争将持續較長時間的美國士兵易被單面信息說服,而懷疑這些信息的士兵易被雙面信息說服。(Hovland1949)


 

?被說服者方面的因素

一是被說服者的人格,它包括個體的可說服性、智力和自尊。有些人能被任何形式、任何容的信息所說服,霍夫蘭德等把這種人格稱可說服性的人格;而有些人則是任何信息都難以說服的,這樣的人不具備可說服性。智力對說服的影響并不象人們想象的智力越高越難以說服,而是智商高的人與低的人一樣可以被說服,隻是在論點很難的時候,智商才起作用。自尊心較弱的人往往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很敏感,不太相信自己,因而易被說服。

二是被說服者的心情,賈尼斯和他的同事(1965)通過研究指出,心情好的人更易于接受他人的說服性觀點。在一項實驗中,他們讓有些被試在讀說服性信息的時候有東西吃(可以讓其心情好),而另一些被試則無,結果前一組發生了更大的態度改變。Gorn(1982)、Milliman(1986)發現同樣的效果也發生在有美妙的音樂聽的時候。Bohner(1992)與Schwarz1990)用認知反應論的觀點說明了心情的這種效應,他們認心情好的人在論出現時卷入較少,不願去進行較深入的考慮,所以易被說服。心情對說服效果的影響最明顯地體現在幽默的作用上,幽默的說服者常常會使他人心情愉快,了保持自己愉快的心情,人們不太願意去追究事情的真正原因,經常容易接受他人的觀點。

三是被說服者的卷入(involvement)程度,約翰遜等人(Johnson、Eagly1989)認,卷入是一種動機狀態,它指向與自我概念相聯系的態度,卷入越深,態度改變越難。Petty等人把卷入分成兩種類型:與問題相關的卷入(Issueinvolvement)和與印象相關的卷入(Impression-relevantinvolvement)。前者主要強調態度所考慮的問題與自我概念中重要方面的關聯,後者則主要強調個體的態度反應受到他人贊成或反對的影響。被試卷入對說服效果的影響也體現在角色扮演對改變人們某些頑固態度的作用上。以吸煙例,相信沒有人不知道吸煙的危害,可是依舊有很多人戒不了煙。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一些心理學家提出利用角色扮演可以有效地改變人們對吸煙的態度。Janis(1965)在一項有關戒煙的研究中,讓被試扮演成一位肺癌患者。被試對自己的角色特投入,他們看着X光片,假裝自己正在與醫生談話,并想象自己正在手術室外面等待做手術,最後經曆了由手術帶來的痛苦。對這些人而言,這是一次激烈的情緒體驗過程。結果很令人振奮:有這種經曆的被試更成功地戒掉了抽煙。六個月後的追蹤研究發現,經曆這種經驗的被試比沒有此經曆的被試戒煙更成功。

四是被說服者自身的免疫情況,正如人體對疾病的抵抗一樣,過多的預先說服會使被說服者生免疫力,從而使態度改變變得困難。父母在批評與責備孩子的時候尤其要注意這個問題,因頻繁的責備會使孩子生免疫力,從而使得以後的說服工作變得很困難。

五是個體差異,包括認知需求(Needforcognition)、自我檢控和年齡。認知需求是個體參與認知活動的意願,高認知需求(NFC)的人喜歡從事複雜的認知任務,他們會分析情境,對認知活動作出細微的區分。Cacioppo和Petty(19821992)指出高NFC的人對說服往往采取深層(centralroute)的處理方式,他們仔細分析說服情境中的信息,并盡量确定論點的好壞。而低NFC的人往往采取淺層(peripheralroute)的加工方式,他們隻考慮并依賴于偶然的線索和簡單的規則,如說服者的吸引力或信息的長度。被說服者的自我檢控程度也影響說服的效果。高自我檢控的人對外界的線索敏感,而低自我檢控的人對自己在的要求更關注。Snyder(1985)等人把自我檢控與兩種廣告技巧聯系在一起,其一叫做軟銷售(softsell),它強調品在廣告中的視覺效果,如包裝是否精美等,而不注意品本身的成分。另一種策略叫硬銷售(hardsell),它強調品的質量、價值和用途,而不太強調外在的包裝等線索。結果正如他們所預料到的,高自我檢控的人易受軟銷售策略的影響,而低自我檢控的人易受硬銷售策略的左右,如圖4-12所示。年齡差異也影響說服效果。Schuman和Scott


 

(不同自我檢控傾向的個體對兩類廣告的反映:以被試對品的出價

(1989)提出的敏感期假設(impressionableyearshypothesis)認,從青少年時期到成人早期,由于這一時期的經曆對自我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響,所以處在這一階段的人對他人的說服敏感,并且易接受他人的觀點。Krosnick和Alwin(1989)對自1956到1980年有關這一領域的研究分析支持了這一假設,這些資料來自對2500選民的調查結果。結果表明在所有的年齡段中,18到25歲的人在4年態度改變最大。

?情境因素

這方面的因素包括兩個:一是預先警告,如果預先告訴或暗示被說服者他收到與他立場相矛盾的信息,此時這個人的態度難以改變,預先的警告會使人生拒抗,但這僅限于厭的信息。Apsler(1968)的觀點代表了人們對這個問題的一般看法:當個體對問題了解得很多時,預先警告會引起拒抗,而當人們對該問題了解較少時,預先警告反而有助于態度改變。二是分散注意,分散注意力能減少抗拒,因而對改變態度有利。

(3)自我在說服中的角色

盡管我們羅列了一系列與說服有關的因素,比如可信的說服者、有說服力的信息、以及充分的論據等,但Simons(1971)認人們是不可能說服他人的,除非他人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在他看來,說服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說服者創造适當情境,以使他人願意改變態度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自我起着主要的作用。

早在1947年,心理學家勒溫就研究了自我與說服的問題,發現人們自己尋找說服原因要比由說服者提供原因更有效。在這項研究中,勒溫的任務是要說服美國人吃動物的髒。他把參加研究的家庭主婦分成兩組:一組先讓她們看一段45分鍾的演講,演講者強調吃動物髒可以支援前線的士,另外也講了動物髒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對人體有利;另一組的家庭主婦則沒有看演講,而是問她們"是否認自己的家庭應該吃動物髒?"并給她們45分鍾的時間論這個問題。結果第一組隻有3%的家庭吃動物髒,而第二組有32%的家庭開始吃動物髒,可見自己生的說服更能使人們改變態度。

自己生的論據更有說服力?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自我說服使得人們的參與感加強,從而更傾向于自己所支持的態度;另外,當我們覺得他人想要說服我們時,我們往往以消極的態度對待之。所以,最有可能的是我們常常采用自己的論據,因它來源于可靠的信息源—我們自己。

第四節偏見問題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人們就注意到了偏見的影響:納粹分子對猶太人的偏見、西方人對東方人的偏見、以及形形色色的種族偏見在很大程度上是戰的根源。了解偏見,并克服它的影響對社會的穩定和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義。這一節我們所論的偏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種族偏見和性偏見。

1、偏見問題概述

(1)什是偏見?

偏見是人們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根據而形成的對其他人或群體的片面甚至錯誤的看法與影響。偏見與態度有關,但偏見又不同與態度。我們知道態度包含三個成分:認知、情感和行傾向。與態度的認知成分相對應的是刻闆印象(stereotype),它代表着人們對其他團體的成員所持的共有信念。偏見(prejudice)則是與情感要素相聯系的傾向性,它對他人的評價建立在其所屬的團體之上,而不是認識上。從這一點來看,偏見即不和邏輯,也不和情理。行成分體現在歧視(discrimination)上,如招工時排除女性或其他少數民族的人。

(2)人們會有偏見?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同的理論有不同的觀點,下面我們羅列幾種相關的理論:

?團體沖突理論

團體沖突(groupconflict)理論認爲爲得稀有資源,如工作或石油等,團體之間會有偏見的生,從這一點上來看,偏見實際上是團體沖突的表現。團體沖突理論還用相對剝奪的觀點解釋偏見何時生,當人們認自己有權獲得某些利益卻沒有得到,這時他們若把自己與獲得這種利益的團體相比較時,便會生相對剝奪感,這種相對剝奪感最可能引發對立與偏見。

?社會學習理論

Ashmore(1980)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則認偏見是偏見持有者的學習經驗,在偏見的學習過程中,父母的榜樣作用和新聞媒體宣傳效果最重要,兒童的種族偏見與政治傾向大部分來自父母,兒童所接受的新聞媒體的影響使得兒童學習到了對其他人(比如少數民族和婦女)的偏見。

?認知理論

認知理論用分類、圖式與認知建構等解釋偏見的生,認人們對陌生人的恐懼(貶低對他們的認識)、對團體與外團體的不同對待方式(喜歡團體的人,排斥外團體的人)以及基于歧視的許多假相關(多數人與少數人不良行的比率相同,但少數人的不良行被過分估計)等都助長了我們對他人的偏見。

?心理動力理論

心理動力理論(Psychodynamictheory)用個人部的因素解釋偏見,認偏見是由個體部發生、發展的動機性緊張狀態引起的。心理動力理論有幾種不同的形式:一種形式把偏見看成是一種替代性的攻擊,另一種形式則偏見視一種人格反常,偏見是一種人格病變。其中最有名的當數Adorno(1950)對"權威性人格"(Authoritarianpersonality)的研究。他發現30年代德國人的反猶太情緒是由權威性人格中發展起來的,這一人格的特征包括:對傳統價值觀與行模式的絕對固執;認同并誇大權威;對某些人的敵意擴大到一般人身上;具有神秘及迷信的心理傾向。

2、偏見的影響與克服

(1)偏見的影響

?對知覺的影響

偏見會影響到人們對他人的知覺,以性偏見例,盡管照片上男性與女性的身高一樣,但人們的實際判斷依然有很大的差異。

在控制組條件下不告訴被試任何東西;在告知條件下,告訴被試之所以選擇這兩張相片是因照片上的男女一樣高;而激起條件下,告訴被試他們如果判斷準的話有一筆獎金,同時還告知他們照片上的男女一樣高。這種知覺還表現在許多其他的領域,比如白人評判認黑人兒童畫的畫比白人兒童的更危險。

Spencer和Steele(1995)在研究針對女性數學能力的刻闆印象時發現,男性與女性數學能力的差異受測驗指導語的影響,在測驗之前如果告訴參加測驗的男女生這個測驗會有性差異(男性成績優于女性),則實際測驗能發現這種差異;如果測驗前告訴被試該測驗不會有性差異,則這種差異也确實消失。

?對他人行的影響

我們對他人的偏見也影響他人實際的行表現,這一點最明顯地表現在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中。偏見不僅影響偏見持有者自己的行,而且也影響對方的行,偏見持有者對對方的預期會使對方按照自己的預期去表現行,Rosenthal(1978)把這種個體使得目對象生符合預期行的現象叫做自證預言,也叫做自我實現的預言。

(2)消除偏見的方法

消除偏見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

?社會化

兒童青少年的偏見主要通過社會化過程形成,因而通過對這一過程的控制可以減少或消除偏見,而在社會化過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與周圍環境以及媒體的的影響。

?受教育水平

接受的教育越多,人們的偏見越少。有時候人們的偏見更多地來源于自己的無知和狹隘,所以通過讓人們接受更多的教育來減少偏見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

?直接接觸

Amir(1969)、Brewer與Miller(1984)提出的接觸假設(Contacthypothesis)認在某些條件下,對立團體之間的直接接觸能夠減少他們之間存在的偏見。這裏所指的條件包括:地位平等(Pettigrew,1969);有親密的接觸(Cook1964,Herek1993);團體部有合作,并有成功的機會(Aronson1978);團體部有支持平等的規範(Blanchard1991)。基于這一假設,舉辦國際性的學術會議、奧運會等都可以克服人們之間的偏見。

(4)自我檢控

由于偏見本身也與認知過程有關,所以通過對認知過程的檢控也可以減少偏見。當人們意識到自己有偏見時,通過靜下心來想、抑制自己的偏見反應等減少之。在此過程中,疚感、自我批評、搜尋引發偏見反應的情境線索都有助于偏見的消除或減少。

本章推薦讀物:

Ajizen,I.(1988).Attitude,Personality,andbehavior.Chicago:Dorsey.這本書是對有計劃行理論及其發展陳述最完整的一本書。

Alwin,D.F.,Cohen,R.L.,&Newcomb,T.N.(1991).Personalityandsocialchange:Attitudepersistenceandchangesoverthelifespan.Madison:UniversityofWisconsinPress.這本書是Newcomb50年有關態度研究的總結,它包含了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有關政治和社會態度研究的成果。

Eagly,A.H.,&Chaiken,S.(1993)Thepsychologyofattitudes.SanDiego:HarcourtBraceJovanovich.這本書對有關態度的研究和理論做了較完整的陳述。

Perloff,R..M.(1993).Thedynamicofpersuasion.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這本書提供了全面而系統的有關說服的研究。

Petty,R.E.&Cacioppo,J.T.(1986)Communicationandpersuasion:Centralandperipheralroutestoattitudechange.NewYork:Springer.該書的作者系統地分析了淺層和深層說服的問題。

本章複習題:

1.什是態度?它包含哪些心理成分?

2.通過態度預測行時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因素?

3.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法測量人們的態度?

4.簡述有計劃行理論的觀點。

5.海德的平衡理論和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是怎樣解釋態度改變的?

6.不當理由、自由選擇以及努力因素與認知失調有什樣的關系?

7.從說服模型論述影響說服效果的因素。

8.什是偏見?人們會有偏見?怎樣克服人們的偏見?


 

第五章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是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所結成的心理關系,它表現在人們對他人的影響與依賴。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多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際關系在我們的心理生活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可以使我們克服生活中的寂寞,而且人際關系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影響。對中國人來說,人際關系更是被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之上,這種對關系的強調有它好的一面,比如由于強調與他人的聯系,使得中國人比較強調團體的利益與和諧;另一方面,這種對人際關系的強調又使得人們在任何事情上都依賴關系,從而使整個社會受到損害。在這一章裏,我們從心理學研究的角度論證分析人際關系的問題,主要論人際吸引和親密關系以及愛情等問題。

第一節人際吸引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與他人進行有意義的交往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前提。心理學家鮑麥斯特(Baumeister1995)等人就指出:歸屬的需要(Needforbelong)是人類最重要、最基本、最廣泛的社會動機。拉爾森(Larson1981)在研究了人們的時間利用時也發現人們大部分是時間與他人在一起(青少年74%,成人71%),并且和他人在一起的時候,個體表現得更快樂、警覺和興奮。Waal(1989)對大猩猩和猴子的比較研究暗示這種親和需求存在着生物基礎,也就是說,人們尋求與他人交往、交朋友并進一步發展成親密關系的傾向源于自身生存的遺傳特質,了生存,人們需要和他人交往。

1、人們互相吸引?

(1)人類的親和的動機

心理學家阿特金森(1954)、McAdams(1980)等人認,有兩種動機影響人們的社會交往:一是親和需求(Theneedforaffiliation),它是指一個人尋求和保持許多積極人際關系的願望;二是親密需求(Theneedforintimacy),指人們追求溫暖、親密關系的願望。

人類的親和需求與兩個方面的因素有關:第一個因素與社會比較有關,它強調人們通過社會比較獲得有關自己和周圍世界的知識。比如沙赫特(Schachter1959)就發現,和他人在一起可以減少個體的恐懼和焦慮。在一項研究中,沙赫特告訴女性被試她們要參加一項電擊如何影響生理反應的實驗。在"高焦慮"組裏,被試被告知電擊很痛但不會對她們造成傷害;"低焦慮"組的被試則被告知電擊就象打針一樣隻有一點痛。實際上她們不會受到電擊,實驗者隻是想讓被試相信自己不久會受到這樣的電擊。之後,沙赫特告訴被試由于實驗用的儀器還沒有裝配好,請她們等10分鍾。并且告訴被試她們可以自己單獨等,也可以與其他被試一起等。結果如圖5-1所示:

圖5-1:不同焦慮情況下人們的選擇

在高度焦慮時,人們選擇與他人一起等待,而在低度焦慮情況下卻更願意獨自等待。沙赫特

用社會比較理論(Socialcomparisontheory)來解釋這種現象,他認人們之所以與他人親近,是了拿自己的感覺與其他在同樣情境下的人比較。米勒(Miller1984)進一步認,人們不僅通過社會比較來判斷自己的能力和自我概念,而且通過它獲取有關自己情緒甚至朋友選擇方面的信息。

第二個因素與社會交換有關,它強調人們通過社會交換獲得心理與物質酬賞。按照社會交換理論(Socialexchangetheory)的觀點,人們會盡量尋求并維持酬賞大于付出的人際關系。對于親和需求的作用,魏斯(RobertWeiss1974)指出它可以提供六種重要的酬賞:

依附(Attachment):指最親密的人際關系所提供給個體的安全及舒适感,這種依附小時候指向父母,成人後則針對配偶或親密朋友。

社會整和(Socialintegration):通過親和與他人交往,并與他人擁有相同的觀點和態度,生團體歸屬感。

價值保證(Reassuranceofworth):得到人支持時所生的自己有能力有價值的感覺。

可靠的同盟感(Asenseofreliablealliance):通過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意識到當自己需要幫助時,他人會伸出援助之手。

得到指導(Theobtainingofguidance):與他人交往可以使我們從他人那兒獲得有價值的指導,比如從醫生、朋友以及老師等處。

受教育機會(Theopportunityofnurturance):與他人交往能夠使我們有機會接受來自他人的教育。

(2)了克服寂寞

人們與他人交往的第二個原因是了克服寂寞。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寂寞的體驗,什是寂寞呢?心理學對寂寞所做的定義是:指當人們的社會關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時所引起的一種主觀上的不愉快感。比如當你遠離自己的故鄉來到北京或是去國外留學的時候,在最初的幾周,由于人生地不熟,你就會覺得自己的社會關系當中缺乏你所需要的支持與關愛,你必然會有寂寞的體驗。

心理學家魏斯把寂寞分情緒性的寂寞(Emotionalloneliness)和社會性寂寞(Socialloneliness):前者是指沒有任何親密的人可以依附而引起的寂寞,比如到了一定的年齡以後一個人需要建立一個家庭,并把配偶當作親密的人來依附,而如果一個人到了40歲還未成家,他又與父母及朋友住得較遠,這樣的人常常會體驗到情緒性的寂寞。社會性寂寞則是指當個體缺乏社會整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團體歸屬感時生的寂寞。比如遠在國外生活的人常常會因缺乏社會整合感和團體歸屬感而生社會性寂寞。作一個來自不同文化的人,他們的觀念和行很難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中去,因此常常會生社會性寂寞。

在談到寂寞的時候,我們還需要弄清楚它與孤獨(Aloneness)的不同:孤獨是一種與他人隔離的客觀狀態,孤獨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如宗教領袖與偉人經常是孤獨的,但是他們是在孤獨中探索精神的示與世俗的的進步,所以盡管孤獨卻并不寂寞,可以說他們之間沒有任何必要的關聯。

專欄5-1:校園裏的寂寞

對許多學生而言,進入大學的興奮總是夾雜着寂寞感,因必須離開家人及朋友,并對于重新面臨的社會生活感到焦慮。正如一個學生所說:"進入北大對我來說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在高中時曾是'模範生'及'最受歡迎的學生',現在都得從頭開始。起初,除了陌生人外,什都看不到,這點很難适應,但我發現自己已漸漸習慣。"

了了解進入大學後個人生活的改變,卡特娜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在最初的幾周,75%的報告了寂寞的經驗,40%以上的人報告極嚴重。7個月之後仍有25%的人感到寂寞。卡特娜還研究了那些克服了寂寞的學生與仍感寂寞的學生的差異,發現他們最大的差異在態度上:假如在剛開學時,學生便預期交到很多新朋友,并對自己的人格自信時,幾個月後寂寞便恢複正常。因此卡特娜指出樂觀及自信是創造令人滿意的社會生活的主要因素。其他心理學家還發現,有寂寞感的大學生在與他人互動時自我中心的傾向很高。還有人發現有寂寞感的學生的自我展露的方式也不同于一般人,他們不會對剛認識的人說真心話,且不輕易透露關于自己的信息。

寂寞對人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響,如果一個人經曆長期寂寞,有時也叫慢性寂寞(Chronicloneliness),他的生理與心理健康會受到影響。心理學家在探這個問題的時候把它與青少年問題結合在一起,着重分析了父母離異對孩子寂寞感的影響,得到了對我們的生活很有價值的一些結論。

自80年以來離婚成了一個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Bane(1976)根據一項調查指出,約有三分之一的美國孩子在18歲之前有父母離異的經驗。而在目前的中國着人們婚姻觀念的變化,離婚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據一項統計結果顯示,1998年我國上海市和黑龍江省的離婚率(全國離婚人數與總人口的比例)超過了千分之四,比日本的離婚率要高。所以關注離婚對青少年和兒童的影響是保證下一代健康成長的重要問題。

早在80年代初,Longfellow在研究離婚的影響時就發現:父母離異的孩子長大後較易感到寂寞。Rubenstein(1982)等人則進一步發現,孩子的寂寞感與父母離婚時孩子的年齡有關。如果父母離異發生在孩子6歲以前的話,寂寞更可能在孩子身上發生。在研究中了确認孩子的寂寞感确實由父母離婚引起,Rubenstein還對比了父母離異的孩子和雙親中一方自然死亡的孩子在寂寞上的差異,結果發現在兒童時期雙親之一自然死亡的人,在他長大後所體驗到的寂寞與正常人一樣。

Rubenstein在解釋此結果時認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孩子的歸因:較小的孩子常父母的離異歸于自己身上,雖然這是不合理的信念,但孩子們卻相信是自己使父母離異,這種傾向在學齡前兒童身上尤其強烈。但如果父母離婚時孩子較大,他們通常較能理解父母的離婚并非自己的過錯。另外,由歸因所引起的這種自我責備常常會在孩子的心理生留下陰影,并進一步傷及孩子的自尊心。第二個原因與這些孩子對待他人的態度有關:父母離異的孩子也可能他人視排斥性及不可信賴的,他們常常認父母是不值得尊敬、令人挫折的,因此他可能會這種知覺概化到一般人身上,認其他人也不值得信賴,人際關系不可靠,不願與他人交往,從而生寂寞感。有許多因素影響人們的寂寞感:

婚姻與經濟狀況:一般說來已婚者的寂寞感較少,然而如果已婚者對自己的婚姻不滿或是缺少朋友的化,他們也會感到寂寞。貧窮的人比富有的人寂寞感強,這也許與後者有較多的時間和金錢從事休閑活動有關。

年齡因素: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會認年紀大的人較寂寞,但實際研究發現青少年最寂寞。Parlee(1979)在一項調查中發現:18歲以下的人喲79%說他們有時或經常感到寂寞,在45到54歲的人群中隻有53%這樣回答,而55歲以上的人同樣回答的比例降到了37%。對于這種年齡差異,心理學家不能肯定其原因,有人認這與年輕人願意說出自己的寂寞感有關,也有人認與年輕人的生活變化多有關。确實着年齡的增長,人們的生活會日趨穩定,加上社交技巧的發展和對社會關系預期的日益實際化,人們的寂寞感降低了。

人格因素:寂寞的人比較向、害羞、自尊心低、社交技巧差。寂寞也常常與焦慮和憂郁聯結在一起,這些人格因素裏有一些可以同時是寂寞的起因及結果。例如,自尊心低的人可能不願在社會生活裏冒險,使得他不易和他人形成人際關系,從而加重了寂寞;反過來長期的寂寞經驗可能使一個人認自己是個社交上的失敗者,使自尊心更低,更不願意與他人交往。

盡管上述因素對寂寞感有影響,但更多的心理學家則相信寂寞與社交技巧(Socialskill)有着更緊密的關系。Solano和Koester(1989)發現,有慢性寂寞的人常常是那些缺乏社交技巧的人,所以要想克服寂寞,首先需要提高他們的社交技巧。Kupke(1979)和Vangelisti(1991)等人提出了一些提高社交技巧的建議,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提高對他人的關注:向他人多問問題,并表現出對他人話題的興趣,而不要隻是被動地對他人的問題做出回答,或者隻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二是培養自己認識并遵從社會規範的能力:可以通過Adams等人(1988)的社會技巧訓練(Socialskillstraining)來提高自己在這一方面的能力。這種訓練先讓觀察很會交往的人的行(起示範作用);接着讓缺乏社交技巧的人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解決自己在不同情境中遇到的交往問題;之後讓他們觀看自己與他人交往的錄像,并提供必要的反饋。采用這種訓練可以使人們學習到怎樣開始一個話題、怎樣處理沉默期、怎樣使用非語言的交流線索、以及怎樣傾聽人的觀點等。

2、人際吸引的基本原則

在前面我們已經講過,第一印象最重要的維度是評價,然而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喜歡一些人而不喜歡另外一些人?最普遍的答案是:我們喜歡那些能給我們好處的人。學習理論與誘因論提出的吸引原則說明了這個問題。

(1)強化原則

強化是學習理論的基本原則,用在人際吸引上就是我們喜歡能給予我們酬賞的人,厭給我們懲罰的人。許多研究顯示,我們喜歡對我們作正性評價的人,而反對對我們做消極評價的人。比如在一項實驗裏,阿倫森(1965)讓自己的助手假扮成被試與另一名真正的被試進行一系列簡單的交往。每次交往之後,被試偶爾還會聽到實驗中的助手與實驗者的談話,談話中助手提到了他對被試的評價。在第一種情況下,實驗助手很會做人,他總是說自己喜歡被試;而在另一組裏,助手總是挑被試的毛病。實驗結束後,試驗者讓被試評價他對助手的喜歡程度,結果如表5-1所示。有趣的是研究還發現當被試偶然偷偷聽到他人對自己做好的評價時,會更加喜歡助手。

表5-1:由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生的喜歡與不喜歡

實驗條件被試對助手的喜歡程度

實驗助手做正性評估6.4

實驗助手做負性評估2.5

(表數字是在-10~+10量表上的評定)

(2)社會交換

人們是否喜歡某個人取決于這個人提供給我們的成本及利益的評價,如果在與某個人的交往中,我們獲得得收益大于成本,我們就會和他繼續交往下去,并且對這種交往的評價也較高;如果在交往中付出多,收益少,則交往有可能中斷,我們對這種交往的評價也低。關于社會交換理論我們以後再細講。

(3)聯結原則

我們喜歡那些與美好經驗聯結在一起的人,而厭惡那些與不愉快經驗聯結在一起的人(Clore1974)。May和Hamilton(1980)的一項研究就證明了這種效果,研究中主試讓大學生被試聽他們最喜歡的搖滾樂或最不喜歡的前衛派古典音樂(學生被分成兩組),在聽音樂的同時讓他們評價一個陌生男子的照片。結果發現當照片與他們最喜歡的搖滾樂結合時,學生對陌生男子照片的評價也較有利。

3、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許多因素對人際吸引有影響,心理學研究表明以下幾個方面比較重要:

(1)個人特質

一個人的某些特征會決定他是否受人喜愛。在一項研究中,Anderson(1968)收集了555個用來描述個人特質的形容詞,讓大學生評定對具有其中某項特質的個體的喜歡程度。結果發現,對60年代的大學生而言真誠是最重要的特質,在評價最高的八項形容詞中占了六項(真誠的、誠實的、忠誠的、真實的、值得信賴的、可靠的),另二項特質"溫暖"及"能力",而被評定最低的特征說謊及欺騙。這個結果和我們在第二章裏講到的有關總統特質的結論有相似之處,也就是說,人們認一個人是否真誠決定着我們是不是會喜歡這個人。總的來看,影響人際吸引的個人特質包括三個:

一是個人的溫暖(Personalwarmth):溫暖是影響我們形成對他人第一印象的主要特質,什因素讓人覺得溫暖呢?Foikes(1977)指出:當人們對其他人有正性態度時便表現出溫暖,而溫暖的人較受人歡迎。

二是能力:人們往往比較喜歡有能力的人,能力所涉及的範圍很廣,比如智力、社交技巧等。在社會時候中,聰明的人較受歡迎,但有時候過于完美反而引起他人不舒服。阿倫森等人(1966)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在實驗中讓被試聽錄音帶,錄音帶的容是講一個學生參加某一測驗。在一種情況下,這個學生表現優異,幾乎答對了所有問題,而另一組裏的學生表現平平。測驗結束後,部分被試還聽到錄音帶上的學生不小心把咖啡倒在自己的衣服上。實驗結果确實證明了"能力使人喜歡的一般效果,即表現優異的人受人歡迎。但是他們還發現了另一個有趣的結論,就是當優異者犯了一點小小的疏忽或失態時,比他毫無失誤時更受歡迎。

三是外表的吸引力:人們最容易注意到的是他人的外表,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漂亮的人更招人喜愛。例如,Walster在一項"電腦約會"的實驗中發現不論男性與女性,漂亮的人更受歡迎。外表之所以有如此強烈的影響力,一是因暈輪效應的存在,用Dion的話來講就是"美的就是好的(Whatisbeautifulisgood)"。另一個因素是所謂的"漂亮的輻射效應"(Radiatingeffectofbeauty):人們認人看到自己和特漂亮的人在一起,能提高他們的大形象,就象對方的光環籠罩着自己一樣。

有意思的是心理學家想要知道是否存在衡量美貌的統一準?早在1951年,人類學家Ford和Beach通過對190個部落的研究,發現人們對女性的美貌的關注要遠遠超過男性,但沒有發現有統一的準。在這個問題上Franzoi((1987)等人的觀點常常被大家接受,他認盡管統一的美的準不存在,但在特定的時期和特定的文化,人們對什是美還是有共同的看法。比如古希臘的人認男性的身體比女性的更能代表美(Fallon1990),羅馬帝國則以瘦美,到了中世紀晚期則以健壯美(Garner1983)。19世紀早期的北美和歐洲,中階級的婦女經常用束身的方法保持體型,以追求維多利亞時代的病態美——18英寸的腰身。19世紀中期以來,着更多的婦女成職業女性,健康、豐滿又成了美的象征。而在同一文化部,社會生物學家Furnham(1983)和Hatfield(1986)認也有一些準與美貌相聯系,如人們在判斷女性是否漂亮的時候往往以長相和年輕依據。對男性來說,有一張娃娃臉(大眼睛和小鼻子)足以使女性喜歡。

專欄5-2:針對美貌的刻闆印象及美貌的相對性

Dion發現人們對長相漂亮的人的評價要高與一般的人,人們往往認漂亮的人婚姻幸福,社會與職業較成功,威望也高。與不漂亮的人相比,漂亮的個體更自信、溫暖、誠實、強壯、謙虛、友好、合群及有知識。正如在前面講過的,漂亮在很多方面影響人們的生活。

但是漂亮并不是絕對的。比如影視世界往往被漂亮的人占據,一些人認這些完美的形象生了一種不實際的準,很少有人能達到。這些傳播媒體所造成的漂亮準,在日常生活裏是否确實會影響我們對他人的反應方式?了驗證這一點,肯貝利等人(1989)設計了一項現場研究。他們在男性大學生看一部"霹靂嬌娃"(由三位漂亮女性主演的電視片)的前後訪問這些大學生。實驗中兩名實驗者的助手到大學生宿舍,請他們幫忙解決一項私人論,讓大學生評定照片(這張照片事先已被評定中等,在一個7分量表上得4分)上的女孩的漂亮程度。正如預測的一樣,剛剛看過"霹靂嬌娃"的男學生對相片上女孩的評價比未看過的低。該研究揭示了漂亮的對比效果(contrasteffect):外貌一般的人常因另一個剛出現過的異常漂亮者,而被認較不具吸引力。

Kernis和Wheeler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他們想知道相對效果在什情況下生,而與其相反的輻射效應又在什情況下生?他們假設是由于長相一般的人和漂亮者之間的關系造成了這種差異。此Kernis設計了一項研究,實驗中被試看到兩個人,其中一位是長相一般的目個體,另一位是外貌較好或是其貌不揚的比較個體,這兩個人有時扮成朋友,有時陌生人。這兩種不同的人際關系生了不同的效果(陌生人、朋友):當他們被認是陌生人時,生相對效果(即相貌平凡的人與漂亮的人在一起時,被評定較不吸引人),而當兩人是朋友時,生輻射效應。

(2)相似性最好的朋友在性、年級、年齡及種族上、學業態度、對藥物的態度等方面與自己都很相似。

對人際吸引有重要影響的相似性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人口特征的相似性(demographicsimilarity),它包括性、種族背景、宗教、社會階層以及年齡。二是態度的相似性(attitudinalsimilarity)。在Byrne(1971)的一項相識研究中,被試在填寫完一份態度問卷然後,主試把他介紹給另外一個人,同時要求這個人要把自己在該態度問卷上的回答大聲念給被試聽。實際上這個人所念的問卷是由主試替他填好的,有些情況下這些回答與被試的一緻,有些情況下則差較大。念完之後要求被試評價對這個人的喜歡程度,結果正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態度的相似性導緻了喜歡程度的增加,如圖5-2所示:


 

圖5-2:態度相似性與吸引力的關系(Byrne1971)

除了以上兩個方面,外表相似性也影響人際吸引。在選擇約會對象及婚姻方面,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往往傾向于選擇與自己在長相上相似的異性做伴侶,Berscheid(1971)這種傾向被稱"匹配假設"(Matchinghypothesis)。Hill(1976)對約會情侶的一項研究發現,這些情侶在年齡、智力、宗教、外表吸引力、甚至身高上都很相似,在研究中Hill還發現那些背景最相似的情侶,一年以後分手可能性也小。Feingold(1988)認之所以出現"匹配假設",是因人們認與自己長相接近的人與自己有相同的社會交換價值。

相似性對人際吸引如此重要?Festinger(1954)、Goethals(1986)用通過社會比較的自我确認理論(Self-validation)解釋之。他們認當情境不明确的時候,人們往往通過與他人的比較來确認自己。而選擇那些在某些方面與我們相似的人交往能使我們的自我概念得以确認,與我們相似的人一般同意我們的主張,對我們的觀點加以支持,使我們有信心。海德的平衡理論則認,個體有強烈的欲望要維持自己對他人或事物態度的協調一緻性,而這種一緻性可以通過喜歡或不喜歡來達到:喜歡某個人,而同時與他在某個問題上有不同意見導緻心理上的不愉快,因此人們便借喜歡那些支持自己意見的人,或反對與自己不同的人,從而使認知達到平衡。

(3)互補性(complementarity)

在戀愛與婚姻關系中,人們有時候喜歡與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Buss(1989)對37個文化群體的研究發現,在異性關系中男性喜歡年輕的女性,而女性卻喜歡老一點的男人(西班牙除外)。Davis(1990)把這種現象叫做相貌換地位(looks-for-status):男性喜歡年輕女性是因她們漂亮,而女性喜歡老一點的男性是因他們成熟且有地位。Townsend和Levy(1990)用實驗支持這一結論,他們确實發現在大學生中,一個男性隻要有地位,他即使不漂亮也能吸引女性;而沒有地位的女性隻要長相好,她依然吸引男性。但這一效應反過來卻不成立:女性用地位補償長相或男性以長相彌補地位都不可能。這種互補性有時候也表現在交往雙方的性格上,比如夫妻雙方性格的互補性就能使家庭時候更有意思。

(4)熟悉性(familiarity)

熟悉性也會對人際吸引起作用。以巴黎人對艾菲爾鐵塔例,開始建造時人們非常憤怒,認它很厭,就好象在這美麗的城市栓上一顆大螺絲,破壞了原來的景色。可是今天,它變成了令人喜愛的紀念塔,甚至成巴黎的象征,是熟悉培養了人們對他的喜歡。

熟悉性導緻喜歡的最常見的現象就是我們在前面已經談到的曝光效應,某個人隻要經常出現在你的眼前,就能增加你對他的喜歡程度。除了Moreland和Zajonc等人的研究,Mita等人(1977)還通過人們對自己臉孔的反應說明了這種現象。我們知道,每個人所看到的自己的臉與他人看到的是不一樣的,自己看到的經常是鏡中的像,而他人看到的經常是客觀的形象。根據曝光效應的假設,外人應該喜歡他們從平常的角度所看到的臉,而自己應該喜歡這張臉的鏡中影像。Mita照下一些女學生的照片,然後它呈現給她們本人及她的朋友看,有些照片是正常照片,有些則洗出它的負相(與鏡中看到的相同)。結果照片本人更喜歡鏡中的影像(68%:32%),其他人更喜歡正常照片(61%:39%)。當然,曝光效應也有限制:一開始對他人的態度是喜歡或至少是中性時,見的越多才越喜歡。如果一開始就厭對方,那見得越多反而越厭。

熟悉性與喜歡的關系也被用在在政治生活中,着選舉制度的民主化,越來越多的政治家開始意識到政治廣告的有效性問題。所以曝光效應經常被用在政治廣告中,許多候選人花大量的錢在廣告上宣傳自己,但這種出現率的增加能吸引人們他投票嗎?Grush(1978)認,政治廣告隻有在以下情況下才有效:一是參選的人數多,假如沒有廣告,選民很難辨誰是誰;二是所有的候選人都有許多廣告,如果你沒有的話你便可能落選;三是一個候選人在此之前無名氣,所以不會過度曝光。除此之外的其他情況下,得票數受候選人知名度的影響。

熟悉性是如何起作用呢?到目前止确切原因還難以找到。Bornstein(1989)用進化論的觀點解釋之,他認在進化過程中,人類經常以小心的方式去應付不熟悉的物體或情境,而這種針對不熟悉情境的謹慎又加強了我們的生物适應性。通過與這些環境不停地相互作用,給我們帶來危險的不熟悉的事物逐漸我們所适應,也就變得熟悉與安全了。着戒心的解除和舒服性的上升,人們對該事物的正性情感也必然增加。也有一些人從其他方面解釋熟悉性的影響,他們認重複出現可以增加對某個人的再認,這是開始喜歡的第一步,同時熟悉他人時對其行的預測變得容易,熟悉性也引發了相似性。

(5)接近性(proximity)

與他人住得近也是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之一,Whyte等(1965)對社區友誼模式的研究發現,人們所結成的友誼模式受到人們之間物理距離的影響,住得越近就越有可能成朋友。接近性能引起喜歡呢?首先,接近性能增加熟悉性,而越熟悉,喜歡的可能性越大。其次,接近性也與相似性有關,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人們往往選擇在某些方面與自己相似的人鄰居,比如教師願意與教師住在一個社區裏,而高收入階層的人也選擇同樣的他人鄰居。最後,從社會交換的觀點看,物理距離上的接近性使得你更易獲得來自他人的好處,他人可以時來幫助你,與這樣的人交往你可以用較小的代價換取較多的好處。正是由于這些原因,使得物理距離上的接近性成影響人際吸引的重要因素。

第二節親密關系

人際吸引是人際關系發展的前提和重要基礎,在人際吸引的基礎上,人們之間的關系會從一般性的關系發展到親密關系。朋友、戀人、夫妻以及家庭等關系都屬于親密關系,這些親密關系對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們就分析自己這些親密關系及其影響。

1.親密關系概述

(1)親密關系的定義

在定義親密關系之前,我們先需要對關系加以定義。心理學家Kelly(1983)認,關系是指二個人彼此能互相影響對方,并且互相依賴。也就是說,隻有當兩個人之間互相影響與依賴的時候,我們才能認定他們之間存在着關系。Levinger和Snoek(1972)在這個解釋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互賴模型(Modelofinterdependence),并用它來說明着互賴關系的增加,關系變化的特點。他們以兩個人之間關系發展階段例把人們之間的關系分四種:一是兩個人互相不知道對方的存在,彼此無任何關系,稱零接觸(Zerocontact);二是知曉(Awareness):一個人知道另一個人的信息,但未發生任何直接接觸;三是表面接觸(Surfacecontact):兩個人開始互動,如借談話或書信來往;四是共同關系(Mutuality):兩個人的依賴程度增加。在共同關系中,當兩個人的互賴性很大時,我們把這種關系稱親密關系(Closerelationship),親密關系的特點有三個:一是兩人有長時間頻繁互動;二是在這種關系中包含着許多不同種類的活動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動及興趣;三是兩個人相互影響力很大。

(2)親密關系與自我概念

ArthurAron(1986)用自我延伸(Self-expansion)來理解人們之間的親密關系。他發展了詹姆斯客體自我的概念,認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的實質是把他人融入了自我概念。這種自我延伸有幾個方面的證據:一是歸因過程中的行動者與觀察者效應(Actor-observereffect),即人們傾向與把他人的行歸于因,而把自己的行歸于外因的現象。Nisbett(1973)在研究親密關系時發現,當他人是自己的好朋友時,這種差異并不出現。也就是說,人們在推論自己熟知的人的行時所使用的方式與推論自己的一樣。第二方面的證據與資源分配有關,與對待一般人的方式相比,人們在分配資源時對自己和與自己關系親密的人的區分要小得多。用Aron(1991)的話來講,就是由于人們的自我中包含了後者,因此在分配資源是不分你我。第三方面的證據來自于親密關系中的共有關系(Communalrelationship),一般情況下,交換關系在人們之間比較普遍,但MargaretClark(19791989)發現,在親密關系中,人們對收益與付出并不關心,相反人們常常關心的是能夠給對方提供什。在親密關系中,他人是自我的一部分,他人的需要也就是自己的需要。第四方面的證據來自于Markus(1977)所謂的自我圖式(Self-schemas),Aron(1991)通過比較陌生人、朋友以及夫妻的自我圖式,發現在親密關系中個體的自我中包含了他人,着一點在東方文化中更明顯,朱、張力等人(2001)有關中國人自我概念的研究也說明了這一點。最後一個方面的證據來自于加工記憶(Transactivememory),Wagnaer等人(1991)發現,關系親密的人在編碼、儲存和提取信息方面有一個共用的記憶系統。

(3)親密關系中的依附

人類最初的親密關系表現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依附,它是嬰兒和關懷父母之間的一種強烈的情緒聯系。發展心理學家JohnBowlby把這種情緒聯系看成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特征,他認嬰兒對父母的依附是他們生存的首要條件。Harlow(1974)對靈長類動物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觀點,所以許多心理學家把依附看成是人類的本能行

M.Ainsworth(1989)對人類的依附關系做了進一步的研究,并把依附關系分三種類型:一是安全型(Secureattachmentstyle),父母對孩子的歡樂、悲傷以及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很敏感,這種情感促使他們關愛孩子,從而使得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互相喜愛、重視,孩子不會生被棄的感覺。第二種是逃避型(Avoidantattachmentstyle),與安全型相反,逃避型的父母經常遠離孩子,逃避孩子建立親密關系的嘗試,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學會了逃避與父母接觸,抑制自己的依附需要。第三種是焦慮/矛盾型,父母對孩子的情感經常不一緻,有時候很關心,有時候卻不感興趣。由于這種不一緻性的愛,使得焦慮/矛盾型的孩子在自己的情感沒有得到回報時顯得暴躁和焦慮。在生活的早期,這些不同的依附形式對孩子的成長有着重要的影響,因它可能決定着孩子的生活風格和以後的人際取向。

依附不僅在父母與孩子間有,成人之間也存在着依附。了進一步了解上述不同的依附類型如何影響成人間的親密關系,CindyHazan等人(1987)設計了一個愛情小測驗并把它刊登在報紙上,在測驗中除了詢問人們的浪漫關系,還讓人們選擇出自己的依附形式。結果證明安全型的人很容易接近,并期望與他人發展親密關系;逃避型的人不易與他人形成親密關系,他們不信任他人;焦慮/矛盾型的人也對自己的親密關系不滿,但與逃避型不同的是他們對自己的伴侶着迷。這項調查研究還得出了這三種依附在成人中的比例:安全型占56%,逃避型占25%,焦慮/矛盾型占19%。

2、自我展露與親密關系的發展

(1)友誼關系

着成長,人們的社會關系範圍也在不斷地擴大,從家庭延伸到了社會,朋友成了親密關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PaulWright(1984)把朋友關系分兩個層次:表面朋友(Superficialfriendship)和深層(Developedfriendship)朋友。前者的形成和保持完全是因這種關系的酬賞作用,後者除了酬賞還包括相互關心。Hays(1985)指出,人們從開始交這兩種朋友時就表現得截然不同,與表面朋友的交往模式着時間推移接觸越來越少;而與深層朋友的交往模式是一開始見面很多,然後接觸慢慢地減少。另外,要想交深層朋友,感情投入是最根本的,而不僅僅是一般性的接觸。

心理學家還發現在交朋友問題上,男性與女性存在着很大的差異。首先,男孩子與女孩子在交友時的方式不同,心理學家Eder(1978)在一項兒童友誼關系的長期研究中發現,男孩子通過玩耍交朋友時往往是一群人一起玩,而女孩子是一對一對地玩;對成年人來說,男性之間的關系發展往往取決于他們是否參加了共同的活動,如一起踢足球等;而成年女性要想成朋友,一起聊聊天就有可能。PaulWright(1982)把男性交友的傾向稱面對面(face-to-face)方式,而把成年女性交友的方式叫做肩并肩(side-by-side)方式。

其次,情感在男女友誼關系中的作用不同。着年齡的增長,情感在男性與女性關系中的地位出現了差異,比如在同性親密關系中,女性的友誼關系由于有更多共同情感的參與,所以比男性的更親密。但是在與異性發展關系時,這些差異并不明顯。

最後,男性與女性在親密關系中身體接觸(Physicaltouching)的程度也不同,尤其是在同性的親密關系中。在一項研究中,Derlrga(1989)讓被試表演自己在機場迎接自己的朋友或是異性伴侶,結果發現情侶的身體接觸最大;而男性朋友之間用身體接觸迎接的概率小于女性和異性之間。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男性之所以不願有身體接觸,是因他們把身體接觸理解一種與性有關的欲望。

(2)自我展露(self-disclosure)

盡管有許多方法可以用來與他人發展親密關系(如交朋友),但在心理學家看來自我展露無疑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自我展露是指個體把有關自己個人的信息告訴給他人(Jourard1964),與他人共享自己心的感受和信息。在許多心理學家看來,一個人是否有适當的自我展露是其人格健康的重要志。Fitzpatrick(1987)指出,如果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時缺乏這種自我展露,他便難以與他人建立起有意義的聯系,他也會感受到更多的寂寞。

IrvingAltman(1973)用社會滲透理論(Socialpenetrationtheory)來說明自我展露在發展友誼等親密關系上的作用。按照這一理論,人們之間親密關系的發展與人際交往中溝通的水平有關,着話題由淺入深,人們之間的關系也由一般向親密轉化。剛見面時,人們談論的往往是一些非個人化的話題,如天氣、體育運動以及流行文化等;如果這些表面的交談得到了回應,人們就會深化這種社會交換,這時候話題進一步拓寬,雙方交流一些更個人化、更敏感的信息。在人們論的話題由窄到寬、由淺到深的過程中,人們之間親密關系的層次也增加了。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這種滲透式的自我展露,才使人們避免了由于揭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的消極反應。

社會滲透理論還指出,與他人剛認識時,人們在自我展露的時候遵守相互性規範(Self-disclosurereciprocity),即自己的揭露水平與他人的揭露水平相對應,他人揭露水平高時自己的也高,他人揭露水平低時自己的也低(Cunningham1986)。Kaplan(1974)認自我展露中的這種相對性規範對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發展極重要,如果一個人忽視和這種逐漸式的過程,一下子向他人揭露太多有關自我的信息,會使他人害怕和退縮,從而給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發展造成障礙。

除了對增進人際親密關系有用,自我展露也有疏遠與他人關系的作用。心理學家發現,當親密關系出現問題的時候,一些人可以通過控制個人展露的深度和廣度而從這種關系中退出(Baxter1987)。也有一些人會通過減少論的話題,增加自我展露的深度來達到退出的目的。在後一種情況下,人們展露的往往是責備和傷害他人的負性情感和信念。

(2)自我展露的文化差異

研究表明,人們的自我展露傾向受文化的影響很大。首先從展露的範圍上講,Barnlund(1975)與Ting-Toomey(1991)等人發現美國人傾向與在一個廣闊的社會情境中展示自我,而來自集體主義文化的中國和日本人則自我展露的範圍非常有限。有人認這種差異反映了美國人比中國和日本人擁有更多的親密關系,但是這僅僅是源于美國個人主義取向的論斷。Triandis(1989)和Pratt(1991)在解釋這種差異的時候,把它與美國個人主義渴求獨特需求聯系起來。認美國人喜歡自我展露,是因他們想要通過自我展露表明自己的與不同,而東方人不喜歡自我展露,是因他們不想被他人認不同。

其次,東西方文化中自我展露的差異也表現在交流方式上。在西方文化中,良好的社會表達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而在東方文化中,如中國、日本和韓國,人們對那些說得好的人并不喜歡,事實上那些不愛表達的人反而被認是誠實可信的(Kang1983)。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之下,展露自己的願望和恐懼等都被認是不适當的,正如我們平常所信奉的:深藏不露的人才有真本事。

專欄5-3性與自我展露

一般的刻闆印象男性形容"沉默型",總是感情心。而女性形容"長舌婦",經常毫不猶豫地向他人透露心底的話。實際如何呢?Cozby(1973)指出,同性關系裏,女性與女性之間的揭露水平高于男性與男性之間;成年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親密的同性知己,并且彼此共享私人秘密。

在通過何種方式進行自我這個問題上,Caldwell&Peplau(1982)發現,大部分女性樂于和自己的女性朋友"純聊天",并認聊天有助于她們之間發展關系;相對地男性則強調與同性朋友有共同的活動。然而在異性關系裏,性差異并不明顯。一般而言,夫妻間的自我展露水平比其他人高,丈夫與妻子的揭露水平大緻相等。雷德等人還發現,自我展露的水平時代的發展而呈現提高的趨勢。現在的年輕人比他們父輩的自我展露水平高。

容上講,盡管男性與女性自我展露的程度相等,但所揭露的個人信息的容不同。Hacker(1981)發現,女性經常揭露自己柔弱的一面,而對自己較強的能力則緘口不言;男性則相反,經常宣揚自己較強的一面,而藏較弱的一面。其他人還發現,男性所揭露的大多是"男性化"主題,如什時候有過攻擊性行或冒險行;女性所揭露的則多"女性化"主題,如什時候覺得很像小孩等。

羅森費爾德(1979)還研究了人們有時候會盡量避免自我展露的問題,他發現對男女雙方而言,都擔心自己不希望投射出去的形象無意間投射出去,男性還擔心由于透露太多而失去對他人的控制力量,而女性則惟恐自己透露的信息被人利用而對自己不利,并且會破壞彼此間的關系。

3.愛情

(1)什是愛情?

對美好愛情的追求是人類永恒的理想。早在20世紀中期,心理學家羅洛?梅在他的《愛與意志》中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對人類的愛情進行了分析。他指出:愛情是一種奉獻,而不是一種索取,它是主動的情感,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在他看來,人類的愛情包含着四個要素:關心、責任、尊重和認識。而真正對愛情進行學術研究卻是從Rubin等人的工作開始的。在Rubin看來,愛情是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某種特殊的想法與態度,它是親密關系的最深層次,它不僅包括審美、激情等心理因素,還包含生理激起與共同生活願望等複雜的因素。

Sternberg(1988)還從理論上對愛情進行分析,他提出的理論被稱三角理論。在Sternberg看來,愛情由三個成分構成:激情(passion)、親密(intimacy)和承諾(commitment)。其中激情指情緒上的着迷,親密指心理上的喜歡的感覺,承諾指心裏或口頭的預期。這三種成分構成了六種愛情形式:

喜歡式愛情(Liking):主要是親密,沒有激情和承諾,如友誼關系。

迷戀式愛情(Infatuatedlove):主要是激情,沒有親密和承諾,如初戀。

空洞式愛情(Emptylove):以承諾主,缺乏親密和激情,如純粹了結婚的愛情。

浪漫式愛情(Romanticlove):有激情和親密,沒有承諾。

伴侶式愛情(Companionatelove):有親密和承諾,沒有激情。

愚蠢式愛情(Fatuouslove):有激情和承諾,沒有親密,如一見鍾情。

完美式愛情(Consummatelove):激情、承諾和親密俱有。

與Sternberg的觀點相似,Lasswell,Robsenz(1980)通過研究找出了六種形式的愛情:浪漫式愛情(romanticlove):愛是強烈的情緒體驗,最典型的是一見鍾情,外表吸引力是此類愛情的必要條件。占有式愛情(possessivelove):對愛人有一份狂愛,容易忌妒,完全被對方迷住。好朋友式的愛情(bestfriendslove):愛情經由友誼、共同愛好及逐步自我展露而慢慢成長起來的令人愉快的親密關系。實用式愛情(pragmaticlove):彼此都感到合适,并能滿足對方的基本需求,追求滿足而非刺激。利他式愛情(altruisticlove):無條件的關懷、付出及諒解。遊戲式愛情(game-playinglove):玩弄愛情就象玩遊戲一樣。這六種形式的某些成分構成了人們常說的兩種愛情形式:浪漫式愛情與伴侶式愛情(companionatelove)。許多研究證明了愛情中存在性差異(Hatkoff1979):男性喜歡浪漫式愛情(一見鍾情)與遊戲式愛情(追女人的快感);女性喜歡好朋友式的愛情與實用式愛情。對這種差異的解釋與社會及經濟背景有關:當男人結婚的時候,他是在選擇一位同伴及合作者,而女性則選擇同伴和生活支柱。

(2)對愛情的測量

Rubin最早開始對愛情進行科學的測量,他編制的愛情量表主要測量了伴侶式愛情的三個主題:

依附:指需要及渴望對方的感受,比如其中一個題目"我沒有辦法離開而獨處。

關懷:既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對方幸福以及滿足對方的需求,其中有"我願意做任何事情"等題目。

信任及自我展露:既願意把自己的一切告訴對方。

Rubin還區分了愛情和友情,他認在愛情量表的三種成分中,判斷某人是否在戀愛時,信任是最不重要的因素,而在評定"友情"時,信任則是最重要的因素。

除了Rubin的工作,加拿大的社會學家Lee(1988)在Sternberg等人工作的基礎上也提出了一個測量6種形式愛情的量表。他認愛包含三種基本形式:Eros----激情、Ludus-----遊戲和Storge-----友誼,它們分對應與色中的紅色、黃色和藍色。Lee認這些三原色可以構成愛情的次級形式:實用式的愛情(Pragma)包含遊戲和友誼的成分;占有式的愛情(Mania)包含激情和遊戲的成分;而利他式的愛情(Agape)包含激情和友誼。表5-2就是對這6種形式的一個簡單測量量表。

表5-2:對6種形式愛情的測量

仔細閱讀下列項目,看看你的愛情屬于哪一類形式。(C.Henrick1986)

Eros

我和我的愛人一見鍾情。

我們的愛情強烈且令人滿意。

我愛人的長相很漂亮。

Ludus

我不能保證對愛人的承諾。

有時候我會同時與兩個人保持關系,以便從中選擇适合我的人。

我喜歡與不同的伴侶玩愛情遊戲。

Storge

着施加的推移,我們由朋友變成戀人。

愛情實際上是一種深層的親密關系,不是神秘的情緒。

最令我滿意的愛情是從好朋友發展而來的。

Pragma

在對對方做出承諾之前,我已經做了仔細的考慮。

在選擇愛人之前,我盡量會對我的生活加以計劃。

在選擇戀愛對象的時候,我會考慮其是否與我家裏人的要求相符。

Mania

在戀愛是我很興奮,有時候都睡不着。

一旦墜入愛河,我在幹其它事情的時候注意力難以集中。

如果我的愛人忽略了我,我常常會幹一些傻事來引起其注意。

Agape

我甯可自己身受罪,也不願我的愛人受苦。

除非愛人幸福,否則我就不會幸福。

了愛人,我願意忍受一切痛苦。

(3)愛情行與感受對方,并願意犧牲一切以維持這種關系。

從戀愛時的感受來講,愛情與友情的最主要的區是生理上的反應。Kanin(1970)讓679位大學生評定自己在戀愛中的感受及強度,結果發現79%的人有強烈的幸福感;37%的人注意力難以集中;29%的人有飄飄然的感覺;22%的人希望自己狂奔、大叫;22%的人在約會前感到緊張;20%的人在戀愛時陶醉感;20%的人有雙手冰冷等生理反應。

愛情行與感受還與性因素有關。滿意的性生活是浪漫愛情的重要基礎,Simpson(1987)發現,性生活是愛情關系發展的一個強化劑,有性關系的戀愛要比沒有性生活的戀愛持續時間長。而Blumstein(1990)則指出着關系的發展,人們性生活的頻率會逐漸下降。Howard和Dawes(1976)甚至用交換理論來解釋愛情生活中的滿意感,給出了一個公式:戀愛關系中的幸福感=性生活的頻率—吵架的頻率。可見,在戀愛關系中,性生活越頻繁,吵架越少,滿意感就越高。

4.親密關系的維持

親密關系,尤其是愛情與婚姻的維持受許多因素的影響,較重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平等

平等是親密關系維持的重要條件之一,按照公平理論(Equitytheory),在任何形式的人際關系中,人們的付出應該與其收益成正比例。比如愛情與婚姻等親密關系中,人們并不是以最小的付出換取最大的收益,而是追求一種大緻的平等,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2)歸因

決定人們對親密關系是否滿意的另一個因素是人們對事件的解釋方式。Bradbury等人(1990)發現,幸福的夫妻經常做強化對方式的歸因(Partner-enhancingattributions),即把對方良好的行歸結對方的在原因,而把對方不好的行歸結到情境中去。相反,不幸福的夫妻經常做抑郁式歸因(Distress-maintainingattributions),把對方良好的行看成是幸運,而把其不好的行歸于人格特質。

(3)溝通

除了由不平等誘發的緊張和消極的歸因傾向,夫妻或其他形式的親密關系出現問題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缺乏溝通。Halford等人(1990)發現,走向破裂的夫妻經常不能或不願意向對方表達負性的情緒,即懶得與對方溝通。在一項長達四年的夫妻關系研究中,JohnGottman和RobertLevenson(1992)發現,在最終破裂的婚姻中,往往包含着許多埋怨,并且對對方的關懷置之不理。雙方在交往的時候也往往陷入了消極交互作用圈(Negativereciprocitycycle)裏,雙方積極的行被忽略,而消極的行被誇大。

幸福的夫妻常常也通過與對方的論來理解對方的觀點,心理學家Davis(1987)把這種心理狀態叫做擺觀點(perspective-taking),它對維持這種關系的健康極重要。論當中,女性比男性在擺觀點、情緒敏感性以及自我展露等方面更投入。也正是由于這些論,使得夫妻雙方更了解對方。

(4)嫉妒與人際關系

Hupka(1991)認嫉妒是指當與個體自我概念有關的重要關系受到真實或想象的威脅時,個體生的一種消極的情緒反應。嫉妒涉及的範圍很廣,包括對他人的地位、工作、愛好、女友或男友,甚至穿衣打扮。在親密關系中,嫉妒一方面是浪漫愛情健康的志,它實際上反映了個體對這種關系的依賴性。另一方面,嫉妒也常常引發消極的情緒和行,當這些消極情緒積累起來的時候,有時候是很可怕的事情。

盡管嫉妒具有消極的一面,但在愛情關系中,有時候一方故意引發對方的嫉妒心理。比如White(1980)通過調查發現,三分之一的女大學生和五分之一的男大學生會向自己的伴侶炫耀自己以前的情人,以激起對方的嫉妒,從而使他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在戀愛關系中,嫉妒傾向高的人往往是感情投入大的一方。許多情況下,這種嫉妒的結果是使關系受到損害,無助于兩個人關系的增進。

了幫助人們控制自己的嫉妒心理,GregoryWhite和ThereseHelbick(1988)開發出了一個針對夫妻的嫉妒控制培訓程序,該程序需要兩天時間,它的目包括五個:一是通過教育讓夫妻雙方明白嫉妒的原因和結果;二是幫助夫妻雙方提高他們的溝通與協商技巧;三是幫助雙方認識和評價解決沖突的有效方法;四是幫助夫妻雙方設計更建設性的應對策略;五是增加雙方論尋求咨詢的可能性。

5.親密關系的終結

盡管人們喜歡與他人建立并維持親密關系,但實際上并非所有的親密關系都以圓滿結束,在我們的周圍有許多親密關系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出現破裂。

(1)對待不滿的策略

當人們之間的親密關系失去其價值的時候,CarylRusbult(1984)指出人們往往采取四種不同的對待方式,這四種對策與人們對這種關系的滿意與承諾水平有關,滿意感越高、承諾越大則這種關系越難以終止,這四種對策分是:

真誠(loyalty):表現被動地去彌和雙方出現的裂痕,采用這種策略的人由于害怕對方的拒絕行,所以很少說話,往往是耐心地等待、祈求,希望自己的真誠能使對方回心轉意。

忽視(neglect):這是許多男性經常采用的一種消極策略,他們回故意忽略對方,與對方在一起的時候經常在一些與所探問題無關的話題上挑剔對方的缺點,這種策略經常被那些不知如何處理自己的消極情緒,或不想改善但也不想終止這種關系的人使用。

退出(exit):當人們認沒有必要挽回這種關系的時候,人們常常用這種方式。它是一種主動的、破壞性的策略。

表達(voice):雙方論所遇到的問題、尋求妥協并盡力維持親密關系,這是一種主動的、建設性的方式。

(2)情感傷痛

親密關系的破裂往往會給雙方造成情感上的傷害,心理學家發現在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女性比男性更可能希望趕快終止與異性的關系。對男女雙方來說,當愛與友情一旦成往事的時候,他們都要經曆情感上的傷痛。

有一項因素對雙方傷痛程度有影響,它就是在關系結束時是誰先提出來的。Hill等人(1976)發現,一般來說先提出結束關系的一方痛苦少一些,但是這種效應在男性身上表現得更明顯(Helgeson1994)。另外,在戀愛關系中如果遭到拒絕的話,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緊張和痛苦,對此的解釋有兩個:一是從傳統性角色的角度講,由于男性被看成是控制和權力的中心,因此當這種關系破裂的主動權被女性所控制的時候,男性會體驗到較高的對自尊的威脅和情緒緊張。第二,由于男性在戀愛中往往隻對一個人專一,把所有的雞旦放在了一個籃子中,當這個籃子被打破的時候受的損失與傷害更大。

了應付這種傷害,男性和女性經常用自我安慰的話語來平息自己的傷痛,比如他們經常說"我總算擺脫那個惡魔了"等。有時候人們還會借助于體力活動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女性經常還會通過哭、把事情告訴朋友、讀書以及咨詢等方式緩解由此帶來的壓力。

(3)社會支持(Socialsupport)

當戀愛等親密破裂的時候,人們也經常通過尋求社會支持來減輕壓力。社會支持是指人們感受到的來自他人的的關心和支持(Raschke1977),社會支持的來源不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來自與我們關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緒上的,也可能是物質援助。心理學家Gore(1984)和Thoits(1982)認當人們失去親密關系的時候,家庭和朋友的社會支持往往會成應付緊張的緩沖器。專欄5-4就探了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病人和失足青少年的影響。


 

專欄5-4:生活中的社會支持

人們總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網絡之中,這種網絡給我們提供所有必需的東西,包括來自他人的社會支持。BerkmanLisa(1990)研究了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生活的影響,他從三個方面區分了老年人的社會關系情況:一是社會支持網絡的結構與成分,二是通過該網絡所能提供的社會支持的形式與數量,三是老年人對社會支持的知覺滿意度。結果三個維度的評價都證實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的生活與人格健康有積極的作用,老年人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況就越好。

Mery等人(1990)從生理的角度探了社會支持對免疫功能和應激行的影響,發現社會支持在壓力、應激源及應激行之間起着緩沖作用,社會支持通過減輕壓力和應激而對免疫功能生影響。Elizabeth還證明社會支持對抑郁症有影響:來自病友的社會支持可以解釋37%的抑郁變異,而社會與經濟壓力隻能解釋其中的13%。

除了上述影響,社會支持也影響青少年的心理與行,來自父母的支持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必需的。Keneth對比了即升入大學的與被學校開除的高中生生活情況,發現他們的親社會行與來自父母和朋友的社會支持有關。

第三節中國人的人際關系

從人際關系的發展來看,中國人也許與西方人的人際關系有着一樣的過程,但是如果從特征及其影響來看,中國人卻有着自身文化所決定的獨特的人際關系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這種人際關系決定着中國社會的特色。

1、中國人人際關系的形成

(1)關系的建立

除了與西方人同樣的發展思路,中國人建立人際關系的方法還很有自己的特色。香港中文大學的喬健(1982)在談到中國人關系建立的時候就指出:着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的結束,拉關系、走後門的風氣開始盛行,各種各樣的關系學大行其道。正如一副漫畫的配詩所言(見人民日報1979年5月8日第4版):

文學、醫學、經濟學,

數學、化學、物理學……

這學那學不用學,

最最實用關系學。

老鄉、老友、老上級,

七姑,八姨,舅子哥,

四面八方拉關系,

關系越多好處多。

在這裏,關系學是指建立和維持關系的種種方法,這些方法存在于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包括以下幾種:

拉或套關系:指與本來沒有關系或關系疏遠的人建立或加強關系。在中國社會中,請客送禮是拉關系的最常用的方法。也正是因有人熱衷于拉關系,套近乎,才使得一些不正之風蔓延。

認或聯關系:是指主動地認一些原來不熟悉的親戚、朋友、老鄉。中國人在見到同姓的人的時候常常會用"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話來認關系。另外,認親、認老鄉、認幹爹幹媽等都是認關系的體現。比如《水》中的高衙就是因認高俅幹爹而使自己的身價倍增,從而可以橫行鄉裏,這樣的例子即使在現在的中國也不少。

鑽關系:鑽在這裏指鑽營,現代漢語詞典中對鑽的定義是:"設法巴結有權勢的人以謀求私利。"比如某人辦一個公司需要有關領導的批準,怎辦呢?他先是通過領導的司機認識了領導的兒子,然後通過兒子的聯系把這件事情辦了。我們沒有貶低中國人的意思,但有些中國人在鑽上确實有一套。

襲關系:襲即世襲、繼承。有些關系是與生俱來的,比如出身與門第,後人隻要繼承下來,自然是身價百倍。這種關系在任何一個社會中都可能存在,但在中國的利用價值卻更大,隻要你是某某官員的公子或女婿,自然有人你捧場,很多人會主動與你拉關系。

在生活中,這幾種方法常常摻和在一起,使得中國人最終能夠建立起自己的關系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把與我們有往來,并且給我們好處的人或團體叫做"關系戶"或"關系單位",不論是個體還是團體,關系戶的存在是其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條件。

(2)中國人人際關系的取向

對中國人人際關系的取向問題,東西方的研究者已經做了大量的研究。許多研究者認中國人的人際關系是一種社會取向,而西方人的人際關系模式則是以個人取向主。20世紀70年代的Parsons、Jacobs、80年代的Triandis、以及90年代的Markus等人都用這種觀點看待中國人及中國社會。但是,也有一些人對此持不同觀點,比如費孝通(1947)就認中國人從本質上講實際上是典型的個人取向。他用差序格局描述之——每個人以自己中心構成了一個具有上伸縮性的社會關系網。

着心理學本土化研究的開展,楊國樞等人進一步對中國人的人際關系取向進行分析。在20世紀80年代初,他提出了中國人社會取向的一些表現:

獲得人的贊賞或稱贊;的特征,這些分析對我們認識中國人有着重要的意義。

2、中國人人際關系社會取向的特征

結合中國的曆史與文化傳統,楊國樞教授提出中國人的社會取向有四個主要特征:家族取向、關系取向、權威取向和他人取向。從在關系上看,這四種取向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們分代表着個體如何與團體融合(家族取向),如何與個體融合(關系取向),如何與權威(權威取向),以及如何與特定他人融合(他人取向)。

(1)家族取向

家族主義是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不論是在傳統的中國社會,還是在現代的中國社會,家族主義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甚至人認中國社會的基本功能單位是家族而不是個人,并且它的盛行與中國農業社會的特征有關。

葉明華(1990)在分析家族主義的時候指出,作一種心理與行傾向,中國人的家族主義體現在對家族的認識、情感和意願三個方面:從認知上講,中國人的家族主義強調家族延續、家族和諧、家族團結、家族富足以及家族榮耀;從情感上講,中國人的家族主義則包含一體感、歸屬感、榮辱感、責任(忠誠)感及安全感;在對家族的意願方面,中國人的家族主義則包含繁衍子孫、崇拜祖先、相互依賴、忍耐、順從、家奮鬥、長幼有序以及外有等。正是在此基礎上,使得中國人的生活在運作上處處以家族主,家族的榮辱重于個人的榮辱,家族的團結重于個人的自主,家族的目重于個人的目。在這裏,家族主義所強調的個人服從團體的原則主要限于自己的家族,因而是一種團體的集體主義(Ingroupcollectivism),而不是普遍意義的集體主義(Universalcollectivism),稱它家族集體主義(Familialcollectivism)更合适一些。

(2)關系取向

人際關系是中國文化與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層面,梁漱溟(1963)把中國人這種凡事以關系依托的文化特征叫做"關系本位",這種關系取向的特征包括:

關系角色化:中國人強調在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中來界定自己的身份,比如"我是某某的兒子"、"我是某人的學生"等。何友和趙志裕等人這種以關系界定的身份稱"關系性身份",這種身份在現實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關系的互賴性:中國人的人際關系有着很強的互賴性,中國人與他人發展關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利用這種由互賴性所引起的回報。

關系的和諧性:在中國人的人際關系模式中,和諧性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國人強調天與人、人與人的和諧性甚至到了不求理由的地步,如果有人破壞了這種和諧,不論他是否有理,都是不對的。了維持關系的和諧,個人要去做符合他人期望的事情,并且在做人的時候要處處小心,要注意給他人面子,盡可能地避免沖突。

關系決定論:關系在任何社會中都存在着,但是在中國社會中關系的作用卻遠遠超出在其它社會中的影響。中國人的人際關系依親疏程度不同可以分三類:家人關系、熟人關系和生人關系,人們往往依據與他人不同的親疏程度決定利益的分配。

(3)權威取向

在傳統中國社會中,大多數的家庭實行父權家長制,在這種制度下,父親是家庭的權威和領導者,不論是在經濟上、思想上、家庭法規方面還是尊卑等級上,父權思想的影響根深蒂固。當這種思想推廣到社會生活中去的時候,就體現在人們對權威的崇拜上,這種崇拜的具體表現有:

權威敏感:中國人對權威的存在非常警覺與敏感,他們在任何一個場合總是細心觀察有沒有權威的存在。比如人們見面時總是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來打聽他人的信息,以獲取每個人的輩分、年齡、職位等資料,并據此對他人性進行排序,以确定老幼尊卑。

權威崇拜:中國人很崇拜權威,不論權威是死是活,并且采取絕對化的傾向。這種絕對化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他們常常是無條件地崇拜,而且不加批評。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權威是不會犯錯的,或犯錯是無所謂的,甚至是應該的,人們常常用"聖人也是人"來權威的過錯開脫。其次,中國人對權威的崇拜範圍很廣,如果一個人在某一方面是權威(職位),那在其它方面也會變成權威(如學問和道德)。這種權威泛化很容易形成"全能權威"的觀念。最後,中國人對權威的崇拜在時間上也有絕對化的現象。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權威并無時間上的限制,家長永遠是家長,老師永遠是老師,仿佛是"一日權威,一世權威"。

權威依賴:由于認權威是可信的、全能的、永遠的,所以在行上會對權威生依賴。這種依賴表現在面對權威的時候常常會生一種暫時性的心理失能(Psychologicaldisability),比如即使最能幹的部屬,在權威的上司目前也會自覺無能。

(4)他人取向

他人取向是指中國人在鄉裏與行上易受他人影響,對他人的意見、準、褒貶、批評等特敏感且重視,這種取向表現

顧慮人意:中國人對他人的意見非常敏感,往往花很多時間打聽人的觀點,尤其是對自己的看法。中國人看重他人意見的原因有多種,但最重要的是中國人的避異趨同性,他們通過人的意見來決定自己的行,以達到與他人的和諧。

順從他人:無論是在意見上還是在行上,中國人的社會順從傾向都比較高。他們不願意自己表現得與不同,而是盡量與他人一緻。

關注規範: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社會規範是自己言行的主要依據,以孝順例,中國人把孝道看成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之一,在傳統中國社會中,孝被認是衡量一個人人品的重要指。當然,這裏的規範不是指法律,實際上中國人對人際規範的強調要遠勝于法律。

重視名譽:中國人很看重自己的名譽,所以他們經常調整自我監控的方式與容,以使自己給人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中國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做人,不是用來做事。

以上對中國人人際關系的分析是以中國傳統文化基礎的,盡管現在我們的社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中國人的人際關系模式卻不可能發生本質性的改變。了解這些特征不僅對跨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中國人如何認識自己的文化也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

本章推薦讀物:

Altman,I.,&Taylor,D.A.(1973)SocialPenatration:Thedevelopment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NewYork:Holt,Rinehart&Winston.該書詳細地分析了親密關系的發展曆程,主要探了自我展露等在關系發展中的作用。

Berscheid,E.,&Walster,E.H.(1978):Interpersonalattraction(2nded).MenloPark,CA

這本書是關于人際吸引領域最好的一本書,它全面地介紹了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

Peplac,L.A.,&Perlman,D.(1982eds)Loneliness:Asourcebookofcurrenttheory,research,

andtherapy.NewYork:Wiley-Interscience.對寂寞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幫助寂寞者的策略。

StephenL.Franzoi(1996):SocialPsychology.TimesMirrorHigherEducationGroup,Inc

這本書的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别讨論了人際吸引和親密關系兩個領域的問題。

楊國樞餘安邦(1992)《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理念及方法篇》台灣:桂冠圖書公司

這本書的87-142頁收錄了楊先生的一篇題《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的文章,這篇文章對中國人做了深入的分析,值得一讀。


 

本章複習題:

10、人們會互相吸引?

11、結合有關研究談談離婚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12、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13、什是愛情?愛情的有哪些類型?

14、什是自我展露?怎樣利用它與人發展關系?

15、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怎樣與他人維持親密關系?

16、怎樣利用社會支持來應付關系破裂所造成的問題?

17、試述中國人的人際關系取向及特征?


 

第六章社會交換與社會影響

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許多因素影響着我們的生活進程,社會交換和社會影響就是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通過社會交換,我們能夠建立起與他人的積極聯系,而通過社會影響,我們知道了自己的生活并非孤立的荒島。本章以社會交換和社會影響主題,分析社會交換的實質、文化影響、團體影響以及基于這些影響的從等人類行

第一節社會交換

在心理學家看來,社會交換(Socialexchange)是人類社會生活所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正如我們在前面多次提到的那樣,不論是經濟生活中的商業行,還是社會生活中人們的交往活動,無不受交換的影響,可以說社會交換在某種程度上決定着我們的生活。

1.社會交換理論的生與發展

社會交換理論(socialexchangetheory)系統地闡述了社會交換所遵循的原則和方法,該理論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霍曼斯(Homans)在1958年提出。在他的《做交換的社會行》(1958)和《社會行:它的基本形式》(1961)等著作中,霍曼斯提出了社會交換的思想,在他看來,社會交換是社會生活的基礎。幾乎與霍曼斯同時,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逖鮑特和凱利(Thibaut&Kelly)、布勞(Blau)等人也從心理學的角度探社會交換的問題,在《群體的社會心理學》(Thibaut&Kelly1959)、《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Blau)等著作中,他們也深入地分析了社會交換的心理學含義。并從功利主義經濟學和行主義心理學兩個方面論述了社會交換理論的理論基礎。

(1)功利主義經濟學

這種思想源于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等人。在他們看來,惟利是圖是人的一般人性,人們在市場競中與他人交易時,總是理性地追求最大的物質利益。所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權衡所有可行的選擇,理性地選擇代價最小但報酬最大的行是人的本性。

這種功利主義的經濟學思想對社會交換理論的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霍曼斯認,這種對人的行的經濟學解釋可以在修改後解釋人的社會行,因此,他便吸收了功利主義經濟學的幾條基本原則,并把它們融入了自己的理論,這些原則包括:

?人并不總是追求最大利潤,擔當與他人交往時總是試圖得到一些好處。

?人并非總是理性的,但在社會交往中的确要核算成本與收益。

?人并不具備可供選擇的完備信息,但人們知道有些信息是評價成本與收益的基礎。

?在社會生活中,經濟交換隻是人們普遍交換關系的特例。

?人們在交換中不僅追求物質目,同時也交換非物質的東西,如感情與服務等。

(2)行主義心理學

巴甫洛夫、桑代克、華生和斯金納等人的行注意觀點也給了霍曼斯一定的發。行主義認,人的行是以獲得獎勵、避免懲罰基本目的的。受行主義的影響,霍曼斯把斯金納從動物行實驗中确立的命題引入了社會交換,行主義的這些命題包括:

?在任何情境中,機體都将産生能夠獲得最大報酬和最小懲罰的行

?機體重複在以往曾經受到強化的行

?在與過去行得到強化類似的情境下,機體重複同樣的行

?機體從某一特定的行中得到的報酬越高,該行越不值得,機體可能生替代性的行以尋求其他的報酬。

霍曼斯把行主義的這些原則和李嘉圖等人的經濟學觀點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社會交換理論的主要思路,這個理論被許多行科學研究者用來解釋人類的行

2.社會交換理論的心理學思路

逖鮑特和凱利(1978)、布勞(1964)以及伯傑斯和休斯頓(Burgess&Huston1979)從心理學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在心理學領域中的社會交換,他們提出的社會交換理論從四個方面說明了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如何使用這一理論。

(1)酬賞與成本

酬賞指個體從人際交換裏所獲得的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如被愛的感覺,得到經濟上的援助等。事物對人是否具有酬賞作用因人而定,在一個人看來重要的東西,人可能認一文不值。Foa等人通過分析人際關系中的酬賞問題,找出了六種基本酬賞:愛、金錢、地位、知識、物質、服務。他們還發現,這些酬賞可從兩個維度加以分類:一是特殊性(particularism)指酬賞的價值大小由提供該酬賞的特殊人物所決定,如愛的價值,或更具體一些象擁抱與吻的價值,幾乎全部取決于提供的人是誰。另一維度具體性(concreteness):指有形的、能看到、嗅到、摸到的東西,以及非具體性或象征性的東西,如忠告或社會贊許。圖6-1就展現了這些酬賞在這兩個維度上的位置


 


地位服務


 


 

知識物質

金錢


 

(小)具體性(大)

圖6-1:事物對人的六種價值

成本是指與他人交換過程中中的付出或生的負性結果,如社會交換需要時間、精力,有時還伴着沖突和責難等,這些成本是我們與他人交往時必須付出的。

(2)結果評價

社會交換理論認,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會時記下從某個人際關系裏所獲得的酬賞和付出的成本,并且看重從該人際關系中所能獲得的整體結果的有利(酬賞大于成本)與不利(酬賞小于成本)。其公式可以表示:結果=酬賞—成本。盡管這種記錄有時不清楚,也不完全,但它并不妨礙人們對社會交換的理解。人們在對結果進行評價的時候采用兩種比較準(Thibaut1959):

絕對的比較準(comparisonlevel):指個體認自己從某種人際關系裏應該獲得的結果的量有多少。不同類型的人際關系有不同的準,如友情與愛情便有不同的準。絕對比較水平能反映出個人過去的人際關系經驗,它是一種主觀認定準,會着新的經驗而改變。

相對的比較準(comparisonlevelforalternatives):指從某一人際關系裏所獲得的結果是優于或劣于另一個當時也可以獲得的人際關系。相對比較準強調人們之所以追求某一人際關系,乃因我們覺得該人際關系所提供的獨特酬賞是從處所無法獲得的。

(3)結果的協調

在社會交換中,人們的結果往往是互相關聯的。比如一對夫婦意外得到一筆錢,在決定這筆錢的使用時,妻子希望買一套新沙發,而丈夫則希望買一台新電視機。由于他們所能用的錢有限,無法同時買,所以必須協調以解決個人偏好上的沖突。這種結果的協調是人際交往中人們必須處理的問題。

如何協調這種沖突呢?社會有文化規範早已許多人際關系制定了協調的方式,比如在傳統的婚姻關系中,男主外女主就是一種規範。在有些交換關系中,文化規範可以提供特殊的指導原則;而在有些關系中,如同性朋友關系中,文化規範并沒有特的規定。這種協調也與社會規範的作用有關,當社會規範的指導原則很模糊或正在轉變時,個體的行有較大的自由,但在這種情況下,個體了協調自己與他人的社會交換卻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

(4)公平交換

社會交換理論認,隻有在人們覺得社會關系很公平的時候才能得到最大的滿足,也就是說,一個人不希望被人利用,也不希望沾人的便宜。作社會交換理論分支之一的公平理論(Greenberg和Cohen1982)便強調人際關系的公平性。該理論有三個假設:

一是假設彼此有關系的一群人總是企圖使他們的行結果獲益最大。二是假設團體會發展出一套如何酬賞依比例公平地分給所有有關人員的規則,以便使團體酬賞達到最大。三是假設當個體感覺到某一人際關系不公平時,會感受到某種壓力的存在,促使他采取行動以恢複公平。在這些假設的基礎上,社會交換理論指出人們使用以下規則來決定人際關系是否公平:一是均等原則(equality):每個人得到同樣的利益,Austin(1980)發現朋友間比陌生人之間更常用均等原則,兒童也比成人更常用之(Hook1979)。二是各取所需原則,既每個人的需求納入考慮的範疇,根據每個人特殊的需求決定給他什樣的好處。三是平等原則(equity):每個人獲得的利益與貢獻成正比,付出的多獲得的好處也應該多。

社會關系中公平原則的重要步驟


 

3.社會交換理論的研究與應用

(1)囚犯兩難情境

囚犯兩難情境(Prisoner'sdilemmasituation)是由Luce和Raiffa(1957)設計的一種情境,用以研究在利益沖突情況下人們的交換選擇。在研究中研究者假定了如下的情境:

警察局抓住了兩個嫌疑犯,地方檢察官認他們二人共同制造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但苦于沒有證據,警察隻能把他們分關押,并告知他們有兩種選擇,即認罪或不認罪。如果他們二人均不認罪,法官無法判他們重刑,但因他們有前科,所以法官依然可以判他們較輕的徒刑(1年);如果他們二人都認罪,他們會被處以重刑,但檢察官會要求法官從寬量刑(10年);如果這兩個人之間有一個人認罪,另一個人不認罪,認罪者被釋放,而不認罪者被處以嚴刑(15年),

在這個模型中,如果某個嫌疑犯認他的同伴會認罪,則他自己也必須認罪;最好的結果是他們都不要認罪,從而雙方都被判較輕的刑期。因此,如果這兩個嫌疑犯彼此信任,他們應該不認罪。但是如果其中一名罪犯推測其同伴不會認罪,那對他自己來說最好的結果就是認罪以求得釋放。以此模型基礎的實驗表明,在囚犯兩難情境中,雙方合作的結果最好,但這種合作必須以信任基礎,如果缺乏信任,雙方之間的合作不可能生。

(2)貨運遊戲

卡車遊戲(Acme-Bolttruckinggame)最早由Deutsch和Krauss(1960)用來研究了威脅對沖突的影響。在研究中實驗者要求被試想象自己在經營一個貨運公司(甲或乙),被試的任務是盡快把貨物從某地運到另一地點。兩個公司各有自己的起點和目的地,但有一個障礙存在,即兩個公司的捷徑在中間的一段有重合,這一段路是單行線。如圖6-4所示:


 

在這個遊戲中,雙方共用捷徑的唯一方式是一方的車通過之後另一方的車才能通過,如果兩輛車在中間的某個地方相遇,必須有一方退回,否則雙方都動彈不得。同時,甲乙雙方在這條捷徑上各有一個控制門,通過對此門的操作決定對方是否通過。甲和乙還有一條自己單獨使用的路線,但是該線路很長。

遊戲的安排是:如果選擇另一條線路的話必然輸分,如果走捷徑的話雙方必須輪流走單線道,雙方均可得分,實驗者告訴被試他們的目是自己盡可能多得分,沒有提及要比對方多得分。實驗結果令人驚訝:盡管參加者清楚地知道他們采取的最佳策略是雙方相互合作輪流通過單行線,但是被試之間卻很少合作,常常是互相奪單行線的使用權,并且當對方使用該線路是常常關閉自己所控制的門,阻礙對方通過,結果造成雙方都失去分數。在研究中,研究者還發現,當雙方使用威脅時,雙方總的收益最少;一方有權使用威脅時,有權的一方收益稍微大一些,但總收益較少;隻有在雙方都采取合作的情況下,各自以及總收益都最大。

威脅方式

變量無威脅甲方威脅雙方威脅

總計得益203.32-405.88-875.12

甲得益122.44-118.56-406.56

乙得益80.88-287.32-468.56

注:表中的負數指超時被扣的分

實際上,資源的過分開采、稀有物種的滅亡、人口爆炸、空氣污染及水資源的枯竭等都是我們面臨的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合作成唯一的選擇。

(3)社會交換理論的應用

社會交換理論被廣泛地用于解決人際沖突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其中最有用的是在協商方面。我們每天都在和人進行協商或價還價,在每一個這樣的情境中,人們總是想擴大自己的收益,減少自己的損失。心理學家根據交換雙方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把人們之間的沖突分零總和(zero-sum)沖突與可變總和(variable-sum)沖突兩種,前者是指一方的收益是對方的損失,交換雙方完全是競性的,買東西對方多要100元,我就會少100元;而後者是指一方的損失不一定是對方的損失,如卡車遊戲和囚犯兩難情境。

在協商或價還價過程中,利益的範圍對這一過程有大的影響。如圖6-5所示:以你買一輛舊車例,賣主的要價和你的出價之間肯定有一個較大的差距:對你來說除了有一個目價位之外,同時還有一個拒絕買的價位;對賣主來說也有一個理想的目價位和一個拒絕賣的價格。買賣雙方拒絕價位之間的區域就是對雙方來說可接受的範圍,隻有當價格在這一區域時,買賣雙方才有可能達成協議。

心理學家還提出了許多協商的策略,這些策略包括:在協商中提出強硬的最初立場和逐漸讓步的策略。Hamner和Yukl(1977)證明了強硬的最初立場對協商結果的影響,發現在買賣汽車中,買方高的要價的确會使最終的成交價格對自己有利。強硬的最初立場會導緻這樣的結果呢?原因之一是我們常常是以他人的最初立場來确定自己的期望值與拒絕點,當他人要價高時我們自己對最終價格的期望值也高。有效協商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如何做出讓步,一般說來逐漸讓步的策略較好。這種策略要求我們在與他人協商的時候不要一次讓步過大,甯可多做幾次讓步。另外在協商過程中還要注意時間問題,有時候要給對方一個時間限制,你的時間壓力會使對方的讓步更大。同時,即使在讓步的時候,我們也要顯得堅定、強硬,這樣會給他人我們不會無限制妥協的信息與知覺。

第二節社會影響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的心理和行總是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對我們的人格以及社會行起着極大的制約作用。我們在這裏所說的社會影響,不僅包括各種社會力量的影響,而且也包含文化的影響、團體的影響、以及基于這些影響的從與服從等。

1.什是社會影響?

社會影響(Socialinfluence)指運用個人或團體的社會力量(Socialpower)在特定方向之上改變他人態度或行。這裏所說的社會力量是指影響者用以引起他人態度和行發生變化的各種力量,它的來源非常廣泛,既包括與社會地位相聯系的各種權力,也包括源于被愛和受尊敬的影響力。French和Raven(1959)對社會力量的來源進行了分析,他們總結出了六種社會力量的來源:

獎賞的權力(Rewardpower):指人們向他人提綱獎勵的能力,如私營公司的老闆對下級來說就具有這種權力,父母對孩子而言也具有獎賞權。

壓制的權力(Coercivepower):與獎賞的權力相反,指擁有權力的人提供懲罰的能力,如對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而言,老師就擁有這種權力。

參照的權力(Referentpower):讓他人參考的權力,如團體是一種重要的參照權的來源,與團體保持一緻是參照權影響個體的寫照。

法定的權力(Legitimatepower):指與一定地位相聯系的權力,如部長和校長擁有的處理事務的權力。

專家權力(Expertpower):與某些特長相聯系的權力,如醫生在處理疾病時的影響力、政治家在處理國際事務中的能力。

信息的權力(Informationalpower):指了解某些他人不知道信息所擁有的影響力。

2.文化的社會性影響

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文化多元性的時代。着傳播媒體、交通工具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從範圍上講可以說是空前地擴大了。尤其是近十幾年來,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大大地拉近了。這些變化的直接後果就是使得文化與價值觀對人的影響變得不可避免。作社會影響的一種,文化對我們的心理與行的作用體現在很多方面,下面我們就從東西方差異的角度看一下文化的影響。

(1)自我概念

文化會影響到人們的自我概念,不同文化中人們的自我概念有着顯著的差異。以東西方文化中人們的自我結構例,StephenCousins(1989)發現日本人的自我當中包含了家庭,而美國人的自我不包含情境中的他人。DavidTrafimow(1991)及其同事對中國人與美國人的對比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們發現美國人在進行自我描述的時候對自己的特質較看重,而中國人在描述自我的時候則更多地談到情境。Markus和Kitayama(1991)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獨立型(independent)和依賴型(interdependent)的自我結構,分與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相對應,

(2)社會關系

人們的社會關系也與文化有關。與北美的大學生相比,中國香港地區的大學生每天隻與少數人交談,但每次交談的時間較長(Wheeler1989)。Markus和Kitayama(1991)也發現在集體主義文化占主導地位的社會中,雇主與雇員之間崇尚相互真誠和團結一緻,人們盡量地通過尊重他人和給他人面子來維持這種和諧關系。在這樣的社會中,人們的不會直截了當地指出他人的過錯,而是委婉地、間接地表達對他人的忠告。對于他人敏感的話題,如他人的私生活等也避免提起,以免他人尬,人們也喜歡有恩與己的他人。在這樣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個孤島,正如剛剛講過的,人們的自我是一種依賴型的而不是自主型的。

從社會認同(socialidentity)的角度來看,集體主義文化中的人更易于從他人所處的群體來判斷他人。比如在我們國家,人們在了解他人的時候往往從他的社會認同群體出發,經常從他人的家庭、學校、工作單位以及朋友圈去了解與評價一個人。而在個人主義文化中,人們反對從他人的背景去評價他人,而是從他人的個人特質,如外表的吸引力等方面評價他。

(3)孩子養育

文化也決定着人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在個人主義文化中,父母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到了青少年階段,孩子更是有權決定自己的事情,交什樣的男朋友、設立自己的電子信箱等等,離開家庭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目對他們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對集體主義文化的人而言,父母可能會回避這種個人主義,相反父母傾向于教孩子學會如何去了解他人、與他人合作以及如何與他人交往,父母會指導甚至決定孩子的事情。

(4)人際溝通

人們的社會溝通方式也與文化有關。Triandis、Brislin和Hui(1988)對由個人主義文化進入集體主義文化的人提出了一些忠告:提醒他們要避免與他人直接的對抗;不要把親密關系的建立看成是短期的事情,而要從長遠來考慮;自我表現要有禮貌,要把自己擺在适當的位置上等等。這種溝通上的差異表現在人們對許多問題的看法上,以中國人與美國人之間的交往例,這些差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直接與間接:大多數美國人喜歡直接性的溝通,有什要求最好直接提出來;而中國人更喜歡間接的方式,有什想法不直接說,而是通過暗示或第三者從側面提醒。"話中有話、音外有音",有時候要費一番腦筋才能明白對方的真正意圖。

情感外露:在發生人際沖突的時候,中國人往往會控制自己的情感,使其不外露;而美國人則在許多場合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在夫妻關系中,當一方對另一方不滿的時候,可能用大吵大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而在中國,大吵大鬧被看成是無理的行。公共場合更是如此,一個人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緒被看成是有修養和成熟的志。

謙虛與禮貌: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我們有謙虛的傳統。但有時候這種謙虛讓人分不清真假。如果一個中國人告訴你他的老婆很醜、孩子特笨,你千萬不要相信,因這是客氣話;而對美國人來說,他們會比較真實,甚至誇大自己的優點。如果你恭維他說他的孩子很聰明,他可能會告訴你他的孩子簡直就是個天才!

第三節從、順從與服從

社會影響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它對人類的行有着重要的決定作用,受這些影響的行從程度上來看大緻可以分、順從與服從。

1.從分析

對于從(conformity)這一概念,不同的心理學家的觀點不盡相同。心理學家邁爾斯(Myers)認是個體在真實的或想象的團體壓力下改變行與信念的傾向。而StephenFranzoi則把從定義對知覺到的團體壓力的一種屈服傾向。盡管表達上有差異,但都指出了這一概念的實質,即從是一種在壓力之下發生行改變的傾向。

(1)有關從的經典研究

有關從的經典研究有兩項,一個是謝立夫(Sherif1935)的團體規範形成的研究,另一個是阿希(SolomonAsch1951)的線段判斷實驗。

謝立夫有關規範形成的研究:最早對從進行實驗研究的是出生于土耳其的心理學家謝立夫,1935年謝立夫發表了他的有關團體規範如何形成的研究報告。在這篇報告中,他明确反對做美國心理學奠基人之一的F?奧爾波特關于群體問題的觀點,認團體不是個體的簡單組合,團體大于個體之和。

了證明在不确定條件下團體壓力會對個體的判斷生影響,謝立夫利用知覺錯覺中的自主運動現象(Autokineticeffect)研究大學生被試的判斷情況。自主運動現象是指在一個黑暗的沒有參照系的屋子裏,當人們盯着一個靜止不動的光點時,會感到該光點向各個方向運動的現象。在研究中謝立夫把大學生三個人分一組,讓他們判斷光點移動的距離到底有多少,每一組在判斷之後把自己的結果告訴給其他組的被試。

結果如圖6-7所示:最初的時候,人們判斷上的差異很大,有的人認光點移動了7、8英寸,而有的人認隻移動了零點幾英寸。但着時間的推移,人們的判斷趨向一緻,到第三個階段時,所有被試組的判斷基本上達到了一緻,即對這個問題形成了一個共同的準,謝立夫認這個階段實際上已經建立起了團體規範。這種規範對每個人的行與信念起着制約作用。有意思的是,在研究結束時謝立夫問參加實驗的被試他們的判斷是否受到他人的影響,結果被試都否認他人對自己有影響。謝立夫的研究還發現在情境越很不明确以及人們不知道如何定義該情境時,人們受到他人的影響也越大。

Macneil和謝立夫(1976)進一步研究了在自主運動情境中形成的團體規範能夠存在多久,結果發現團體規範對個體判斷的作用越強大,團體規範被團體接受和傳遞的可能性越小。也就是說,規範的壓制性力量越大,它以後被修改的可能性越大。這個結論有助于我們理解強大的獨裁政府會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

阿希的線段判斷實驗:與謝立夫的研究相比,阿希的研究被認是有關從研究的典範。由于謝立夫的研究是在一種模糊的情境中進行的,所以人們往往認是比明确的情境使得人們易受他人影響。那,當情境很明确的時候,人們會不會從呢?

阿希設計了這樣的實驗情境:當志願參加實驗的大學生被試來到實驗室的時候,看到6名與自己一樣參加實驗的被試已經在等着了。實際上這6個人是阿希的實驗助手(也叫同謀),他們的判斷是阿希事先設計好的。當被試和這6個人圍着桌子坐下以後,阿希拿出了一張卡片放在黑闆架上,這張卡片的左邊有一條線段(準線段),右邊有三條線段,旁邊分别标有A、B、C,(如圖6-8),阿希告訴被試他們的任務就是簡單地報出A、B、C中哪條線段和準線段一樣長。很顯然,對被試來說這是一項極容易的任務,隻要視力正常的人都能看出B是正确的答案。在前兩輪實驗中,實驗者的同謀選擇了正确的回答。但從第三輪開始,實驗者的同謀一緻性地選擇了錯誤的答案(比如A)。阿希想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被試會不會從呢?有多少人從、有多少人不從?結果發現盡管人們的從程度不同,但從總體上講至少有33%的被試會從,即選擇與實驗同謀一樣的案。另外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有76%的人至少有一次從發生。

在阿希研究的基礎上,MortonDeutsch和HenryGerard(1955)對從的原因做了說明。根據他們的觀點,促使人們從的團體壓力有兩個來源:規範性(normative)和信息性(informational)的社會影響。前者發生在人們想要獲得獎勵與避免懲罰時;後者發生在個體希望從他人或其他團體那兒獲得精确的信息時。比如Campbell等人(1986)就指出,人們經常從團體獲得信息,尤其是在情境不明确的時候,所以人們常常在團體情境中生從

(2)影響從的因素

阿希的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證明了從是人類的一種基本傾向。同時阿希及其他的心理學家發現有許多因素對人們的從有影響,這些因素包括:情境因素和個人因素等。

情境因素:

影響從的情境因素很多,總結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團體的規模:在阿希的系列實驗中,他通過改變同謀的數量(由1-15人發生變化),發現着人數的增加,從也越常發生。但這個人數有一個極限,既不能超過3-4人,如果超過這個範圍,人數增加并不必然導緻從的增加。如圖6-9所示,15個人的群體對從的影響并不比3個人的大。

另外一種情境因素是團體的凝聚力:霍格(Hogg1992)、洛特(Lott1961)等人指出,在一般情況下,團體的凝聚力越大,從的壓力越大,人們的從越可能發生。第三種情境因素是團體的社會支持:在阿希的研究中,如果有一名實驗者的同謀選擇了正确的答案(不是故意選擇錯誤的答案),結果會如何呢?實際上當有這樣的一個人時,被試從的可能性會大大下降,降到面對一緻性決定時的四分之一。阿倫和萊文(Allen&Levine1969)就指出社會支持通過降低規範性社會影響而減少了人們的從

個人因素:

人們的從傾向也受自身特征的影響,與從有關的個人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自我:在自我意識強的人做事情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太會去從;而公自我意識強的人往往以他人的要求與期望作自己的行爲标準,所以從的可能性更大。

二是個體保持自身獨特性的需求:許多研究證明,有時候人們不從了保持自身獨特的自我同一性(Maslach1987;Snyder1980)。其中在Snyder(1980)的實驗中,他首先讓參加實驗的被試相信自己最重要的10個態度與另外1000個大學生的態度有的不同,有的則完全相同。然後這些被試參加從實驗,結果那些被告知與他人態度差異極大的被試往往通過不接受他人的影響來保持自我同一性。因此,盡管人們經常從以避免他人消極的評價,但有時候我們不從僅僅是因我們感到自己與不同。

三是個人的控制願望:對自己行的控制願望也會影響到人們對從的反應。布雷姆(JackBrehm19661981)提出的心理拒抗理論(Theoryofpsychologicalreactance)就認:人們相信對自己的行擁有控制權,因此當這種控制自由受到限制的時候,人們往往會采取對抗的方式,以保持自己的自由。在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事情,比如父母告訴自己的女兒不要和某個人交朋友,女兒卻偏偏要和這個人好。她之所以這樣做,實際上是通過拒抗體現自己的自由。

伯格(JerryBurger1987)的一項研究說明了控制感對從的影響。他讓學生評價一些卡通片的可笑程度(實際上這些卡通并不可笑),發現在單獨評價時控制願望高的被試與低的被試沒有大的差異;但在團體情境中,控制願望高的人不大會去附和同謀者的較高評價(分數越高越好笑),而是力圖保持自己的獨立判斷。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個體的社會地位、預先的承諾和性等都會對從爲産生影響。在一個群體中,社會地位越低的人從的可能性越大;對組織或他人的承諾越大,從的可能性越高。性與從的關系比較複雜,早期的研究者認女性的從傾向比男性高,但最近的研究并不完全支持這一結論。伊格列(Eagly1987)指出,如果男女在從上有差異的話,也僅僅發生在要求女性當面反對對方的情境下。

社會壓力會引發人們的從,但有時候人們也以其它方式進行反應,最常見的有反從(Anticonformity)和獨立(Independence),其中反從是指由心理拒抗引起的在所有情況下對抗從的現象,它與社會壓力的要求恰恰相反;而獨立是指人們不願受制于他人的傾向,獨立的人不在乎社會的壓力與他人的要求,往往是按自己的意願行事。

2.順從

反映了個體在社會壓力之下的選擇違背了自己的真實意願,在生活中與從類似的還有順從和服從。

(1)順從

順從(compliance)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請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傾向,在做出順從行的時候,人們可能私下同意他人的請求,也可能私下不同意他人的請求,或者沒有自己的主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向他人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希望他人能順從我們的觀點與行。巴斯(Buss1987)顧德(Gody1983)對引起順從的環境與策略進行了探,指出增加他人順從的技巧與我們對他人的了解程度、自己的社會地位、請求的性質等有關。要想使他人順從我們的請求,創建良好的順從環境非常重要,其中有三個因素有助于建立一個使人們感到愉快的順從氣氛:

一是積極的情緒:情緒好的時候人們順從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要求他人做出親社會的助人行時(Isen1987)。心情隻所以有這樣的作用,原因之一是因心情好的人們更願意也更可能參與各種各樣的行(Batson1979)。第二種解釋則認好的心情會激發愉快的想法和記憶,而這些想法和記憶使得人們喜歡提要求的人(Carlson1988;Forgas1987)。由于好的心情有助于增加順從,所以人們經常會在向他人提要求之前先給他人一點好處,Linden和Mitchell(1988)把這種自我表現的策略被稱爲讨好(ingratiation),預先的好和奉承對增加順從十分有效(Byrne1074;Kacmar1992)。

二是強調順從行的互惠性:在社會規範中,互惠規範對順從的影響也不小。互惠規範強調一個人必須對他人給予自己的恩惠予以回報(Gouldner1960),如果他人給了我們一些好處,我們必須要相應地給他人一些好處。這種規範使得雙方在社會交換中的公平性得以保持,但同時也變成了影響他人的一種手段。DennisRegan(1971)的一項實驗室研究就證明了互惠規範的這種影響。在研究中被試與另外一個學生一起完成一項工作,實際上這名學生是實驗者的助手,在有些情況下他對被試很友好,而在另外一些情況下他對被試不友好。在實驗中間休息的時候,助手出去了一會兒,幾分鍾之後又回來了。回來的時候有些人給被試帶來一瓶飲料,有些人則什也沒帶。不久,助手要求被試購買票面價值25美分的演出票,結果發現有飲料的被試人均購票兩張,而沒有飲料的被試隻買了一張票。互惠規範被廣泛地運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尤其是在市場銷售活動中。汽車銷售人員在你購買了他們的品之後,經常會給你送一些禮物;保險銷售人員也如此,當他們挨家挨戶推銷保險的時候,經常會給人們送諸如台曆之類的小禮品,他們這樣做無非是了增加人們的順從願望。

三是合理原因的效果:我們對他人的順從也需要合理的原因,當他人能給自己的請求一個合理解釋的時候,我們順從的可能性也越大。EllenLanger和她的同事(1977)對給理由對增加順從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她讓助手去"加塞"複印一些文件,在有些情況下助手沒有說出理由,隻是簡單地說"我可以先印這5頁文件嗎?",結果60%的排隊的人順從了助手的要求;而在另外一種情況下,助手給了一個簡單的理由,他說"我時間緊張,可以先印這5頁文件嗎?",結果94%的排隊的人順從了助手的要求。僅僅給出一個簡單的理由就可以增加他人的順從,是因人們習慣于對他人的行尋找原因,并且我們也相信他人不會提出不當的要求。

我們怎樣才能增加他人的順從呢?心理學家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下幾種增加順從的技巧:

一是"腳在門檻技巧"(Foot-in-the-doortechnique):這是一種分兩步實施的順從技巧,第一步先向他人提出一個小的要求,等他人滿足該要求之後,再向其提出一個較大的要求,此時對方滿足較大要求的可能性也增加。弗裏德曼(1966)對家庭主婦交通安全問題的研究證明了這種方法的有效性,在研究中弗裏德曼發現:曾經在請願書上簽名的婦女,對後在自己家草坪上樹牌子的要求滿足的比例遠遠高于一般人(55%,17%)。JosephSchwarzwald(1983)有關捐錢保護環境問題的研究、以及Dillard(1991)對此問題的元分析結果等都證明了這一方法的有效性。

"腳在門檻技巧"能增加人們順從他人的傾向呢?弗裏德曼與Dejong(1979)等人認這與個體自我知覺的改變有關。例如在弗裏德曼的研究中,家庭主婦原先可能認自己是不參加社會活動的人,一旦她們同意了實驗者小的要求(即使是難以拒絕才答應的),她們的自我形象可能會發生變化,既然簽了名,那她就應該屬于參加此類活動的人。因此後出現一個大的要求的時候,她們會比以前更願意順從。也就是說,接受小的要求改變了個體對自己的態度,這種改變減少了她對以後類似行的拒抗。

二是"門前技巧"(Door-in-the-facetechnique):它與"腳在門檻技巧"正好相反,這種方法是先向他人提出一個很大的要求,在對方拒絕之後,緊跟着提出一個小的要求,這時候小要求被滿足的可能性增加。RobertCialdini和他的同事(1975)對此進行了研究,他們先要求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在下一年度每周抽出2小時的時間參加一些青少年的活動,以便他們提供"大哥哥"或"大姐姐"的榜樣。毫無疑問,由于大學生沒有那多的時間,所以沒有人會同意這樣的要求。後,研究者又提出了第二個要求,問他們是否願意參加"一次"這樣的活動,結果50%的大學生同意後一種要求;而沒有大請求的控制組隻有不到17%的人同意後的小請求。

但是,"門前技巧"必須滿足三個前提:首先,最初的要求必須很大,從而當人們拒絕該要求時不會對自己生消極的推論(如我不是一個慷慨大方的人等);其次,兩個要求之間的時間間隔不能過長,過長的話義務感就會消失。這一點與"腳在門檻技巧"不同,後者具有長期性;第三,較小的請求必須由同樣的人提出,如果換了他人,該效應不出現。

"門前技巧"的發生與互惠規範有關,Harari等人(1980)認,當人們知覺到他人的讓步時,(既然不能捐出1000元錢,捐10元錢總行吧!)就會感到來自互惠的壓力,即對他人的讓步做出回報,從而接受他人的第二個要求。從這一點來看,門前技巧要比腳在門檻技巧更有效。正因如此,該效應被廣泛地應用與各種各樣的協商情境中。

第三種技巧叫做"折扣技巧"(that's-not-all):這種方法的第一步是先提出一個很大的要求,在對方回應之前趕緊打些折扣或給對方其它的好處。與門前技巧相比,在這種技巧中不給對方拒絕初始大要求的機會。JerryBurger(1986)研究用這種技巧銷售面包時的效果,發現當顧客詢問沒有明價格的面包時,如果開始時要價很高,并且在顧客回應之前告訴他們這個價格裏面還包含着一份禮物,此時會有73%的人會購買面包;而在控制組中,當顧客問完價格以後馬上給他們看同樣的禮物并且說面包價格裏已經包括了禮物,這時有40%的人會購買。

第四種技巧叫做"滾雪球"(low-balling):既在最初的要求被他人接受之後,又告訴他人由于自己的要求被低估,又提出了新的較高的要求或價碼。如在某些商品的以舊換新中,銷售人員開始給你的舊電視機估價400元,但當你真正購買的時候,銷售人員說這筆買賣還要經過銷售經理認可。在假裝問了經理之後,他會很沮喪地告訴你:經理認舊的電視機隻值200元。這時他又面帶微笑地對你說:"你隻要多掏200元錢就可以把新電視機搬回家。"在這種情況下,銷售人員的策略就是"滾雪球",慢慢地增加砝碼。

3.服從

服從(Obedience)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種行的傾向,很多時候人們會服從地位高的他人或權威的命令。父母、老師、警察等都是我們服從的對象,對權威與他人的服從也是一個人社會适應是否良好的志。

早在1963年,心理學家米爾格拉姆就研究了人們的服從傾向。在實驗中,當志願參加實驗的大學生來到實驗室的時候,實驗者告訴他與另外一個人一起參加一項懲罰對字詞學習如何生影響的研究,同時讓被試扮演實驗中"老師"角色,而讓另外一個人扮演演實驗中的"學生"角色(該人實際上是實驗者的助手)。被試的任務是當"學生"對字詞配對錯誤的時候對其實施電擊,電壓範圍從15—450伏。被試每犯一次錯誤,懲罰的電壓就增加15伏。實驗中在隔壁房間學習的"學生"故意犯了許多錯誤,當電壓升到150伏的時候,"學生"開始求饒,着電壓的進一步上升,"學生"大喊大叫,哭着求"老師"放過自己。"老師"有時候也有遲疑,但每次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實驗者會告訴他"繼續下去"、"實驗要求你必須繼續"以及"你毫無選擇,必須繼續下去"等。在實驗之前,精神病學家預測會有10%的人服從實驗者的命令而堅持到用450伏的電壓電擊"學生",但實際上這個比例達到了65%。

了确定實際的服從傾向,米爾格拉姆在耶魯大學繼續做這一方面的實驗,他想知道在互相熟悉的人之間,會不會因服從實驗者的命令而電擊對方呢?他找到了正在校園一起散步的兩個人,請他們參加與上面設計一樣的實驗,總共有40個年齡20到50歲的男性被試參加了這個實驗。結果令他震驚,因即使對自己熟悉的人,也有65%的被試用最高的電壓電擊他。當然,在實際中假扮"學生"的被試并沒有受到電擊,他們的哭聲喊聲都是事先制作好的錄音。

由于該實驗的結果如此出乎意料,了穩妥起見,米爾格拉姆通過改變實驗方式進一步對人們的服從行傾向加以研究,發現一系列有意思的結果:如有權威的實驗者比普通人引起服從的比例更高;在實驗中,實驗者與被試(即扮老師的人)之間的距離也對服從有影響,距離越近,服從的比例越大。在所有這些研究之後,米爾格拉姆指出服從是人的一種基本傾向。許多其他國家的研究者也證明了米爾格拉姆所揭示的服從行的普遍性,在澳大利亞這個比例是68%(Kilham等1974),約旦63%(Shanab等1977),德國人的比例高達85%(Mantell1971)。

4.社會影響理論

來自外界的社會壓力對人們的行有着很大的影響,這些影響如何起作用是心理學家極關心的問題,拉塔納(BibbLatanē)提出的社會影響理論(Socialimpacttheory)就論述了社會影響的一些原則。

拉塔納指出,在一個特定的社會情境中,來自他人的社會影響的總量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因素:他人的數量(number)、重要性(strength)和直接性(immediacy)。這種社會影響發生作用的機制與物理作用一樣,以光照射在一個平面上例,平面接收到的光的量不僅取決于開了多少燈,而且取決于燈泡的瓦數以及它與平面的接近程度。與此類似,如圖6-10所示:個人所受來自他人的影響與他人的數量、他人的重要性以及他人與個體的接近性有關。

他人的數量:周圍他人越多,來自他人的社會影響也越大,比如一個新演員在面對50個觀時要比他面對10個觀時更怯場。也許你會問:在前面講到從的時候,阿希曾經發現着人數的增加,個體從水平下降的現象,而在這裏着人數的增加,社會影響卻增大呢?此,拉塔納提出了社會影響的另一個規律:伴着影響人數的增加,每一個人的影響實際上在下降,第二個人的影響比第一個小,第N個人的影響小于第(N-1)個人的影響。仍以上面照明的例子來說,在屋子裏隻有一個燈泡亮着的時候,如果打開第二個燈,它增加的亮度我們還能感覺到;着燈泡數的進一步增加,當由14增加至15的時候,我們就很難感覺到。因爲随着燈的增加,每一個燈泡的影響反而下降了。

他人的重要性:也叫他人的強度,它依賴于他人的地位、權力以及他人是否是專家。比如在許多情境下,一名警官的影響要比一名郵遞員的大;他人的地位越高、權力越大,他們的社會影響力就越高。

他人的接近性:是指他人在時間與空間上與個體的接近程度,與一個相隔20米的人相比,一個與我們面對面相處的人對我們的影響更大。

第四節團體的社會影響

我們時刻感受着來自社會與團體的影響,這些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我們的生活。團體生活是人類生活的基本方式,接受團體的影響對個體來說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團體對個體行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這些影響主要體現在人類生活的許多方面。

1。社會促進

(1)定義

社會促進(socialfacilitation)是指人們在有他人旁觀的情況下工作表現比自己單獨進行時好的現象。最早對此問題進行研究的是Triplett(1898),他對社會促進的證明也是最早的社會心理學實驗。Triplett注意到在有競時人們騎車的速度比單獨騎的時候快,因此設計了一項實驗,探兒童在有他人存在時是否會工作得更勤快。結果證明了他的預期,兒童在拉釣魚線的實驗中,當有他人存在時個體工作更賣力。

其他的心理學家也發現了這一點,Allport(1924)讓被試完成一些任務,如簡單乘法、圈字母等,即使被試在這些作業上總是個工作,但當房間有五個人一起時的工作效率比僅有一個人在房間時高。社會促進作用不僅發生在人類身上,Chen(1937)發現在螞蟻群體中也有此類現象發生,當螞蟻一起時,每隻螞蟻的平均挖土量是單獨挖時的三倍。

(2)對社會促進作用的理論解釋

一是用他人存在解釋社會促進:對于社會促進作用發生有許多不同的解釋,其中紮榮克(Zajonc1965)用他人存在(mere-presence)解釋這一現象。他認:當他人出現的時候,會使人們的激起增強,而這種生理激起會進一步強化人們的表現。但是,這種激起對作業成績起什樣的作用還與作業的性質有關,當所完成的任務是我們已經掌握的行反應時,他人的存在對作業成績起促進作用;而當從事的工作是新的任務,我們還沒有學會時,他人的存在對作業成績起阻礙作用。也就是說,他人的出現對完成簡單工作起促進作用,而對完成複雜工作起損害作用,兩方面加在一起統稱社會促進。Bond(1983)、Guerin(1986)對300多個研究分所做的元分析證明了社會促進确實存在于人類行之中。

二是用評價恐懼解釋解釋社會促進:評價恐懼理論(Theevaluation-apprehension)則從害怕被他人評價的角度解釋了這一現象。Cottrell(1972)認,在有他人存在的環境中,人們由于擔心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引發了激起,并進而對工作績效生影響。在他的一項研究中,Cottrell設置了三種情境:第一種情境讓被試單獨從事一項工作;第二種情境是在被試完成工作時實驗助手出現,并與被試做同樣的工作;第三種情境是一個雙盲實驗,被試和助手做同樣的的工作,但他們均不知道實驗的目的,實驗者告訴他們正在進行一項知覺實驗。結果第二表現出了社會促進作用,他人存在和評價恐懼兩者均能對此加以解釋。然而雙盲這一組沒有發現社會促進作用出現,被試的反應與第一組沒有差異。由于雙盲組中的他人隻是生理上的出現,沒有對被試的績效進行評價,所以這一結果支持評價恐懼理論,而與他人存在的解釋相矛盾。許多研究支持了Cottrell的結論(Strubeetal.,1981;Worringham1983)。因此,按照評價恐懼理論的觀點,如果他人隻是出現了,而沒有對他人的工作表現加以注意,他們的出現不會生社會促進的效果。

第三種解釋叫做分心沖突:由于社會促進作用不僅在人類存在,在許多動物身上也有此類現象發生,而我們相信動物是用不着"擔心"評價的。了解釋這一點,Baron(1986)和Sanders(1983)提出了分心沖突理論(distraction-conflicttheory)。按照這一理論,當一個人在從事一項工作時,他人或新奇刺激的出現會使他分心,這種分心使得個體在注意任務還是注意新奇刺激之間生了一種沖突,這種沖突使得激起增強,從而導緻社會促進效果。該理論解釋了噪音、閃光等刺激對作業成績的促進或損害作用(Pessin1993;Sanders1975)。

2.社會懈怠

(1)定義與研究

社會懈怠(socialloafing)是指在團體中由于個體的成績沒有被單獨加以評價,而是被看作一個總體時所引發的個體努力水平下降的現象。心理學家黎格曼(Ringelman1880)最早發現了社會懈怠現象,他發現當人們一起拉繩子的時候的平均拉力要比一個人單獨拉時的平均拉力小。在研究中他讓參加實驗的工人用力拉繩子并測拉力,實驗包括三種情境:有時工人單獨拉,有時3人一組,有時8人一組。按照社會促進的觀點,人們會認這些工人在團體情境中會更賣力。但事實恰恰相反:獨自拉時,人均拉力63公斤;三人一起拉時總拉力160公斤,人均53公斤;八個人一起拉時,總拉力248公斤,人均隻有31公斤,不到單獨時的一半。

拉塔納和他的同事(1979)對社會懈怠現象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在其中的一項研究中,他讓大學生以歡呼或鼓掌的方式盡可能地制造噪音,每個人分在獨自、2人、4人或6人一組的情況下做。結果如圖6-11所示,每個人所制造的噪音團體人數的增加而下降。社會懈怠現象不僅發生在上述情境中,而且也發生在人們完成認知任務的時候(Petty1977;Weldon1988)。另外,它也是一種跨文化的現象(Weiner,PandyandLatané1981),需要注意的是,在集體主義社會中,社會懈怠沒有個人主義社會強。

(2)對社會懈怠現象的解釋

對于團體情境會生社會懈怠有幾個方面的解釋:第一種觀點是由Kerr、Bruun(1981)和Harkins(1989)等人提出來的,他們認在團體中,由于個體認識到自己的努力會埋沒在人群中(lostinthecrowd),所以對自己行的責任感降低,從而不大去努力,緻使作業水平下降。從這一點上來看,社會懈怠現象的生與責任分擔有關。


 


 


 


 


 


 


 


 


 


 


 

也許你已經注意到,團體情境有時候對個體作業水平起促進作用,而有時候卻引發社會懈怠,呢?拉塔納認社會促進和社會懈怠生于不同的情境之中,如圖6-12所示,在社會促進情境中(圖A),個體是他人影響的唯一目,所有的社會影響均指向該個體,當在場的他人增加時,社會影響也增加;社會懈怠現象則發生在團體成員完成團體外他人指定的作業時,每一個個體僅僅是外人影響的目之一,外人的社會影響會分散到每一個人的身上(圖B),着團體規模增加,每一個人感受到的壓力之降低。


 


 


 


 


 


 


 


 


 


 


 

由于社會懈怠現象對團體的工作表現有害,所以人們一直在探如何消除之。拉塔納認,個體可能相信團體當中其他人并不象自己那樣賣力,而且個體也可能會覺得在團體活動中自己的貢獻會被忽略,生責任分散。因此,如果想要克服社會懈怠現象的話,最好的方式是讓被試感受到更多的參與及責任。

3.去個體化

(1)定義

團體對個人行影響的另一種例證是去個體化(Deindividuation)現象,它是指個體喪失了抵制從事與自己在準則相矛盾行的自我認同,從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會做出的反社會行,去個體化現象是個體的自我認同被團體認同所取代的直接結果。生活中常見的去個體化現象并不多,但它的危害卻十分嚴重,比如當某一個足球隊的球迷因自己的球隊輸球而聚集在一起鬧事的時候,他們往往做出自己平時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燒汽車、砸商店、甚至殺人放火。

對此現象的研究最早源于法國社會學家LeBon(1896),他發現激動的群傾向于有相同的感受和行,因個體的情緒可以傳染給群體。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一個成員做了一件大部分人反對的事情,其他人也會傾向于仿效它。LeBon把這種現象叫做"社會傳染"(socialcontagion)。LeBon把社會傳染解釋正常控制機制的崩潰,即道德意識、價值系統以及社會規範不再能夠約束人們的行,自私、侵犯及性沖動便發洩,從而導緻暴力與反道德行。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1952)、津巴度(1970)把這種想法轉換成了一個更現代的名詞——去個體化:認在某些情境中,個體的自我認同被團體認同所取代,個體越來越難以意識到自己的價值與行,而是集中注意力于團體情境之上。去個體化包括個體責任感的喪失,以及對團體行的敏感度增加。

專欄6-1:集體歇斯底裏症

生理疾病有時候也會發生社會傳染。Stahl(1982)在一份報告中提到,某一年的春天,35名在一個電腦中心工作的人大部分突然病了,他們所報告的症狀幾乎相似:頭痛、惡心、呼吸困難以及淚流不止,同時這些人都抱怨說工作環境中有一種奇特及燒焦的味道。有人懷疑是一種神秘的氣體引起了這起突發事件。此他們請來了醫生與環境專家進行調查,卻沒有發現任何可導緻這場災難的因素。了消除人們的疑慮,專家向工人解釋說附近發電廠的濃煙是事件的罪魁禍首,結果這場傳染病很快就被控制下來了。

1983年,在以色列占領的約旦西方銀行區,正面臨軍事沖突之時,當地的阿拉伯人突然得了一場集體疾病。在一天之有300多個女學生被送到醫院,這件事很快就引發了以色列士兵與阿拉伯人之間的沖突。這些病人大部分是十來歲的女學生,她們訴說的症狀包括:頭昏、反胃、胃痛、眼花等。當地人指責以色列士兵對她們下毒,但以色列官方的報告則斷然否決了這種指責。

這兩件真實的故事實際上描述了一種被稱"集體歇斯底裏症"的現象,這種病在病理學上被稱"集體心因性疾病"。Golligan、Pennebaker和Murphy(1982)認這種疾病的生與團體運做有關,而非生理病因。"集體歇斯底裏症"的發生通常是個體對嚴重壓力情境的反應。比如在第一個案例中,工作人員面對單調、低薪及過重的工作壓力,再加上附近工地的噪音的幹擾,使得他們整天生活在無法預期的混亂環境中。而在第二個例子中,壓力則來自最近的緊張氣氛以及長久以來的敵對行動。

"集體歇斯底裏症"經常發生在同事或同班同學間,受害人通常是年輕人、低收入者及女性。第一個受害者通常是嚴格社會隔離者,沒有朋友,并且可能有連續性昏厥的病曆。這種病很快地就會經溝通網絡散布到團體的其他成員。在此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個案所經曆的症狀都是真實且痛苦的,沒有任何捏造的病症。

(2)去個體化行爲産生的原因

去個體化現象對我們理解群性的反社會行有很大的幫助。津巴度認這種現象的生與三個方面的因素有關:激起(arousal)、匿名性(anonymity)以及責任分擔(diffusedresponsibility),而其他心理學家在解釋去個體化的原因時認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匿名性:匿名性是引起此現象的關鍵,團體成員越匿,他們就越會覺得不需要對自我認同與行負責。在一群暴民中,大部分人覺得他們不代表自己,而是混雜于群中,也就是說沒有自我認同。相反,如果他們具有某種程度的自我認同,并且保持着個體存在之感覺,就不會出現不負責任的行

津巴度的研究對此提供了生動的描述。在研究中,由4名婦女組成的團體參與對陌生人實施電擊的實驗。在有些組中,這4個人彼此以姓名相稱,并且胸前挂着名牌,極易辨認;在另一些組中,被試則穿着寬大的衣服,圍着頭巾,極難辨認。結果發現後者電擊他人的可能性是前者的2倍多。顯然匿名性使侵犯行急劇增加,結果支持了"去個體化是導緻團體中時有暴力及反社會行的原因"的說法。

迪納等人(1976)對兒童偷竊行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在研究開始的時候,他們問了有些孩子的名字并記下,對另一些兒童則無這樣的處理。研究的情境是當大人不在場時,孩子有機會偷拿額外的糖果,結果也支持了匿名性的效果:如圖6-13所示,那些被問及姓名的小朋友不大會去多拿,即使他們知道自己不會被抓住,他們也不去做這樣的事情未必就是團體。在心理學中,團體是指由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人組成的集合,團體的成員間通常有面對面的接觸或互動的可能性。據此,一個統計集合,如一群球迷就不是一個團體,因他們彼此不認識、沒有面對面的接觸、且彼此不影響。而北京國安足球隊的球員則是一個團體,他們彼此互動且相互影響。

社會中的團體很多,這些團體在規模、價值觀、目以及持續時間上各不相同。規模是團體最重要的維度之一,其中夫妻是最小的團體。心理學的許多研究主要集中在3到20個人的小團體之上。從持續時間上看,象家庭等團體可以延續數代,而陪審團的成員則可能因某一案件而成立數天,一旦結案則自行解散。不同團體的價值觀也不一樣,宗教團體與學生團體各有各的價值取向。

(2)團體的心理功能

團體生活對人類來說是極重要的,因團體給我們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保障,團體對個人心理方面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歸屬感:成員所具有的一種屬于自己團體的感覺,比如落葉歸根就是個人歸屬感的體現。人們正是因具有團體歸屬感,所以才會生一系列獨特的情感,比如民族情感、國家情感,甚至包括家庭情感。一個人不論在什時候、什地方,他都會尋找歸屬。如專欄7-1所述。

認同感:指團體成員對一些重大事件與原則問題的認識與團體的要求相一緻,個體往往把團體做自己社會認同的對象。尤其是當情境不明确的時候,團體的認同感對個體的心理與行具有的影響更大。比如大學生對戀愛問題的觀點往往同伴團體的影響,同伴團體對戀愛的態度與行常常是自己認同的對象。

社會支持:當個體的思想、行符合團體的要求時,團體往往會加以贊許與鼓勵,從而強化這種思想與行,得到團體的社會支持是個體心理得以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當我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祖國民族得榮譽的時候,他們常常把13億中國人的社會支持放在首位,團體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專欄7-1:人們要加入團體?

人類的許多活動實際上完全可以獨自完成,但這并不意味着團體不重要。實際上團體成員資格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是極重要的,正如心理學家Shaw(1981)所言,這重資格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重要的特色,一系列的原因使得我們要加入團體。

一是團體活動和團體目對我們具有吸引力:通過團體我們可以獲得單獨時難以達到的目。Sherif(1966)的一項現場研究就證明了目與活動的影響。在研究中,參加夏令營的兩組學生(11-12歲)駐紮在營地的兩邊,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參加實驗,也不知道對方小組的存在。後實驗者把這兩組學生放在一起,并讓他們完成一些隻有通過團體合作才能達到目的工作,如一起把獨木舟到河裏等。結果發現,一會兒以後這兩組學生就自動地形成了兩個團體,分有自己的名字(一組自稱"貓",另一組自稱"鷹"),并且發展了各自的模式和行準則。在這兩個團體建立起來以後,實驗者設法讓他們在遊戲時競,并提供獎勵。結果着競的進行,這兩個團體都快打起來了,他們互相攻擊對方,以便自己的團體能夠獲得更多的獎勵。

二是因人們喜歡以及需要成團體成員:人們喜歡具有團體成員資格主要與團體部的人際吸引有關,象朋友圈、街頭的團夥以及各種各樣的俱樂部都由此而來。而人們本身也具有加入團體的需要,因加入團體可以滿足我們的社會與情緒需求。

2.團體規範

(1)什是團體規範?

了保證團體目的實現,團體本身必須有制約其成員思想、信念與行的準則,這種要求團體成員必須嚴格遵守的準則就是團體規範。正是由于團體規範的存在,團體才表現出了某種程度的一緻性。但是,團體規範并不對成員的一言一行加以約束,它隻是規定了一個可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範圍。

團體規範可以根據不同的準劃分許多種,但心理學家常常是從規範的正式程度把它分兩種:正式規範和非正式規範。正式規範往往是用正式文件明文規定的、并由上級或團體的其他成員監督執行的規範,比如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紀律等。正式規範隻存在于正式團體中。非正式規範是成員約定俗成的、無明文規定的行爲标準,如風俗、習慣等。非正式規範不僅存在于非正式團體中,而且也存在于正式的團體中。

(2)團體規範的作用

團體規範對團體來說是一種重要的約束,它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保持團體的一緻性:團體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成員在某些方面具有一緻性,而隻有團體規範的存在才能使這種一緻性落到實處。團體規範一方面從外部制約着成員的思想、信念與行方式,另一方面又從成員提供了彼此認同的依據。從而從外兩個方面促使成員與團體保持一緻。

二是成員提供認知準與行準則:即使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的看法也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團體規範往往能成員提供衡量自己與他人言行的同一準,這一準成成員認識事物、判斷是非的共同心理參照架。

三是規範的惰性作用:團體規範有時候也制約成員的努力水平,它要求成員不能表現得太好或太差,而是放在一個适中的水平上。這一點最明顯地表現在霍桑研究中,梅約等人發現,在一個生小組中,規範使得人們的工作不能太好,但也不能太差,而是保持在一個适中的水平上。一旦有人違反了規範的要求,比如生率比人高出很多,其他成員就會用一些方法阻撓這個人的努力。

3.團體凝聚力

(1)定義與影響因素

團體凝聚力(groupcohesiveness)是指能使團體團結一緻的力量,它往往用團體對成員的吸引力和成員彼此之間的吸引力來衡量。但費斯廷格(Festinger1950)卻認,團體凝聚力不隻包括由成員之間人際吸引所決定的正性力量,而且也包括由于離開團體要付出高代價所決定的負性力量。凝聚力是團體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許多因素對團體的凝聚力有影響,這些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需要的滿足(satisfactionofneeds):一個團體越能滿足成員的需要,它對成員的吸引力就越大,它的凝聚力也就越大。比如聯想集團的員工凝聚力很高,就是因他們的管理者意識到了團隊精神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所以他們總是通過各種方式滿足員工的各種需要,使員工體驗到了與企業共同成長的樂趣。

二是團體目(groupgoals):當成員的個人目與團體目相一緻的時候,團體的凝聚力高(Lott1965)。與此相反,如果個人的目和團體的目差距很大,比如讓反戰的人參軍打仗,這樣的人越多,這支軍隊的凝聚力就越低。考慮到這一點,要想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我們就應該把個人的發展和國家的富強這兩個目結合起來,并把它轉化成可以實現的個人目,而不能隻喊口

三是團體活動和領導者(groupactivitiesandleadership):團體的凝聚力與成員參加什樣的活動有着緊密的關系,如果成員被團體的活動所吸引,團體的凝聚力也就越高(Hackman1976)。另外,團體的領導也影響凝聚力,Cartwright(1968)發現,在決策中允許成員參與的民主型的領導能導緻較高的團體凝聚力。

專欄7-2:參與決策的有效性

組織心理學家經常用各種各樣的方法進行組織激勵,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工人是否應該參與決策?盡管早在20世紀初期,梅約的霍桑研究(Hawthornestudy)就證明了關注、參與等人際關系因素在提高生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心理學界,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論卻一直沒有停止過。了解決這個問題,Vroom和Yetton(1973)從工作中領導與下級在決策中的影響力出發,把決策分五類:

領導獨自解決問題,與下級沒有任何的商量;

下級向領導提綱決策使用的材料,由領導自己做出決策;

領導向下級詢問決策的信息與方法,然後自己決定;

領導與下級一起處理問題,但領導決策;

團體決策。

結果發現參與決策在提高士氣上是有效的,而在提高生效率方面未必全都有效。Locke(1979)對此加以總結,如表7-1:

表7-1:參與決策的效果

對生效率對工作滿意感

正性影響22%60%

負性影響22%9%

無影響56%31%

可見,參與對工作滿意感的影響要大于它對生效率的影響。着社會的發展與工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工作對人的影響不僅僅是生存手段的問題,如何讓工作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快樂,讓工作滿足人們更多的需要已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而參與在某種程度上對此有促進作用。


 

(2)凝聚力的作用

對一個團體而言,它的凝聚力的高低在很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影響。首先,凝聚力對成員的穩定性有影響,凝聚力越大對成員的吸引力越大,其成員也越不願離開該團體,因而團體也越穩定。其次,凝聚力大的團體對其成員的影響力也大,就象我們在前面講到從的時候那樣,高的凝聚力導緻人們對團體更高的從。第三,凝聚力也影響人們的自尊,與凝聚力低的群體的成員相比,凝聚力高的群體的成員有更高的自尊心,同時表現出更低的焦慮。Julian,Bishop和Fiedler(1966)認高凝聚力的團體能導緻相互信任,而這種信任使得成員感到安全,并進一步導緻自尊心提高。最後,凝聚力影響群體的出,正如專欄中剛剛講過的,由參與所引起的工作滿意感的增加必然會導緻凝聚力的提高,從而也會影響到實際的工作效率。但是在這裏需要注意,在凝聚力強的團體中,隻有團體的規範倡導高效時,生效率才提高;如果團體規範不鼓勵高效,則凝聚力越高,生效率反而會越低(Zander1977)。

(3)凝聚力的測量

心理學家在探凝聚力的成因與影響的同時,也在探用什樣的方法對團體的凝聚力加以測量,到目前止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沒有一個共識。有些研究者通過讓成員在一個七點量表上評價他們對團體的喜歡程度來衡量團體的凝聚力,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則要求成員評價每一個其他成員,并用所有評價的平均數來作凝聚力的指。這兩種方法經常有一定的相關,但有時候卻未必(Eisman1959)。比如在一個團體中,團體目對成員來說極重要,但同時團體裏有自己極爲讨厭的人。

最好的測量團體凝聚力的方法來自Moreno(1953)提出方法。這種方法首先讓某一團體的成員指出願意一起完成某項任務的其他人的姓名,這些人當中有些人是該團體的成員,而有些人不是。凝聚力的指是選擇的他人中團體成員所占的比例,如果一個團體中大部分的成員選擇了外人,該團體的凝聚力就低。

在處理結果的時候,Moreno使用了一種被稱社會指向圖的方法,該方法以圖示的形式展現了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選擇。圖7-1就顯示了A、B、C、D、E五人團體的社會選擇,他們每個人隻能選擇兩個他人,箭頭的指向選擇的方向,雙箭頭指互相選擇。Q和R是五人團體外的另外兩個人。團體凝聚力用5個人部的選擇在總選擇中所占的多少來衡量的。


 


 


 


 


 


 


 


 


 


 


 


 

第二節團體領導者

對于一個團體而言,優秀的領導無疑是最重要的,領導在一個團體或組織中的重要性是由其在組織中的特殊地位與貢獻所決定的。正如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無階級革命家所論述的,好的領導是我們社會主義建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1.什是領導?

對于什是領導這個問題,不同的心理學家的認識有很大的差異。有些人認領導是一種影響力,而另外一些人則把領導看成是執行某些職能的人。針對這些論,心理學家Hollander(1985)整和了以上兩種觀點,認領導是對團體行與信念施加較大影響的人,他們引發活動、下達命令、分配獎懲、解決成員之間的論以及促使團體向着目邁進。

從社會影響的角度來看,Bales(1970)把領導分成兩種類型:一是任務型的領導(taskleadership):這種領導關心的是團體目的達成,他們常常向下級提供指導;另一種叫社會情緒型的領導(socioemotionalleadership):這種領導關心團體部情緒與人際關系方面,對成員來說,他們經常是友好、同情他人的,他們在處理矛盾時的協調能力很高。同時他們也表現出更多民主的傾向(Fiedler1987)。這兩種類型的領導各自有自己的優勢,要對二者從效能上加以區分是件困難的事情。Zaccaro、Foti和Kenny(1991)認靈活采用這兩種領導方式從效果上來看是最好不過的了:如果一個領導知道自己在什時候應把精力放在達成任務上,什時候放在人際情緒方面,那他是一個成功的領導。

(1)領導的特質理論

著名的曆史學家ThomasCarlyle曾經說過:"世界的曆史就是偉人的曆史"。受這種觀點的影響,早期的心理學家在看待領導問題的時候從特質論入手,他們把研究重點放在了人格特質與能否成領導的關系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論。比如Gibb(1969)認,要想成卓越的領導者,就必須具備以下特質:身強力壯,聰明但不能過分聰明,外向有支配欲,有良好的調适能力,自信。與Gibb的思路相似,Stogdill(1974)則進一步擴大了特質的範圍,認領導者應該具有下列特質:對所完成的工作有責任感;在追求目的過程中熱情并能持之以恒;解決問題時勇于冒險并有創新精神;勇于實踐;自信;能很好地處理人際緊張并忍受挫折等。

着人們對領導特質研究的深入,心理學家開始意識到這種思路的局限性,Hunt(1991)在總結這一方面的研究時指出,決定一個人可以成卓越領導的"特質"少的可憐。盡管這樣,特質理論派一直沒有放棄過自己的探,Burns(1984)提出的改變型領導者(transformationalleader)就是這種理論的最新發展,House(19711993)把改變型領導者也稱有魅力的領導者(charismaticleader),這種領導能依靠自身的影響力改變下屬的行,象印度獨立做出努力的甘地,二戰期間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南非的曼德拉甚至德國的希特勒,他們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着自己所生活的時代的人們的行。Bass、Avolio(1993)以及Hater、Bass(1988)用調查和訪談的方法,區分出了有魅力領導者的四個特征:

魅力(charisma):是指那些被下屬信任、看作楷模加以認同并模仿的特征。

激發動機(inspirationalmotivation):領導利用各種手段激發下級的熱情和對團體預期

的理解。

智力激發(intellectualstimulation):領導鼓勵下屬重新檢查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并構

想發展自身的創造性方法。

個人化的考慮(individualizedconsideration):領導者要能引起他人的注意,用不同的

方式公平地對待下級,經常給下屬提供一些學習提高的機會。

可惜的是改變型領導者理論隻能解釋一小部分領導者的行特征,而這些人也隻有在社會發生變革或危機的時候才能出現(Bass1985),在社會穩定的時候以及對大多數領導者而言,未必如此。

專欄7-3:領導者到底應該具備什樣的特征?

對領導特質的探一直是組織心理學家關注的問題,正如我們剛剛談到的諸多觀點那樣,不同的研究者對此有不同的觀點。那,作一個領導者到底需要哪些特征呢?著名心理學家麥克裏蘭(McClelland)通過自己幾十年的研究,提出作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應該具備的能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成就和行(AchievementandAction):領導者應該有高的成就動機和抱負,對環境的變化有較強的自我監控能力,能夠創新并且不斷地尋求新的信息和機會。

二是服務意識(HelpingandHumanService):能夠滿足他人的需要,使自己适應他人的興趣與要求,包括有較強的人際理解力,有他人服務的意識,有較強的組織意識,能夠與他人建立起親密而又牢固的關系,并且對他人有較大的影響力。

三是管理才能(ManagerialAbility):能夠他人創造條件,以使他人有成長的機會,包括團隊式的領導、與團隊的合作、對他人提供指導等。

四是認知能力(CognitiveAbility):包括分析與抽象性的思維方式、知識深度等。

五是個人效能(PersonalEffectiveness):包括對自我的控制、自信和工作中的靈活性,并且具有較高的組織承諾。

除此之外,領導者還需要職業獻身精神,有遠見,有準确的自我評價,有較高的社會親和力,注意細節,有較強的溝通能力。

在麥克裏蘭的基礎上,心理學家威爾遜(ClarkWilson)進一步把領導者的特征簡化三個方面:

預見變化(Envisioningchange):有遠見、有想象力,富于冒險、有創新精神,堅忍不拔、有耐心。

尋求支持(Enrollingsupport):組織意識強,鼓勵參與,有團隊精神,與他人同甘共苦。

驅力水平(Drive):自己定的目高,有活力且能夠承受壓力和挫折。

着人們對領導才能的不斷發掘,更多的研究者意識到,簡單地談論這些特質沒有太大的意思。相反,心理學家開始意識到從不同的層次上理解能力差異更重要。因此,以麥克裏蘭、斯本瑟(Spencer)、溫特(Winter)等人代表的一批心理學家把人的與能力有關的特征分核心特質(Corepersonality)、自我特質(Self-concept)和表面特質(Surfacetrait),其中核心特質包括個體的動機和一些人格特質,它是最難發展起來的東西;自我概念包括一個人的態度和價值觀,它的發展也比較難;而表面特質是最易發展的能力,它包括一個人所具有的知識和技能。


 

盡管對領導的研究已有很長的曆史,但人們卻一直忽略了一個問題,既下級在領導者影響力建立方面的作用問題。直到最近幾年人們才開始注意到這一點,按照EdwinHollander(1993)的觀點,領導和下級之間的關系也符合社會交換原理:領導向下級提供好處,如指導、預見以及完成目的機會;而下級通過使自己變得對領導的影響力更樂于接受來回應之。Hollander(1961)用個人特異學分(idiosyncrasycredits)對這種交換加以解釋,他認特異學分是指領導通過幫助團體達到目和遵從團體規範而獲得的人際影響力,領導對團體的幫助越大,對團體規範遵從越多,他的特異學分就積累得越多,他的影響力也越大。Lombardo等人(1988)的實驗就發現,有能力以及遵從的領導在得了下級的信任之後,當反從在他們身上出現的時候,團體對其的忍耐程度也較大。

(2)權變模式

另外一個有關領導的研究思路是由費德勒(FredFiedler)提出的權變模型(contingencymodelofleadership)。費德勒認,領導的效果取決于領導者個人因素與情境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領導者的人格特質與環境的匹配程度決定着績效。費德勒的權變模型由四個部分構成,其中一個方面與領導風格有關,其它三個方面與情境特征有關。

領導風格(leadershipstyle):與早先的研究一樣,費德勒把領導也分兩類:任務取向的領導(task-orientedleaders)和關系取向的領導(relationship-orientedleaders)。一個甲級足球隊的外籍教練可能會是任務取向的領導,因取勝對他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一隻社區少年足球隊的教練則會是關系取向的領導,因關心小隊員的情緒感受與人際關系對他來說更重要。

在測量這兩種領導風格的時候,費德勒發展出了一套叫做"最不願共事者量表"(leastpreferredcoworkerscale)的工具,讓領導評價團體中自己最不願共事的人的特征。那些對他人作消極評價的領導傾向于追求工作成就,是任務取向的領導;而那些對他人作較積極評價的領導較關心團體部的人際關系,是人際關系取向的領導。

費德勒還指出,不論是任務取向的領導還是關系取向的領導,他們的領導效果往往取決于情境允許他們對成員施加影響的水平,他稱之領導對情境的控制程度,這種控制與三種情境因素有關:一是領導與團體的關系(theleader'srelationswiththegroup),關系越好影響力越大;二是任務結構(taskstructure):指團體目與任務的清楚程度,變化的範圍很大,從模糊到清楚;三是領導的職位權力(theleader'spositionpower)由自身職位提供的權力,可以從強到弱。

在回答什樣的領導最好這個問題的時候,費德勒整合了領導風格以及領導對情境的控制兩個方面之後指出:沒有一種領導風格在任何條件下總是有效,也沒有一種領導風格總是無效,它們之間的關系可用圖7-2表示,關系取向的領導在中等控制條件下效果好,而任務取向的領導在控制低或高的時候績效最好。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溝通也是團體活動中的重要課題,從某個委員會無休止的論,到大學生的"夜談會",溝通使得我們了解了人,也讓人了解了我們。

1.團體溝通的特性

有兩個特性在團體溝通中很有意思:成員發言的不平等性和領導在溝通中的主導作用。

(1)成員發言的不平等性

所有的團體在溝通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有些人說的話多,有些人說的話少。心理學家發現,在團體溝通過程中,不論談論什樣的話題,也不論團體成員之間互相熟悉與不熟悉,在團體論的時候,總會出現一兩個人主導論的場面。Stephan等人(1952)對這種現象的規律性加以描述,并用對數函數表達了這一規律,如圖7-3:

圖7-3:不同規模團體成員說話多少的對數函

三個人數4、6、8人的團體在溝通時的規律是:每個團體中總有一個人發言最多,第二個人的發言次數就少得多,依次按照對數規律遞減。在8個人的團體中,前兩位成員說的話起來占所有發言的60%,第三個人占14%,其他五個人占26%。當然,着團體規模的不同,每個人說的話也有變化,但總體仍然遵循這一規律。

(2)領導的主導作用

團體溝通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領導在溝通中的突出作用,心理學家發現,團體成員的發言情況與其是否是領導有着緊密的聯系:領導在團體中說的話最多,即使是在一個臨時組成的團體中,如果一個人被指派領導者,他(她)也會變成團體中最活躍的人之一。在還未指派領導的團體中,溝通也能影響誰能成領導者。此,貝沃爾斯(Bavels)做了一項研究,在研究中他們邀請了一所大學工業工程系的學生參加實驗。這些學生盡管在一個系,但他們彼此并不熟悉。整個實驗包括三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研究者他們分四人一組,給一個題目讓他們論10分鍾,并且告訴他們會有他人在單向玻璃後面觀察他們的論。觀察人員紀錄每個人發言的次數與時間。之後,請觀察人員填寫問卷,評定每個被試的領導能力。在實驗當中,每一個被試的面前還有一個提供反饋用的紅綠燈盒子。

第二階段的實驗程序與第一個階段一樣,不同的是在第二個階段開始前,試驗者告訴其中一些被試,會根據他們的表現提供反饋,如果紅燈亮了表示自己的談話妨礙了論的進行;如果綠燈亮了則表示他們的談話有助于團體論。第二個階段的被試是從在第一個階段中被評定最沒有領導特征的被試中選擇出來的。第三個階段的任務是研究通過第二個階段所樹立起的信心會不會持久。結果如表7-2所示:正如我們所預期的,在第二個階段,受到強化的被試的發言數量增加,并且這種效果可以持續到取消強化的第三個階段。同時,這些最初被評價不具領導特質的人,在後的實驗中被觀察者評價具有領導特質。由此看來,簡單的口語行常常成一個人是否可以成領導者的重要因素。在一個組織或團體中,個體越主動參與,就越可能成領導者。必須注意的是,這裏我們隻是以"論團體"研究

表7-2:對口語行的強化及領導者評定

論階段口語表現a評定領導者b

第一階段(無燈光強化)15.71.77

第二階段(有燈光強化)37.03.30

第三階段(無燈光強化)26.92.70

a.數字表示發言占團體總量的百分比

b.數字表示4點量表的評價結果(1最低,4最高)


 

對象,在其它團體中這一結果未必适用。實際上,在不同的團體中,其它的行特質可能更重要,比如在一個足球隊中,球技就要比口語行重要。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認口語行很重要,許多研究證明發言次數的多少是一個人能否成領導的必要條件。

2.團體溝通

(1)溝通的網絡型態

在一個團體與組織部,人們的溝通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如果要對這一過程畫一個圖的話,相信一定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研究的方便,心理學家常常對這一過程進行簡化,并用特定的模式來表示。比如在研究中,我們可以成立一個由5個人組成的團體,并且限制這五個人之間的溝通程度。通常采取的方式是把被試安排在不同的房間,隻允許他們通過對講機或者寫字條溝通,實驗者可以控制那些人互相交談,從而可以生四種溝通網絡,如圖7-4所示:


 


 


 


 


 


 


 


 

圖7-4:幾種假定的溝通型態

圓型:在這種形式的溝通中,所有成員的溝通機會均等,每個人隻能與相鄰的人交流,不能與其他人溝通。

鏈型:處在兩端的兩個人隻能與相鄰的一個人溝通,其他三個人可以同時與兩個人溝通但最中間的那個人似乎最重要。

Y型:由鏈型發展而來,端點的三個成員隻能和另一名成員溝通,夾在中間的兩個人一名可與兩個人交流,另一名可與三個人交流。

輪型:有一名成員可以與所有成員交談,其餘四人隻能與處在中央的這名成員交流。

(2)溝通對團體士氣與效率的影響

瑞傑威(Ridgeway1983)和Shaw(1981)等人發現溝通是否順暢對團體活動效率有很大的影響。早在50年代,Leavitt(1951)就發現,團體成員之間越能自由交流信息,他們的滿意感也越高,能與所有其他成員交談的人的滿意感最高。在團體中,領導往往處在信息的中心,所以有更多的機會與他人交往,所以領導的滿意感要高于一般成員。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滿意感有時會使領導生一種錯覺,即認他人都尊重自己,從而飄飄然起來,實際上他的這種感覺來自于他的職位。溝通也影響團體問題解決的效率,在解決簡單問題時,集中度高的溝通較有利,因領導者可以很快地收集到所有的信息;而在處理複雜問題時,較分散的溝通較有利,因其成員可以自由交流信息。

3.溝通與沖突解決

盡管一個組織或團體常常擁有共同的目,但是在任何一個團體中還是存在着這樣那樣沖突,正如結構主義者勞勒(EdwardLawler)所指出的,在一些穩固的關系中存在着權奪利的鬥,而這種鬥必然導緻持續的競與沖突。比如組織的等級結構常常使得員工了晉升而去競,這樣的競在中國社會更普遍。

(1)人際沖突及人們對待沖突的方式

在心理學中,人際沖突是指兩個或多個社會成員之間由于反應或期望的互不相容性而生的緊張狀態。人際沖突有兩種形式:零總和和非零總和沖突。其中零總和沖突是指在沖突中一方的收益是對方的損失,這種沖突完全是競性的;而非零總和沖突則是指一方的收益不等于對方損失的沖突,我們在全面講過的"囚犯兩難"情境就屬于這種沖突。

JohnHunt從角色知覺的角度分析了生活中的人際沖突,他指出調整溝通方式以及改變知覺方法是解決這些沖突的關鍵因素。組織心理學家托馬斯(K.W.Thomas)則從個體的角度進一步分析人們解決沖突的方式,他從人們關注自己與關注他人兩個維度對一個人進行分析,總結出了人們對待沖突的五種方式,如圖7-5,人們用五種方式對待人際沖突:


 


 


 


 


 


 


 


 


 


 


 


 


 

對峙(Confrontation):利用此方式解決沖突的人比較關心自己的需求,而對他人漠不關心,比如有些人在和人交往的時候,當利益上生沖突的時候,他隻管自己的收益,不管人的死活。采取對峙方式解決沖突的人常常是在某些方面實力較強的人。

逃避(Avoidance):逃避的人常常拒絕承認沖突的存在,他們盡可能地避免與他人接觸,這些人既不關心自己的需求,也漠視他人的存在。

順應(Accommodation):用這種方式處理沖突的人比較關注他人的感受與需求,不關心自己的需求,他們常常會向對方做出讓步,即使自己沒有過錯他們也可能這樣做。

妥協(Compromise):運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與他人進行協商,直到達成一種妥協。盡管這種方法比較合理,但也包含着許多風險。妥協雙方對自己與他人的關注均處于中等水平。

合作(Collaboration):雙方沖突作需要雙方共同來處理的問題,這是解決沖突的最佳處理模式。合作的雙方既關系自己,也很關心他人。

(2)協商式的溝通與沖突解決

在日常生活,人們常常通過協商來解決人際沖突,因此有效的協商被看成是解決沖突的最好的工具。與前面講過的社會交換理論相結合,心理學家在協商過程中發現了一些策略,利用這些策略不僅可使沖突得到解決,而且可以使使用這些策略的人得到更大的收益。這些策略包括三個方面的容:

一是協商中最有利的最初立場:從協商者的角度講,開始時的立場對自己在協商中的獲益有很大的影響。到底是采用極端的最初立場好,還是采用溫和的最初立場較有利呢?契托夫(Cherttoff1967)等人用模汽車買賣的實驗對此問題加以研究,發現當賣方要價與買方期望價差距較大的時候,買方願出更高的價格,而賣方願意接受更低價格。可見,最初強硬的立場會使對方妥協,從而使自己受益。

最初強硬的立場能夠生這樣的效果呢?這與協商雙方的期望有關,因在協商中,每個人都對協商的結果有一個期望,而這種期望水平由兩個方面的因素所決定:一方面是自己期望能夠獲得的利益,另一方面則是認對方會給與的利益。當對方采取強硬的立場時,該個體的期望水平會降低,因他看到對方不可能做出更大的讓步。但是,采取這種策略未必總能奏效,有時候它會激起對方的憤怒,從而有可能使協商終止,所以我們應該謹慎使用。

二是在協商中怎樣讓步:通過協商解決人際沖突必然包含着讓步,因如果沒有讓步,協商就不可能進行下去。心理學家考默利塔(Komorita1968)等人研究了讓步的策略問題,發現在協商中,如果一方每次做出小的讓步,那與他每次做出大的讓步相比(總體的讓步幅度一樣,隻不過前者可能做了10次讓步,而後者隻做了2次讓步),他獲得更大的收益。

三是采用逐漸回報策略:采取強硬的最初立場和每次做出小小的讓步并非總是有效的,有時候它們也會生副作用,前者可能導緻協商破裂,而後者則使讓步一方遭受損失。了克服這些不足,奧斯古德(C.Osgood1979)提出了一種被稱"逐漸回報"的協商策略,這種策略以如常生活中的回報原則基礎,假設沖突雙方一方減少威懾力的行爲将引起另一方采取同樣的緩和步驟,從而使得協商能夠以合作的方式進行。它包含幾個步驟:

首先,協商的一方公開聲明自己希望自己願意緩和緊張,并明确宣布自己減少緊張所做出的單方面的讓步措施,同時向對方發出呼籲,希望對方也做出相應的行(比如交戰一方宣布單方面停火30天)。

其次,向對方表明自己的上述行是"信任和真誠的",自己的這些些是在對方沒有任何回報的情況下做出的,并且可做公開的檢驗(邀請聯合國維和部隊監督)。

最後,通過上述兩個步驟向對方施加壓力,促使對方做出讓步。如果對方确實這樣做的話,通過逐漸的單方面讓步,會使沖突雙方最終解決沖突(你讓一點,我讓一點)。

但是,采用這一策略有一個前提:最初做出讓步的一方必須有能力來保護自己,不會使對方乘機對自己造成危害。

(3)利用中間人進行溝通

現實生活中的沖突解決由于雙方裂痕太大,面對面的協商有時候無法解決這些沖突,這時候我們往往求助于中間人來調解。協商中的中間人常常是中立的,并且雙方都能夠接受。不論是在國際事務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中間人進行調解以解決沖突是人們經常用到的方法。中間人之所以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與中間人能夠使協商雙方保全"面子"有關。我們知道,在協商過程中一旦雙方明确表達了自己的要求和立場之後,就很難做出讓步,因在相持階段任何形式的讓步都被看成"軟弱"的表現。了顧全自己的面子,人們不太會去向他人做出讓步。但中間人在場卻可以克服這一問題,波德爾(Podell)在一項研究中就發現,在人們向他人做出讓步的時候,中間人在場和中間人不在場的效果有較大的差異:中間人在場時人們對沖突另一方的評價要高,并且願意做出的讓步也大。由此可見,中間人的調解能夠使沖突雙方在不失面子的情況下做出更大的讓步。

第四節團體決策

團體生活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方式,而利用團體解決問題對類的進一步發展也是必不可少的。盡管從組成上講團體是由個體組成的,但實際上團體在問題解決中所生的效應以及所使用的方式與個體有着明顯的區。早在20世紀30年代,著名的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家勒溫提出的團體動力學就開始分析團體活動的特征。着時代的進步,團體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們下面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與團體決策有關的一系列問題。

1.團體決策的一般問題

在團體決策開始的時候,大家的觀點總是五花八門,隻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論甚至論之後,成員的觀點最終才會整合團體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由許多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1)兩類決策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團體決策的好壞取決于他們在什問題上做決策。Laughlin(1980,1982)認,人們遇到的決策問題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一個連續體,在這個連續體的一頭是智力問題(intellectiveissues),這些問題有正确的答案,決策的任務就是找到這樣的答案;在這個連續體的另一頭則是與行、倫理以及審美等有關的判斷問題(judgmentalissues),這些問題沒有唯一正确的結論,而是與每一個人的價值觀、審美觀以及在需求有關。

擺在決策群體面前的不同的問題決定着人們接受什樣的影響,正如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的那樣,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所接受德社會影響主要有兩種:信息性的社會影響和規範性的社會影響。前者基于人們從他人那兒獲得有關世界的信息,它影響着我們對智力問題的決策;而後者依賴于人們對積極結果的期待,所以對判斷任務的影響更大(Kaplan&Miller1987;Stasser&Stewart1992)。

(2)多數人與少數人的影響

毫無疑問,團體決策往往是多數人意見的整和,比如HarryKalven和HansZeisel(1966)訪問了225名陪審團的成員,發現團體決策中97%的最終決策與多數人的意見一緻。也就是說,如果團體的大多數成員最初支持某種選擇,團體的論僅僅是對此觀點加以強化。Stasser和他的同事(1989)指出大多數意見最終被選擇與信息性和規範性的影響有關,團體論更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大多數人的意見之上,并且這種多數意見會生更大的壓力要求團體成員遵從。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團體決策都是選擇多數人的意見,有時候少數人也會對團體決策生影響,但是這樣的人必須具備下列兩個條件:

一是少數人必須是團體的領導:在團體決策中,領導者的地位往往比較突出,當決策中持有少數觀點的人是領導時,領導有能力使自己支持的意見最終被團體采納,這種現象在我們國家極普遍。侯玉波等人(1991)通過對三個國有企業中團體決策情況的調查分析發現,在這些企業中高層團體決策實際上是由一把手決定的,同層次的其他人隻參加論,而不是真正參與決策。這就是說,當大多數成員的意見與領導不同時,領導有權否決大家的意見。不僅如此,在同一層次的領導之間,人們的影響力也不一樣,而是出現了一種叫做"權力極化"的現象,這種現象是指在一個團體中,主要領導與同級的其他領導在職位上差不大,但在決策中的權力卻差很大的現象。比如在一個車間裏,一把手與二把手的職位差并不顯著,但在決策當中,主要還是由一把手說了算,二把手的影響力與一般成員沒有太大的區。這種決策中的權力極化現象在某種程度上成了許多社會問題的根源,尤其需要研究和注意,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就不能真正體現社會主義的民主原則。

另外,從決策的過程與方式來看,領導的作用也往往被突出出來。美國心理學家Lindsay(1985)研究了中國人通過開會論決策問題的情境,她發現與美國人處理同類決策問題的情況相比,中國人在位置安排、發言順序等許多方面人地突出領導的作用:領導總是坐在最顯眼、最中心的位置上,人們發言的順序也是由重要到不重要。還有,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家隻參加論而非決策,并且盡量避免公開沖突。也許你經常能碰到這樣的事情:領導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告訴大家說我們需要做出一項團體決策,希望大家提意見,暢所欲言。于是大家開始論,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但最終決策還是由領導說了算。領導會對大家說你們的意見很好、值得考慮,并且宣布說:"在對大家的建議做了分析之後,我們決定如何如何做。"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個成員的意見體現在最終的決策中,領導的決策是早就做好了的。正是基于這些原因,Lindsay認中國人的團體決策實際上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團體決策。她還分析了這些現象的文化根源,她認這一切源于中國的傳統:人們太看重權威與人際關系的和諧性,所以不願意與權威和他人對抗。

二是少數人對自己的觀點極堅持:在團體決策中,如果少數人極力堅持自己的意見,便可能引起決策團體的分裂,并最終改變多數人的意見。Moscovici和Lage(1969)就證明了這一點。他們讓女性被試6人一組判斷36張幻燈片的色,這些幻燈片都是藍色,隻是深度不同(被試不知道這一點)。另外,被試也不知道這6個人中有2個人是實驗者的助手,這2個人按照實驗者的要求把每張幻燈片說成是綠色(錯誤反應)。在研究中Moscovici還設計了一個對照組,由6名真正的被試組成。後實驗者向被試依次呈現這36張幻燈片,并要求被試大聲報告自己的判斷。結果證明了少數人的确會對多數人的意見生影響,與對照組25%的錯誤反應相比,實驗組的錯誤反應多出了8%,達到了33%。少數人的這種影響除了與上面所說的引起團體分裂有關外,還與多數人對這種堅持的知覺有關,這種堅持導緻多數人反而對自己的觀點生懷疑。我們也可以從弗洛伊德對古典精神分析的執著看出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影響。

(3)團體決策規則

盡管在團體論中,信息性和規範性的社會影響會作用于成員的判斷,但是對決策團體本身來說,它還有自己所遵循的規則,這些規則包括三個:

一緻性規則(unanimityrule):在決策最終完成之前所有的團體成員必須同意此選擇。

優勢取勝規則(majorityrule):當某個方案的被50%以上的團體成員認可時選擇該方案。

多數取勝規則(pluralityrule):在沒有一種意見占優勢時選擇支持人數較多的方案。

在使用這些決策規則的時候,它可能是正式而明确的,也可能非正式而模糊的。

2.團體極化

團體決策本身就是複雜而有趣的事情,在團體決策過程中,有兩種現象值得注意:團體極化與團體思維。

(1)團體極化的定義

團體極化(grouppolarization)是指通過團體論使得成員的決策傾向更趨極端的現象。早在60年代初,決策心理學家就開始注意到團體論對成員最終決策選擇有較大的影響。當時還在MIT讀管理研究生的JamesStoner着手研究這方面的問題,他想知道在團體決策中,團體是否真的象人們所認的那樣趨向保守,他在研究中用到了下述例子:


 


 


 


 


 


 


 


 


 


 


 


 


 


 

Stoner通過對幾十名學習管理學的學生的研究,他發現實際情況并不象人們所認的那樣,而是恰恰相反:既經過團體論之後的結果比個人的結果更冒險,後來的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風險轉移"(riskyshift)。

但是,着對這個問題研究的深入,許多心理學家發現團體決策中有時候也出現與風險轉移相反的保守情況(Fraser,gouge&Billig1971;Knox&Safford1976)。了更好地解釋團體決策中的這些現象,Moscovici(1969)、Myers(1976)把這兩種情況都叫做團體極化:當個體最初的意見保守時,通過團體論的結果更加保守;而當成員最初的意見傾向于冒險時,團體使結果更加冒險,如圖7-6所示。一些研究者還發現,與解決一般問題相比,人們在解決重要問題時更容易生團體極化現象。


 


 


 


 


 


 


 


 


 


 


 


 


 

除了概率選擇,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心理學家也逐漸使用一些新的方法來研究團體決策中的極化現象。Snograss(1988)、Martell(1993)、侯玉波(1994)等人先後把信偵察倫(Signaldetectiontheory)的原理和指用于研究這一問題,進一步證明了團體極化性現象的普遍性。

(2)團體極化生的原因

團體在決策中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大多數心理學家支持社會比較和說服性辯論(persuasivearguments)的觀點。社會比較理論強調在極化生過程中規範性影響的作用,而說服性辯論的觀點則把重點放在了信息性影響之上。

按照社會比較理論的思路,在團體論過程中,成員比較關心自己在某些問題上的觀點與團體其他成員相比到底如何(Goethals1979),人們在決策開始時往往認自己的觀點在社會要求的方向上比人的更好。但在決策過程中,通過與他人觀點的社會比較,他卻發現自己的觀點并不象當初想象的那樣與社會要求相一緻,因人們希望他人能對自己做積極的評價(社會規範性的影響),所以會采取更極端的方式以與他人或社會的要求相一緻,最終也造成了團體的決策趨于極端。

與社會比較觀點不同,說服性辯論的思路則認人們在團體中的極化現象并非希望自己或他人對自己有一個積極的評價,而是認人們期望獲得有關問題的正确答案。在這裏,論點對決策選擇更重要(信息性的影響):因人們從他人那兒獲得論點和信息,如果多數人支持這些論點,個體也會傾向于支持它;并且更多支持而不是反對的論點會出現,從而使得這種觀點變得極端。

3.團體思維

(1)團體思維的定義

團體思維(groupthink)也叫小集團意識,它是指在一個高凝聚力的團體部,人們在決策及思考問題時由于過分追求團體的一緻,而導緻團體對問題的解決方案不能做出客觀及實際的評價的一種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經常導緻災難性的事件發生。

最早關注此一現象的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賈尼斯(IrvingJanis1971,1982),他通過研究美國政府在珍珠港事件(PearlHarbor)、豬灣事件(TheBayofPigsinvasion)以及越南戰(TheVietnamesewar)時的決策資料發現,在處理這些事件的團體決策中,都犯了團體思維的錯誤。Evans和Dion(1991)也發現,在工作團體中,由友愛所支持的高凝聚力團體有助于促進生效率的提高,但在決策的時候,這樣的小團體卻可能會付出高昂的代價。

(2)團體思維生的條件

賈尼斯認,團體思維比較容易發生在由強有力的領導帶領的團體和凝聚力極高的團體中。團體凝聚力使得團體成員對外界的意見保持沉默,領導經常會提出某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并且極力主張推行。團體成員不會提出異議,一方面是他們害怕被團體拒絕,另一方面則是他們不想因此打擊團體的士氣。在這些分析的基礎之上,賈尼斯進一步提出了團體思維生的先決條件,包括五個方面:決策團體是高凝聚力的團體;團體與外界的影響隔離;團體的領導是指導式的;沒有一個有效的程序保證團體對所有選擇從正反兩方面加以考慮;外界壓力太大,要找出一個比領導者所偏好的選擇更好的解決方式的機會很小。正是因這些因素,使得團體成員強烈地希望團體部保持一緻性,而不管是否有團體思維的生。

(3)團體思維的症狀與後果

賈尼斯以及後來的心理學家還分析了團體思維的症狀,指出團體思維的症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不會受傷害的幻想,相信自己的團體所作的決定一定不會錯;相信團體的道德,團體的決定是了大家好,不會有偏私;對決策選擇的合理化,多數人選擇的一定是準确的東西;對對手有刻闆印象,我們可以使用任何措施針對對手,因他們是不值得尊敬的;對反對意見的自我審查,一旦有反對意見出現,馬上予以反駁;有一緻性的幻想,團體的一緻比什都重要;對提不同意見的人的直接壓力,有不同意見就靠邊站,不要妨礙團體。

與症狀相比,團體思維的後果更令人擔憂,團體思維的後果往往是有害的,它對團體決策的不良影響主要有:對行的其它可能原因調查不完全,使人們不再關注問題的真正原因;對團體目調查不完全,一部分人的利益代替了團體的目;對所偏好的方案的危險性缺乏檢查,認它已完美,無需深入分析;對已經否決的可能選擇未加以重新評估,它裏面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也被棄了;未詳細探有關信息,一部分人所提供的信息不受重視;處理信息時有選擇性偏差,和我意的進來,不和我意的除。正因如此,團體決策獲得成功的可能性極低,正如我們在開始講到那樣,團體思維常常會引發災難。

(5)克服團體思維的方法

如何才能打破團體思維以增進團體決策的有效性呢?Janis認應該從五個方面入手:首先,領導者應該鼓勵每一個成員踴躍發言,并且對已經提出的主張加以質疑。此領

導者必須能夠接受成員對自己的批評。其次,領導者在論中應該保持公平,在團體所有成員表達了觀點之後,領導才能提出自己的期望。第三,最好先把團體分成若幹個小組獨立論,然後在一起論以找出差異。第四,邀請專家參與團體論,鼓勵專家對成員的意見提出批評。最後,在每次論的時候,指定一個人扮演批評者角色,向團體的主張挑戰。

賈尼斯提出的團體思維是一種相當複雜的團體曆程,事實上許多有強有力的領導且凝聚力高的團體并不會犯此錯誤,因此,團體思維和高凝聚力自己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在賈尼斯提出這個概念25年之後,美國的一個心理學期刊專門此出了一期專刊,專門論團體思維的問題,有意思的是,當當代的心理學家重新審視這個問題的時候,依然時論不休。

4.團體決策方法

團體決策問題從方法上講也曆經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先後有四種團體決策方法被人們采用。這些方法不僅被廣泛地運用于心理學研究,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生了巨大的影響。

(1)頭腦風暴

早期對團體問題解決能力的探大多數是以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的方式進行的。這種方法是由一個名叫奧斯本(Osborn)的廣告經理設計而成的可以生新奇思想,且富有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技巧。這種方法常常給團體一個特定的題目,如某個商品設計廣告詞,要求團體成員在較短時間想出盡量多的解決方案。

奧斯本還對頭腦風暴技巧提出了一些原則性的要求,這些原則包括:

第一,禁止在提意見階段批評他人,反對意見必須放在最後提出。

第二,鼓勵自由想象,想法越多越好,不要限制他人的想象。

第三,鼓勵多量化,想法越多的人越可能最終獲勝。

第四,尋求整和與改進,一方面增加或改正自己與他人的意見,另一方面還要把自己與他人的觀點結合在一起,提出更好的決策選擇。

但是心理學家泰勒(Taylor1958)等人通過對一個5人團體利用頭腦風暴技巧解決問題情況的研究,發現與成員單獨解決問題相比,利用頭腦風暴技巧的效果并不象人們想象的那樣好,如表7-3所示:

表7-3:頭腦風暴技巧與個體單獨決策創造力比較

不同意見的平均數獨特意見的平均數

5人團體37.510.8

5人單獨工作68.119.8


 

從該表可以看出,團體決策不論是提出意見的數量還是質量都比不上成員單獨決策。那能不能據此就否認頭腦風暴技巧的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後來的心理學家指出,在解決複雜問題,比如需要多學科知識的時候,利用團體的頭腦風暴技巧要遠遠好于成員單獨決策。因團體決策至少給成員提供了互相檢驗彼此工作的機會,并且成員各自所具有的專業知識對解決複雜問題是必不可少的。

(2)德爾菲法

頭腦風暴技巧有助于人們解決問題。但是在處理許多決策問題的時候,由于團體成員在各方面的層次不齊,所以在解決一些問題的時候效果并不好。了克服這一點,有一種叫做德爾菲法(Delphimethod)的專家決策技術被廣泛地用于決策領域。德爾菲法又叫專家評估法,它是一種背對背的決策技術,由專家提供反饋,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要求團體成員對某個問題提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

第二,專家對團體成員的意見加以整理,并整理的結果反饋給成員。

第三,團體成員在得到反饋之後重新就剛才的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第四,專家再整理并提供反饋,直到團體就此問題達成一緻。

與一般的團體決策方法相比,德爾菲法不需要團體在一起論,因而可以避免由于面對

論而引發的人際沖突。但這種方法比較費時。

(3)具名群體技術

在團體決策過程中,個體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感受到來自他人的壓力,團體思維現象的出現就與此有關。了克服這些問題,心理學家Delbecq(1975)提出了他的具名群體技術(nominalgrouptechnique)。這種方法主要用在當團體成員對所要解決的問題不太了解,并且在論中難以達成一緻時,具名群體技術包括四個步驟:

第一步:出主意,由成員單獨提方案,越多越好。

第二步:記錄方案,把每個人提出的所有方案都列出,不能選擇。

第三步:對方案加以分類,團體論并區分記錄下的每個方案。

第四步:對方案加以表決,每個人從12-20個備擇方案中選出自己認最好的5個,并選擇累計得分最高的方案。

(4)階梯技術

上述三種方法對團體決策的效果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團體本身就具有的缺陷。這種缺陷有兩個方面,一是在團體中人們的論是否充分,二是在團體中可能會出現社會懈怠。了解決這些問題,S.G.Rogeberg(1992)提出了一種名階梯技術(stepladdertechnique)的團體決策技術。在使用這種方法時,團體的成員是一個一個加入的,比如一個由5人組成的團體在利用階梯技術決策時,先是由兩個成員論,等他們達成一緻後,第三個成員加入。加入之後先由他向前兩個人講自己的觀點,然後在聽前兩個人已經達成的意見,最後三個人一起論,直到達成共識。第四、第五個成員也以同樣的方式依次加入,最終整個團體獲得一緻性的方案。Rogeberg在對德爾菲法、具名群體技術和階梯技術做了對比之後指出,階梯技術不僅在實際方案選擇,而且在心理感受上均優于另外兩種方法。該方法也比較費時,所以主要用于大的、重要的決策問題。


 

本章推薦讀物:

王壘(1993)組織管理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本書的相關章節系統地介紹了領導的問題以及團體心理與行,要想對組織問題有更多了解的同學可以找這本書讀讀。

Fiedler,F.E.(1978)Recentdevelopmentsinresearchonthecontingencymodel.InL.Berkowitz(ed)Groupprocesses.NewYork.AcademicPress選錄在本書中的這篇文章是費德勒對自己的理論和研究的總結性評述。

Janis,I.L.(1983)Groupthink:Psychologicalstudiesofpolicydecisionsandfiascoes(2nded)Boston:HoughtonMifflin是賈尼斯對自己有關團體思維理論的綜述。

McGarth,J.E.(1984)Groups:Interactionandperformance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是一本容豐富的教科書,容涵蓋了團體過程的種種特性。

Shaw,M.E.(1981)Groupdynamics:Thepsychologyofsmallgroupbehavior(3rded)NewYork:McGraw-Hill.是團體的動力領域最好的一本書。

Worchel,S.,Wood,W.,&Simpson,J.A.(1992Eds)Groupprocessandproductivity.NewburyPark,CA:Sage本書系統地論述了人們對團體過程的研究。

本章複習題:

1.什是團體?它的心理功能有哪些?

2.什是團體規範?它對人們有什影響?

3.什是團體的凝聚力?它對團體的作用有哪些?

4.結合自己的觀點,評價一下有關領導特質的理論。

5.在團體活動中,什樣的"少數人"才能夠影響多數人?

6.團體溝通有什樣的特征?怎樣利用協商解決人際沖突?

7.團體極化生的原因是什

8.什是團體思維?它的危害有哪些?我們怎樣克服團體思維的影響?

9.簡述團體決策的幾種方法。


 


 


 


 


 


 

第八章文化心理學

中國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幾千年來它一直塑造并影響着中國人的心理與行方式。正是因文化的影響,才使得中國人在思想、信念及行方式等諸多方面區于西方文化及其他文化中的人。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21世紀,分析文化及其對人的影響,不僅對我們更好地适應環境有促進作用,而且能在對比中使我們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的精神。

第一節文化心理學概述

1.文化研究的理論思路

文化(Culture)是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們的思想、信念及生活與行方式的總稱,文化對人的心理與行有着重要的影響。文化人類學、跨文化心理學及文化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規範下的人所具有的心理與行特征深深地根植于當地的文化傳統之中,離開了自身所存在的文化,人類的發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正是文化的多樣性,才使得生活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盡管有着相似的生理結構,卻有着完全不同的心理與行。人們對文化的研究從理論上講經過了以下幾個曆程:

(1)文化人類學

從科學研究的角度講,最早對文化感興趣的是文化人類學(CulturalAnthropology)。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文化人類學的研究者就開始用現象學的方法探文化影響的問題。他們以文化傳播的模式主線,總結出了不同文化相互影響的四個特點:

?文化的影響具有選擇性:當兩種文化接觸的時候,并不是所有的文化成分互相交流。有一些文化元素容易被其它文化接受,另一些則不容易傳播。也就是說,隻有一小部分易傳播的文化成分從一種文化向另外的文化傳遞。

?文化的影響具有相互性:文化影響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影響是相互的。世界上任何一種非主流文化的存在都有它的必然性,在與主流文化的交流中,它不會被完全同化。

?文化的影響具有适應性:一旦一種文化成分融入了另一種新的文化,它的形式與功能都會發生一些變化,但這種适應性并不表明舊文化成分的完全改變。有時候這種改變隻是了暫時的适應,本質的東西未必改變。

?文化影響具有不等同性:一些文化成分比另一些文化成分更易傳播,物質文化比意識形態領域的文化更易傳播。中樞活動機制。比如象感知覺、認知與動機等。而跨文化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這種機制并弄清它的機能。但是後來心理學家認識到很難找到這樣的機制,因即使象感知覺和認知這樣客觀的心理過程,也必定受到文化的影響。在認識到了這一點之後,從事跨文化心理學研究的學者們開始用客觀的方法尋找不同國家、地域的人們的心理與行差異及文化背景,并分析其根源及影響。比如說,着日本經濟從六十年代以來的崛起,中國經濟在八十年代以後的迅猛發展,許多西方的跨文化研究者開始認識到東方文化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在對比了日本與美國的管理文化模式之後,他們驚奇地發現:以儒家文化基礎的東方文化對經濟發展的作用竟如此之大。而在二十年前,他們的前輩還認儒家文化所要求的安定團結與社會現代化所要求的變革之間存在着不可調和的矛盾。這些分析對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的人的适應有指導意義,所以使得跨文化心理學在近二十年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目前已成心理學的主流之一。

(3)文化心理學

文化對人的影響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表現在對人們可觀察的外在物品(ObservableArtifacts)的影響上,如不同文化中人們的服飾、習俗、語言等各不相同。第二個層次表現在對人們價值觀(Values)的影響上,不同文化下人們的價值觀有差異,這正是目前許多跨文化研究的理論基礎;文化影響的第三個層次表現在對人們潛在假設(UnderlyingAssumptions)的影響上,這種作用是無意識的,但它卻是文化影響的最終層次,它決定着人們的知覺、思想過程、情感以及行方式。

與文化影響的三個層次相對應,人們對文化的研究也有三個層次。文化人類學的研究屬于探索文化影響的第一個層次;跨文化心理學對文化影響的探索屬于文化研究的第二個層次;而文化心理學的生使得我們有可能從第三個層次認識文化的影響。盡管跨文化心理學對我們理解文化差異與文化影響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但有許多問題并不是它所能解決的,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注意到僅僅重視文化差異,而沒有深入分析生這些不同的原因是不夠的。跨文化心理學所假設的統一心智并不是決定人類心理與行差異的根本原因,人們所生活的曆史和社會環境,以及在這些環境基礎上生的獨特的特征才是差異的真正決定因素。

專欄8-1:社會變遷對人的影響

不同的時代有着不同的價值觀,而每一價值觀的存在總是體現着時代的特點。人們常常關注社會變遷對人的影響,比如楊國樞先生對中國人傳統性與現代性的研究就揭示了這種影響的實質。在中國大陸,經曆了50年代初共和國初建、60到70年代"文化大革命"、80年代改革開放和90年代經濟與社會飛速發展的人常常能夠體會到社會對人的影響。

在共和國建立的那些歲月裏,我們很難發現個人主義的色彩。那個時期的人新生的共和國喊助威,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創造了一個個人類曆史上的奇迹。不論是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還是在大西南建設的工地上,人民對祖國未來的企盼和熱情激勵了一代代中華兒女,雷鋒、焦裕祿、黃繼光等是那個時代的楷模。一首《歌唱祖國》展示了人們對祖國的情感。

60年代中後期開始的"文化大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到現在止也說不清道不明,但它的消極意義顯然更大。文化大革命耽誤了年輕一代(所謂的老三屆)人的成長,但也鍛煉了一批人,他們在後來的改革開放中充當着主要的角色。文化大革命改變了中國人的信念,自私、不擇手段開始在中國社會中頭。

80年代以來的改革開放是中國與世界融合的結果與必然。改革開放使中國人認識到了自己的狹隘與落後,開始追趕世界的腳步。但是,這個時期的年輕人在吸收西方先進技術與文化的同時,卻犯了盲目追求西方社會價值觀的錯誤,以至在8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裏需要反對資階級自由化。

90年代以來的中國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每年7%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在世界經濟史上也是史無前例的。這個時期中國人最大的特征就是務實,用小平同志的話講就是:"發展才是硬道理"。

時代變化所帶來的價值觀變遷也體現在人們對他人的期望上。李莉等人(1982)在北京訪問了274個幼兒的父母,詢問了他們一些問題,比如"你覺得什樣的人是好人?"和"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樣的人?"等問題。通過對這些家長所作回答的整理,她發現家長對好人的評價順序是:有用、正直、有道德、愛學習、有文化、健康、有專長、誠實有原則、有前途、愛國及有理想。同時家長們期望自己的孩子成:能吃苦、有道德、有前途、正直、有專長、有事業心、愛學習、實幹的、誠實的及健康的人。本研究表明,在80年代的中國,父母對做人有一套具有社會主義色彩的看法,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對自己的子女卻采取功利、實際的主張。另外,做一個有道德、誠實、正直、好學以及能吃苦耐勞的人始終是中國人的期望與理想。

2.文化心理學體系

與文化人類學和跨文化心理學不同,文化心理學(CulturalPsychology)是研究文化傳統與社會活動的調整、表達、傳遞以及滲透與影響人類心理生活方式的學科,它涉及主觀與客觀、自我與他人、心理和文化、個人與生活環境等諸多領域的容(RichardAShweder)。

(1)文化心理學的興起與發展

早在1969年,DeVos與Hippler就提出文化心理學這個名稱,但當時主要關注文化與人格的關系,其研究的範疇主要是由文化與人格所決定或影響的人類心理與行。在這些研究當中,學者們借用了跨文化心理學的研究思路,從文化涵與社會教化等方面分析文化對人們心理與行的影響,發現個體的動機興趣、價值體系、思想觀念等無不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從美國學者Mead對文化與國民性關系的圖解可以看出這種影響。如圖8-1:Mead的觀點立足于文化與人格,強調兒童社會化過程中的教養因素。後來,著名的文化心理學者Hsu(1969)對Mead的圖解加以簡化,并用它來說明文化與人格的關系,如圖8-2,Hsu指出,一個社會固有的文化模式與兒童期的教化經驗及人格特質之間存在相互的影響。Mead、Hsu等人的文化影響模式對文化心理學研究生了極大的影響,Trandis等人對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研究就是從文化與人格特質的角度探東西方的差異。

曆史傳統→社會化←文化模式人格特質

↑↓

國民性兒童經驗文化模式


 

圖8-1:文化與國民性的關系(Mead1953)圖8-2:文化、人格與兒童期經驗的關系(Hsu1969)

從曆史沿革上講,文化心理學的發展可以被分成以下幾個時期或階段:

20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在這個時期人們主要關心由文化所決定的人類心理與行,這個時期文化心理學與文化人類學、跨文化心理學以及心理學中的"文化與人格"學派沒有什本質上的差異。當時的文化心理學隻是把一般心理學的測量工具與研究程序,運用到跨文化的研究上面,而緻力于追尋那些普遍存在的(跨文化的)且天生的中樞加工機制。

20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這個時期的文化心理學主要關注社會文化環境和語言的意義,認文化心理學源于心理人類學和跨文化心理學。在文化界定上,跨文化心理學把文化看成是獨立于人類心理的客觀實在,并且常常把文化客體化和概念化,并試圖了解不同文化因素對人類心理與行的影響。他們的最終目的是要發現哪些文化刺激影響或促成了天生處理機制的發展(Berry19691992)。與跨文化心理學的觀點不同,這個時期心理人類學者把文化看成是一群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所有具有定型模式的習得行的總稱,這些模式在代與代之間通過模仿而傳遞。

這個時期,文化心理學研究一方面繼承和批判了跨文化心理學和心理人類學的傳統,另一方面大大地強調社會文化容和語言的影響。比如著名的文化心理學家Price-Williams就指出,:跨文化心理學與心理人類學同樣重視心理因素與文化母體的聯系,而文化心理學正是提供且認同了這兩個分支學科聚合的領域。這種聚合一方面迎合了主流心理學的發展,另一方面與社會心理學對情境的重視也生了共鳴。另外,在這個時期,文化心理學家對自我的探人們理解文化影響的主要途徑之一。

八十年代中期以後:人們開始強調對文化的主觀建構等方面的容。著名心理學家Toulmin(1980)呼籲在心理學的發展中不要忽視由文化知識的累積所塑造而成的人類心理與行的各個層面。在他的影響下,文化心理學家開始從各個層面探文化的含義及影響。比如Kantor就強調文化心理學研究的主體應該是人的主觀世界,他認社會制度、社會組織、或者社會結構隻有放在人如何知覺它、解釋它的時候,它們才能取得其自身的含義。從這一點來看,Kantor把看似獨立的個人、社會與文化整合在一起,使人們看到了人與社會、文化相互作用的全貌。

受Kantor以及前蘇聯心理學家Vygotsky的影響,Cole(1990,1995,1996)認人的心理曆程不同于動物的心理曆程,它是以文化中介的曆史發展。也就是說,人的心理曆程或活動是由文化習俗的實踐過程發展出來的,每一個族群的發展,都繼承了其祖先世世代代積累起來的文化傳統,并以此中介創造新的事物。Cole同時把生態文化模式(Ecoculturalmodel)引入了對人的分析,指出:不同的文化中介(如印刷字體)改變了人的心理條件,誘發了不同的生物結構。由于不同的曆史、遺傳以及生態環境的原因,人不隻是對世界有不同的主觀建構,人的生物結構也被文化所塑造。文化在人類的心理構建中起着中心的作用,文化與心理彼此互相依賴、無法分割地聯系在一起。與Cole的觀點相似,Boesch(1991)提出的象征行理論(Symbolicactiontheory)把文化看成是行的"場"(Cultureisafieldofaction)。行的文化"場"及包括物質容,也包括這些東西具有的在意義。

90年代文化心理學的頂尖人物Shweder(1993)進一步整合了上述觀點,認沒有一個社會文化環境的存在以及人們對它的認同,能夠獨立于人們自其中捕捉意義與資源的方式之外。在Shweder看來,個人所生存的社會文化環境是一種意向世界,人類不斷地從其所存在的意向世界中尋求意義與資源。因此,文化心理學是研究意向世界的學問,它研究在一種特殊的意向世界中個人如何運作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的主體與客體、自我與他人、心靈與文化、個人與社會等都緊密聯系在一起。

(2)文化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對應。

三是文化與符表征:符表征行(SymbolicExpressiveBehavior),如夢、性禁忌、神話與諺語等與文化的關聯:Boesch(1991)把文化看作是一個行場,這個場中的任何物質容,如夢、神話等均具有在的文化意義。以夢的解析例,中國的周公解夢與弗洛伊德分析夢的方式無不被打上文化的烙印。

四是文化與社會化:社會化是個體學習和接受社會規範的過程,社會化過程中,文化起着極重要的作用。它對兒童教養方式、社會角色形成以及智力與情緒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

五是文化多元性的影響:九十年代以來,文化心理學者最關心的領域乃是多元文化的作用及适應性問題。該領域的領軍人物Shweder(1993)指出,當今世界沒有一個社會文化環境的存在及人們對它的認同可以獨立于其它方式之外,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多元是指不同文化之間的差性,有時也包括同一文化部不同子文化。

六是文化對其它心理活動的影響:文化會對人們的生理與心理健康生深遠的影響,文化通過人的日常适應機制影響個體的健康行。比如對西方人而言,當他們感到困惑或不适時,首先會想到醫生或心理大夫。但在中國的一些地方,如台灣和大陸的許多偏遠鄉村,有關鬼魂的傳統對人的影響比現代醫學更大。文榮光等人在台灣的一項研究就證明了這種影響。另外,文化還與人的認識論有着緊密的聯系,這一點本文後面還會講到。

(3)文化心理學與鄰近學科的區

文化心理學與普通心理學:文化心理學不是普通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的基礎是強調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是一樣的,有着統一的心智,普通心理學研究的目的就是描述這種統一心智作用于心理生活的機制與過程。普通心理學的目的很難實現,盡管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的心理和行有着共同的基礎,比如大腦和神經系統,但是心理活動卻并非完全取決于這些基礎。生活中的另外一些東西:刺激、情境、資源、價值觀、意義、知識、宗教、語言、技術和社會機構,作一種外部的力量,無不對我們的在加工機制發生着這樣那樣的影響。如果你曾經看到過泰國的人妖和終生亡夫守靈的印度寡婦,你就會相信傳統和信念的重要。有時候恰恰是這些力量決定着我們的行

文化心理學與跨文化心理學:文化心理學也不是跨文化心理學(Cross-culturalpsychology),跨文化心理學是普通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它的目的也在于找出藏在不同文化中人們心理生活後面的加工機制。從事跨文化研究的心理學家常常把在一種文化環境中發展出來的測量工具用在其它文化群體中去,以求找到共同的東西。比如研究者在日瓦、巴黎、倫敦和紐約證明了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正确性,他們就認這個結果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義,但Cole(1988)、Hallpike(1979)等人的研究卻發現該結論并不适合一些貧窮國家的人。

基于這種目的,跨文化的心理學常常緻力于發現不同文化群體之間的差異,當差異存在的時候,他們常常用兩個方面的原因加以解釋:一是認這是因那些處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人還沒有發展完善自己的加工機制;二是認由于測量工具存在缺陷,使得一些文化中的人沒有真正表現自己的能力。與跨文化心理學不同,文化心理學的目的在于建構一個包含在特征與外部環境影響在的心理學分支體系,它不僅關心在的加工過程,而且也關注外在的各種影響因素。文化心理學能夠提供一個對人類心靈(mind)的基本解釋,按照文化心理學的觀點,這個心靈具有容驅動(content-driven)、領域獨特(domain-specific)和刺激包圍(stimulus-bound)的特點。所以,文化心理學能夠解釋發生在世界任何地方的現象,它不用統一心智,而是用對情境、關系、社會環境以及在特征的地域性理解去解釋人類的心理與行

文化心理學與心理人類學:文化心理學也不是心理人類學(Psychologicalanthropology),心理人類學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它關注的重點不是實驗室中的人類行,也不是準的測驗或者刺激材料,而是與人類學相同的一些材料,比如各種儀式、神話故事、遊戲和藝術形式、家庭生活的實踐、宗教信條、家系分類和知識體系等。人類學家關心人們日常的語言和生活,心理人類學也不例外,心理人類學的最終目在于了解在這些儀式、信念和其它意義系統整合在一起影響人類生活和經驗的方式。

心理人類學家認存在着一個與生俱來的中樞加工機制,這種機制不僅獨立于外部的社會文化環境,而且當它與社會環境接觸的時候,使得社會文化環境的作用更加難懂。心理人類學家認中樞加工機制的結構和功能不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與心理人類學不同,文化心理學則反對這些觀點,正如我們在前面講過的那樣,文化心理學從部和外部特征的作用以及相互影響上去分析人類社會生活的意義。

3.文化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從某種意義上講,心理學研究的大多數方法都能夠被用于文化心理學研究。但是,這些方法的效果有着較大的差異,所以選擇方法是否适當對文化心理學研究的結果有很大影響。

(1)文化心理學研究的方法途徑

從宏觀方面來看,文化心理學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方法論與思路,這個思路包含文化研究的四種途徑:

?價值途徑(Valueapproaches):該思路從人們的價值取向出發,認文化決定着生活于其中的人們的價值觀,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就是這一理論的集中體現,目前有關東西方差異的許多研究都源于這一理論。

?自我途徑(Self-approaches):這種思路認文化與人們的自我有着非常緊密的聯系,正如Sampson、Markus在他們的研究中所揭示的那樣,中國人的自我是一種包容式或依賴式的。通過自我結構的特征揭示文化的影響也是文化心理學發展的思路之一。

?情境途徑(Contextapproaches):這種思路把生態學的觀點引入到文化研究中來,認文化是一種生態環境,人的認知機制必須要與這樣的環境相适應。

?理論途徑(Theoryapproaches):在成長的過程中,人們學習了自身文化中的很多東西,這些東西構成了我們的認識論,對這種認識論的探能使人們從更深的層次上去了解文化如何造成差異。這四種思路從層次上講還有一個遞進性,從表面的價值觀到較深層次的自我結構,再到人境交互作用的生態學觀點以及理論層次的樸素認識論。

(2)文化心理學的具體研究方法

而從具體的研究方法上來看,文化心理學也在不斷地發展着。最初的研究者采用觀察、訪談、民俗分析等方法分析文化的差異及其對人們的影響,比如著名的文化學者Hsu、Bond等人就采用這些方法,他們通過文化觀察與分析的方法揭示了中美文化在許多方面的區,這些觀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西方人對中國人的看法。

比觀察分析更進一步的是價值調查法(ValueSurveyMethods)。這種方法是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比不同文化中人們在思想、信念與價值觀上的差異。Triandis等人有關中美價值觀差異就是用這種方法得到的。表8-1列出了由此方法得到的一些結果,這些結果反映了東西方在社會價值觀上的不同取向。

表8-1:中美價值觀的差異(部分)

價值美國人中國人

自我控制(自律)4.065.48***

社會秩序3.184.44***

自由5.424.07***

熱愛生活5.423.07***

注:***p<0.001(選自Peng、NisbettandWong1997)

文化心理學中的價值調查法有四種形式:分是排序法(Ranking)、評價法(Rating)、態度量表(AttitudeScale)以及行場景法(BehavioralScenarioMethods)。通過比較這四種方法在中美跨文化研究中的成效,Peng等人發現排序法和評價法容易受到不同文化下人們對某些問題的理解差異的影響,所以得到的結果與專家評判有着較大的差異;由態度量表得到的結果與專家的評判差不大;而行場景法得到的結果有效度最高。因此,PengKaiping、Nisbrtt等人對東西方文化的研究基本上以這種方法主。

着文化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其它的方法也開始被采用。Morris、Peng等采用文化動研究(CulturalPrimingStudy)的範式來研究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歸因上的不同,他們借鑒了Heider的策略(他通過向被試呈現一些與社會和文化現象無關的動物圖片來讓不同文化中的人反應),以魚群爲啓動刺激,探中國人與美國人的歸因傾向,發現中國人對個體行的歸因以外在歸因主,而美國人則以在歸因主。Hong、Morris等人對這種方法的有效性給與了充分的肯定,他們進一步指出動試驗在揭示内隐的文化差異方面是其它方法所無法相比的。

圖8-3:Morris等人在研究中所用的動刺激


 

第二節中國文化與中國人心理

1.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性

(1)研究中國文化的意義

盡管文化心理學已經有幾十年的研究曆史,但到目前至,文化心理學的研究主要還是以東西方文化的對比主,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影響的第二個層次上。對文化如何從深層,即在假設層次作用于人的心理與行的探僅僅開始。近十年來,許許多多的文化學者把眼光投向古老的中國,他們不僅想通過對中國文化的研究來理解東西方差異的真正原因,而且這些研究者還想通過對中國文化的研究來揭示中國社會變化的基礎與根源。在他們看來,中國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幾千年來它一直塑造并影響着中國人的心理與行方式。正是因文化的影響,才使得中國人在思想、信念及行方式等諸多方面區于西方以及其他文化中的人。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21世紀,分析文化及其對人的影響不僅對我們更好地适應環境有促進作用,而且能在對比中使我們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的精神。

研究中國文化問題之所以重要,還與外來文化的入侵有關。當今世界,西方工業國家的文化與價值體系,以排山倒海之勢,滲入了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如果僅僅用個人主義來描述西方的價值體系,我們很容易發現它與中國傳統體系的差異,這種宏觀意義上的差異體現在每個人身上的時候也不同,研究這些問題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影響。

(2)文化影響的相互性

史傳統條件相符合。也就是說,探中國人的心理與行,就必須從中國的文化與社會現實等出發,而不能僅僅用西方人的觀念去闡解中國人。

2.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與"近代化"理論

(1)傳統中國文化的特征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在幾千年的曆史發展中,經過漫長的變遷與沉澱,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在文化學者看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曆經世世代代的積澱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意識形態體系,這個體系的特征包括:

提倡以人本的思想,強調倫理道德的作用:從古到今,中國人就有"人貴"的人本主義傳統(燕國材1993),潘菽也曾指出:"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中很獨特的一種思想就是人貴論",倫理道德是這種人本思想的核心。

以家庭主體的家族主義盛行:在中國,家庭可以被看成是整個社會的縮影,中國人對家庭的依賴要遠遠超出西方人。傳統的中國文化正是利用人們的尊祖情緒,使得家族主義在建立社會秩序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家族主義中,以孝主的道德觀念制約着人們的心理與行

封閉性的經濟基礎:傳統文化的第三個特征體現在經濟基礎上,以小農經濟特征的經濟與生活方式使得中國文化成了一種自給自足的、封閉式的文化體系,這一體系具有排他性的一面。盡管着社會的發展這種體系有所松動,但它的影響依然很大。目前對中國經濟發展起阻礙作用的地方主義就是其表現形式之一。

政治制度中的專制主義:幾千年的封建專制使得人們認識到有權就有一切。"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而讀書就是要做官。人們對權力的崇拜與狂熱追求使得買官賣官等腐敗現象有了滋生地。

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些特征都體現在儒家思想的要求之中,所以在許多人的眼中,以"仁義道德"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代名詞。

(2)近代化理論

到了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一批研究中國問題的美國學者提出的"近代化理論"卻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提出了挑戰。Myers、Fairbank、Levenson、Wright、Solomon等人通過比較近代的中國與日本,想要找出明治維新之後的幾十年,日本的近代化改革取得了成功;而近代化起步比日本早的中國卻失敗了。在分析了十九世紀中國的經濟、社會、政治及文化因素之後,他們發現,中國近代化的失敗主要是由儒家思想造成的——儒家思想所要求的安定團結與近代化要求的變革之間存在着沖突。Wright(1957)甚至斷言:"即使在最有利的條件下,儒家的社會是不能納入近代化國家的。"

近代化理論還從文化與人格的角度分析了傳統思想與文化的影響。費正清等人認,中國的傳統很重集體(指家族而非國家),強調服從權威,不能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中國文化的動機模式是依賴型而非自主型,這種傳統培養出的人隻适合農業社會,不适合工業社會的要求。Hagen在他的著作《Onthetheoryofsocialchange》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Hagen用一個社會可否培養出創造性人格來分析一個國家的經濟是不是能夠發展,他認,在一個保守的社會中培養創造型的人格是相當困難的,而沒有這樣的人,社會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Weber從宗教角度對中國文化的分析也表達了類似的主張。在其著作《ConfucianismandTaoism》中,他對儒家思想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他認儒家倫理,缺乏自然與神、倫理要求與人性弱點、罪惡感與追求超脫、世俗行與超俗的補償以及宗教責任和社會現實之間的緊張狀態,因此,就沒有杠杆作用使人在的力量超脫傳統。也就是說,由于太重和諧——尤其是天地人的合一,使得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缺乏緊張狀態,從而也就沒有可能去培養合理的克服外界的精神。與儒家倫理相反,基督教尤其是清教徒的相信原罪而又力求克服原罪的觀念,使得他們發展出了一套克服在罪孽的宗教修養功夫。這種功夫擴展到規範、習俗與權威之上,使人不會一味盲從,而是去思考改進的方法。

近代化理論還從對儒家文化的批判中中國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尋找"靈丹妙藥",費正清指出:由于社會發展必須有理論上的支持,而儒家思想阻礙了中國的發展。那,中國要想發展,就必須有另一套思想,這種思想需要知識分子從西方文化中去尋找。

近代化理論曾經在六、七十年代風靡一時,但到了八十年代,這種觀點開始受到批評。批評者認,近代化理論是在史料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的,它缺乏實證的支持。另外,它對解決中國問題所持的"西化"的觀點,顯示出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是片面的。況且,文化總是在發生着變化,用它解釋十九世紀中國的社會發展尚屬勉強,就更不用說現在了。

3.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對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的研究是近二十年來文化心理學領域最富有成果的課題。人們從兩個層次來探這一概念的涵:一方面人們從文化特征出發,認以美國代表的西方文化是一種典型的個人主義文化,而以中國代表的東方文化是一種集體主義文化;另一方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研究者從人格與文化的關系入手,認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實際上也是一種人格特質。

(1)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界定

Gould和Kolb(1964)最早定義了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的概念。他們認,個人主義是一種以個體自己最終目的、認識到自我和自己的決斷以及不能容忍社會壓力之下的從的信念。Lukes(1973)進一步深化了這一概念的主題,認它包括重視個人尊嚴與自我發展、自主與個人私,同時強調個體是社會的基礎。與個人主義相反,集體主義則是一種以強調團體(Ingroup)核心的信念,它關注團體的目與需要勝于個體自己,強調團體的規範與責任而不是個體自身的快樂,并且樂于接受他人。在此基礎上,Triandis(1984)等人進一步總結出了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特征。他指出,美國的個人主義有三個特征:在競中依賴自我、不關心群體以及與群體有距離感。這些特征最明顯地體現在個人目與集體目的關系上,即群體目總是從屬于個人目。Waterman(1984)則進一步指出了個人主義者的心理特征,認他們具有較強的自我同一性(Erikson)、有自我實現的信念(Maslow)、屬于控型的人格(Rotter)以及能按道德規範行事(Kohlberg)。與個人主義相反,集體主義則是與人際關系有關的由情感、信念和行組成的症候群,它包括:A.考慮到自己的行或決定對他人的影響;B.能與他人共享物質與非物質資源;C.自我揭露(self-disclose)水平高,對社會影響敏感;D.有介入他人生活之感。同時集體主義者對家庭與親友的依賴較強,'我們的'感覺在他們的生活中很重要。

在分析這些特征的基礎上,Hui和Triandis進一步把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看成是一種人格結構,以與Hofstede(1980)提出的他人中心主義者與自我中心主義者相對應。Triandis強調,在分析文化影響的時候,應該注意區分生態學的因素分析(以文化觀察對象)與文化分析(以文化中的人觀察對象)的不同。對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僅僅采用生態學分析是不夠的,因生活在個人主義文化中的人不見得是個人主義者,而生活在集體主義文化中的人也未必都是集體主義者。依據這一思路,Hui和Triandis(1988)構建了一個個人主義—集體主義量表(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Scale簡稱IC),從個體對待配偶、父母、親戚、朋友、鄰居及同事的態度等六個方面衡量一個人的集體主義傾向。他們還以此工具證明了這一人格結構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

在Triandis等人編制IC量表的同時,Chency(1986)等人也在分析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成因及發展趨勢。他指出對群體生活的依賴是人類集體主義得以發展的根本原因。但是,着社會異質化的發展,群體生活的優勢越來越小。同時,生態環境的變化,人口流動性的增加以及由農村向城市的過渡,最終會導緻由集體主義向個人主義的轉化。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互相轉化的過程是:遠古個人主義—→集體主義—→新個人主義。

(2)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影響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既具有文化的含義,又有人格的涵,它的影響表現在:

首先,從文化背景的角度來講,它影響了人們的服從性。來自集體主義文化的人有較高的服從傾向。Leung(1986)在研究到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時就發現,在他們處理與導師的關系時,服從的傾向要遠高于美國學生對導師的服從。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更願意求助于來自上下級的幫助,而不象美國學生那樣求助于同級的朋友。

其次,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的影響也表現在人格中的自我上。Markus(1991)等人在提到文化與自我的關系時就指出,與西方文化中獨立型的自我相比,東方文化中的自我是一種依賴型的自我。Markus認,東方文化中依賴型的自我結構使得自我的容延伸到了與自我關系密切的他人。對中國人來說,自我在一定程度上與團體重合,因此在處理與外界的關系時往往以團體準。中國人所謂的團體包括父母兄弟以及朋友同事等諸多與個體關系密切的人。

最後,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對人的社會行有着重要的影響。在解決現實中的人際沖突時,集體主義者更傾向于用協商的方法,而不象個人主義者那樣更多地求助于法律。在社會知覺與人際交往方面,集體主義者看重團體的歡樂與和諧,而個人主義者強調競和控制他人。由于在人際交往方面的這些特性,使得這一文化特征也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Triandis曾經指出:寂寞是個人主義文化中的問題,而不是集體主義文化的問題。但這并不是說集體主義就一定好,集體主義者由于情緒聯系的擴大化,因而緊張的機會比個人主義者要多,這一點又不利于健康。

總之,對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及其影響的研究雖曆經數年,但到目前止還有頗多議。比如費孝通(1947)早就指出,中國人實際上是典型的個人主義者。他用"差序性同心圓"的概念比喻中國人的人際關系模式,實際上是從心理學的角度論證集體主義的特性,與Sampson提出的包容式個人主義相對應。而最近日本心理學家也發現日本人的個人主義傾向比美國人的還高,因此,單從文化或人格某一方面分析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都具有片面性,這些問題還将争論下去。

4.文化與思維特性

文化心理學關注的另外一個領域是文化與思維特性的關系。幾十年來,跨文化心理學發現了東西方人在文化及行上的諸多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這些差異的文化與生態學成因。可惜的是這些解釋僅僅是表面性的,它沒有提供深層的原因。目前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已經逐步認識到,文化不僅影響人們的社會行,而且也影響人們的認知過程與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不僅體現了文化的特征,而且反過來又決定着文化,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人們的心理與行。從本質特性上講,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體現出了以下幾個特征:

(1)折中性(中庸之道)

PengKaiping等(1999)用樸素認識論(FolkEpistemologies)來概括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他們認這種認識論上的差異從根本上決定着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文化差異隻是其表現形式。通過對比中國大學生與美國大學生看待問題的方式,他總結出了中國人與美國人認識上的差異,如表8-2:其中中國人常用的辨證思維方式對其認識問題過程影響最大,并明顯地表現在中國人對矛盾的看法上。中國人從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變化的及複雜的觀點出發看待矛盾,認任何事物當中都蘊涵着矛盾。因此,折中是處理矛盾的最好方式。相反,美國人從世界的相對穩定性出發,認有可能從一個大的環境中提取出單個的事物并對其做對錯判斷。這種看待矛盾的方式使得中國人在處理矛盾時更多地求助于協商,而美國人則求助于規則和法律。

美國人中國人

對知識的態度懷疑一切不能懷疑的尊重式學習

學習知識的方式個人創造知識接受與吸收式的學習

學習知識的目的熱愛并追求真理實用主義

思維特性線性思維(真假對立)辨證思維(真假并存)


 


 


 

表8-2:中美大學生認識論的差異

中國人的辨證觀念包含着三個原理:變化論、矛盾論及中和論。變化論從世界的變化性出發,認世界永遠處于變之中,沒有永恒的對與錯;矛盾論則認萬事萬物都是由對立面組成的矛盾統一體,沒有矛盾就沒有事物本身,中和論則體現在中庸之道上,認任何事物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與中國人不同,美國人則更相信亞裏士多德的形式邏輯思維,它強調的是世界的統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受這種思維方式的人相信一個命題不可能同時對或錯,要對,要錯,無中間性。

對中國人來說,這種樸素的認識論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經過數千年的曆史積澱,它甚至化成了中國人的性格特征。魯迅先生曾對此加以評價:"中國人的性格總是喜歡調和的、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必須在這裏開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但如果你主張屋子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沒有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可行。"魯迅先生在這裏說的是中庸之道的消極面,當然,它也有積極的一面。它能使人避免生極端性和片面性,使思想和行趨向合理。

(2)整體性

與西方人相比,中國人在看待問題的時候喜歡從整體的角度對問題加以分析,強調事物之間的聯系與關系;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卻往往把問題從一個大的背景中分離出來加以考慮,看中他人或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JiLijun、PengKaiping和Nisbett等人(2000)就發現,中國人在認知事物的時候往往不能把個事物從它所處的情境中分離出來。比如在完成棒筐實驗(Rod-and-Frame)的時候,中國人的成績就比美國人差,主要就是因中國人把背景和判斷目當做整體看待。

這種整體認識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使得中國人在評價他人的時候往往把一個人的生活背景、家庭出身以及周圍環境聯系起來,而不是從此人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去評價他。這樣做的結果常常是過分誇大環境的作用,而忽略個人的作用,犯與"基本歸因錯誤"相反的錯誤。

與中國人不同,西方人往往首先強調個體性的作用,在處理客體時,他們會把一個客體從它所處的背景中分離出來,忽略它所處的環境的作用。這一點可以解釋科學發展中的一些現象,英國科學史學家JosephNeedham(1962)注意到,中國人在很久以前就認識到"場"、"遠程作用力"等概念,他們對此的認識要比西方人早1500年。但可惜的是,現代電磁學和量子力學卻由後者提出。Needham認這主要與中國人的整體思維特性有關。我們知道,電磁學和量子力學的建立都需要對作用力的分解。

(3)中國人的整體思維(Holisticthinking)

在Nisbett、PengKaiping和JiLijun等人研究的基礎上,侯玉波、PengKaiping和朱等人(2001)進一步研究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發現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包含着五個認識與評價維度,分是:

聯系性:中國人習慣用聯系的眼光看問題,承認世界的普遍聯系性。

變化性:認任何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沒有不變的人和事物。

矛盾性:承認矛盾是中國人認識論的基礎,矛盾普遍存在于萬事萬物之中。

折衷性:折衷是中國人處理矛盾時常用的方法,中國人總是避免極端選擇。

和諧性:中國人不願意與人沖突,盡可能與人在表面上一緻。

表8-3列出了他們編制的測量中國人整體思維量表的一部分。

表8-3:中國人整體思維方式量表

01每個人都有其核心的性格,它不時間而改變。

02、很多看似孤立的事物實際上彼此關聯。

03、一個人改變自己的時候,他也改變了周圍的人。

04、大多數人的本性不時間而改變。

05、看上去沒有關系的事物實際上常常是相互聯系的。

06、我認一個人的個人習慣是很難改變的。

07、我認一個人的個性是終生不變的。

08、我時常改變自己,以與不同的人相處。

09、我時常發現一件事情會有自相矛盾的時候。

10、當我決定了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不再改變自己的想法。

11、我衡量自己言行的準是明确的。

12、我的行經常受環境的影響。

13、我常常發現自己在處理一些問題時存在着前後矛盾的現象。

14、我認我的價值觀與信念與我周圍的人一緻。

15、我發現我常常會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注:選自侯玉波、PengKaiping和朱等編制的問卷(部分)

(4)思維特性對認知活動的影響

認知判斷: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認知活動有着重要的影響。首先,它影響了認知功能的實現過程。以概率判斷例,Yetes、朱等(1987)發現,中美兩國的大學生在做概率判斷時采用不同的方式:中國人有較好的辨能力,而美國人有較好的校準策略。兩者的互補性使得中國人與美國人在判斷的結果上基本接近。而之所以如此,就是中國人傾向于從總體看問題,較容易做出适當的區分;而美國人傾向于從部分之間的關系看問題,所以當發現部分之間存在不一緻時會及時調整。

認知容:文化與思維方式也影響認知的容,這一點最明顯地表現在人們的歸因上。Morris等(1994)發現,在大多數時候,美國人歸因時強調個體部的因素,而中國人更多地關注環境,對事件做外部歸因。Morris用"文化差異的内隐理論"(culturedifferinimplicittheories)對此加以解釋,即文化差異以内隐的方式影響人們對行信息的表征與編碼。

決策行:文化與思維方式也影響着群體決策行。中國文化與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使得中國人的群體決策更多地依賴權威,在群體決策中,大多數成員實際上隻參加論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群體決策。另外,在決策中成員也盡量避免公開的沖突。Lindsay(1985)在研究中國人通過開會做群體決策時就發現,中國文化的要求以及中國人的思維特性也影響了中國人群體決策的氛圍,每個人坐的位置與發言的順序與這個人在群體中的地位緊密相連。在大部分情況下,還會出現"權利極化"。從這一點來看,中國人的群體決策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群體決策。

總之,文化對人的心理與行有着巨大的影響。分析這些影響對我們理解中國文化與中國人的心理之間的關系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中華文明對人類的發展做出過重要的貢獻。盡管如此,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我們還必須向世界上任何先進的文化學習,不能夜郎自大。從另一方面看,自八十年代初以來,由于對"文化大革命"的反省與對外開放等諸多原因,使得"全盤西化"的思想在青年人中幾度泛濫,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崇洋媚外變成了一種時髦。實際上,不論是閉關自守還是崇洋媚外都不能成我們理解與發展中國文化的途徑。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中國文化也在經曆着前所未有的變革,而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給這種變革提供了機會。中國的對外開放不僅要促進經濟的繁榮,也應該有利于文化的發展與人們思想觀念的更新,文化心理學在這一方面作出它應有的貢獻。


 


 


 


 


 


 


 


 


 


 


 


 


 


 


 


 


 

本章推薦讀物:

PengKaiping(1999):CulturalPsychology,Departmentofpsychology,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本書是PengKaiping教授在Berkeley大學開設文化心理學課程時自編的講義,容主要包括近20年來文化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成果。

Peng,K.P.,&Nisbett,R.E.(1999)Culture,Dialectics,andReasoningAboutContradiction.AmericanPsychologist54.741-754這篇文章是該研究小組對中國人辯證思維加以研究的經典之作。

楊國樞(1996):《文化心理學探索》桂冠圖書公司:該書收錄了本土心理學有關文化研究的論文,值得一看。

楊中芳(1996):《如何研究中國人:心理學本土化論文集》桂冠圖書公司:該文章談到了本土心理學研究應該注意的問題。

餘德慧(1996):'文化心理學的釋之道',本土心理學研究第6期146-202:該文章是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餘先生對文化影響理解的說明。

Triandis,H.C(1994):Culturalandsocialbehavior,NewYork:McGraw-Hill:該書是對Triandis研究的系統總結。

本章複習題:

1.在文化人類學看來,文化影響具有什樣的特性?

2.文化通過哪幾個層次影響人們?與其對應的學科是什

3.文化心理學關注的對象是什

4.簡述文化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5.談談你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近代化理論的看法。

6.什是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它有何影響?

7.試述中國人的思維特性?它對我們的認知活動有什樣的影響?

9.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中國人應該怎樣進行文化創新?


 

 
 

沒有留言: